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工厂化生产栽培技术ppt
- 格式:ppt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8
总结:红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红掌性喜温暖、湿润、空气通畅的环境,花叶蜡质,具强大的气生根,且半木质花,因此室内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控制好室温、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控制好光照、水肥管理要恰当、基质要疏松、病虫害要预防。
·火鹤花喜排水通畅、空气湿度高、阴热、土壤疏松肥沃的环境。
火鹤花在昼温28℃左右,夜温20℃左右的环境能够常年开花结果。
温度过高和过低都将影响火鹤花的生长,0℃以下植物会冻死。
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PH值控制在5.5,Ec值控制在1.2左右对火鹤花的生长最好。
水培火鹤花最好使用蒸馏水,雨水和井水也可,在水中加适量的营养液更佳,保持每3~5天更换一次水,保证火鹤花正常的生长环境。
·红掌是一种喜阴忌晒、喜湿忌旱、喜高温怕怕寒冷的热带花卉,家庭养护时要根据其习性注意不要暴晒,但也不可以长期放置在光线暗的室内,应当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地方,早晚见一些阳光。
一般栽培红掌的基质使用泥炭,疏松透气,温度适宜应当保持盆土湿润,或者经常向叶面喷一些水,增加空气湿度。
现在天气转凉,如果冬天不能保证温度在12度以上,就应当控制浇水了,以提高红掌的耐寒力,最低温度不能低于8度,否则很容易冻坏。
·上五项基本栽培技术。
详情请戳上面链接。
·火鹤又称花烛、红掌、安祖花。
花从叶丛中抽出,宛如火红的仙鹤。
花具蜡质感,花期也很长,而且条件合适可周年开花。
夏季生长适温为20—25℃,越冬温度不低于15℃。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红掌在种植过程中由于高温强光照射,会出现掌面褪色的现象,影响红掌盆花的品质和观赏效果,并对销售和价格带来影响。
本文讲解从光照、温度等方面着手如何防止红掌褪色。
·红掌要注意保湿红掌的姿态优美,叶片生于叶柄的斜上方,从侧面观察株型呈茶杯状,花瓣火红,异常鲜艳。
培育红掌的关键就是需要掌握湿度,如能正确控制其生长期的湿度,那么它自然会健壮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
盆栽红掌的栽培技术方法红掌(anthurium)别名安祖花、花烛、火鹤花等,种植种类重要是由andreanum和scherzerianum两个种经杂交选育而成。
近几年来,跟着红掌盆花消售情势的连续走好,愈来愈多的花草临盆商想进入这个范畴,也急切想相识栽种红掌须要的前提和留意的成绩。
笔者在临盆理论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盆栽红掌种植治理履历,现将重要履历先容以下:1、植物学特征红掌属于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可终年着花,一样平常植株长到必定时代,每一个叶腋处都能抽生花蕾并着花。
红掌常接纳异花授粉,授粉方法重要借助于虫豸,如蜜蜂、胡蝶、飞蛾等。
2、发展习惯红掌原产于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等寒带雨林区,常附生在树上,有时附生在岩石上或直接发展在地上,性喜暖和、湿润、半阴的情况,忌阳光直射。
3、栽种质料选择现在我国盆栽红掌临盆用苗重要从荷兰入口,如安祖公司、瑞恩公司都是荷兰有名的红掌种苗临盆供给商。
红掌盆栽质料罕见的有四种:组培苗、切株、穴盘苗和盆栽苗。
一个根本的准绳:越小的植株,种植难度越年夜。
组培苗和切株须要特别的栽种要领,难度较年夜,一样平常不推举。
关于栽种者而言,若是种植前提比力好,又有必定的履历,可选择株高10-15厘米的盆栽苗,这类苗能直接种在最初的盆里,比力宁静。
当你有足够的履历时,可选用株高6-10厘米的穴盆苗,这类苗运输比力自制。
4、种植治理1.温度和光照红掌对温度较敏感,相宜发展温度14-35℃,最适温度19-25℃,日夜温差3-6℃,即最好白昼21-25℃,夜间19℃阁下,在如许的温度下,有益于红掌营养的接收和积聚,对发展着花极其有益。
长时光低于13℃阁下,植株虽不会殒命,但很长时光难以恢回生长;当温度高于35℃,且光照较足,叶面易泛起灼伤,因受益叶片不会逆转,影响红掌全体品德,也为下步养护制作了难题。
在集约化临盆前提下,升温常接纳温度主动掌握装备,夏季由汽锅供暖或装置暖风供暖装备,如燃油加温机、双层塑料布、御寒布、蒲席、稻草等。
红掌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红掌色泽鲜艳华丽,色彩丰富,叶形苞片,常见的苞片颜色有红色、粉红、白色等,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可用播种、分株等法繁殖。
