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风化花岗岩识别
- 格式:doc
- 大小:2.83 MB
- 文档页数:8
全风化花岗岩参数
【实用版】
目录
1.全风化花岗岩的定义和特征
2.全风化花岗岩的工程问题及解决方案
3.全风化花岗岩与花岗岩残积土的判别及物理力学性质对比
4.花岗岩地区残积土、全风化和强风化在岩土勘察中的界定
正文
全风化花岗岩是指花岗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范围内,受到长期风化作用,使其矿物成分、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的岩石。
全风化花岗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较低的密度和强度,以及较差的抗剪强度等特征,这些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全风化花岗岩在工程中可能引发的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差、承载力低、渗水性强、边坡失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实践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采用加固地基、提高边坡稳定性、加强排水等方法。
全风化花岗岩与花岗岩残积土的判别及物理力学性质对比是岩土工程中一个重要课题。
花岗岩残积土是指花岗岩在地表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土壤,其物理力学性质与全风化花岗岩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两者的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在花岗岩地区进行岩土勘察时,残积土、全风化和强风化层的界定至关重要。
这三个地层的界定可以从组织结构、矿物成分、承载力、干钻钻进法、渗透系数等方面进行。
对于这三个地层的准确界定,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全风化花岗岩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判别全风化花岗岩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对预防地质灾害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第1页共1页。
全风化花岗岩工程地质特征
全风化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特征。
首先,全风化花岗岩通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压强度,这使得
它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全风化花岗岩在地质
构造上呈现出均质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使得它在工程建设中具有
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全风化花岗岩还具有较高的耐磨性
和耐久性,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另外,全风化花岗岩还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排水性能,这对于一些
水利工程和地下工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全风化花岗岩在
工程地质特征上表现出硬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渗透性能好
等特点,适合用于道路、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各种工程建设中。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火成岩石,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其中石英含量较高。
花岗岩在地质过程中可能会经历风化作用,这是一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导致岩石逐渐分解成更细小的颗粒和土壤。
花岗岩的风化特点及产物包括:
1.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由于温度变化、水分作用、冻融循环等因素导致的岩石破碎过程,不涉及矿物成分的变化。
物理风化产物通常是岩石碎片和碎屑,这些碎片可能会随着水流或风力被运移到其他地方。
2. 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与水、空气中的气体以及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导致岩石矿物成分的变化。
花岗岩中的石英在化学风化过程中相对稳定,不易分解,但其他矿物如长石和云母可能会分解成黏土矿物和其他水合氧化物。
化学风化的产物可能包括黏土、氧化铁、硫化物等,这些产物会影响土壤的颜色、结构和肥力。
3. 风化程度:
花岗岩的风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浅层风化、中层风化和深层风化。
浅层风化通常只影响岩石表面,而深层风化可以渗透到岩石较深的地方,导致更严重的矿物变化和结构破坏。
4. 风化产物的应用:
风化花岗岩的产物可以用作建筑材料、道路铺筑、混凝土骨料等。
在农业上,风化后的花岗岩碎片和黏土可以作为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花岗岩的风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植被覆盖、水分和温度等。
风化作用不仅改变了花岗岩的外观和结构,还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地形的演变。
山区花岗岩风化特征与勘察方法发表时间:2016-09-05T13:59:58.153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8期作者:王伟[导读] 花岗岩是大陆上部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下岩浆在地表下凝结而成的火成岩。
