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及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807.05 KB
- 文档页数:3
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问题及其对策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的水资源等。
1.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资源,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
其次,我们应该采用节水技术,包括改善农业灌溉技术、用水效率高的家电、开发循环利用的水资源等。
另外,针对水污染等问题,我们需要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对污水进行处理和排放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水污染。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影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在用水方面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浪费。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科技创新,开发高效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评估和监测,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确保用水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3. 开发新的水资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也需要开发新的水资源。
其中,海水淡化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探索和应用。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水库、调整径流等方式来增加水资源量。
总之,水资源保护和治理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管,企业应该改善生产和经营方式,普通民众也应该从自身出发,节约用水。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水资源保护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加强水资源保护,任道而重远。
本文作者就职于寿光市水利局,“呵护碧水蓝天,共建文明家园”一直是我局历来积极倡导,因此本文将就我国水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浅述,以期为我国水资源保护作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问题;思考1导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其不仅是人类世界中最为珍贵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是良性环保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价值的资源,是确保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也进一步说明,水资源质量的优劣对于国家文明发展进步与人民安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将水资源保护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且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现实问题却是,我国水资源目前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大多数针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2我国的水资源、水环境概况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整个世界水资源的总量约为13.9万亿m3,淡水资源总量约为4.6亿m3。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亿m3,约占世界淡水资源的6%,但因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实际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00m3。
同时,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衡,与土地资源的分布极不匹配,分布于南方的水资源量较多,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少,而北方水资源的总量较少,土地资源相对较多。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量相应猛增,相关环保措施又得不到及时完善,致使部分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水质恶化导致的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危及到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因此,加强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3水污染问题3.1 水污染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有近一半以上的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给环境安全带来危害。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是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持。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2023年,我们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呢?一、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资源成为日益紧缺的资源。
许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地下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在未来的几年里,这些问题将更加严峻。
应对措施:1. 加强水资源节约意识的宣传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水资源委员会和相关机构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推广节水器材和技术在城乡居民用水中普及节水设备,例如水龙头和沐浴器的节水功能,以及家庭中的水循环系统和水吸入装置等。
3. 推广节水型生产方式生产中采取节水减排技术,例如循环流水和废水回收等,推广节水型农业、工业和建筑系统。
二、水质污染问题污染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人们经常会忽视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导致水质污染日益严重。
应对措施:1. 采用先进的水治理工艺水污染治理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
政府应该投资更多的资金对污染源进行管控和治理,并采取先进的治理技术。
2. 强制执行有关水资源污染产生者责任机制建立污染者为主体的责任机制,对污染企业实行制度的惩罚和限制。
3. 建立水资源保护网络建立完善的委员会,开展联合保护水资源,涵盖城市和农村,加强水资源保护网络的防御能力。
三、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是经常会影响整个地区的大型环境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环境自然条件导致的,但人为的因素仍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剧了其发展趋势。
应对措施:1. 推广植树造林通过植树造林来防止沙漠的扩散和水土流失,还可以重新建立生态平衡、保护水源和防止干旱。
2. 修建水利工程适时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例如小水库、防洪堤等,以逐渐改善土壤和水资源状况。
3. 加强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加强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发新型节水型水文质保技术、推广新技术防止荒漠化。
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管理措施。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如雨水收集、水质净化和再利用等。
2. 发展高效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3. 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各个行业和用水领域的优先级,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水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水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完善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监测体系,严格监管各类排放源。
2.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采取科学的农业种植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防止化肥和农药对水体造成污染。
3. 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建立保护区和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三、水资源跨界管理水资源的跨界流动导致了水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跨界流域的合作与协调,建立流域管理机制,促进各个流域的合作和共享水资源。
2.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问题,推动国际水资源治理的合作与协调。