红掌的花语是大展宏图、热情、热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红掌的种植方法吧!红掌的植物档案【学名】Anthurium andraeanu【别名】花烛、安祖花、红鹅掌、鹅掌红;【科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Araceae,花烛属Anthurium Schott?红掌以其翠叶欲滴,佛焰苞片猩红亮丽,肉穗花序镶金嵌玉的风姿,令人神往。
它那热烈、热心、热情、进取向上的意境使人油然欣喜近几年来,随着红掌盆花销售形式的持续走好,越来越多的花卉生产商想进入这个领域,也迫切想了解种植红掌需要的条件和注意的问题。
笔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盆栽红掌栽培管理经验,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植物学特性红掌属于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是典型的半肉质须根系,并具气生根。
茎极短,近无茎。
可常年开花,一般植株长到一定时期,每个叶腋处都能抽生花蕾并开花。
红掌常采用异花授粉,授粉方式主要借助于昆虫,如蜜蜂、蝴蝶、飞蛾等。
此花又名弗拉门戈花或猪尾巴草,一旦误食,嘴里会感觉又烧又痛,随后会肿胀起泡,嗓音变得嘶哑紧张,并且吞咽困难。
多数症状会随着时间过去而减轻直至消失,如果想减轻痛苦,可以选择清凉液体、止痛药丸或者甘草类和亚麻仁的食物。
植物特征其株高一般为50~80cm,因品种而异。
具肉质根,无茎,叶从根茎抽出,具长柄,单生、心形,鲜绿色,叶脉凹陷。
花腋生,佛焰苞蜡质,正圆形至卵圆形,鲜红色、橙红肉色、白色,肉穗花序,圆柱状,直立。
四季开花。
叶子和枝茎外形奇特:其叶颜色深绿,心形,厚实坚韧,花蕊长而尖,有鲜红色、白色或者绿色,周围是红色、粉色或魄的佛焰苞,全都有毒。
红掌的种植方法1、湿度红掌正常生长需70%左右的空气湿度,这在普通家庭养殖之中一般很难达到,可以用干净的湿毛巾每天擦湿叶片数次,或给植株周围定期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红掌的养殖方法红掌是天南星科花烛属的一种植物,又名安祖花,花烛。
因其佛焰苞片猩红亮丽,酷似火红的鹅掌,人们又美其名曰火鹤红、红鹅掌、鹅掌红。
红掌可以常年开花,一般植株长到一定时期,每个叶腋处都能抽生花蕾并开花。
红掌的花朵独特,为佛焰苞,色泽鲜艳华丽,色彩丰富,是世界名贵花卉。
花期较长,切花水养可长达1个半月,切叶可作插花的配叶。
可作盆栽,盆栽单花期可长达4~6个月。
周年可开花。
其色泽鲜艳,造形奇特,应用范围广,经济价值高,是目前全球发展快、需求量较大的高档热带切花和盆栽花卉。
红掌性喜温暖、湿润、空气流通的环境。
在室内栽培养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红掌生长需较高的空气湿度,一般不应低于50%,高温高湿会更有利于红掌生长。
当气温在20℃以下时,保持室内的自然环境即可;当气温达到28℃以上时,可采用喷雾来增加叶面和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以营造红掌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
但在冬季即使室内气温较高时也不宜过多降温保湿,因为夜间植株叶片过湿反而会降低抗寒能力,容易产生冻害。
2、控制好室温。
红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8℃,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最低温度为14℃,低于10℃随时会产生冻害的可能。
夏季,当温度高于32℃时需采取降温措施,如加强通风,多喷水,适当遮荫等。
冬季如室内温度低于14℃时需进行加温。
3、控制好光照。
当光照过强时,有可能造成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
光照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盆花的质量,关系到花的多少。
红掌是喜荫植物,因此,在室内宜放置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处,千万应注意不要把红掌放在有强烈太阳光趋直射的环境中。
4、水肥管理要恰当。
红掌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花卉品种,水的含盐量越少越好,最好采用自来水。
肥料往往结合浇水一起施用,一般选用氮磷钾比例为1:1:1的复合肥,把复合肥溶于水后,用浓度为千分之一的液肥浇施。
春、秋两季一般每3天浇肥水一次,如气温高视盆内基质干湿可2一3天浇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浇肥水一次,气温高时可加浇水一次;冬季一般每5一7天浇肥水一次。