1.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22;2.武汉市昌厦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22【摘要】花岗岩是陆地上广泛分布的岩石类型,因其在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及数量、岩体节理发育等多个环节的不一致,所以普遍存在差异风化现象,由此增加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难度,本文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特征;勘察花岗岩是大陆上部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下岩浆在地表下凝结而成的火成岩。
在地质构造运动和化学风化等综合作用下,地表岩石都会产生风化现象。
由于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节理发育等方面的差别,花岗岩及与之共生的岩石在抗风化能力上无法保持一致,这样就会出现了差异风化现象[1]。
差异风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地貌特征,但对工程来说,风化的不均匀性增加了勘察设计和施工的难度,因为球状风化体(也称为孤石)与微风化基岩界面很容易混淆。
如果桩基持力层落在球状风化体上,就可能发生斜桩或很大的沉降,从而威胁上部结构的安全[2]。
因此,弄清楚花岗岩的风化特征并选择适宜的勘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 山区花岗岩的风化特征1.1 风化影响因素花岗岩的风化进程受气候、地形和自身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湿度和地下水位等方面,高温、高湿和较浅的地下水位有利于花岗岩的水化、分解及风化产物的迁移。
平缓的地形有利于风化产物的保存,故一般风化层较厚。
花岗岩自身特征是影响风化进程的内因,往往也是主因,它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数量差别是引起差异风化的重要因素。
矿物的成矿环境与地表环境之间的差异性越大,风化的“势能”也越高,也就越易风化。
花岗岩含有的易风化矿物越多,岩体就越易风化。
通常含钾长石多,钙长石少,风化越剧烈。
强风化花岗岩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经验值强风化花岗岩,听着就有点“威风”吧?不过,别看它名字这么硬核,这种石头其实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少麻烦。
尤其在工程上,大家都知道,花岗岩这种硬邦邦的东西,做个基础啥的,用它的确稳妥,可要是遇到风化过的花岗岩,那可就得小心了。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强风化花岗岩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是经过了长时间风化,表面变得比较松散、疏松,力学性能也大打折扣的花岗岩。
所以,一些原本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石头,到了风化程度较高的时候,稳定性就差了,工程施工要小心谨慎。
这不,研究人员为了搞清楚这种风化花岗岩的“脾气”,就专门去研究它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想弄清楚它在承受力学荷载时的表现。
说到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听上去可能有点抽象,没关系,我给大家讲个简单的故事。
粘聚力其实就是“黏糊糊的”那种力,能让材料牢牢粘在一起。
就像你去吃烤串,串里的肉如果没粘在竹签上,那不就容易掉了嘛?所以我们说粘聚力其实就是让材料“黏合”得更紧的那股力。
内摩擦角呢,其实就是材料之间摩擦力的角度。
就好像你和别人推车子,如果你们俩之间的摩擦大,那推起来就费劲;如果摩擦小,推起来就轻松。
所以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决定了它在工程中能不能稳住,能不能撑得住重物,能不能扛得住外界压力。
问题来了,这些数值到底该怎么估算?其实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风化程度,给出的数值可能都不一样。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强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一般都偏低。
这是因为它表面风化,里面的结构松散了,粘合力自然就弱了。
你想想,原本紧密排列的颗粒因为风化变得松散,它们之间就没那么容易粘在一起了。
就像是一袋米倒出来,米粒之间的粘合力就不如袋子里那样紧凑,撒开了的米就随风而散了。
所以,强风化花岗岩的粘聚力通常比正常的花岗岩低很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属于弱粘聚类型。
而内摩擦角呢,因为风化严重,颗粒之间的摩擦力会下降,所以内摩擦角也会降低。
你说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无聊?但其实它关系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工程的安全。
全风化花岗岩参数全风化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由于其广泛分布和多种用途,对其参数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关于全风化花岗岩参数的2000字中文介绍:全风化花岗岩参数全风化花岗岩是一种岩石类型,常见于地球表面。
它是由于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水流和风的侵蚀所形成的。
这种岩石在建筑、雕塑和地质学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全风化花岗岩的参数包括岩石的成分、物理性质和工程用途等方面。
成分参数全风化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其中石英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总体积的60%~75%,长石约占总体积的10%~15%,云母约占总体积的5%~10%。
全风化花岗岩中还可能含有少量其他矿物质,如斜长石、黑云母等。
