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 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9.72 KB
- 文档页数:22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1、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动力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调节装置、辅助装置;传动介质。
2、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常用在以下几种情况:短时间内大量供油;吸收液压冲击和压力脉冲;维持系统压力。
3、齿轮泵结构上主要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泄漏;径向不平衡力;困油现象。
4、单作用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完成吸、排油各1 次,同一转速的情况下,改变它的偏心距可以改变其排量。
5、换向阀是通过气流通道而使气体流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改变气动执行元件运动方向的目的。
它包括气压控制换向阀、电磁控制换向阀、机械控制换向阀、人力控制换向阀和时间控制换向阀等。
6、压力阀的共同特点是利用油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7、三位四通手动P型换向阀的职能符号是____ __。
(2分)8、双作用叶片泵叶片数取___偶数__,是为了___减小径向力不平衡__。
9、顺序阀是利用油路中压力的变化控制阀口启闭,以实现执行元件顺序动作的液压元件。
(2分)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18分)1、有两个调定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C 。
A、5MpaB、10MPaC、15MpaD、20MPa2、CB—B齿轮泵的泄漏有下述三种途径,试指出:其中 B 对容积效率影响最大。
A、齿顶圆和泵壳体的径向间隙,0.13~0.16mm。
B、齿轮端面与侧盖板之间的轴向间隙0.03~0.04mm。
C、齿面接触处(啮合点)的泄漏。
3、液压泵在连续运转时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压力称为 C ;泵的实际工作压力称为A 。
A、工作压力B、最大压力C、额定压力D、吸入压力4、图4为轴向柱塞泵和轴向柱塞马达的工作原理图。
当缸体如图示方向旋转时,请判断各油口压力高低,选答案填空格i.作液压泵用时_ D ____ ii 作油马达用时___ C __A、a为高压油口b为低压油口B、b 为高压油口a为低压油口C、c 为高压油口d为低压油口 D 、d 为高压油口c为低压油口三、作图题(10分)1、试用两个液控单向阀绘出锁紧回路(其他元件自定)。
《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资料及答案液压传动试题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由 动力 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 传动介质元件五部分组成。
2.节流阀通常采用薄壁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粘度无关,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
3.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是紊流 。
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雷诺数。
4.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流速会急剧增加,该处压力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气穴。
5.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能转换成机械能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7.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压力差和间隙造成的。
8.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轴向间隙。
9.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 高 ,输出功率 大 ,抗污染能力差 。
10.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 打开状态。
11.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手动 、机动、 电磁等三种。
二、选择题1.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 )。
A .运动速度增加了B .压力增加了C .运动速度减小了D .压力减小了 2.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 )。
A .24dQ v π=B .)(222d D Q v -=π C .24DQ v π= D .)(422d D Q -π 3.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作用力是( )。
A .)(222d D pF -=πB .22d pF π=C .)(422d D p F -=π D .42d p F π=4.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 )。
A .T M M∆=η B .M M M T T ∆+=η C .T M M ∆-=1η D .MM MT ∆+∆=η5.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 )。
A .T Q Q∆-=1η B .TT Q Q Q ∆-=η C .T Q Q∆=η D .QQ Q T T ∆+=η6.液压系统的真空度应等于( )。
12级机械、数控专业《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第2版)一、单项选择题1.在液体流动中,因某点处的压力低于空气分离压而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称为( C )A、层流B、液压冲击C、空穴现象D、紊流2.液压传动中的工作压力取决于( A )A、外负载B、流量C、速度D、流量和速度3.将发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的液压元件是( A )A、液压泵B、液压马达C、液压缸D、控制阀4.液压泵输出油液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C )A、额定压力B、负载C、密封工作腔容积大小变化D、电机功率5.中位机能型的换向阀在中位时可实现系统卸荷的是(A)A、MB、PC、OD、Y6.常用的电磁换向阀是控制油液的( B )A、流量B、方向C、流量和方向D、压力7.差动液压缸,若使其往返速度相等,则活塞面积应为活塞杆面积的倍数是( A )A、l倍B、2倍C、2倍D、3倍8 .大流量的系统中,主换向阀应采用的换向阀是( B )A、电磁B、电液C、手动D、机动9.在液压系统图中,与三位阀连接的油路一般应画在换向阀符号的位置( C )A、左格B、右格C、中格D、任意格上10.