红掌'香妃'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陈春【摘要】Using shoot tips as explants, the rapid micropropagation system of Anthurium fiorino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terilization method for the shoot tips was 0.1% HgCl2 , and the pollution rate was reduced to 71.7% in the 20 minutes treatment.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up to 90% on the primary culture medium MS+ sucrose 30 g·L-1 . The optimum sub-culture proliferation medium for adventitious buds was MS+6-BA 1.0 mg·L-1+NAA 0.1 mg·L-1+ sucrose 30 mg·L-1, and the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was 3.47, and bud seedlings grew strong. The optimum culture medium for rooting was 1/2 MS+NAA 0.4 mg·L-1+ sucrose 20 g·L-1 with the rooting rate of 100%, and the root grew robust.%以红掌‘香妃’茎尖为外植体,进行‘香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茎尖的最佳消毒方法为0.1% HgCl2 处理20 min,污染率可降低到71.7%;初代培养基为MS+30 g·L-1蔗糖,萌发率可达90.0%;不定芽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 +0.1 mg·L-1 NAA+30 g·L-1蔗糖,增殖系数达3.47,芽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以1/2 MS+0.4 mg·L-1 NAA+20 g·L-1蔗糖为最佳培养基,生根率可达100%,根系发达.【期刊名称】《亚热带农业研究》【年(卷),期】2015(011)004【总页数】4页(P254-257)【关键词】红掌‘香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生根培养【作者】陈春【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建南靖36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1+4红掌(Anthurium andraenum)又称花烛、安祖花,系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哥伦比亚,是目前较为珍稀的观花观叶植物。
红掌怎么养:红掌的室内栽培注意事项汇报人:日期:•红掌的生长习性•红掌的栽培技术•红掌的室内养护要点目录•红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红掌的养护小贴士红掌的生长习性01CATALOGUE红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8℃,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应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引发病虫害。
适宜的温度昼夜温差冬季保暖在室内栽培时,应保持昼夜温差在3-5℃以内,以利于红掌的生长。
在寒冷的季节,应注意给红掌采取保暖措施,避免其受到冻害。
030201红掌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同时也需要避免强光直射。
在室内种植时,应选择光照充足的场所,如靠近阳台或窗户的位置。
过强的光线会灼伤红掌的叶片,因此应避免将其放置在直射阳光下。
在夏季时,应采取遮阴措施,避免高温烈日对红掌造成伤害。
避免强光直射适宜的光照红掌需要适宜的湿度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
在室内种植时,可通过喷水、加湿器等方式来提高空气湿度。
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湿度过高,以免引发霉菌等病害。
注意通风良好的通风有助于调节湿度和温度,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在室内种植时,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空气流通性要求•良好的空气流通:红掌需要良好的空气流通环境,以利于其健康生长。
在室内种植时,应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并经常开窗通风,以促进空气流通。
