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考试题含答案出处
- 格式:doc
- 大小:19.46 KB
- 文档页数:5
电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梯的运行速度通常用米/秒来表示,1米/秒等于多少公里/小时?A. 3.6公里/小时B. 7.2公里/小时C. 10.8公里/小时D. 14.4公里/小时答案:A2. 电梯的载重量通常用千克来表示,1000千克等于多少吨?A. 0.1吨B. 1吨C. 10吨D. 100吨答案:B3. 电梯的控制系统中,PLC代表什么?A.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B. 可编程线性控制器C. 可编程逻辑计算机D. 可编程逻辑计算器答案:A4.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通常安装在哪个位置?A. 电梯顶部B. 电梯底部C. 电梯井道内D. 电梯轿厢内答案:C5. 电梯的门机系统通常由哪两个主要部件组成?A. 电机和减速器B. 电机和控制器C. 电机和传感器D. 电机和制动器答案:A6. 电梯的限速器的作用是什么?A. 控制电梯速度B. 限制电梯载重C. 保护电梯安全D. 调节电梯平衡答案:C7. 电梯的导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导向电梯轿厢B. 支撑电梯重量C. 提供电梯动力D. 控制电梯速度答案:A8. 电梯的缓冲器通常安装在哪个位置?A. 电梯顶部B. 电梯底部C. 电梯井道内D. 电梯轿厢内答案:B9. 电梯的曳引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供电梯动力B. 控制电梯速度C. 导向电梯轿厢D. 保护电梯安全答案:A10. 电梯的对重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导向电梯轿厢B. 支撑电梯重量C. 调节电梯平衡D. 提供电梯动力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梯的运行速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
答案:米/秒2. 电梯的载重量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
答案:千克3. PLC代表________。
答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4. 电梯的紧急制动装置通常安装在________。
答案:电梯井道内5. 电梯的门机系统通常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主要部件组成。
电梯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电梯的主要驱动方式不包括()A. 曳引驱动B. 强制驱动C. 液压驱动D. 气压驱动答案:D解析:电梯的主要驱动方式有曳引驱动、强制驱动和液压驱动,气压驱动不是常见的电梯驱动方式。
2. 曳引式电梯中,曳引绳的数量通常不少于()根A. 2B. 3C. 4D. 5答案:A解析:曳引式电梯中,曳引绳的数量通常不少于 2 根,以保证电梯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电梯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A. 小于轿厢额定速度B. 等于轿厢额定速度C. 大于轿厢额定速度但小于115%额定速度D. 大于轿厢额定速度的115%答案:D解析:电梯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应大于轿厢额定速度的115%,以在超速时及时动作保证安全。
4. 电梯缓冲器的类型不包括()A. 弹簧缓冲器B. 橡胶缓冲器C. 液压缓冲器D. 气压缓冲器答案:D解析:电梯缓冲器常见的类型有弹簧缓冲器、橡胶缓冲器和液压缓冲器,气压缓冲器不常用。
5. 电梯机房的温度应保持在()范围内A. 0℃- 40℃B. 5℃- 40℃C. 10℃- 40℃D. 15℃- 40℃答案:B解析:电梯机房的温度通常应保持在5℃- 40℃范围内,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 电梯的额定速度是指()A. 电梯在正常运行时的速度B. 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C. 电梯在满载时的运行速度D. 电梯在紧急制动时的速度答案:B解析:电梯的额定速度是指电梯设计所规定的轿厢运行速度。
7. 电梯导轨的作用不包括()A. 导向B. 支撑C. 限速D. 稳定轿厢答案:C解析:电梯导轨的主要作用是导向、支撑和稳定轿厢,限速不是其主要作用。
8. 电梯门锁装置的电气安全触点的形式应为()A. 常开触点B. 常闭触点C. 先常开后常闭D. 先常闭后常开答案:B解析:电梯门锁装置的电气安全触点通常应为常闭触点,以确保门锁关闭时电路接通。
9. 电梯的超载保护装置应在轿厢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的()时动作A. 10%B. 15%C. 20%D. 25%答案:A解析:电梯的超载保护装置应在轿厢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的10%时动作。
电梯培训考试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电梯的额定速度是指()。
A. 电梯的最大速度B. 电梯的最小速度C. 电梯正常运行速度D. 电梯的平均速度答案:C2. 电梯的额定载重量是指()。
A. 电梯的最大载重量B. 电梯的最小载重量C. 电梯正常运行时允许的最大载重量D. 电梯的平均载重量答案:C3. 电梯的轿厢是指()。
