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正式)
- 格式:docx
- 大小:36.01 KB
- 文档页数:9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预防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火灾事故频发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
一、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原因分析1、施工现场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现场通常会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物品,如油漆、油漆稀释剂、煤气、液化气、涂料、塑料、木材等。
这些物品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从而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必须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做好储存和使用措施。
2、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大量的电气设备在施工现场广泛使用,而电气设备的故障和短路往往会引起火灾。
此外,施工现场一般会存在大量的电线和电缆,如果这些电线和电缆铺设不慎,就会造成火灾隐患。
因此,对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应该加强管理,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3、施工现场存在违章操作在施工现场,一些工人可能会存在违章操作,比如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明火、随意抽烟等行为。
这些行为会增加施工现场火灾的发生几率,因此,应该对违章操作进行严格管理,严禁在施工现场进行未经许可的明火操作和抽烟等行为。
4、施工现场存在不良的管理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一些施工现场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安全防范措施不完善的问题,没有做好防火检查,没有进行应急演练等。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的概率,因此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二、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施工现场应该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区存放,严格实施分类储存,建立存储台账,做好易燃易爆物品的标志和安全防范措施。
此外,应该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管理,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量和方式。
2、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
此外,对施工现场的电线和电缆进行合理铺设,保证电线和电缆的安全使用。
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建筑工地是一个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存在着许多火灾隐患的地方。
建筑工地火灾一旦发生,不仅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的危害,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避免火灾的发生。
(一)建筑工地火灾的常见原因1. 施工材料过程中的火源问题建筑施工中需要使用焊接、气割等工具,这些工具都是火源,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使用,很容易引起火灾。
2. 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建筑工地中存在许多电器设备,如电缆、电器箱、电线等,如果电气设备存在短路、漏电等问题,很容易引发火灾。
3. 建筑工地周围存在火源建筑工地周围可能有别的建筑工地、加油站、餐饮店等容易引起火灾的地方,如果这些地方发生火灾,会对建筑工地造成不良的影响。
4. 施工不当引发的火灾在施工中,如果工程人员不遵守施工规定,过程中存在过火、施工时不注意防护、工程过程中存放易燃物品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
(二)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措施1. 加强管理尽可能地减少和控制点火源,工地管理人员应做到定期检查使用的设备、检查用火情况,并及时消除隐患;加强火灾防范培训工程人员、提高他们的消防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良好的场地环境设计建筑工地环境设计应考虑地势高低、风向、水源等,设计分区、分区设置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合理使用消防设备。
3. 安全设备齐备在建筑工地,必须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和人员,如灭火器、灭火水枪、消防卷盘等等。
在施工中要确保这些设备可靠性、随时使用。
4. 加强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合适的消防预案,应该注重施工过程中应急处理措施的建立和评估。
(三)结语建筑工地火灾的危害性是很大的,为了保证建筑工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预防和避免火灾的发生非常重要。
只有在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下,才能降低建筑工地火灾的发生率。
建筑企业和工程人员应加强火灾防控意识、遵守相关规定,从而避免火灾的发生,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工地也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然而,由于工地上存在大量易燃物品和危险品,建筑工地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地常见的火灾原因和预防措施。
建筑工地常见火灾原因一、电气设施缺陷建筑工地上用电量较大,电气设施的缺陷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比如,电缆短路、抽插不良、线路老化等都会造成火灾。
二、明火使用不当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明火包括电焊、气焊、氧气割等,明火使用不当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比如,明火烟灰掉在易燃物上就会引起火灾。
三、危险品存储不当建筑工地上存储了大量的危险品,如果存储不当也会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比如,易燃物与氧化剂混合存放、易燃物存储过多等都会危及工地的火灾安全。
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施工人员对于火源的认知不足,甚至有不少施工人员用火原本被禁止的地方进行焊接等操作,这种行为也很容易引起火灾。
五、自然因素建筑工地容易和周边环境产生相互影响,比如干燥的天气、风沙等都容易对生产环境产生影响,加重火灾的风险。
建筑工地火灾的预防一、加强防火意识施工团队中加强防火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二、通过专业培训,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相关技术能力提高之后能够让职工有更加规范、稳定和正确的操作流程,所以必须加强培训。
三、电气设施防护增强建筑工地电气缺陷的保养及预防,避免电线老化、电器过载、电气线路过多等问题。
四、危险品防护进行危险品的分类, 根据功能去存储。
当需要危险品的时候,使用其它更安全的方法来替代危险品。
五、合理部署、设备配置在施工现场中必须及时与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组合,定制假如是因为自然因素而在造成的灾害,就要及时将施工现场中的设备进行移开。
六、建筑工地应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扑救火灾的具体方法和杀救设备是不同的,因此在建筑工地上需要配备有效的消防设备进行及时应对。