红掌的栽培技术02CATALOGUE红掌盆栽应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植,以保证排水良好。
盆土质地可选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珍珠岩等材料混合配制盆土。
盆土配制使用前应对盆土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盆土消毒盆土选择红掌的浇水频率应视季节和天气情况而定,避免过度或干旱。
浇水频率采用喷壶或细孔花洒进行浇水,确保水分均匀分布。
浇水方法观察盆土表面颜色变浅或用手触摸盆土表面感觉干燥时,应及时浇水。
判断浇水时机浇水技巧施肥频率施肥频率应与浇水频率相结合,避免过度施肥导致根部受损。
肥料选择红掌需要吸收适量的营养元素以支持其生长,应选择富含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
红掌组培苗的移栽及养护管理关键技术作者:陈彦霖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5年第7期陈彦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湖北黄冈 438002)摘要:根据红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总结了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关键技术及不同阶段苗期的养护管理技术,以期为华中地区红掌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红掌;组培苗;移栽;养护管理红掌( 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等,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常绿多年生草本花卉。
原产于南美洲,现广泛栽植于欧洲、亚洲、非洲。
其叶翠绿欲滴,花朵独特,佛焰苞片色泽鲜艳亮丽,色彩丰富,有红色、粉红、白色等,肉穗花序风姿卓越,令人神往,有极大的观赏价值。
红掌以其超凡脱俗的姿色风靡全球,给人以热烈、热情、积极进取之感,是热带花卉中的名贵品种,目前在热带花卉中的销量仅次于热带兰。
红掌品种繁多,可作切花栽培,也可作盆花栽植,一般采用分株繁殖,但其繁殖速度慢,因此,在工厂化生产中常用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快速繁殖。
组培苗是否能成功转至温室栽培是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步骤环节之一。
本文将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将红掌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及不同阶段的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生物学特性红掌性喜温暖、潮湿、半阴的环境。
其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最适温度为20~30℃,夜间一般也要控制在18℃以上,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最低温度一般不低于14℃。
空气相对湿度为75%~85%,不宜低于60%。
最佳光照强度为15000 ~25000Lx。
喜光但忌阳光直射,阳光直射会使其叶片和花苞片温度高于气温,造成灼伤、焦叶、花苞褪色、花叶失去光泽、叶片生长变慢等现象。
2组培苗移栽技术2.1 环境条件移栽场所选在可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的温室大棚,室温控制在18~30℃,湿度控制在70%~95%,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25000Lx。
2.2 苗床处理组培苗进温室大棚前,需要提前2~3d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通常用漂白粉对苗床进行消毒,待漂白粉的味道散尽后方可使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红掌(粉掌)养殖方法及需注意的事项 红掌(粉掌)是一种喜阴忌晒、喜湿忌旱、喜高温怕怕寒冷的热带花卉,家庭养护时要根据其习性注意不要暴晒,但也不可以长期放置在光线暗的室内,应当放置在有散射光的地方,早晚见一些阳光。一般栽培红掌的基质使用泥炭,疏松透气,温度适宜应当保持盆土湿润,或者经常向叶面喷一些水,增加空气湿度。 1.红掌生长所需的养分 红掌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有碳水化合物、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1)碳水化合物是红掌生长最主要的养分,它来源于光合作用。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从水中获取。 (2)大量元素是红掌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元素,它包括氮、磷、钾、硫、镁、钙这6种元素,这些元素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这6种元素主要从基质中获取或人为添加。 (3)微量元素是红掌生长过程中需求量微少但又必不可少的元素,如铁、锰、铜、锌、钼、硼等元素,其来源于基质或人为添加。 2.需要的光照 当光照过强时,有可能造成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光照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盆花的质量,关系到花的多少。红掌是喜荫植物,因此,在室内宜放置在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处,千万应注意不要把红掌放在有强烈太阳光趋直射的环境中。 影响红掌产量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光照,光照过强会抑制植株生长,并导致叶片及花的佛焰苞变色或灼伤,对花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反之,光照强度太低时,由于植株同化产物不足,易引起花朵变小、花茎变软及产量降低。红掌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10000至22000勒克斯。温室内红掌光照的控制可通过活动遮阴网来调控。在晴天时遮掉75%的光照,温室最理想的光照强度是20000勒克斯左右,最大光照强度不可长期超过22000勒克斯。早晨、傍晚或阴雨天则不用遮光。红掌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各有差异:如营养生长阶段光照要求较高,可适当增加光照,促使其生长;开花期间对光照要求低,可用活动遮阴网将光照调至10000勒克斯至15000勒克斯,以防止花苞变色,影响观赏。 3.适宜的温度 红掌生长对温度较敏感,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4℃至35℃,最适温度为19℃至25℃,昼夜温差3℃至6℃为宜,即白天温度21℃至25℃、夜间19℃左右最适宜红掌的生长。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红掌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对红掌生长、开花极为有利。如果温度长时间低于13℃左右,植株虽不会死亡,但很长时间难以恢复生长;当温度高于35℃,且光照较足,叶面易出现灼伤,因受害叶片不会逆转,将直接影响红掌的整体品质。在高温季节,通过开启湿帘及通风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以避免因高温而造成花芽败育或畸变。注意傍晚不要对叶面喷雾,以保证红掌叶面夜间没有水珠。避免高温灼伤叶片,使红掌出现焦叶、花苞致畸、褪色现象。在寒冷的冬季,当室内昼夜气温低于18℃时,要进行加温保暖,防止冻害发生。 4.适宜的湿度 红掌对空气湿度的要求相对较高。湿度过低,植株会长得老化,叶片和花较小;湿度过高,植株将长得很脆弱,真菌容易侵入。红掌工厂化生产,关键是保持相对高的空气湿度,一定的湿度有利于红掌生长。当气温在20℃至28℃时,湿度应在60%至70%;当气温达到28℃以上时,湿度应在70%至80%之间。尤其在高温季节,可通过喷淋系统、雾化系统来增加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以营造高湿的生长环境。但在冬季即使温室的气温较高也不宜过多保湿,因为植株叶片过湿反而会降低其御寒能力,易使其冻伤,不利于安全越冬。 5.所需水分 天然雨水是红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如工厂化生产用自来水时,水的pH值控制在5.2至6.1之间,每升水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应低于1.7毫麾尔,电导值在1.0以下。盆栽红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幼苗期由于植株根系弱小,在基质中分布较浅,不耐干旱,应一次性浇透水,经常保持基质湿润,促使其早发多抽新根,并注意盆面基质的干湿度;中、大苗期植株生长快,需水量较多,水分供应必须充足;开花期应适当减少浇水,并增施磷、钾肥,以促开花。在浇水过程中一定要干湿交替进行,切莫在植株发生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浇水,这样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红掌喜欢湿度较高的环境。这里所说的湿度,是指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而言,而不是只栽植介质中的含水量。而湿度又是个变量,因为当湿度升高、干旱风加大(特别是我国北方)如果不补充水分,那么湿度就会降低。