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意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是肝脏常见的两种疾病。
肝脂肪变性是指肝细胞内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脂肪在肝脏内过多积聚,久而久之会导致肝脏细胞发生损伤,进一步发展成为脂肪肝。
而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长期持续存在的肝脏炎症,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患者而言,治疗的目标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减少肝脏脂肪堆积,并预防肝脏疾病的进展。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抗病毒,又能改善肝脂肪变性的药物对于治疗这类疾病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治疗机制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tide)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抗病毒机制主要包括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DNA链合成,从而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
恩替卡韦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特异性,能够与HBV逆转录酶结合,阻断病毒的DNA合成,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除了抗病毒作用外,恩替卡韦还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
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治疗后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肝脏内脂肪含量,改善肝组织的脂质代谢紊乱,减轻肝脏的脂肪堆积状况。
恩替卡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双重效益的药物,不仅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复制,还可以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紊乱,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三、恩替卡韦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虽然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其治疗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恩替卡韦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存在一定的依从性问题。
部分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性问题,需要寻找其他治疗方法。
恩替卡韦的价格较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针对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寻找更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研发更加经济的治疗方案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患者将会有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及评价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
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被广泛应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
本文将对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减少肝炎病毒的载量。
研究数据显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一年后,乙型肝炎抗原(HBsAg)阳性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显著下降。
这表明恩替卡韦可以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达到治疗的效果。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持久稳定。
研究数据表明,经过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肝病程度得到显著缓解。
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可以恢复正常水平。
在一些临床研究中,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nti-HBs)阳性率显著提高,表明患者对乙型肝炎病毒产生了免疫力。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肝脏修复,达到治愈的目标。
也需要注意到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
一些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的胃肠道不适、乏力等不良反应,严重的副作用如肝功能障碍等发生较少。
在使用恩替卡韦时需要权衡其疗效和副作用,遵循医生的指导,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病毒复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疗效,可以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达到治愈的目标。
虽然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但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副作用的发生风险。
恩替卡韦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药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恩替卡韦联合血浆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56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应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疗效评价。
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保肝、退黄、促肝细胞再生、白蛋白、多种维生素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恩替卡韦0.5mg/d+血浆200ml/d(或400ml/隔日)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和HBV-DNA定量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乙肝病毒定量)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好转率为82.6%,对照组HBV-DNA好转率为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恩替卡韦+新鲜血浆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可快速抑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标签: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恩替卡韦;血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在慢性乙肝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坏死,病情凶险,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国内为50~78%,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1]。
近2年,我们应用恩替卡韦联合新鲜血浆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均为我科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性45例,女性11例;年龄23~60岁,平均42岁,病程2~15年,平均11年。
其中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36例,中期15例,晚期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且符合如下条件:①HbeAg(e抗原)(+)43例,HbeAb (e抗体)(+)13例,且HBV-DNA>1.0*105copies/ml。
②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在正常值2倍以上。
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严重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探讨恩替卡韦是目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一线药物之一,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相关患者提供参考。
1.恩替卡韦的作用机制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阻断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恩替卡韦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2.治疗疗效针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恩替卡韦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的比例明显增加,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减轻,肝硬化的进展得到延缓。
恩替卡韦治疗还可以降低肝癌和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安全性及耐受性在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患者通常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头痛、恶心、腹泻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临床研究也显示,恩替卡韦在长期治疗中的安全性较高,对肾脏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影响较小。
二、临床应用价值1.改善肝功能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减轻肝脏的负担,提高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减少并发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腹水、肝性脑病、肝癌等。
恩替卡韦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3.延缓疾病进展恩替卡韦治疗可以延缓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疾病的进展,减缓肝脏纤维化的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一些等待肝移植的患者来说,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更是至关重要。
三、结语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症,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而肝脂肪变则是肝脏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脂肪在肝脏内积聚过多,严重时可发展为脂肪肝。
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治疗方法往往效果不佳。
而恩替卡韦是一种乙型肝炎病毒逆转录酶抑制剂,经过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探讨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治疗挑战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
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而肝脂肪变又会加重肝脏炎症,形成恶性循环。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抗病毒治疗和改善代谢异常,但效果并不理想。
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还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给治疗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抗病毒又能改善肝脂肪变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恩替卡韦的药物特性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通过竞争性地抑制HBV的逆转录酶和DNA链的延长,从而抑制HBV的复制和病毒基因组的合成,减少血清HBV-DNA水平,恢复或改善肝脏病变。
研究表明,恩替卡韦对不同亚型的HBV都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选择性,不易产生耐药性。
恩替卡韦对肝脏脂肪变的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