总之,在施工现场要管理好好降级防火的措施,尤其对危险品、电气设施等进行细心保养,增强职工的安全知识,预防意识是最重要的。
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防范措施一、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的成因1.人为因素:包括施工作业中的粗放焚烧、电焊、明火作业以及违章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人为过失引起的火警。
2.设备因素:主要包括电气设备导致的火灾,如电路短路、插座过载、电线老化损坏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3.自然因素:如雷击等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
4.化学品因素:在建筑工地上往往存放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品,一旦泄漏或因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所有参与建筑工地作业的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火灾防范知识和逃生技巧,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吸烟、玩火,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2.制定消防预案建筑工地应制定完善的消防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
消防预案应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疏散和逃生路线、灭火器材的配置和使用方法等内容。
3.加强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建筑工地上的所有设备和设施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
特别是电气设备,应定期检测电路的安全性,杜绝电路短路和插座过载的情况发生。
4.严格管理易燃易爆材料建筑工地上的易燃易爆材料应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堆放过多的易燃材料,及时清理现场垃圾,避免火灾的发生。
5.加强消防器材配置和使用建筑工地上应合理配置各类消防器材,包括消防水鹤、灭火器、喷淋系统等,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进行扑救。
同时,工地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器材的操作培训,确保在危急时刻能够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6.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筑工地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对工地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排除危险。
值班人员还需做好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报警工作。
7.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建筑工地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电气线路、易燃易爆品存储、消防器材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工程施工火灾分析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损失。
为了加强工程施工火灾预防工作,本文将对工程施工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工程施工火灾原因1. 火灾隐患多工程施工现场火灾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临时线路、临时设备等不规范设置,存在火灾风险。
(2)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堆放不规范,如油漆、汽油、木材等。
(3)施工现场火源管理不善,如焊接、切割、熬炼等动火作业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
(4)施工现场消防设施不完善,如消防器材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
2. 人为因素(1)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火灾防范知识和自救能力。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火灾防范措施。
(3)施工现场应急预案不完善,一旦发生火灾,难以迅速有效应对。
3. 自然因素(1)气候变化,如高温、干燥、风大等天气条件,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2)地理环境,如施工现场地处偏远,消防队伍难以迅速抵达。
二、工程施工火灾防范措施1. 加强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治理(1)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线路、设备设置,确保安全距离。
(2)严格火源管理,做到动火作业前审批、动火现场监护。
(3)合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加强火灾隐患巡查。
(4)完善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充足、消防通道畅通。
2. 提高施工人员消防安全素质(1)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2)开展火灾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施工现场应对火灾的能力。
3. 完善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1)制定详细的火灾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提高火灾预警能力。
(3)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协作,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4.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1)明确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人,加强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基于火灾特点分析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及对策(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292-92 基于火灾特点分析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及对策(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深入发展,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和内部装修工程日益增多,建筑工地火灾也随之频繁发生。
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笔记从建筑工地火灾事故的特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建筑工地火灾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地火灾特点对策1引言近年来, 全国各地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频发,造成了多人伤亡和重大损失财产,教训十分惨痛。
如:20xx 年7月2日,北京大学奥运乒乓球馆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1000平方米;20xx年10月9日,哈尔滨市经纬360大厦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20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为215.59万元;20xx年2月9日,央视新址北配楼发生火灾,在火灾救援过程中造成1名消防队员牺牲,6名消防队员和2名施工人员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余元;20xx年11月15日,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728号公寓大楼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58人死亡,7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8亿元。
