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地球科学导论》-龙海燕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师及助教

三、课程介绍与课程目标

1. 课程简介

(1)课程描述:

地球科学是研究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与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分支学科及其相关的交叉学科。地球科学导论面向

- 6 -

全校非地质类专业本科生开设,旨在综合上述学科的基础内容,全面系统介绍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了解有关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辨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介绍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组成、结构、运动、演化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并介绍当前地球科学领域环境及资源方面的热点问题。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无先修课程限制,与《海洋地质概论》、《环境地质概论》、《旅游地质学》、《珠宝玉石鉴赏》构成了地球科学通识教育系列课程群,内容和要求各有侧重、联系密切。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为非地质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地球科学的窗口,激发学生进行地球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掌握进行地球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建立地球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自然科学素养,增强关爱、保护地球的环境意识。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了解大爆炸宇宙理论,了解行星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及其起源、演化过程,掌握行星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树立自然科学的宇宙观。

(2)了解地球系统的圈层结构,了解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结构、运动规律及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释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

(3)了解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能付诸行动。

3. 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 6 -

(1)按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讲述为主,同时会在相关章节设置专题讨论等课堂活动,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是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另有不定期进行的随堂测验作为出勤打分的依据。

(2)按时完成课后阅读。部分章节的课堂教学之后会提供课后阅读材料,包括相关书籍与论文等,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

(3)完成课程论文。学期末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指定相关论文题目,学生需根据要求完成课程论文并提交纸质版。

四、阅读书目与主要参考书

五、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按学时)

第一周:第1章绪论

包括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 6 -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强调地球的系统观?

2)如何评估人-地关系面临的现状?

第二周: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

包括地球观的历史沿革、大爆炸宇宙理论、太阳系起源及组成、行星地球的形成、地月系统的形成及地球圈层的发展演化史。

阅读资料:

1)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接力出版社,2009.

第三、四周:第3章地球的物质组成-岩石圈

包括固体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元素、矿物与岩石、地球的元素组成、自然界的矿物及矿物的鉴定方法、岩石的成因、自然界的三大类岩石。

思考题:

1)组成地壳的主量元素有哪些?它们与地球的起源有何关系?

2)岩石圈常见矿物有哪些?它们有何属性及用途?

2)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有哪几大类?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第五、六周:第4章大气圈

包括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分层、大气圈的物质转换、大气运动和天气、大气圈对其他圈层的作用。

思考题:

1)何谓大气圈?大气圈垂直分层的依据及其主要特征?

2)何谓大气环流?从成因分析全球行星风带和气压带的分布,它们对气候分带的影响?

第七、八周:第5章水圈

包括水圈的构成及特性、水的循环、海洋的概念、海洋的基本数据、海底地形、海水的基本特

- 6 -

性、海水的运动、陆地水、水圈对其他圈层的作用。

思考题:

1)何谓水循环?它有何意义?其原动力是什么?

2)何谓El Nino和La Nina现象?对我国的影响如何?

3)我国水资源方面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第九、十周:第6章生物圈

包括生物圈的组成、生命的特征、生命的起源演化与生物圈形成、人类的起源与演化、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物圈对其它圈层的作用。

思考题:

1)生命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有何意义?

第十一、十二周:第7章构造、地震与火山

包括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基本方式、地震的概念和原理、地震波和地震仪、地震强度和危害、地震带的分布、地震预报、火山岩浆作用及活动方式、火山活动方式、火山喷出物、火山的危害。

思考题:

1)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2)地震过程的基本特征?

3)火山活动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

第十三、十四周:第8章地球动力系统

包括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思考题:

1)关于大地构造,固定论与活动论分别有哪些代表性观点?

2)支撑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有哪些?

- 6 -

3)哪些现象的发现导致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

第十五周:第9章新地球观—地球系统科学

包括地球是一个系统、地球动力系统、开放的地球系统、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不可逆的进化、均变与灾变。

第十六周:第10章资源

包括我们周围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及资源的未来。

思考题:

1)你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哪些方面的认识?

第十七周:第11章环境

包括环境与人类、自然灾害、文明的代价—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

思考题:

1)你认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小班研讨或课外实践

第十一周:参观地学院地质陈列馆,认识矿物、岩石、古生物标本。

第十六周:分组讨论-中国目前面临的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问题及其前景。

第十七周:分组讨论-中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对此你有何解决方案?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C: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 E.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