研究发现,恩替卡韦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肝脏脂肪代谢,减轻肝脏脂肪积聚,从而改善肝脂肪变。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中的显著疗效。
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的研究发现,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经过连续24周的恩替卡韦治疗后,肝脏脂肪含量显著减少,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HBV-DNA清除率也较高,疗效显著。
尽管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中的疗效显著,但患者在使用恩替卡韦时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护理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研究对象为符合特定选择标准的患者。
恩替卡韦治疗方案和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均按照临床实践指导执行。
在实验结果中,发现恩替卡韦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和病情稳定性。
通过对临床护理观察的评价,认为恩替卡韦治疗在该病种中具有显著作用,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深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长期效果和最佳实施方式,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恩替卡韦治疗在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
【关键词】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护理观察、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实验结果、效果评价、作用、启示、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
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严重表现形式,容易导致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治疗,恩替卡韦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效果。
恩替卡韦主要通过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损伤,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在临床实践中,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观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护理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估其对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观察患者在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变化,分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为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及综合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阴转率、生存率及恩替卡韦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ALT、TBIL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43.75%,生存率为75.00%,并且未发现严重毒副反应病例;对照组HBV-DNA阴转为0例,生存率42.8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生存率及HBV-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效并且较为安全,可以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生存率。
【关键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恩替卡韦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0例临床诊断均符合2006年《肝衰竭疹疗指南》慢性重型肝炎标准[1],并且在治疗前查HBV-DNA均阳性。
将3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43岁;本组发病前诊断为代偿性肝硬化5例,失代偿性肝硬化3例。
对照组14例,男12例,女2例,年龄21~62岁,平均42岁,本组发病前诊断代偿性肝硬化4例、失代偿性肝硬化2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及肝功能等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在此之前均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
并且经血清学检查均不伴有甲型、丙型、丁型、戍型、庚型等其他病毒性肝炎的重叠感染。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的疗效分析廖炯【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from June 2010 to September 2011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Medic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used in thetwo groups, and also Entecavir was us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0.5 mg po, 1 time/d. Liver function enzymes, time of blood enzymes and HBVDNA level were recorded, and the efficacy was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n the liver function enzymes, the time of blood enzymes and HBV DNA level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the liver function enzymes, time of blood enzymes after treatment of 4, 8, 12 weeks, and HBV DNA level after treatment of 4, 8 week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P < 0.05, P < 0.01). After treatment of 12 weeks, HBV DNA level was decreased under the 103 copies/mL,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bout the percentage (100%, 24%)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 < 0.05). No adverse reaction about the entecavir in the treatment, and good tolerance.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icacy of Entecavir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mprove survival rate.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9月我院收集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 mg治疗,1次/d.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的肝功能酶、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HBV DNA水平,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4、8、12周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及治疗后4、8周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治疗后12周两组HBV DNA载量水平均低于检测值(103拷贝/mL),其所占比例(100%、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12周,治疗组病情好转率[96%(24/25)]高于对照组[60%(15/25)](P < 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并未出现与恩卡替韦相关的不良反应,且耐受性较好.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早期效果好且比较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2(009)017【总页数】2页(P101-102)【关键词】恩替卡韦;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作者】廖炯【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广西来宾,54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2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极高,是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原因[1]。
慢性重症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目的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从我院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均为2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0%同对照组患者的64.00%相比,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治疗前相比存在差异性,且两组患者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
结论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
标签: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恩替卡韦;临床效果乙型肝炎为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在临床上,抑制炎症反应、营养支持和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或是死亡现象。
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慢性重症乙型肝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5例,男16例,女9例;患者年龄为41~68岁,平均年龄(54.71±1.13)岁;患者病程为2~21年,平均病程(11.52±1.19)年;对照组25例,男17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5.84±1.35)岁;患者病程为2~20年,平均病程(11.21±1.09)年。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84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
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阴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复常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乙型肝炎主要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产生肝炎性病变,导致人体许多气管遭到损害,长期得不到规范治疗易演变成肝硬化和肝衰竭[1],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提升,恩替卡韦作为新型乙肝治疗药物被广泛应用,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扩散。
为进一步研究HBeAg 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本院选取84例患者采取不同药物进行治疗,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84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
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1.32±8.29)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23±2.24)年;治疗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0.67±10.71)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85±2.27)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和排除标准诊断标准:①患者的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eAg呈阳性期限均超过1年;②经连续检测,患者血清HBV-DNA呈阳性,定量为1×105copies/ml;③患者没有感染其他类型疾病;④患者未采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治疗。