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建筑工地火灾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火灾事件。
它不仅会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建筑工地火灾的防范和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
一、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的原因1.电气故障:建筑工地上有大量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如电动工具、照明设备、吊车等,这些设备可能存在短路、电线老化等故障,容易引发火灾。
2.易燃材料:建筑工地上有大量的易燃物品,如木材、油漆、油料等,这些物品的存在会增加火灾的危险性。
3.人为原因:在建筑工地上,存在许多人违章操作、吸烟、未履行安全操作规程等现象,这些行为容易引发火灾。
4.不合理的存储:建筑工地上有许多材料需要储存,如果存储不当,容易造成物料间的摩擦,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建筑工地火灾的对策1.加强电气设施的维护:对建筑工地上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更换老化的电线等。
2.合理存储和处理易燃物品:对易燃物品进行分类储存,并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装置,如灭火器、喷雾器等,及时处理废弃物品,减少危险源。
3.严格实施安全操作规程:建筑工地上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和安全行为,如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
4.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在建筑工地上设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装置,如水池、喷洒系统、天然气灭火系统等,发现火情及时向消防部门汇报。
5.加强安全检查: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发现存在隐患及时整改,如对储存材料、作业人员行为等进行安全检查。
三、结论总之,建筑工地火灾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灾害事件。
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维护、合理存储易燃物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这些举措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地的安全系数,减少火灾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施工火灾事故分析及防范一、施工火灾事故分析施工现场作为一个有大量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进出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在施工过程中,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不仅仅是物质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造成社会和经济的重大损失。
1.1 火源分析(1)电气方面:施工现场一般都需要大量电力设备,如电线、绝缘材料等,一旦漏电、短路等现象发生,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2)机械设备:施工现场通常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起重机、挖掘机、搅拌机等,这些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摩擦磨损会产生高温,一旦发生机械故障,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3)人为原因:施工现场通常有大量作业人员,随意乱扔烟蒂、打火机等火源,或者在禁烟区抽烟,也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1.2 施工材料分析(1)易燃材料:在施工现场,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易燃材料,如木材、油漆等,一旦过火点高或在高温下易燃材料受到火源烘烤,将会迅速燃烧,导致火灾事故。
(2)化工材料:在施工现场,还可能涉及到一些化工材料,如油漆、溶剂等,这些化工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自燃,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1.3 安全设施不完善分析(1)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比较简陋,消防设备不齐全,如消防水源不足、灭火器不足等,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严重阻碍扑救工作的进行。
(2)施工现场的通风设施不完善,如通风不良、易积尘等情况会加重火灾扩散的速度,对施工火灾事故的防范也是一种隐患。
1.4 管理不规范分析(1)施工现场管理不规范,如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无专人负责消防工作等,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使得消防扑救工作没有条不紊的进行。
(2)施工现场的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忽视安全隐患,或者故意违反安全规定,给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防范增加了一定难度。
二、施工火灾事故防范2.1 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施工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消防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置火灾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
析与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2页/总9页
文件编号:KG-AO-9305-68
建筑施工火灾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火灾发生的必然条件是同时具备氧化剂、可燃物、
点火源,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或持
续。阻挡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建
筑施工中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储存、运
输及施工过程中。
1、 间接原因
(1) 技术原因。储存材料的仓库等设计及布置
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对易燃材料、易燃化学品认识
不足,编制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不够全面。
(2) 管理原因。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施工
管理人员疏于管理;消防制度执行不力,动火作业督
促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施工
人员缺乏防火安全思想和技术教育,对消防安全知识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3页/总9页
欠缺;未编制防火防爆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救援预案
未进行演练。
2、 直接原因
(1) 现场的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如仓