A. 电梯的机房B. 电梯的井道C. 电梯的控制柜D. 电梯乘客乘坐的空间答案:D4. 电梯的层门是指()。
A. 电梯的轿门B. 电梯的机房门C. 电梯的井道门D. 电梯各楼层的门答案:D5. 电梯的对重是指()。
A. 电梯的轿厢B. 电梯的层门C. 电梯的平衡重D. 电梯的控制柜答案:C6. 电梯的曳引机是指()。
A. 电梯的驱动装置B. 电梯的控制装置C. 电梯的平衡装置D. 电梯的导向装置答案:A7. 电梯的限速器是指()。
A. 电梯的速度检测装置B.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C. 电梯的导向装置D. 电梯的平衡装置答案:B8. 电梯的缓冲器是指()。
A. 电梯的速度检测装置B.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C. 电梯的导向装置D. 电梯的平衡装置答案:B9. 电梯的紧急操作装置是指()。
A. 电梯的检修运行装置B.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C. 电梯的导向装置D. 电梯的平衡装置答案:B10. 电梯的超载保护装置是指()。
A. 电梯的速度检测装置B.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C. 电梯的导向装置D. 电梯的平衡装置答案:B11. 电梯的门锁是指()。
A. 电梯的检修运行装置B.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C. 电梯的导向装置D. 电梯的平衡装置答案:B12. 电梯的轿顶是指()。
A. 电梯的机房B. 电梯的井道C. 电梯的控制柜D. 电梯轿厢的顶部答案:D13. 电梯的轿底是指()。
A. 电梯的机房B. 电梯的井道C. 电梯的控制柜D. 电梯轿厢的底部答案:D14. 电梯的轿门是指()。
A. 电梯的机房门B. 电梯的井道门C. 电梯的层门D. 电梯轿厢的门答案:D15. 电梯的层门是指()。
电梯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物业电梯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
A、电梯司机B.电梯电气安装维修C.电梯安全管理员(正确答案)D.电梯机械安装维修2、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位置。
A、任意B.显著(正确答案)C.隐蔽D.角落3、人员密集场所的电梯使用单位,()至少进行一次救援演练。
A、每季B、每半年(正确答案)C、每年D、每月4、电梯按功能划分由()大系统构成。
A、6B、7C、8(正确答案)D、95、电梯门扇间隙()、轿门扇与门框间隙(A)、门扇下沿与地坎间隙(A)。
A、6mm、6mm、6mm(正确答案)B、7mm、6mm、6mmC、8mm、6mm、、6mmD、6mm、7mm、6mm6、电梯到站时轿厢地坎与厅门地坎高低落差(平层精度)不应大于()mm。
A、5(正确答案)B、10C、15D、207、电梯导轨润滑油液面应不低于油壶的()。
A、1/2B、2/3(正确答案)C、1/4D、3/48、以下不属于我司供方管控考核的文件是:()A、《电梯专项检查标准》(正确答案)B、《月度维保计划》C、《履约评价表》D、《电梯维保违约具体情形及扣款》9、下月电梯维保计划应()提交。
A、本月20日B、本月25日(正确答案)C、下月20日D、下月25日10、在《电梯维修单》上应有记录报修的()A、时间和日期B、故障现象C、维修人员到达时间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1、应对电梯进水故障时做法正确的是()A、打开泊梯开关后等维保公司处理B、打开电梯消防开关后等维保公司处理C、直接断电后等维保公司处理D、将电梯停靠进水楼层的上一层或顶层后立即停梯,切断电源(正确答案)12、当电梯停电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立即通知维保公司停电。
B、组织人员检查电梯是否有困人情况。
C、等待电网恢复供电即可。
(正确答案)D、上报项目负责人停电范围,停电时间以及困人情况。
13、下列不是电梯一般安全部件的是()。
电梯基础知识培训考试卷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 每小题2分 共50题) 1.当使用人员按预定方法使用电梯时,对因其身疏忽和非故意的不小心而造成的问题应不予以保护。 (× )0.3.6 2.有害材料如石棉等不准使用。(√)0.3.1 3.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人员可能做出某种鲁莽动作,GB7588-2003已经考虑同时发生的两种鲁莽动作的可能性和(或)违反电梯使用说明的情况。 (×)0.3.7 4.轿厢从最底层站坠落,在撞击缓冲器前,允许安全钳有不动作的可能性。 (√)0.3.11 5.为了保证机房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如考虑设备散发的热量,机房中的环境温度一个保持在(5~40)℃之间。(√)0.3.15 6.电梯对重(或平衡重)应与轿厢在不同井道内(观光梯除外)。( × )5.1.2 7.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不应向井道外开启。( × )5.2.2.2 8.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其间应设置井道安全门,以确保相邻地坎间的距离不大于11m。(√)5.2.2.1.2 9.检修门与井道安全门即使在锁住情况下,必须用钥匙从井道内部将门打开。( × )5.2.2.2.1 10.检修门、井道安全门和检修活板门均应无孔,并应具有与层门一样的机械强度,且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5.2.2.3 11.