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
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生存率,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
结果:观察组生存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使用血浆置换以及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可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血浆置换;恩替卡韦;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
目前临床对该疾病尚缺乏特效治疗。
我国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调查发现其中约有1%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重型肝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血浆置换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疗法,通过肝脏替代来达到治疗效果,但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核苷类似物的应用使得肝炎的控制效果得到一定改善,但该药物在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以上患者进行了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探讨恩替卡韦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本文将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项针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恩替卡韦能够有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研究结果表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较好,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患者对恩替卡韦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出现药物耐受性或者病毒变异导致的治疗失败。
恩替卡韦的价格较高,对一些患者来说经济负担较重。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是肯定的。
对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恩替卡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可以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医生在使用恩替卡韦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病毒变异情况、经济能力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恩替卡韦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随访研究,以评估恩替卡韦在长期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我们也期待有关方面能够加大对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探讨】。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经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的慢性疾病。
在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还会出现肝脂肪变,即肝脂肪增多(NAFLD)或肝脂肪性肝炎(NASH)。
这种情况会加重肝脏的炎症和损伤,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恩替卡韦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本文将探讨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中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一、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危害众所周知,慢性乙型肝炎本身就是一种危害巨大的肝脏疾病,会引起肝功能异常,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而当患者还合并肝脂肪变时,肝脏的代谢负担会进一步增加。
肝脂肪变不仅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加重,还可能引起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等其他并发症。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减轻肝脏的负担,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二、恩替卡韦的抗病毒机制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通过抑制HBV DNA的合成和病毒复制,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治疗效果。
恩替卡韦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改善肝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恩替卡韦不仅对HBV的抑制效果明显,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成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着重关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对恩替卡韦治疗的反应。
这些研究发现,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治疗效果是积极的。
恩替卡韦能够有效降低血清HBV DNA水平,减少病毒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恩替卡韦还可以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重要的是,恩替卡韦治疗还可以改善肝脂肪变,减少肝脏脂肪堆积,降低肝脏的代谢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
四、恩替卡韦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除了治疗效果外,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患者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时,还需要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对慢性重型异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
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2例患者,随机
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
应用恩替卡韦。观察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效果,并对比。结果 乙组肝功能改善情
况优于甲组,PTA改善情况优于甲组,血清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优于甲组,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
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标签: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临床
上的常见重症内科疾病[1]。该病具有病死率高、病情危重、治疗困难等特点。
临床上治疗该病原则是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并发症、改善微循环和支持
治疗。恩替卡韦是一种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2]。现搜集
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2患者,对其恩替卡韦
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42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1例、10例,
共21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是(38.36±10.25)岁,病程1~15年,平均
病程是(12.3±3.1)年,其中16例早期,5例中期。乙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
是12例、9例,共2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是(38.35±10.21)岁,病程1~15.3
年,平均病程是(12.2±3.1)年,其中15例早期,6例中期。甲组和乙组的一般
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进行常规治疗,对乙组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恩替卡韦。
常规治疗包括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并发症、改善微循环和支持治疗。博
路定(恩替卡韦片,国药准字H20052237,包装规格0.5mg),1次/d,0.5mg/次,
于每晚睡前口服。治疗时间为3个月。
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血糖、肝肾功能、血清HBV DNA、
凝血酶原时间、血电解质、活动度等进行检测。治疗期间,对患者肝功能、HBV
DNA和PT/PTA等进行定期复查,1次/w,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
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肝功能 治疗前甲组患者TBil为(391.6±144.8)umol/L,ALB为
(28.47±1.23)g/L。乙组患者TBil为(392.5±152.1)umol/L,ALB为(29.50±1.20)
g/L。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甲组患者TBil为(288.7±103.2)umol/L,ALB为(30.12±2.21)g/L,乙组患
者TBil为(195.1±88.7)umol/L,ALB为(36.67±3.45)g/L。乙组肝功能改善情
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PTA 治疗前甲组患者PTA为(28.7±9.4)%,乙组患者PTA为
(29.1±9.7)%。两组PTA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
组患者PTA为(33.4±11.4)%,乙组患者PTA为(42.8±13.6)%。乙组PTA改
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清HBV DNA水平 治疗前,甲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
(6.002±2.824),乙组患者HBV DNA水平为(5.968±2.756),两组血清HBV DNA
水平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血清HBV DNA
水平为(5.812±2.245),乙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为(2.482±1.123)。乙组血
清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等疾病史和病毒携带史都可以引起慢性重型乙型肝
炎。该病患者常表现为肝性脑病、黄疸、凝血障碍和腹水等,并对肝脏系统造成
严重损害,患者解毒、生物转化、合成及排泄等功能出现失代偿或严重障碍[3]。
恩替卡韦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患者口服后,受细胞磷酸激酶的影响,磷酸
化生成三磷酸,产生一定药物活性,对乙肝病毒聚合酶进行高效、高浓度抑制。
该药物起效较快,对乙型病毒DNA复制具有快速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肝组织及
血清中病毒表达,对细胞表面靶抗原具有减少作用,对免疫反应攻击人体肝细胞
具有减轻作用,对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具有缓解作用,预防邻近肝细胞及新生肝
细胞受到病毒的二次感染。在本文研究中,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
恩替卡韦,治疗后患者TBil为(195.1±88.7)umol/L,ALB为(36.67±3.45)g/L,
PTA为(42.8±13.6)%,血清HBV DNA水平為(2.482±1.123),肝功能、PTA
和HBV DNA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未应用恩替卡韦的甲组,表明恩替卡韦应用价
值较大,效果较好。
综上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波,张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
志,2013,15(12):45-46.
[2]王建生,王玉玲.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分析[J].医药论
坛杂志,2013,19(22):57-58.
[3]韩志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报告[J].中国基层医
药,2013,19(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