传播学读书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以上摘抄不难看出,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于婴儿期,它不属于生物学的范畴,而是一种社会产物。而童年的概念,来源于中世纪以来的成人与孩子之间那道“秘密”的墙,如今电视媒体的兴起将这座墙推到了,所以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作者借用哈罗德•英尼斯的学说,指出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变化无一例外地产生了三种结果:“它们改变了人的兴趣结构、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维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所以,作者在此所表达的“童年的消逝”应该指的就是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作为90后的我们,就是在电视的环境中成长的,代表的是“电视时代”。日本学者林雄二郎提出的“电视人”概念就深刻的发映出伴随电视的普及成长的一代人的特点:在相对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形成的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为薄弱。这与父辈所代表的“文字时代”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确实有着截然不同的经历。我们的很多启蒙教育来自各种影视作品,而非来自传统的父辈的“面授机宜”;

记得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在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中,参与民主选举班长的两个小男孩,竞选时唱的歌竟然是《童话》和《北半球的孤单》,还模仿了电视中歌星一样,走下“台”去,和“歌迷”一一握手。这无不讽刺着现在的儿童成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儿童已经在失去本属于他们的纯真和魅力。周国平说,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是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而且消逝的更为彻底。

其实影响这些“小大人”的不仅仅是电视,然而电视节目却提供了最易模仿的案例。成人的世界,通过这些媒介活动越来越暴露在儿童面前。电视的传播需求是要求我们将“事件典型化”“人物故事化”。对此波兹曼一针见血的指出:“电视以视觉形象的形式而不是语言来表达大多数的内容,所以,它势必放弃文字阐述,而使用叙事的模式。……电视上播放的一切都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不需要论点和一连串的想法。政治变成了故事;新闻是故事,商业和宗教也是故事,就连科学也变成了故事。”

我们从生活中不难发现,在新闻传播的领域中,对“眼球效应”和形式主义的过度追求,很可能让一个有理想、负责的新闻记者在发现了真相之时,在他企图为观众带去如何的启蒙之时,却发现他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淹没在美女主播、美好时代的电视广告、歌功颂德的晚会等等这些迅速滚动的、处于“12岁儿童的心智”的洪流之中。于是这让务实、负责的新闻工作者沮丧地发现:真相、真理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也许有人露出思考的意愿,但立即将被节目结束之后的广告、电视剧拉扯而至娱乐至死的领域。因此消逝的不仅是童年,还有我们被打断的思维,还有我们曾经追求的新闻理念。

不论是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还是《童年的消逝》都可以看出,波兹曼对于电视媒介相当排斥,而对于它的批判则显得过于片面和苛责。他把电视称作一种“毫无保留的媒介”,一种除了“图画和故事”之外别无其他内容的媒介。“电视基本上是24个小时不停地播映,它的外在形式和符号形式都使它没有必要、其实也不可能将观众加以区分,它要求不断有新鲜而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因此,电视必须发掘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他在分析媒介对于儿童的影响时似乎夸大了这些媒介本身的作用,忽视了还有新闻传播把关模式和“把关人”的存在。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视也毫无疑问的具有其应有的积极效应。而且,随着电视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一些更加理性、富有深度的电视节目、专业频道已形成自己稳定的收视群体,电视生态有所改善。当然,波兹曼的分析是基于美国商业广播体制而言的。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媒介体制,相关分析也会产生不小的差异,还需要因时因地而异。不过,“因地制宜”的来看,不知道现在重庆电视台“西红柿”(熙红市)模式,究竟能不能改变“娱乐至死”的局面,能不能给孩子们重新找回“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