如果轿厢与对重(或平衡重)之下确有人能够到达的空间,井道底坑的地面至少应按5000N/㎡载荷设计,且将对重缓冲器安装于(或平衡重运行区域下面是)一直延伸到坚固地面上的实心桩墩或对重(或平衡重)上装设安全钳。(√)5.5 12.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离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0m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50m。( × )5.6.1 13.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5.7.1.1.d 14.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5.7.1.2 1 / 7 15.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即使在所有的门关闭时,在轿顶面以上和底坑地面以上1m处的照度均至少为50lx。(√)5.9 16.机房中供活动(人员安全通行)的净高度不应小于2.8m。( × )6.3.2.2 17.机房中工作区域的净高不应小于2m。(√)6.3.2.1 18.在控制柜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该面积: a)深度,从屏、柜的外表面测量时不小于0.70m b)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取两者中的大者 (√)6.3.2.1 19.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的上方应有不小于0.5m的垂直净空距离。( × )6.3.2.3 20.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设置护栏。(√)6.3.2.4 21.通道门的宽度不应小于0.6m,高度不应小于1.80m,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6.3.3.1 22.进入轿厢的井道开口处应装设无孔的层门,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6mm,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8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0mm,如果有凹进部分,上述间隙从凹底处测量。(√)7.1 23.层门及其门锁在锁住位置时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即用300N的力垂直作用于该层门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能:无永久变形;弹性变形不大于15mm;实验期间和实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7.2.3.1 24.玻璃门扇上不需要永久性的标记。( × )7.2.3.5 25.层门入口的最小净高度为2.1m。( × )7.3.1 26.阻止关门力不应大于150N,这个力的测量不得在关门行程开始的1/3之内进行。(√)7.5.2.1.1.1 27.门锁装置应有防护,以避免可能妨碍正常功能的积尘危险。(√)7.7.3.1.8 28.在一次紧急开锁以后,门锁装置在层门闭合下,应保持开锁位置。( × )7.7.3.2 2 / 7 29.轿厢内部净高度不应小于2m。(√)8.1.1 30.使用人员正常出入轿厢入口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 × )8.1.2 31.轿厢有效面积计算,当门关闭时,轿厢入口的任何有效面积也应计入。(√)8.2.1 32.为了允许轿厢设计的改变,各额定载重量对应的轿厢最大有效面积允许增加不大于规定的10%的面积( × )8.2.1 33.轿壁应有用300N的力,均匀地分布在5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沿轿厢内向轿厢外方向垂直作用于轿壁的任何位置上,轿壁应: a)无永久变形 b)弹性变形不大15mm。(√)8.3.2.1 34.距轿厢地板1.10m高度以下若使用玻璃轿壁,则应在高度0.9m~1.10m之间设置一个扶手,这个扶手应牢固固定在玻璃上。( × )8.3.2.2 35.轿壁、轿厢地板和顶板不得使用易燃或由于可能产生有害或大量气体和烟雾而造成危险的材料制成。(√)8.3.3 36.每一轿厢地坎上均须装设护脚板,其宽度应等于相应层站入口的整个净宽度。护脚板的垂直部分以下应成斜面向下延伸,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应0,该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深度不得小于20mm。(√)大于608.4.1 37.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不应小于0.95 m。( × )8.4.2 38.对于采用对接操作的电梯,其护脚板垂直部分的高度应是在轿厢处于最高装卸位置时,延伸到层门地坎线以下不小于0.10m。(√)8.4.3 39.轿门应是无孔的。载货电梯除外,载货电梯可以采用向上开启的垂直滑动门,这种门可以是网状的或带孔的板状形式。网或板孔的尺寸,在水平方向不得大于10mm,垂直方向不得大于60mm。(√)8.6.1 40.除必要的间隙外,轿门关闭后应将轿厢的入口完全封闭。(√)8.6.2 41.门关闭后,门扇之间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应尽可能小。