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法第五版分类体系与分类规则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600.20 KB
- 文档页数:4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是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
内容简介该书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普遍使用的一部综合性的分类法。
《中图法》使用字母与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基本采用层累制编号法。
《中图法》主要供大型图书馆图书分类使用。
为适应不同图书信息机构及不同类型文献分类的需要,它还有几个配套版本:《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等。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作品目录(分类简表)A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州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科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政治学、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F5交通运输经济F59旅游经济F6邮电通信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细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言H83美洲诸语言H84大洋州诸语言H9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19专题艺术与现代边缘艺术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曲艺、杂技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州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N 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概况、现状、进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3遗传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 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 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电子技术、通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行业污染、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报刊目录、文摘、索引创作背景图书分类法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图书资料的内容和特点,分门别类组成的分类表。
中图分类法《中图分类法》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简称,是我国目前通用的类分图书的工具。
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确定分类体系,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大类。
目录基本结构(1)基本部类:如中图法分五大类部:马列毛邓;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2)基本大类: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
中图法为22个基本大类。
(3)简表:由基本大类与由其直接展开的一、二类目所形成的类目表。
如:(4)详表:由简表展开的各种不同登记的类目所组成的类目表,是文献分类的真正依据。
具体分类《中图法》的标记符号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
即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
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以下类目的划分。
数字的编号使用小数制。
现将五个基本部类及下设的二十二个大类列表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列宁著作A3斯大林著作A4毛泽东著作A49邓小平著作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哲学、宗教B0哲学理论B1世界哲学B2中国哲学B3亚洲哲学B4非洲哲学B5欧洲哲学B6大洋洲哲学B7美洲哲学B80思维哲学B81逻辑学(论理学)B82伦理学(道德哲学)B83美学B84心理学B9宗教C社会科学总论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统计学C91社会学C92人口学C93管理学[C94]系统科学C95民族学C96人才学C97劳动科学D政治、法律D0政治理论D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D2中国共产党D33/37各国共产党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世界政治D6中国政治D73/77各国政治D8外交、国际关系D9法律E军事E0军事理论E1世界军事E2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军事技术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经济F0经济学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2经济计划与管理F3农业经济F4工业经济F49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交通运输经济F59邮电经济F7贸易经济F8财政、金融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H语言、文字H0语言学H1汉语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常用外国语H4汉藏语系H5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H61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西亚语系)H62南印语系(达罗毗荼语系)H63南岛语系(马来亚-玻里尼西亚语系)H64东北亚诸语言H65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H66乌拉尔语系(芬兰-乌戈尔语系)H67闪-含语系(阿非罗-亚西亚语系)H7印欧语系H81非洲诸语言H83美洲诸语言H84大洋洲诸语言H9国际辅助语I文学I0文学理论I1世界文学I2中国文学I3/7各国文学J艺术J0艺术理论J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绘画J29书法、篆刻J3雕塑J4摄影艺术J5工艺美术J59建筑艺术J6音乐J7舞蹈J8戏剧艺术J9电影、电视艺术K历史、地理K0史学理论K1世界史K2中国史K3亚洲史K4非洲史K5欧洲史K6大洋洲史K7美洲史K81传记K85文物考古K89风俗习惯K9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N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自然科学现状与发展N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N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非线性科学N94系统科学[N99]情报学、情报工作O数理科学和化学O1数学O3力学O4物理学O6化学O7晶体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P1天文学P2测绘学P3地球物理学P4大气科学(气象学)P5地质学P7海洋学P9自然地理学Q生物科学Q1普通生物学Q2细胞生物学Q3遗传学Q4生理学Q5生物化学Q6生物物理学Q7分子生物学Q81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9]环境生物学Q91古生物学Q93微生物学Q94植物学Q95动物学Q96昆虫学Q98人类学R医药、卫生R1预防医学、卫生学R2中国医学R3基础医学R4临床医学R5内科学R6外科学R71妇产科学R72儿科学R73肿瘤学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R76耳鼻咽喉科学R77眼科学R78口腔科学R79外国民族医学R8特种医学R9药学S农业科学S1农业基础科学S2农业工程S3农学(农艺学)S4植物保护S5农作物S6园艺S7林业S8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水产、渔业T工业技术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能源与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化学工业TS轻工业、手工业TU建筑科学TV水利工程U交通运输U1综合运输U2铁路运输U4公路运输U6水路运输[U8]航空运输V航空、航天V1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航空V4航天(宇宙航行)V7航空、航天医学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X1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社会与环境X3环境保护管理X4灾害及其防治X5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X8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安全科学Z综合性图书Z1丛书Z2百科全书、类书Z3辞典Z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年鉴、年刊Z6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分类研究吕静平【摘要】The