物理性质参数全风化花岗岩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率、抗压强度、吸水率等。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全风化花岗岩的密度约为2.6~2.8g/cm³,密度较大,因此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
孔隙率是指岩石内部的空隙所占比例。
全风化花岗岩的孔隙率通常较低,一般为0.2%~1%,因此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抗风化性。
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受到外部挤压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全风化花岗岩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00MPa以上,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
吸水率是指岩石吸水后的重量增加比例。
全风化花岗岩的吸水率一般较低,一般为0.1%~0.5%,因此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物理性质。
工程用途参数全风化花岗岩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道路材料等方面。
其主要特点是坚硬耐磨、抗压抗磨、抵抗风化、不易变形、耐高温等。
在建筑领域,全风化花岗岩被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建筑立面、雕塑等方面。
由于其坚硬的质地和多样的颜色,能够满足不同建筑风格的需求。
在道路材料方面,全风化花岗岩可以用于路面铺装、路基填料等方面。
这种岩石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抗压性,能够减少道路的维护成本,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在装饰材料方面,全风化花岗岩可以用于室内地面、墙面、台面等装饰。
同样要搞清楚是硬质岩石,还是软质岩石,因为它们的全风化及强风化的特征是不一样的:硬质岩石:
全风化:岩石中除石英等耐蚀矿物外均风化成次生矿物,原岩结构形态仍保存,原矿物位置排列不变,并可具有微弱的联结力。
块体可用手捏碎,碎后呈松散土夹砂砾状或粘性土状,浸水易崩解。
岩体一般风化较均一,可含少量风化较轻的岩块,已具土的特性,可残存有原岩体中的结构面,并可影响岩体的稳定性。
扰动后强度降低,锹镐可挖,干钻可钻进。
标贯击数小于50击。
强风化:岩石的颜色一般变浅,常有暗褐色铁锰质渲染。
大部分矿物严重风化变质,失去光泽。
有的已变为粘土矿物。
原岩结构构造清晰,岩块可用手折断。
岩体风化程度常不均一,有风化强度不同的岩块夹杂其中,风化裂隙发育,可将岩体切割成2~20cm的块体,呈干砌块石状或球状,沿裂隙面风化严重,块球体核心风化轻微,具明显的不均一性。
原岩结构面对岩体稳定有明显影响,敲击或开挖常沿节理面破裂成岩块,镐、撬棍可挖,坚硬部分需爆破。
标贯击数大于50击。
软质岩石:
全风化:少量石英等耐蚀矿物保持不变,其他矿物均风化变异,大量粘土矿物均残存,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层理、片理仍可辨认,并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
岩体呈泥土状,用手可捏碎,锹镐易挖掘,干钻可钻进。
标贯击数15~30击。
强风化:少量石英等耐蚀矿物保持不变,其他矿物大部分显著风化变异,含大量粘土矿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
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完整性极差,被切割成碎块,干时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可软化崩解。
用镐、锹可挖掘,干钻可钻进。
标贯击数30~50击。
普17:52:21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
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
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
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
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
祥虎2008-09-26 17:32:19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
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祥虎2008-09-26 17:35:01都有了,你慢慢看,我要买菜了。
祥虎2008-09-26 17:33:01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
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
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祥虎2008-09-26 17:33:43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
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芯多呈短柱状,RQD= 60~75。
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6.90~54.30MPa,平均值为46.87MPa,标准值为41.43MPa。
花岗岩风化壳剖面特征
花岗岩是一种常见的岩石类型,由于其坚硬、耐久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刻等领域。
然而,花岗岩也会受到自然界的侵蚀和风化,形成花岗岩风化壳。
本文将介绍花岗岩风化壳剖面的特征。
花岗岩风化壳是指花岗岩表面被风化形成的一层壳状物。
花岗岩风化壳的厚度和形态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异。
在干燥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较薄,一般不超过1厘米;而在湿润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较厚,可达数十厘米。