提高齿轮油泵工作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减小齿轮油泵的轴向泄漏,引起齿轮油泵轴向泄漏的主要原因是( D )A、齿轮啮合线处的间隙B、泵体内壁(孔)与齿顶圆之间的间隙C、传动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D、齿轮两侧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11.影响液压泵容积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D )A、工作压力B、内摩擦力C、工作腔容积变化量D、内泄漏12.减压阀工作时保持( B )A、进口压力不变B、出口压力不变C、进出口压力都不变D、进出口压力都变13.双作用杆活塞液压缸,当活塞杆固定时,运动所占的运动空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倍数是()A、1倍B、2倍C、2倍D、3倍14.定量泵节流调速系统中溢流阀的作用为( A )A、溢流稳压B、背压C、安全保护D、减压15.节流阀是控制油液的( A )A、流量B、方向C、压力D、压力和方向16.液压泵输出油液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C )A、额定压力B、负载C、密封工作腔容积大小变化D、电机功率17.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运动机械能的液压执行元件是( B )A、液压泵B、液压马达C、液压缸D、控制阀18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A )A、5MPaB、10 MpaC、15 MPaD、20 MPa19.内控顺序阀的控制方式和泄油方式是( B )A、内部控制,内部泄油B、内部控制,外部泄油C、外部控制,外部泄油D、外部控制,内部泄油20.在负载较大,并有快速和慢速运动行程要求的机械设备液压系统中,可使用以下的液压泵是( C )A、齿轮泵B、螺杆泵C、限压式变量叶片泵D、轴向柱塞泵21.单作用式叶片泵的转子每转一转,吸油、压油各( C )次。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二阶段作业2012.3.29~2012.4.25第二阶段作业一、填空题1.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与(模数)的平方成正比,与(齿数)的一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齿轮节圆直径一定时,增大(模数),减少(齿数)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5.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6.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
显然(p s—p k)、(p s—p B)小好, n k和n b大好。
8.溢流阀为(进口)压力控制,阀口常(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
定值减压阀为(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开),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9.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差压是溢流阀)和节流阀(并联)而成。
二、选择题1.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D );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B )。
(A)O型(B)M型(C) Y型(D) H型2.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C );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A )。
液压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5.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6.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7.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
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9.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1.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13.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在研究流动液体时,把假设既(无粘性)又(不可压缩)的液体称为理想流体。
5.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6.液流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小孔通流面积)的一次方成正比,与(压力差)的1/2次方成正比。
通过小孔的流量对(温度)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调节流阀。
7.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 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9.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12.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4.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 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径向;啮合;端面)17.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
液压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2.液压传动装置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层流)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紊流)时惯性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雷诺数)来判断。
4.由于流体具有(粘性),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它由(沿程压力)损失和(局部压力)损失两部分组成。
5.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压力差)一次方成正比,与(缝隙值)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间隙)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6.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径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7.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
8.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油盘)、(滑履与斜盘)。
