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民间崇拜与禁忌

  • 格式:docx
  • 大小:20.04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民间崇拜与禁忌

一、自然崇拜

山青藏高原海拔高,多崇山峻岭,生活在高原的民族多有敬山的民俗,一些山势奇特的山,都会附有神奇、神秘、瑰丽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他们认为山有山神,像拉脊山,就有宗喀杰日山神,是阿尼玛卿的四太子;循化境内的积石山系,就有拉庆扎西环本山神等,所以汉族聚居区,人们多在山上建有山神庙,书写有“远驱虎狼三千里,近保百姓百万家”的对联,祈求山神保佑;藏族聚居区,多在山头火山口设有扎子(拉则),悬挂经幡,以祈求山神护佑一方土地和百姓;并有转山的习俗,每年在特定的日子里,举行隆重的仪式,以表达崇敬之意。

水生活在高原的民族也多有敬水的民俗,人们把养育了一方民众的河流,亲切地称为“母亲河”,与水有关的泉、井、瀑布等,也

得到人们的崇敬和保护,有些也会附有神奇、神秘、瑰丽的神话或故事,如延续千年的青海湖祭海活动,古湟中八景之一的“龙池夜月”(西宁苏家河湾药水泉)祭祀活动,五峰寺每年香花祭澄华泉,各地除夕晚祭井活动,佛座前敬献“净水”的宗教仪轨,腊八节献水、以冰预测来年农事收成等与水有关的民俗活动。

风“大风摧树木”“大风起兮云飞扬”,千百年来,人们对风这一自然现象也常怀有敬畏之心,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代天兴风之神被尊称为“风伯”,也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诸神之一。西宁小峡就建有风神祠。小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独特的自然风光,以“石峡清风”为名,曾被列为西宁古八景之一。峡西口南岸悬崖上有一岩洞,深约两米,洞口朝下。也许是峡窄风急的原因,大风天里狂风经过洞口,引起共鸣,呼呼作响,故传说洞中住有风婆婆,因称“风神洞”,俗称“风婆婆洞”。据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兵备道安邑刘敏宽所修《西宁卫志》记载:“城东三十里石山对峙,半崖有风婆岩,每遇大风,祷之则息。”故官府

按期祭之。清人朱向芳为此曾赋诗《風神洞》:“风姨何处家,石洞锁烟霞。山月眉含翠,溪云鬓掠花。气清河两岸,力挽水三叉。从此扶摇去,鹏搏路不斜。”诗中用山月、溪云等小峡景色描绘了“风姨”美丽的容貌,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雨我国以农立国,大多数地方靠天吃饭,对雨水的渴求可说是刻骨铭心。“一夕骄阳化作霖,梦回冰冷湿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大诗人杜甫就在《春夜喜雨》一诗中表露了自己因下雨而喜悦的心情。司雨之神也被尊称为“雨师”,也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诸神之一。他常与司风之神一起,被称为“风伯雨师”。过去每遇大旱之年,农夫心中如汤煮,河湟地区常有集体性的求雨活动,祈求“四郎神”“娘娘”显灵降雨,称为“走纠子”。纠子一般都由青壮年男子组成,他们个个穿着破烂衣衫,甚至赤脚,头戴杨柳枝编成的凉圈,手执杨柳枝条,形容枯槁,一路唱着“一枝儿杨柳,一朵儿云啊,十枝儿杨柳,满天的云啊”或“救(哇)——命”的词,朝当地求雨的神山或城隍庙走去。西宁周边

和湟源一般到城隍庙求雨。纠子经过的村庄,村民们个个面带愁容,自觉携带饮水和食物,无偿提供给他们,年轻人随时随地加入队伍,所以队伍越走越壮大。湟中西部一般到南佛山求雨,然后抬着娘娘轿子和四郎神位到西宁城隍庙会师,所以就有“四郎不进城,进城天不晴”的说法。

雷雷声一响,声震九天,人们对天上打雷这一自然现象向来怀有敬畏之心,认为这是上天发怒。代上天司雷之神被尊称为“雷神”“雷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道教诸神之一。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袒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脸赤色猴状,足如鹰鹯,左手执楔,右手持锥,呈欲击状,神旁悬挂数鼓,足下亦盘蹑有鼓。击鼓即为轰雷。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他能辨析人间善恶,代天执法,主持正义,击杀有罪之人。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被诛杀,这也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电千百年来,人们对天上闪电这一自然现象也常怀有敬畏之

心,认为这是上天发怒,代天执法,击杀忤逆有罪之人。古人对打雷闪电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代上天施行刑罚的役使神被尊称为“电母”,电母又称闪电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主要掌管闪电。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电母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电之神。河湟各地庙宇内、城隍大殿内山墙上常绘有雷公电母行云布雨的图案。

二、祖先崇拜

祭祖“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古人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清明上坟祭祖的热闹场面。《颜子家训》中也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勤。”慎终追远,自古以来,上坟扫墓被视作大事。河湟地区祭祖,家族集体举行的除天赦(田社,西宁和西宁以西)和清明(西宁以东)最隆重以外,还有农历正月初三、七月求护佑后嗣,老小平安,风调雨顺,农事有成,读书者能登榜,外出者发财归;十五、十月初一和除夕;另外是亡人的忌日等。祭祖时,视

个人家庭经济情况,必带纸品、香表、果品、奠茶(奠酒、蜡烛、鞭炮)等。祭祀仪式各地大同小异,按辈分依次跪拜,首先祭奠后土(土地神),再遥祭先辈迁出地的先祖,然后祭拜先祖,追怀恩德,再由家族中德高望重者重申家训,进行训诫,勤俭孝顺者得到褒扬,忤逆不孝者受到训斥。

家谱自古地分远近,人分亲疏,普天之下,人伦至上,逊顺齿让,报本崇先。国有国史,家有家谱,同宗共祖,家谱所载。家谱掌三族之籍,奠世系,辨昭穆,尊祖敬宗、收族为大。考世系,知终始,所以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家族历史的最真实的记录。对家族来说,家谱是神圣的,一般供奉在家族内有威望之家。殷实之家,专门做有精致的“家谱堂”,以供存放家谱之用,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燃香磕头;年末或重要节日,族人要亲自跪拜。家族内如遇丧事,必须将家谱请至丧家供奉,丧事结束前,请“老师傅”将亡人姓名按辈分、长幼顺序、男左女右的规矩载于谱内,并记入孝男姓名,以长子指血蘸名,以示

血脉传承。待丧事过后,恭送家谱到原供奉之家。

三、俗神

灶家娘娘民谣里说:“腊月二十三,灶家娘娘要上天;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三的主要节目是祭灶,就是祭祀灶神爷。据说灶神爷是天上玉皇大帝封的,他专管普天下各家的灶火,官号是“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其他的神仙在天上各有各的官府,各司其职,唯独灶王爷“插队落户”到人间,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每天对“东家”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督考察,看你一年内是否有善举,还是有恶行。然后等到腊月二十三,“灶神上天白人罪状”(《抱朴子·微旨》),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爷的禀报,对这家进行奖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主人家新的一年内是否平安,就看灶神爷汇报的好坏了。灶王爷短短的七天“述职假”满后,大年三十又打道回府,对这家再进行新一年的监察。正因为他会打“小报告”,人们对灶神爷是很敬畏的,就像《论语》中说的:“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与其巴结内廷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