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

(三)世界经济再平衡未见改善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话题。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于2009年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前大力倡导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理念,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再平衡的认识则有所不同。发达国家认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大规模的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剧增,而国内消费不足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

(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扩大之势,贸易争端不断增多,贸易摩擦从产品延伸到产业,从贸易政策发展到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是造成贸易摩擦激增的根本原因,当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时,这种保护倾向尤为严重。目前发达国家为推动经济增长,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如放任本币贬值,逼迫顺差国汇率升值、企图征收碳关税等。

(五)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仍处于磨合之中

金融危机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发生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协调能力有所下降。二十国集团作为对全球治理模式的一种探索,其作用为国际社会所期待。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二十国集团国家共同协调经济政策,对推动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消费和投资增长乏力,主要国家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上升,并使债务危机的隐患迅速膨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在2011年首次突破100%。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

(一)贸易大国地位稳步确立

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

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显著提高

2、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上升

3、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外贸易效益明显提升

4、市场开拓成效明显,市场结构趋向多元

5、顺差规模有所减少,贸易平衡逐渐改善

6、贸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上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

2、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

3、出口产品仍处全球价值链低端

4、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偏低

5、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坚持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

目前我国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且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所形成的贸易顺差又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了新的压力,所以,应减少对出口的支持力度,适当限制出口。事实上,出口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中国需要考虑的不应是如何通过限制出口来实现贸易平衡,而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全面提升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首先需要调整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较优势理论来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该理论侧重于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有形要素成本的比较,在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该理论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竞争中的作用。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我国产业竞争力、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一味地追求比较优势将不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和创新,并会使我国产业结构固化在中低端水平。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

事实证明,在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强化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必由之路。新形势要求中国的外贸企业要深度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制造业梯度转移

产业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面临挑战,加快产业升级和国内产业布局调整是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出路。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

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条件让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地向中高端制造业、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发展;促使中西部地区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加快东中西对接及新兴制造业生产基地的建设。

(五)加快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构建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

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需要更深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构建中国自己的海外势力。有必要加强跨国公司的发展并通过构建在海外主要市场的商业存在形式,包括银行、保险、仓储、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价值链的延伸部分,逐步形成海外经营的盈利模式。

(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事务的竞争更多表现为经济主导权和话语权的竞争。目前,旧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在受到挑战,新的能够被各方接受的国际经济治理框架仍然处于探讨之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新的治理理念和新的维系世界经济公平公正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推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倡导建立更能体现包容性增长的全球经济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