3. 建立水资源管理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明确各个行业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责任,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四、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降水模式变化、频繁的干旱和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对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造成了不稳定的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水资源的调控和储备能力,加强水库和水文站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2.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科学合理规划用水,根据气象预报情况调整用水计划,提前做好抗旱和抗洪等措施。
“一带一路”建设中共享水资源的问题及对策
黄雅屏
【期刊名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0)001
【摘要】2014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而我国的多条国际河流是维护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枢纽.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将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国施策地开展区域和双边合作,这就需要着重研究“跨界河流”这一新型战略外交的抓手,以水为载体,实现合作.应特别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该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共享水资源这一“瓶颈”,并促进我国和周边各国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5页(P30-33,46)
【作者】黄雅屏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法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 [J], 郭利丹;周海炜;夏自强;黄峰;鄢波
2.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王禧冉
3.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J], 林燕;陈豪铮;吴柯磊;
4.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 [J], 林燕;陈豪铮;吴柯磊
5.“一带一路”建设中西安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J], 洪庆林;宋晓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水资源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下。
以下将介绍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缺水问题目前,很多地区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最大化利用水资源,可以采用灌溉和水浇地的方式,建立低耗水的农业系统和转移工业用水到非干旱地区。
2. 采取管控措施。
对于城市和工业区等强水需求区域,采取水资源表面外调度、水价调控和生态补偿等措施进行管控,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3. 重视节约用水意识。
采取水资源定量管理和资源节约措施,建立水资源管理与应急预案,并大力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水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和农业排放和生活污水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管管控。
采取水质定量管理和责任人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执法强度,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保护水资源。
2. 实施生态复原与治理。
对于水质受到严重污染的区域,采取湖泊绿色发展和生态复原等治理方式,治理水质问题。
3. 提高水环境意识。
为了保护水资源,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水资源分配问题由于水资源有限,往往会导致公平分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实行公正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政策。
原则上应该以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主要考量,同时考虑到农业和工业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2. 实行水资源交易制度。
这可以帮助实现流域内不同地段间的水资源交换和合作,以优化水资源分配。
3. 建立相关法规制度和机构管理。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督核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和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完善相关市场机制。
通过这些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人民利益和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
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加速,水资源已经成为全球最严峻的资源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水资源管理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污染、短缺、分配和治理等。
本文将就这些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具体地阐述和分析。
一、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都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许多地区的水质下降,甚至成为污染源。
对于这个问题的应对措施,首先应该建立环保意识,加强水污染治理,而这样的治理应当是有计划的、科学的,同时也需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同时,加强水监测、水质评价工作,加大科研和技术成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推广和应用,来改善水质和环境。
此外,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行业和政府的合作,推动制订合理的法规和标准,促进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人均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水资源的短缺不仅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全社会面临的共同责任。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水利用效率,包括降低农业用水率、发展水循环利用,提高城市和农村的供水和排水管理水平,优化水资源分配方式等手段;二是通过建设水资源丰富的新水源,包括深入开发地下水、开发水文气象资源等。
建立起均衡的生态系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好的生态系统来实现水资源的自主再生,降低对非可再生水资源的依赖,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维持水资源的生态平衡,合理分配并实现公平是各地政府面临的挑战。
政府部门应该制订相关的规划,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建立自上而下的统筹和协调机制。
优化现有水资源配置和流量,通过安排水资源的优先级,以及根据不同的水资源需求制定相应的配额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分配。
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水资源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
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有利于优化工业和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水资源的保护,使城市和农村的用水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通过对长江流域的引水、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湖泛”防治,确保了河流的良好生态和生态环境的形成。
水文监测为防洪、供水、水资源的管理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基于此,以下对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对策引言水源污染、水资源枯竭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呈现南多北少、东多稀少的分布特点,并且随着工业发展水源污染问题极为严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工作,并制定了许多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短缺、枯竭和污染问题,但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依然不容乐观。
1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中,水资源通常是指淡水,但其储量很小,根据一项统计,全世界的淡水资源只有2.5%,而人类实际使用的只有0.26%。
所以,水资源是人类的稀缺资源,必须加以保护。