9.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腔。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1.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1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曲线由两段(大半径圆弧)、两段(小半径圆弧)及四段(过渡曲线)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过渡曲线)段。
13.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拐点压力)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液压复习题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流量 ) 。
2.液压传动装置由( 动力元件 )、( 执行元件 )、( 控制元件 )和( 辅助元件 )四 部分组成,其中( 动力元件 )和( 执行元件 )为能量转换装置。
3. 液体在管道中存在两种流动状态, ( 层流 )时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 紊流 )时惯性 力起主导作用,液体的流动状态可用( 雷诺数 )来判断。
4.由于流体具有 ( 粘性 ),液流在管道中流动需要损耗一部分能量, 它由( 沿程压力 ) 损失和( 局部压力 ) 损失两部分组成。
5.通过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 压力差 )一次方成正比,与( 缝隙值 )的三次方成正比,这说明液压元件内的( 间隙 )的大小对其泄漏量的影响非常大 。
6. 变量泵是指( 排量 )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 单作用叶片泵)、9.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的一侧是( 压油 ) 腔。
10.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时与( 压油 )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隙,其中( 端面 )泄漏占总泄漏量的 80%〜85% 。
段( 过渡曲线 )组成,吸、压油窗口位于( 过渡曲线 )段。
13.调节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压力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上(的大小,调节最大流量调节螺钉,可以改变(泵的最大流量 ) 。
14.溢流阀为( 进口 )压力控制,阀口常( 闭),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
定值减压阀为( 出口 )压力控制,阀口常( 开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单独引 回油箱 )。
)和节流阀( 串联 ) 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 并联 )而成。
16.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 径向柱塞泵 )、 ( 轴向柱塞泵 )其中 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 量。
《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资料及答案液压传动试题一、填空题1.液压系统由 元件、 元件、 元件、 元件和 元件五部分组成.2.节流阀通常采用 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 无关,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
3.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 ,另一种是 .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 。
4.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 会急剧增加,该处 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气穴。
5.液压马达把 能转换成 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 和 。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 流量与 流量的比值。
7.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 和 造成的.8.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 。
9.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 ,输出功率 ,抗污染能力 .10.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 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 状态。
11.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 、 、 等三种. 二、选择题1.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 )。
A .运动速度增加了B .压力增加了C .运动速度减小了D .压力减小了 2.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 ).A .24dQ v π=B .)(222d D Q v -=π C .24DQ v π= D .)(422d D Q -π 3.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作用力是( )。
A .)(222d D pF -=πB .22d pF π=C .)(422d D p F -=π D .42d p F π=4.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 )。
A .T M M∆=η B .M M M T T ∆+=η C .T M M ∆-=1η D .MM MT ∆+∆=η5.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 )。
A .T Q Q∆-=1η B .TT Q Q Q ∆-=η C .T Q Q∆=η D .QQ Q T T ∆+=η6.液压系统的真空度应等于( )。
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在密闭系统中,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并以其(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的方式称为液压传动。
2.油液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3.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外负载),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流量)。
4.液压传动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传动介质)五部分组成,其中(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为能量转换装置。
