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课程笔记上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1.艺术是什么?P3

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1.形象性是不是艺术的必备特征?(论述题。P9

(1)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形象性也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

(2)艺术形象:指艺术作品中所创造的具体而又概括并富于情感色彩和审美感染力的意象或意境。

(3)在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其表现是不一样的,形象是艺术作品中的核心要素。

(4)在再现性、叙事性作品中,艺术形象一般是指人物形象,也包括环境、场面、景物、事态及一切有形物体。而在表现性、抒情性的艺术作品中,并

不一定出现人物形象,某艺术形象则主要指情景交融的画面或氛围意境。

(5)所以,艺术形象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情景和氛围,可以“有形有象”也不一定“有形有象”可以象具体人物,山川风光,花鸟虫鱼那样有可视性和

可触感也可以是无具象的一种情思、氛围或意境。

2.面对相同或相似的题材,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或艺术处理?

(解答或分析P14

答: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艺术创作更具独创性的特点,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

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

3.为什么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答或分析P16

答: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审美感受上就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差异,使艺术欣赏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

艺术欣赏中的这种个性差异,普遍存在于艺术史实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4.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论述艺术的审美特征(论述P18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例如:

拉斐乐《西斯廷圣母》,他的圣母像可以说囊括了文艺复兴时期所有圣母像

的优点,着重体现民间母性或少女的善良、端庄、纯洁与美丽,使人产生

感情的共鸣,(画面对美丽与神圣,爱慕与敬仰,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显示

出拉斐乐所特有的和谐、圆融、高雅、明快的格调,使人获得一种清新、

纯洁、高尚、升华的精神享受。拉斐乐在宗教画中把圣母表现为人间美丽,

年轻母亲形象的化身,使人产生感情的共鸣,体现了端庄、娴静和富于同

情心的母性之美,包含着画家对人的崇高品质和纯正感情的赞美。)(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真,升华的艺术真实。善,正确的道德评价。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例如:北宋着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

河图》就鲜明地体现了艺术中这种真善美的统一。这幅画取材于生活真实,

它所描绘的沿街,河旁,桥上各色人物,足有几十种职业,上百种姿态,

情绪也各不相同,反映出北宋首都汴京各阶层人物的生活。不光在美术史

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提供了翔实的研究

资料,具有同样重要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此外,这幅画又突破了自唐

五代以来,宫廷画家多以贵族官宦生活为主题的人物画的桎梏,而是以中

下层市民的现实生活为题材,直接反映市民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它的

人民性和现实性直接影响到后来明清插图和年画的发展,也深刻体现出艺

术家对创造了当时繁华汴京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歌颂和赞美。然而,艺术家

并没有局限于生活的真实,更没有流于道德说教,而是通过化“真”为“美”

和化“善”为“美”,达到了真、善、美的融合。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美的统一。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能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例:朱耷《荷花水鸟图》孤石倒立,疏荷斜挂,

荷的残,字的呆,造型独特,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

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5.怎样理解现实丑和艺术美的关系?(P22

(1)丑的现实也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源,艺术家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通过审美创造,也能将之转化为艺术美。

(2)在艺术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

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现实中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进创作主

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事物本

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作为艺术形象,它具有了审美的意义。它从

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对丑的深刻剖

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

(3)例:罗丹雕塑《美丽的欧米埃尔》老妓女受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肉体。

抨击不合理的社会,对社会制度的愤怒,对这女子的摧残,罗丹刻画的丑陋是对全社会呼吁,美的事物是需要呵护和珍惜的。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第一节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

(名词解释)

1.艺术起源于“模仿”(P23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最古老说法。

(2)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德谟克利特

(3)基本观点: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实的模仿。

(4)简评:这种关于艺术起源于“模仿”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因为,早期的人类艺术,特别是原始艺术,“模仿”占有相当大的成分。

这种说法肯定了艺术来源于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的现实,其中包含着朴

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触

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提示事物的本质。对于原始艺术来说,“模仿”

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此外,这种说法还把“模仿”归结于

人的本性,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创作意图,因此,未能说明艺术产

生的根本原因。

2.艺术起源于“游戏”(P25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风靡一时。

(2)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席勒,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3)主要观点: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

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