一般来说,红掌所需湿度应保持在70%—80%为好(气温20—28℃),湿度的大小,对红掌能起到调节湿度,也就是说调节红掌叶面蒸腾作用。相对湿度过低,致使其干旱缺水,叶片及佛焰苞片的边缘出现干枯,佛焰苞片不平整。红掌浇水的水温,应保持在15℃左右(包括所浇营养液),这一点在严寒、酷暑尤为重要。而介质水分不要过湿,因为红掌的根是半肉质的,根本身储存着大量水分,介质中水分过多,造成介质缺氧,根系呼吸受阻,长期处于过湿状态,就会造成根系腐烂。以上是说明水分的量化标准。家庭养护红掌,很难达到温室的效果,这也是家庭选购红掌的阻碍。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创造出适宜红掌生长所需的湿度环境。比如家庭还养有观赏鱼,可以把红掌架在鱼缸上,盆下放托盘,或鱼缸旁。还可以用两个花盆托盘,下面放一个略大的托盘,并将其中注满水,上面用一个小号托盘,反扣在有水的托盘上,再将红掌的的盆花架在其上,注意盆地不要接触水面。也可以用废弃的可乐瓶、矿泉水瓶接满自来水经晾置3—4天后灌入喷壶中,喷红掌叶面。夏季在10:00—11:00喷1次,15:00以后喷一次,但喷的水pH值要小。所浇之水也要经过如上晾置后再用,一方面自来水中的氯气可以挥发,另一方面经过晾置的水与室温能保持一致。晾置的水不要在阳光下晒,以避免绿藻的生成。如果用凉白开水,也是可行的。 6.如何配制红掌基质 由于红掌在自然条件下为营附生或半附生生长,其气生根可从湿润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因而栽培基质必须与其自然生长附着基质相似,即有较好的保水、疏水和透气性能,否则易引起烂根。红掌对栽培基质的要求如下: 1.保水性好。 2.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 3.不易腐烂。 4.能长期保持疏松透气状态。 5.不包含或释放有毒物质。 常用基质为进口泥炭。除了可使用泥炭以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种植者开始使用椰糠。经过网筛的椰糠可以用来替代泥炭,它具有良好的毛吸作用和相对较高的空气含量。使用40%的椰糠在栽培中不会带来任何问题。 7.施肥 、、肥水供应不足,周围叶片就要经常枯萎,新发的叶子也长不好。因此掌握好温湿度后,还要注意施肥,尤其是生长期要多施液肥及浇水。 施肥原则以“薄肥勤施”为准。施肥按红掌生长不同阶段施用不同的复合液肥,在生长期施用A肥,开花期采用B肥和A肥相结合的方式施用。一般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可2至3天浇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浇肥水一次,气温高时可多浇一次水;秋季一般5至7天浇肥水一次。每次施肥必须由专人操作,并严格把好液肥(母液)的稀释浓度和施用量。稀释后液肥的EC值在0.5至1.5之间,pH值在5.2至6.2之间为宜。此外,在液肥施用2小时后,用喷淋系统向植株叶面喷水,冲洗残留在叶片上的肥料,以保持叶面清洁。应定期对植株的营养状况进行抽样检查,以便及时改善其对肥液的吸收效果。红掌植株对“镁肥”的需求通常都高于其他的观叶植物,建议施用P:N:K=1:1:1的完全肥料。一般家庭小量莳养可到园艺店购买15—15—15+3Mgo(魔力康)颗粒状的缓效性肥料配合叶面肥一起施用,或者购买宝力丰2号,花多多通用型等全水溶性复合肥稀释成800—1000倍液肥定期施用(每周不少于1次)。红掌施肥的宗旨是宁稀勿重,小食多餐,否则容易造成伤根,影响植株生长并直接造成植株死亡。红掌喜湿(相对湿度高),但基质要求偏干,因此淋水最好是结合淋液肥一起进行,平时多向叶片及周围喷水,以达到增加栽培环境的相对温度。 8.换盆 换盆时基质要疏松。换盆根据种苗肉质根系生长情况而定,如果根系已长得饱满、粗壮,它会沿花盆内壁缠绕住介质表面,此时需换盆。 换盆时首先要在盆底垫一层介质,厚度根据介质高度和花盆深度而定,将红掌种苗从小盆中连同介质取出,放在花盆中央,覆土到根、茎交界处,然后轻轻拍实即可。 换盆操作方法与栽植基本相同,换盆后需立即浇透清水。 9.病虫害防治 要防治红掌病虫害,首先应该提高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红掌最多发生的虫害是红蜘蛛、线虫、菜青虫、白粉虱、蓟马、蜗牛、介壳虫,其中尤以红蜘蛛、线虫、菜青虫为主。红掌对杀虫剂非常敏感,使用时浓度一定要正确,其浓度也通常比用于其他花卉的低。特别注意含铜的农药及乐果、甲胺磷、敌敌畏、马拉硫磷、对硫磷等会对红掌产生毒害。在红掌栽培过程中应做到: (1)加强红掌检疫和消毒。凡进入栽培场地之前,必须对红掌种苗进行严格检疫,杜绝病源进入。清洁环境卫生,并经常检查,形成制度;对温室设施及介质进行彻底消毒;及时清除、烧毁落叶、病叶、烂根和病株;工作人员需用消毒肥皂或75%的酒精洗净双手。 (2)改善环境,提高栽培技术。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红掌生长旺盛,其抵抗力就强,病虫害不易侵入。保证栽培环境清洁、通风、透光,可促使红掌生长旺盛,提高红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预防为主,定期喷药。定期喷洒药物,将病菌、虫害灭于致害之前。