5.液压泵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装置,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6.尽管液压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型式很多,但都属于(容积)式液压泵,它们都是依靠(密封工作容积大小)不断变化来进行工作的。
7.在液压系统中,输出运动为直线运动的元件是(液压缸),输出运动为旋转运动的元件是(液压马达)。
8.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 )、( 单作用叶片泵 )、( 径向柱塞泵)其中(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9.设液压马达的排量为q m,转速为n m,则其理论输入流量为(q m n m)。
如果输入流量为Q m,则马达的容积效率为(q m n m/Q m)。
10.液压泵的容积效率与(泵自身密封程度)、(泵进出口压差)、(油液粘度)有关。
11.液压泵实际输出流量随压力升高而(降低)。
12.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小);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大)。
13.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与(压油)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吸油)腔相通。
14.齿轮泵的内泄漏途径主要有(轴向间隙)、(径向间隙)、(啮合线)三条,其中以(轴向间隙)泄漏最为严重。
15.齿轮泵中齿轮上受到的径向力主要由(液压力)和(啮合力)两部分组成,其中(从动)齿轮上受到的径向力比较大。
《液压与气压传动》复习资料及答案
液压传动试题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传动介质元件五部分组成。 2.节流阀通常采用薄壁小孔;其原因是通过它的流量与粘度无关,使流量受油温的变化较小。 3.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有两种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是紊流。区分这两种流动状态的参数是雷诺数 4.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油流过节流口、喷嘴或管道中狭窄缝隙时,由于流速会急剧增加,该处压力将急剧降低,这时有可能产生 气穴。 5.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能,输出的主要参数是转速和转矩 6.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是该泵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的比值。 7.液压缸的泄漏主要是由压力差和间隙造成的。 8.外啮合齿轮泵中,最为严重的泄漏途径是轴向间隙 9.和齿轮泵相比,柱塞泵的容积效率较高,输出功率大,抗污染能力差。 10.在旁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确定溢流阀的 调定压力 时应考虑克服最大负载所需要的压力,正常工作时溢流阀口处于 打开 状态。 11.常用方向阀的操作方式有手动、机动 、电磁等三种。 二、选择题 1.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缸的( A )。 A.运动速度增加了 B.压力增加了 C.运动速度减小了 D.压力减小了 2.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活塞杆的速度是( A )。
A.24dQv B.)(222dDQv C.24DQv D.)(422dDQ 3.液压缸差动连接工作时作用力是( D )。 A.)(222dDpF B.22dpF
C.)(422dDpF D.42dpF 4.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机械效率是( C )。 A.TMM B.MMMTT
C.TMM1 D.MMMT 5.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是(D )。 A.TQQ1 B.TTQQQ
C.TQQ D.QQQTT 6.液压系统的真空度应等于( B )。 A.绝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B.大气压力与绝对压力之差 C.相对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D.大气压力与相对压力之差 7.调速阀是用( A )而成的。 A.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串联 B.节流阀和顺序阀串联 C.节流阀和定差减压阀并联 D.节流阀和顺序阀并联 8.若某三位换向阀的阀心在中间位置时,压力油与油缸两腔连通,回油封闭,则此阀的滑阀机能为( A )。 A.P型 B.Y型 C.K型 D.C型 9.与节流阀相比较,调速阀的显着特点是( A )。 A.流量稳定性好 B.结构简单,成本低 C.调节范围大 D.最小压差的限制较小 10.双作用叶片泵配流盘上的三角槽是为使( B )。 A.叶片底部和顶部的液体压力相互平衡 B.吸油区过来的密封容积进入压油区时,避免压力突变,减少流量脉动 C.转子和叶片能自由旋转,使它们与配流盘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D.叶片在转子槽中作径向运动时速度没有突变,而减小叶片泵的冲击 11.采用卸荷回路是为了( C )。 A.减小流量损失 B.减小压力损失 C.减小功率损失 D.提高系统发热 12.设图中回路各阀的调整压力为1p>2p>3p,那么回路能实现(C )调压。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三 简答题 1.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
答.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某种原因,液体压力在一瞬间会突然升高,产生很高的压力峰值,这种现象称为液压冲击。 液压冲击产生的原因:(1)液流通道迅速关闭或液流迅速换向使液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突然变化时,由于液流的惯性力引起的液压冲击。(2)运动着的工作部件突然制动或换向时,因工作部件的惯性引起的液压冲击。(3)某些液压元件动作失灵或不灵敏,使系统压力升高而引起的液压冲击。 2.溢流阀与减压阀的区别。