category of "TP391 information processing" has some improvements i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5th edition),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classification questions of books about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such as the category of "TP391.41 graphics and image identification" couldn'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content of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Therefore,the revision of CLC(5th edition) should add a new category of "TP391.5 computer graphics and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in order to cover books about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第5版)完善了"TP391信息处理"类目的设置,但在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的分类上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TP391.41图形图像识别"类目已不能准确反映"图形图像处理"的内容。
因此,《中图法》(第5版)在修订时应新建"TP391.5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形图像处理"类目,以涵盖图形图像处理类图书。
【期刊名称】《图书馆建设》【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3页(P37-38,43)【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TP391类目;图形图像处理;编目【作者】吕静平【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4.2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于2010年9月出版,其修订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科与知识体系“吐故纳新”的特点,使编目人员更易操作,但仍未臻完善。
《中图法》分类简介⑴、分类表的结构组成《中图法》分类表的结构组成是:基本部类,大类,简表,详表。
①、基本部类有五大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
②、基本部类(它是构成分类表的第一级类目)下分为22个大类,它们的标识符和类名如下: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大类的特点是以人立类,在类目编列中突出反映原著,包括著作、著作汇编、生平传记、学习和研究。
B哲学、宗教:它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哲学理论、世界各国哲学、与哲学有关的专门科学。
C社会科学总论:它研究的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科学,也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社会科学展开为:D 政治、法律E 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 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N自然科学总论(自然科学展开为:O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环境科学),Z综合性图书:它是指内容比较复杂,跨越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部类,无法归入任何一科的图书,如百科全书、辞典、论文集、选集、杂著、文摘等。
22个大类下细分构成简表(二级类目表,它是由22个基本大类扩展出来的,由若干个重要的三级类目组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图法》简表约有1500多个类目)二级类目简介:例如G大类分为:G0(文化理论),G1(世界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现状),G2(信息与知识传播),G3(科学、科学研究),G4(教育),G8(体育)。
(说明:藏书在十万册以下的图书馆室可以使用简表分类,也就是说中小学图书馆室可以使用简表分类,从前面藏书要求看,中小学藏书应以G类文化、科学、教育、I类文学、J类艺术书籍为主)简表又构成详表(详表由若干个不同等级的类目所组成,它是分类表的最后完成,是图书分类的真正依据,《中图法》四版的详表约有5万多个类目)。
如G4(教育)下又分为:G40(教育学),G41(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等,又如G6(各级教育)下细分为:G61(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初等教育),G63(中等教育),G64(高等教育),G65(师范教育)等。
《中图法》第五版修订重点与使用方法吴伟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发展概况《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中图法》始编于1971年,初版于1975年出版;第二版于1982出版;第三版于1989出版;第四版于1999年出版并改为现名;2010年8月《中图法》第五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编委会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图书馆、不同专业文献分类的需要,编辑出版了《中图法》的不同版本和辅助工具书。
包括:1.《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本);2.《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简称:期刊表);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本》(简称:中图法简本);4.《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儿童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版》(简称:少图版);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索引》(简称:索引);6.《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专业分类法;7.《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8.《中图法》电子版;9.《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简称《中分表》)。
二|、《中图法》修订的必要性《中图法》是图书馆类分文献、组织文献分类排架、编制文献分类检索系统的类目表和必备工具。
之所以要修订《中图法》是因为:1.知识的更新与新学科的不断涌现,为与知识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新增类目、扩展子目与停用部分类目。
2.源于分类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为及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理顺《中图法》类目设置中存在的矛盾或逻辑关系混乱的类目,对类目名称、类型注释、类目参照等进行规范,使得类目描述更具逻辑性和结构化、规范化、计算机可读化。
三、《中图法》第5版修订重点与修订范围(一)修订重点: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F经济(重点为金融、房地产、商业);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P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U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