花岗岩风化壳的颜色也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异。
在干燥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呈黄色或棕色;而在湿润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呈灰色或黑色。
花岗岩风化壳的颜色主要由风化产物和微生物所致。
花岗岩风化壳的组成主要包括风化产物和微生物。
风化产物主要有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这些产物会使花岗岩风化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微生物主要有藻类、苔藓等,它们会在花岗岩风化壳上形成一层绿色的生物膜。
花岗岩风化壳的形态也因地域和气候条件而异。
在干燥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呈现出块状或片状;而在湿润的地区,花岗岩风化壳呈现出泡状或凸起状。
这些形态主要由花岗岩的物理性质和气候条件所决定。
花岗岩风化壳剖面的特征包括厚度、颜色、组成和形态等方面。
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花岗岩的风化程度,也为我们研究地质历史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强风化花岗岩识别
岗岩,由于其石英含量较少,因此相对粘土质矿物含量较高,其风化完全程度也高于酸性花岗岩。
(2)地形地貌
花岗岩类风化土除受岩性约束外,还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受到地貌位置的影响。
下面以广东地区为例,广东各河系侵蚀河谷的基面高程大致为45m~50m,同时结合广东较低的几级侵蚀面的高程,从平面分布上可以大致地把广东花岗岩类风化土厚度特征与地貌形态分为3个类区:
(a)高程在100m以内的残丘、低山和高程在40m内的河谷阶地的风化土为正常风化土区,其特点是风化均匀,不含或含很少的球状风化体,风化土表层常有一层带坡积性质的红褐色粘性土,有时还夹有一层含铁锰质结核的呈网纹状结构的风化土。
(b)高程在100m以上和相对高差在100m以内的低、中山的含大量花岗岩球状风化体的风化土区,其特点是多分布在山坡,在其表面或土层中夹有大量直径几十厘米甚至达十几米的球状风化体,其厚度变化大,土层风化不均匀
(c)高程在100m以上的峡谷河床及两岸陡坡段,相对高差大于200m以上的陡峻中、高山的风化土区,该类区基本属于侵蚀区,其风化土层很薄,河床及陡岸均为岩石露头,山谷和陡坡有岩石露头及堆积大量球状体[1]。
(3)岩体结构构造
节理裂隙分布稀疏的花岗岩抗侵蚀能力强,风化过程很难深入;而节理裂隙密集的花岗岩抗侵蚀能力大减,地表水地下水沿节理裂隙活动,特别是沿垂直节理裂隙,水和具风化性的化学物质可以长驱直入,形成很厚的红色风化壳,这是我国东南部花岗岩地貌的一大特点。
风化槽和风化囊的形成也与花岗岩的结构构造有关[2]。
(4)环境气候
环境气候是岩石风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北方以机械(物理)风化为主,南方以化学风化为主,这也造成两者风化产物、风化深度等多个方面的不同。
比如红色风化壳是南方花岗岩特有的风化产物。
2.3地层分带
我国东南地区花岗岩风化作用一般是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力学性质应随之增强,颜色由浅变深,原岩结构、构造由无法辨别过渡到清晰可辨。
其典型的剖面如下图,其具
体描述如下:残积土,不具原岩结构,石英颗粒分布均匀,呈网纹结构,含氧化铁结核,一般呈红色;全风化花岗岩,尚见原岩结构,长石均已风化成高岭土,石英颗粒基本保持原岩的形态;强风化花岗岩,斜长石、云母已风化成高岭土或粘土,正长石用手可捏成砂状,呈半岩半土状,残留少量母岩岩块,用手易折碎;弱风化花岗岩斜长石风化较深,正长石、云母风化轻微,岩石普遍改变颜色,岩块用手不易折断,锤击声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花岗岩存在差异风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全风化岩层中存在球状风化以及微风化界面起伏,这是花岗岩风化的一个特点,在实际勘察工程中。
一旦遇到风化等级突变的岩块,可根据相邻钻孔的风化层厚度、顶面标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作出判断[3]。
图1 花岗岩的风化剖面图
3 识别的手段
根据花岗岩风化的特点,对强风化花岗岩的识别方法归纳如下:
3.1 野外露头
在充分掌握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踏勘查清工程所在地的花岗岩类型,如果野外有较为完整的露头,那么对鉴别工程地下的花岗岩风化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3.2 钻进过程
钻机钻进过程是识别风化程度的第一手资料,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在钻进过程中
有不同的表现,归纳如下:残积土,无循环泥浆易钻进;全风化花岗岩,无循环泥浆可钻进0.5m以上;强风化花岗岩,钻进过程中钻杆轻微跳动,无循环泥浆仅可钻进0.1m~0.5m;弱风化花岗岩钻进过程中钻杆剧烈跳动,合金钻头钻进较易,无循环泥浆不能钻进。
微风化花岗岩,合金钻头较难钻进,一般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
在香港地区,开展了花岗岩地区的钻孔过程参数的解译方法与地层特性之间响应关系方面的研究,发现钻进过程中用于破碎岩石的能量主要来自钻进系统的动能,钻进系统用于破碎岩石的能量分配与地层强度特性有关。
在风化程度较低或新鲜岩层中钻进时,破碎岩石98%以上的能量来自系统的动能,而轴压力推动钻头位移所给出的能量不到2%;在土层或全风化岩层中,轴压力所做的功达到22%以上,且明显随风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大,说明钻进系统动能与轴力功可用以表征地层的可钻性[4]。
但目前该种方法还不足够成熟,在进行大量实验和结合地区经验的基础上,该种方法可以为强风化识别消除人为主观误差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3.2 岩芯识别
通过岩芯外观识别强风化花岗岩,主要通过岩块内矿物的风化程度,除石英外,斜长石、云母已风化成高岭土或粘土,正长石用手可捏成砂状。
岩芯总体呈半岩半土状,残留少量母岩岩块。
但是由于岩体的破碎性,岩芯极易发生破坏,且浸水后加剧破坏程度,多数情况下难以观察到碎块状岩芯。
3.3 标准贯入试验