答 溢流阀与减压阀的区别:以先导式为例,不同之处有:(1)减压阀保持出口压力基本不变,而溢流阀保持进口处压力基本不变。(2)在不工作时,减压阀进、出油口互通,而溢流阀进出油口不通。(3)为保证减压阀出口压力,减压阀泄油口需通过泄油口单独外接油箱;而溢流阀的出油口是通油箱的,所以溢流阀不必单独外接油箱。 3.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区别。 答 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与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不同之处:(1)承受负值负载的能力:回油节流调速回路的节流阀使液压缸回油腔形成一定的背压,在负值负载时,背压能阻止工作部件的前冲,由于回油腔没有背压力,因而不能在负值负载下工作。(2)停车后的启动性能:长期停车后液压缸油腔内的油液会流回油箱,当液压泵重新向液压缸供油时,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没有节流阀控制流量,会使活塞前冲;而在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由于进油路上有节流阀控制流量,故活塞前冲很小,甚至没有前冲。(3)实现压力控制的方便性: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进油腔的压力将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而停止后,其压力将升到溢流阀的调定压力,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只有回油腔的压力才会随负载而变化,当工作部件碰到止挡块后,其压力将降至零。(4)发热及泄漏的影响: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湍流是经节流阀直接进入进油腔,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是经过节流阀发热后的液压油将直接流回油条冷却。(5)运动平稳性:回油节流调速由于存在背压力,可起阻尼作用,平稳性比进油节流调速好。 四 读图题 叙述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的工作原理。
答 双泵供油快速运动回路工作原理:图中1高压小流量泵,用以实现工作进给运动。2低压大流量泵,用以实现快速运动。在快速运动时,液压泵2输出的油经单向阀4和液压泵1输出的油共同向系统供油。在工作进给时,系统压力升高,打开液控顺序阀(卸荷阀)3使液压泵2卸荷,此时单向阀4关闭,由液压泵1单独向系统供油。溢流阀5控制液压泵1的供油压力是根据系统所需最大工作压力来调节的,而卸荷阀3使液压泵2在快速运动时供油,在工作进给时则卸荷。 五 计算题
1A=502cm,
1.图中液压回路,液压缸无杆腔面积
有杆腔面积2A=252cm,液压泵流量PQ=25minL,负载
LF=80000N, 阀5的调定压力5yp=0.5aMP,节流阀通流截面
积 a=0.22cm,节流阀前后压差jp=0.4aMP,油液密度=
9003mkg,qC=0.62,忽略管路其它损失,试求: (1).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2yp(aMP); (2).活塞向右的运动速度v(sm); (3).通过溢流阀2的溢流量2yQ(minL); (4).回路效率。 解题: 1.(1)求溢流阀2的调定压力 列活塞力平衡方程 (2)求活塞向右的运动速度 通过节流阀的流量: (3)求通过溢流阀2的溢流量 (4)求回路效率 2.有一液压泵在某工况压力=4paMP,泵实际流量Q=50minL。试求: (1).当泵的输入功率N=4kW时,液压泵的总效率; (2).已知泵压力为零时,泵的流量Q=54minL,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 解题:
(1)83.0601041050104336NpQ (2)0p时泵的流量即为泵的理论流量TQ=54minL 93.05450TvQQ,89.093.083.0vm
答案: 一、填空题 1.动力 执行 控制 辅助 传动介质 2.薄壁 粘度 3.层流 紊流 雷诺数 4.流速 压力 5.液压能 机械能 转速 转矩 6.实际 理论 7.压力差 间隙 8.轴向间隙 9.高 大 差 10.调定压力 打开 11.手动 机动 电磁 二、选择题 1.A 2.A 3.D 4.C 5.D 6.B 7.A 8.A 9.A 10.B 11.C 12.C 三、简答题 四、读图题 五、计算题 液压与气压传动参考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取决于( 负载 ),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取决于( 流量 ) 。 2.液压传动装置由( 动力元件 )、( 执行元件 )、( 控制元件)、( 辅助元件 )和( 传动介质元件 )五部分组成,其中( 动力元件 )和( 执行元件 )为能量转换装置。 3. 变量泵是指(排量)可以改变的液压泵,常见的变量泵有(单作用叶片泵)、( 径向柱塞泵 )、( 轴向柱塞泵)其中( 单作用叶片泵)和(径向柱塞泵)是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的偏心距来实现变量,(轴向柱塞泵) 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来实现变量。 4.液压泵的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大 );而液压马达实际流量比理论流量( 小 ) 。 【注:液压泵的实际流量小于理论流量原因是液压泵本身就有一定的内泄,(或是液体空穴或
是吸程管供油密度减小,实际流量小于计算流量,新机器还好一些,随着设备老化会越来越严重)内泄液体会再次回到液压油箱或油泵,内泄量的多少决定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差异的大小。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内漏直接从液压马达出口流进液压油箱或液压泵,阻力越大内泄量越多。两者差异就是液压泵是动力元件,液压马达是执行元件,两者之间是液压油,而且液压油有一定的压力,如同一水缸两端有孔一样,中间的水会向两端漏水,原理就是这样的】
5.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构成吸、压油密闭工作腔的三对运动摩擦副为(柱塞与缸体)、(缸体与配流盘) 、(滑履与斜盘)。 6.外啮合齿轮泵位于轮齿逐渐脱开啮合的一侧是( 吸油)腔,位于轮齿逐渐进入啮合的一侧是(压油) 腔。 7.为了消除齿轮泵的困油现象,通常在两侧盖板上开 ( 卸荷槽 ) ,使闭死容积由大变少时与( 压油 ) 腔相通,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与 (吸油)腔相通。 8.齿轮泵产生泄漏的间隙为(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此外还存在(啮合)间隙,其中(端面间隙)泄漏占总泄漏量的80%~85%。 9.溢流阀为( 进口 )压力控制,阀口常( 闭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为( 出口)压力控制,阀口常( 开 ),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单独引回油箱 )。 10.调速阀是由(减压阀)和节流阀(串联 ) 而成。 11.为了便于检修,蓄能器与管路之间应安装(截止阀),为了防止液压泵停车或泄载时蓄能器内的压力油倒流,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安装 ( 单向阀 )。 12.选用过滤器应考虑(过滤精度 )、( 通流能力 )、(机械强度)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统中可安装在(泵的吸油口)、( 泵的压油口)、(系统的回油路上)和单独的过滤系统中。 13.两个液压马达主轴刚性连接在一起组成双速换接回路,两马达串联时,其转速为( 高速 );两马达并联时,其转速为(低速 ),而输出转矩(增加 )。串联和并联两种情况下回路的输出功率( 相同) 。 14.在变量泵—变量马达调速回路中,为了在低速时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在高速时能提供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将 (马达排量 ) 调至最大,用(变量泵) 调速;在高速段,(泵排量)为最大,用(变量泵)调速。 15.液压传动是以_受压液体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的 压力能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16.液压泵是把_机械_能转变为液体的压力__能的能量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