对于乘客电梯,此运动间隙不得大于8mm。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10mm。由于磨损,间隙值允许达到12mm。( × )8.6.3 42.当乘客在轿门关闭过程中,通过入口时被门扇撞击或将被撞击,一个保护装置应自动地使门重新开启。此保护装置的作用可在每个主动门扇最后50mm的行程中被消除。(√)8.7.2.1.1.3 3 / 7 43.阻止折叠门开启的力不应大于250 N。这个力的测量应在门处于下列折叠位置时进行,即:折叠门扇的相邻外缘间距或与等效件(如门框)距离为100mm时进行。( × )8.7.2.1.1.4 44.如果折叠门进入一个凹口内,则折叠门的任何外缘和凹口交叠的距离不应小于15 mm。(√)8.7.2.1.1.5 45.如果轿顶有援救和撤离乘客的轿厢安全窗,其尺寸不应小于0.35m×0.35m。( × )8.12.2 46.在有相邻轿厢的情况下,如果轿厢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0.75m,可使用安全门。安全门的高度不应小于1.80m,宽度不应小于0.35m。(√)8.12.3 47.轿厢安全窗或轿厢安全门,应设有手动上锁装置。(√)8.12.4.1 48.轿厢安全门应能不用钥匙从轿厢外开启,并应能用规定的三角钥匙从轿厢内开启。(√)8.12.4.1.2 49.在轿顶的任何位置上,应能支撑两个人的体重,每个人按0.20m×0.20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应无永久变形。(√)8.13.1
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50.轿顶应有一块不小于0.12m(√)8.13.2 51.离轿顶外侧边缘有水平方向超过0.50m的自由距离时,轿顶应装设护栏。(×)8.13.3 52.护栏应由扶手、0.10m高的护脚板和位于护栏高度一半处的中间栏杆组成。(√)8.13.3.1 53.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 a)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35m时,不应小于0.70m; b)当自由距离大于0.35m时,不应小于1.10m。(×)8.13.3.2 54.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对重(或平衡重)、开关、导轨、支架等]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0m。(√)8.13.3.3 55.护栏的入口,应使人员安全和容易地通过,以进入轿顶。(√)8.13.3.4 56.护栏应装设在距轿顶边缘最大为0.3 m之内。(×)8.13.3.5 57.在有护栏时,应有关于俯伏或斜靠护栏危险的警示符号或须知,固定在护栏的适当位置。(√)8.13.4 58.轿顶所用的玻璃应是夹层玻璃。(√)8.13.4 4 / 7 59.位于轿厢上部及下部通风孔的有效面积均不应小于轿厢有效面积的10%。(×)8.16.2 60.通风孔应这样设置:用一根直径为10mm的坚硬直棒,不可能从轿厢内经通风孔穿过轿壁。(√)8.16.3 61.轿厢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装置,控制装置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 lx,轿厢地板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 1x。(√)8.17.1 62.应有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照明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1W灯泡用电1h。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紧急照明电源。(√)8.17.4 63.轿厢钢丝绳的公称直径不小于6mm。(×)9.1.2 64.对于单强度钢丝绳,宜为1570MPa或1770MPa,对于双强度钢丝绳,外层钢丝宜为1370MPa,内层钢丝宜为1770MPa。(√)9.1.2 65.轿厢钢丝绳或链条最少应有两根,每根钢丝绳或链条应是独立的。(√)9.1.3 66.不论钢丝绳的股数多少,曳引轮、滑轮或卷筒的节圆直径与悬挂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应小于20。(×)9.2.1 67.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3.5 m/s,补偿绳还应增设一个防跳装置。(√)9.6.2 68.曳引机防护装置应能见到旋转部件且不妨碍检查与维护工作。(√)9.7.2 69.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2 m/s,轿厢应采用渐进式安全钳。若电梯额定速度小于或等于2m/s,轿厢可采用瞬时式安全钳。(×)9.8.2.1 70.若轿厢装有数套安全钳,则它们应全部是瞬时的。(×)9.8.2.2 71.若额定速度大于1m/s,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应是渐进式的,其他情况下,可以是瞬时式的。(√)9.8.2.3 72.轿厢和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动作应由各自的限速器来控制。(√)9.8.3.1 73.在装有额定载重量的轿厢自由下落的情况下,渐进式安全钳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应为0.2g—1.0g。(√)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