规范中规定可采用未经修正的标准贯入试验击数超过50击来确定强风化,这种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较多,而且通过贯入器内岩样和击数对应,可以更进一步建立对应关系,帮助进行判断。
也有人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的对应关系尝试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判断强风化,同时由于资料有限,动力触探锤击数与标贯试验锤击数的关系方程及承载力的确定尚须进一步深入研究[5]。
3.4 物理勘探
应用于岩石风化划分的常见的物理勘探方法有:波速测试、高密度电阻率法,现分别阐述如下。
(a)波速测试
在相关规范上规定了波速比K V划分风化岩石风化程度,而波速比K 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波速之比,并且已有工程采用该方法取得了成果[6],但该方法对对岩样要
求高,就花岗岩强风化而言,强风化完整岩样难以取得。
亦有工程在钻孔内进行波速测试,直接量测岩体波速、波速比。
在文献[7]中对三个工程的波速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认为:声波在岩体中的传播,除受岩体风化程度影响外,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性状更起控制作用,以波速指标划分岩体风化程度时,应分别统计各工程岩体中的小值平均波速值、大值平均波速值、波速变化幅度,小值代表结构面波速,大值代表结构体波速,波速变化幅度反应该岩体均一性。
文献[8]采用波速、波速比进行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得到较好结果,认为对于全风化-微风化岩石,岩体的波速主要由风化程度决定,按岩体纵波与横波的波速比划分的风化带与钻孔揭露的风化带基本一致,因此利用岩体纵波与横波的波速比划分风化度是可行的。
作者认为采用波速进行花岗岩风化程度划分一方面需要与钻孔划分风化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采用合理的波速数值;另一方面需要搜集当地已有勘测经验,如福建省就给出花岗岩风化层的波速划分标准[9]。
(b)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近年来也被用到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相比其他方法高密度电法具有节约、速度快、结果直观的有点,但是该方法具有影响因素多、解译复杂的特点。
文献[10]中采用高密度电法,结合钻探成果对存在风化岩的区域进行了划分,分出了风化程度基本相同、基岩完整性较好和风化变化程度较大的三个部分,对后续的勘探点布置起到了指导作用;我院吴志伟在核电选址阶段,将高密度电法和联合剖面法结合起来,在划分岩石风化界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为核电厂选址勘察提供直观的地层分布特征[11]。
3.4 化学识别
尚彦军等人通过对香港地区花岗岩样品微观特征的观察研究和矿物成分、微孔隙率以及综合显微岩石指标(Ip)进行了描述和定量分析,发现其中一些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这些化学指标和微观特征相关的统计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定量表征花岗岩的风化程度,即:随风化作用进行,碱、碱土金属组分逐渐淋失,脱硅、富铝铁化作用逐渐加强;相应地,先是钠长石风化成高岭石,其次为云母和钾长石的风化。
粘土矿物所占体积百分比随风化程度增高而变大,至残积土(Ⅳ级)时已达50%左右;Ip指标值下降,微孔隙率增高。
文章综合出各个风化级别的指标变化范围及平均值供花岗岩分布区花岗岩风化野外调查和研究工作参考[12]。
4 结论
花岗岩风化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花岗岩风化作用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在确立了花
岗岩典型风化剖面的基础上,将多种识别手段归纳总结,文章对花岗岩地区强风化层识别具有指导作用。
[1]陈泳周,黄绍派,周东,张定邦. 广东花岗岩类岩石风化土的工程地质特征[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03:263-268.
[2]吴能森,赵尘,侯伟生. 花岗岩残积土的成因、分布及工程特性研究[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04:1-4.
[3]陈明晓. 广东沿海地区花岗岩风化剖面及其差异风化现象的特征分析[J]. 广东公路交通,2003,01:59-63.
[4]谭卓英,岳中琦,蔡美峰. 风化花岗岩地层旋转钻进中的能量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03:478-483.
[5]蓝琼,吴飞,蒙胜武.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广东花岗岩地区的应用[J]. 人民珠江,2002,04:19-21.
[6] 季秀万. 波速测试技术在青岛海湾大桥基岩风化评价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1,43(4)
[7] 潘祖弼. 风化岩体中的波速特征[J].水利发点,1988.10:39-41
[8] 邵长云,钟庆华等. 利用岩体波速定量划分岩石风化度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2.03:87-90
[9] DBJ13-84-2006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
[10] 刘发祥,何鹏,肖允凯.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风化岩地基勘察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技术,2006,20(5)
[11] 吴志伟,齐建国,王凤和.综合电法勘探在某核电厂选址勘察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10,(6)
[12] 尚彦军,吴宏伟,曲永新. 花岗岩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及微观特征对比——以香港九龙地区为例[J]. 地质科学,2001,03:2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