目前,污染已经是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因为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就不能再简单的过滤了,必须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才能净化,而且价格比水的价格还要高。
所以,水资源的保护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
从宏观上讲,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警报声已经敲响,“如何应对水资源的威胁”成为了举足轻重的问题,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水,以解决目前的用水短缺问题,其中,生活污水的利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的处理可以使城市的水变得更有价值。
全国各地开展了"爱护水资源、节水"的宣传活动,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生态观念的转变、环保、生态修复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浅谈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水资源问题摘要:西北地区地域广阔,自然资源的丰富,光热资源异常充足,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这些使得西北在开发中具有了显著优势。
但西北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导致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困难重重,影响了开发的进程。
因此,如何在发展西北经济的同时发现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且重视和解决水资源问题。
关键词:西北地区,生态,水资源一、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1.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干燥少雨西北地区高山环列,基本上形成高山与盆地相间的地貌单元。
在当前全球变暖,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大趋势中,地处欧亚腹地,四周高山环抱,戈壁沙漠面积奇大,远离海洋的西北地区近50年代以来,降水量呈总体减少的趋势,年均值多已降至500mm以下.如黄土高原地区多为300-500mm.新疆面积大,具有独特的”三山两盆”地貌,其内的塔里木和准葛尔盆地内蒙西部等许多地区几乎终年无降水.,而平原和沙漠区,降水稀少和蒸发强烈,很少或不产生地表径流,是径流的散失区和无流区。
区内的水资源主要有以黄河为代表的外流河流域和内流河流域地表水及其地下水,其量的多寡和分布状况决定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结构和类型,是制约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因素.2.具有共同的地貌纵剖面西北内陆河流域河川径流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由于地质构造、自然条件垂直分带规律,由源头到尾闾一般要流经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径流区,即径流形成区和径流散失区;要流经几个不同的、有规律的地貌岩相带,即山丘区、山前洪积~冲积倾斜平原、冲积或冲积湖积平原和沙漠等地貌单元;从而使地下水的埋深分布具有自山前向盆地中心逐渐由深变浅的规律。
山丘区河流多数是山区基岩裂隙水的排泄通道,地下水在河流出山之前几乎全部转化为地表水,经河道流出山外;河流进到山前平原后,地表水大量渗漏转而补给地下水,然后地下水又在适当条件下以泉水形式溢出地面,变为地表水,成为平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
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替代水资源等方面。
具体来说,可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水资源管理政策,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节约利用工作,鼓励开发利用新技术、新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保护水平。
水污染是影响水资源管理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工业、农业、生活等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包含各种有害物质,如果这些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将会导致水质恶化。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效率和水质净化能力,禁止随意排放废水,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严格执法,加大对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力度。
要积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还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保护水资源、节约水利用。
水质恶化也是影响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随着工业、农业和生活活动的发展,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水体中出现了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
为了解决水质恶化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要加强水质监测工作,增加监测点位和频次,建立健全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做好水质评价工作。
要加强水质保护工作,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治理效率,保护水资源,维护水体环境安全。
还可以加强对水质恶化问题的研究,探索解决方法,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水质恶化问题的有效治理。
生态系统破坏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
第44卷第2期2019年2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Vol.44 No.2Feb.2019文章编号:1674 -6139(2019) 02 -0076 -03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及思考金辉虎12,韩健12(1.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实验室,天津300456 ;2.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456)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当前中国进行对外合作的一个总体部署,而水资源安全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区域较广,水资源安全问题比较复杂,影响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因此,试图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的特点,根据“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以更好地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水资源;水安全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志码:ASecurity Issues and Thoughts on WaterResources along u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in Huihu12,Han Jian1,2(1.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M.0. T,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WaterTransport Engineering,Tianjin300456, China;2.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IWTE (Tianjin)Co.,Ltd.,Tianjin300456, China)A 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s an overall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China’s foreign cooperation,while th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sues have a strong bearin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a country and its society.The area along“TheBelt and Road Initiative”is comparatively large;therefore its complicated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sues exert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p romotion of China’u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Hence,this thesis attempts to study the security issues of thewater resources along u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solutions based these security issues,in a bidto better meet the demand of“The Belt and Road Key w o r d 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water resources;water security刖目水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水资源具有不 可替代性[1]。