库防火性能低、库内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易燃易爆
材料混放;现场内在高压线下设置临时设施和堆放易
燃材料;在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处实施动火作业。
(2) 缺少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和设施,如消防、
疏散、急救设施不全,或设置不当等。
(3) 在高处实施电焊、气割作业时,对作业的
周围和下方缺少防护遮挡。
(4) 雷击、地震、大风、洪水等天灾;雷暴区
季节性施工避雷设施失效。
3、 灾害扩大的原因
(1) 作业人员对异常情况不能正确判断、及时
报告处理。
(2) 现场消防制度不落实,措施不落实,无灭
火器材或灭火剂失效。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4页/总9页
(3) 延误报火警,消防人员未能及时到达火场
灭火。
(4) 因防火间距不足,可燃物数量多,大风天
气等无法短时间灭火。
在生产过程中,应全面地系统地分析造成火灾爆
炸事故的各种原因,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火技术措施
和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防火防爆的主要预防措施:
(1) 对危险物质(易燃易爆)和点火源进行严
格管理。如明火、电火花及电焊、气焊和气割的焊渣
等。
(2)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综合考虑防火要求。
如明确划分禁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的堆放场地)、
仓库区(易燃废料的堆放区)和现场的生活区,各区
域之间按规定保持防火安全距离(禁火作业区距离生
活区不小于15米,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及仓库与在建
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不小于20米,易燃的废品集中
场地与在建工程和其他区域的距离不小于30米)。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5页/总9页
(3) 在一、二级动火区域施工,施工单位必须
认真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建立防火安全规章制度。动
火作业前必须申请办理动火作业票,动火作业票必须
注明动火地点、动火时间、动火人、现场监护人、批
准人和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没经过审批的,一律不得
实施动火作业。
(4) 电气防火防爆。严格按照建设部行业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CJ46-2005)
的要求,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和设置临时用电
系统,以免引起电气火灾。 (5) 焊接、切割中
的防火防爆措施。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
把需要焊、割的构件拆下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实施焊、
割。对确实无法拆卸的焊、割构件,可把焊、割的部
分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进行隔离。高处实施电
焊、气割作业部位要采取围挡措施,防止焊渣大面积
散落地面。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时,
可将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氮)、蒸气或水注入焊、
割的容器、管道内,把残留在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6页/总9页
来。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
先用热水、蒸汽或酸液、碱液把残留在里面的易燃液
体清洗掉,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
后再进行清洗。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搬走。在易燃、
易爆、有毒气体的室内作业时,应进行通风,待室内
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排至室外后,才能进行焊、
割。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走是时,可采用喷水
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进行冷却,增加它们的耐火
能力。针对不同的作业现场和焊、割对象,配备一定
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禁火区域的动火施
工,以及作业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将消防车开至现
场,铺设好水带,随时做好灭火准备。焊、割作业结
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
闭电源、气源,把焊、割炬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6) 其他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储存易燃物品
的仓库,应有醒目的“禁止烟火”等安全标志,严禁
吸烟、入库人员严禁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办公
室、食堂、宿舍等临时设施不得乱拉乱扯电线,不得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7页/总9页
使用电炉子,取暖炉具应当符合防火要求,要专人管
理。施工现场内严禁焚烧建筑垃圾和用明火取暖。未
经批准,严禁动火;没有消防措施,无人监护,严禁
动火。
(7) 按消防安全规定配置灭火器材。建筑施工
的火灾类型一般都是A类、B类、C类、E类,配备的
灭火器主要是ABC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配
备数量可根据面积而定,一般危险性场所按75平方米
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危险区
域和轻危险性区域可适量增减。
(8) 定期检查和教育。对作业现场的灭火器材
要定期检查,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及时更换。加强对从
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消防演练、消防器材的使用
方法)和作业前安全交底。
火灾的分类及其适应的灭火器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火灾通常具有
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灰烬,如木材、
棉、毛、麻、纸张火灾等。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8页/总9页
灭火器、鳞酸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卤代
烷灭火器。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柴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
蜡火灾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卤代烷灭火器。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
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
火灾等,可用沙土。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如发动机、电缆、家用电器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
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
油脂等,可选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卤代烷灭火器。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执行方案样本 | BUSINESS PLAN
第9页/总9页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