发病初期或已发生病害再治均影响红掌质量。 防治病虫害必须坚持以上三方面相辅相成。 10.栽培方法 盆栽苗时,按其工序说应先准备栽培介质,其介质应选择同透性较好我国一般采用草灰加珍珠岩(其比例为3:1),介质仍须消毒。如果上盆时使用旧盆,盆亦应消毒处理,以避免病菌虫卵交叉感染。盆可以选用黑色塑料袋的培养钵,也可以直接上塑料盆。但不管用什么样的盆,均应选用排水性能好的。如盆眼有堵塞的,上盆前要疏通。其栽植要求同低栽,即不过深亦不过浅,其茎尖不沾介质及杂物。 11.提高红掌观赏性 (1)调整方向。定期调整植株的方向,一般半个月调整一次,将萌发出新芽、长势较弱的一面转到向阳面,以平衡植株长势,完善株形。 (2)去除吸芽。对于大多数红掌品种来说,每个植株上保留一个吸芽即可,如果吸芽数量过多,会导致植株弯茎且开花较小。 (3)调整盆距。要想得到良好的株形,就要有合理的盆间距。通常保持的盆间距标准为叶面互相接触但不交错覆盖。植株矮小、分蘖过多的品种,盆间距适当要小些,以减少分枝,促使其向上生长;分蘖能力不强的品种,盆间距适当要留大一些,这样可以促进分蘖,使株形日趋丰满。 (4)剪除花蕾。若同一根系上长出的花蕾过多,应适当剪除,以减少营养消耗。剪除对象为侧枝小叶基部生出的花蕾。 (5)剪除老花。已经失去观赏价值的老花对营养的消耗量较大,应及时剪除,以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使其尽快抽出新叶、新花。 (6)理顺植株。及时将叶片、花茎理顺。尽量让花集中在植株中心部位,同时将叶向四周拉展,使株形显得更丰满,更有层次感。 (7)植株分级。根据生长势摆放于不同的种植床上进行养护。
生产经∞ 96%和81%;处理3的成本比处理5低3.07%,而处 理3的效果却比处理5高18.52%。处理4和处理6 的每667 m 除草使用的药剂成本基本一致,而处理4 的除草效果达93%,处理6的除草效果仅是84%,处 理4的除草效果高于处理6的10.71%。 3结语 (1)不同除草剂针对的除草对象不同,其除草效 果也不同。单一使用一种除草剂,除草不全面,效果 较差。将两种除草功能可以优势互补的除草剂混合 使用,除草全面,效果显著,一般高于使用单一除草剂 除草效果的10.71%以上,最高达18.52%。 (2)两种除草剂按一定的浓度混合使用,不仅除 草效果显著,而且除草成本也比使用单一除草剂的除 草成本低。即在达到相同除草效果的条件下,使用混 合药剂除草比使用单一药剂除草省钱。 (3)在园林苗圃使用不同的除草剂和不同的剂 量,除草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其除草成本也不一样。 药剂量大,成本高,除草效果不一定好;药剂量小,成 本低,但除草效果低,所以不宜使用低剂量进行除草, 否则达不到除草的效果。 (4)为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和合适的药剂成本, 混合剂使用浓度应恰到好处。试验分析结果认为以 每667 m 采用24%果尔乳油加4l%扫荒兑水配成 含量分别为果尔乳油1 500 mg/L和扫荒原液2 500 m#L的混合药剂为好,其除草效果达96%,成本低, 效益高,适用于园林苗圃除草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宋香.化学除草技术在大田育苗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 2003,17(5):50-52. [2]林珠妹.化学除草剂在种子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 发,2002,16(增刊):78--80. [3]郝建华.园林苗圃育苗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Craig L,Peter J H.Adjuvants and glyphosate activity[J].Pest Manage Sci,2000,56(4):313-319. [5]陈国海,李建国.除草剂在林业上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1993 (5):29-34. [6]Price S C,Hill J E,Allard R W.Genetic variability for herbicide re— action in plant populations[J].Weed Sci.,1983,31:652--657. [7]Beal J M.In Plant Growth Substances[M].F.Skoog,1998,155-166. [8]庞勇士,陈国海.几种除草剂在园林苗圃试用效果[J].林业科技 通讯,1998(10):31-32. [9]Barlis A D.Why glyphosate is a global herbicide:strengths,weaknesses and prospects[J].Pest Manage Sci,2000,56(4):299-308. [1O]薛光,马建霞,武菊英,等.草坪、园林杂草化学防除[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周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