因此,想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社 会稳定,必须捍卫水资源安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 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倶增,然而水资源分配 具有不均衡特征,所以导致很多国家存在水资源安收稿日期:018-10-19作者简介:金辉虎(1982 -)男,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交通环保及相关科研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韩健•76•全问题。
当前,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迈入 了重要阶段,沿线国家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会影响到 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
所以,中国必须高度 重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实现 “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
1“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特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横跨了亚洲、欧洲和 非洲。
从整体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年降 水量变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趋势。
据统计,“一带 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年平均降水量是654 mm ,人均自产水资源量是3 314 m3/人,入境水量占总水资源 量的比例平均为31.5%。
这说明了“一带一路”建 设沿线跨界水问题比较严重。
就人均自产水资源量来看,最多的是中亚和东南亚等国,最少的则是南亚、西亚和北非等国,只有中国的二分之一。
考虑到 入境水量,南亚等国的人均总水资源量较高。
因为气候差异,导致“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水资源具有较大变异性。
从年际变异来看,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中国、蒙俄、中亚、西亚以及北非地区的水资源年际变化比较显著。
从季节变异来看,由于季风性气候和冰川径流的影响,中国、东南亚、南亚等国的水资源季节变化比较显著。
而中欧和东欧等国的水资源,不论是年际变化还是季节变化,都比较缓和[2]。
2“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主要有洪灾、旱灾、水污染、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以及供水问题,而不同的地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各不相同。
2.1亚洲地区—多种问题并存“一带一路”建设沿线亚洲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比较复杂。
第一,东亚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到2000m3/人,就中国来看,水资源量呈现出南多北少的趋势,洪灾和旱灾时有发生。
中国获得安全饮用水 的人口约为95%,供水问题依旧存在[]。
在东亚地 区,旱灾和供水问题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而洪灾主 要发生在南方。
第二,南亚地区降水充沛,洪灾较多,尤其是孟加拉国,而印度和巴基斯坦主要是旱灾。
南 亚地区水污染比较严重,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不到 95%,孟加拉国只有86.9%。
第三,东南亚地区降雨 充沛,人均水资源量超过3 000 m3/人,洪涝灾害比较 严重。
该地区水资源季节变化较为显著,水污染扩 散,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较少。
第四,中亚地区人 均水资源量是3 283 m3/人,该地区洪灾和旱灾时有发 生。
该地区水污染和工业污染比较严重,获得安全饮 用水的人口比较少,其中塔吉克斯坦只有73.8%。
中亚地区水资源天然分配不均,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 斯坦处于上游,水资源较为丰富,而下游国家的水资源非常短缺。
第五,西亚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m3/人,而也门和沙特阿拉伯还不到100m3/人。
西亚地区河流稀少,地下水资源干涸,水资源非常短 缺,水污染比较严重。
就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来 看,只有土耳其达到了 100%,而也门不到55%,西亚 地区供水问题比较严重。
总体来看,西亚水资源空间 分布不均衡,土耳其和伊朗的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其国家水资源 短 。
2.2欧洲地区一洪灾为主且旱灾并存欧洲地区除了波兰、捷克和德国以外,其余国家人均水资源量都超过了3 000 m3/人。
欧洲地区以 洪灾为主,旱灾并存,中欧和南欧国家洪灾比较严 重。
洲地区 水年 和 节变化 大,获得 全饮用水的人口来看,西欧国家全部达到100%,其 他地区只有部分国家略低于100%。
2.3非洲地区一旱灾为主以及水资源短缺北非和东非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不到1 500 m3/ 人,为主,和 存,水资源 短 。
埃及和苏丹的旱灾比较严重,而索马里和肯尼亚的 也时有 生。
北 水 节差异 著,地区 水年 和 节变化 著,水严重。
就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来看,只有埃及达到100% ,其余国家不到65%。
3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想要解决“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 题,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3.1抓住区域规则建设的主导权及增强中国影响力当前国际政治领域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规则 建设主导权的竞争。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归 根到底是让沿线国家和地区能够分享中国改革与发 展的红利,不仅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提高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安全问 题关系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推动水资源安全建设,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4]。
所以,在“一 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建设当中,中国必须 抓住区域规则制定的主导权。
中国的巨额资金援•77 •助,不应该只是一个具体的项目。
在具体项目实施 之前,中国应该与沿线国家建立一个规范的合作框 架,在这一框架之内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
中国应 逐渐将自己的项目发展模式推广到沿线国家,积极 推进建立多层化的水资源合作机制,通过区域规则 的制定,逐步影响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开发与 使用、经济发展规划等,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 现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中国 已经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 制,能够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有利于实现 区域 的 展。
3.2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水资源安全的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比较严 重的地区,往往经济不够发达。
想要成功地解决这 些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并非某一国 家和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沿线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 题的解决,必须通力合作,建立一个联合基金,共同 解决“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安全问题。
可由 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为经济较落后的国家提供治水事 业发展贷款,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由于“一带一 路”建设沿线河流很多都是跨界河流,可以积极推 进“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建立水市场。
“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跨界河流所流经的国家通过友好协商来 交易水权,上游国家保障下游国家的水资源,下游国 家需要给上游国家一定的资金作为补偿[5]。
3.3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并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沿线水资源开发项目当中,需要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协调发展[5]。
积极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进 行生态环保合作,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 提供环保技术支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 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和 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水资源监测预警系 统,更好地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