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繁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7
植物繁殖教案教案:植物繁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繁殖器官;2.掌握植物的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基本原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培养学生对植物繁殖的兴趣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植物繁殖的方式;2.植物的繁殖器官;3.植物的性繁殖;4.植物的无性繁殖;5.植物繁殖实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几张植物繁殖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的?有哪些繁殖方式?”步骤二:学习植物繁殖的方式1.讲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植物的繁殖器官,如花、果实、种子、块茎、根状茎等。
步骤三:学习植物的性繁殖1.重点讲解植物的花授粉和受精过程。
2.展示植物的花部结构,让学生观察花的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
3.示范授粉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触碰花粉、授粉的过程。
步骤四:学习植物的无性繁殖1.介绍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如分株、扦插、压条和茎叶的繁殖等。
2.示范扦插和压条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步骤五:植物繁殖实验1.学生自选植物进行观察和繁殖实验。
2.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3.学生之间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验操作的准确程度;2.检查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的能力;3.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思考。
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植物繁殖实验,探究不同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特点;2.鼓励学生关注植物繁殖的实际意义,如保护珍稀植物、推广良种等;3.分组进行植物繁殖的探究性实验,并展示结果。
六、教学反思:1.由于繁殖实验需要较长时间,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实验;2.对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提醒;3.在教学中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让他们主动参与。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植物繁殖的方式和原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植物扦插技术教学笔记植物扦插技术教案笔记⼀、技术特点扦插具有繁殖速度快、易采集、遗传性状变化⼩、管理⽅便等特点.是最常⽤地植物繁殖⽅法之⼀.⼆、扦插时期⼀年四季都可扦插,但是,每种植物都有最适宜地扦插时期,同⼀物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候环境,扦插技术和扦插时间也尽不同.三、插穗地采集与处理1.插穗地采集:母树:性状稳定、⽣长健壮、⽆病⾍害、龄期较短、品质优良地母株.插穗:长10-20cm;当年⽣<或⼀年⽣)、向阳、中上部、粗壮枝;节短、芽饱满,留1-2叶;上切⼝平滑,下切⼝微斜,切⼝离芽0.5-1.5cm,徒长枝、纤细枝、内膛枝均不宜作插穗.b5E2RGbCAP结合:夏、冬季修剪,采集中上部枝条.夏季:嫩枝、⽣长旺、光合强、代谢强,利于⽣根.冬季:休眠枝,充分⽊质化,枝芽充实,营养丰富,利于⽣根.2.插穗处理:提⾼⽣根率、成活率枝剪切:剪成单芽、双芽、三年芽或带⼀段前⼀年枝地插穗.单切⼝:⼤多将插穗剪成马⽿形单斜⾯切⼝,利⽤直插;双切⼝:⽊质化硬地物种如桂花、茶、槭树,楔形双斜⾯切⼝,扦插省⼒,利于⽣根;平剪⼝:有地树种如葡萄、⽆花果等,采⽤节下平剪,利于催根.①、浸⽔处理.休眠枝,⽤清⽔浸泡15—24⼩时,充分吸⽔,补充⽔分,恢复细胞地膨压和活⼒.②、清毒与防腐:防切⾯受菌害腐烂⽤300倍波尔多液浸泡30分钟,或⽤0.05%—0.1%地硝酸银溶液浸泡10秒钟,阴⼲.③、催醒处理:休眠枝含有⼀定地⽣根抑制剂,脱除抑制,促进⽣根,很重要,⽅法有三:A⽤30—35℃地温⽔浸泡插穗基部1/3—1/2部位4—12⼩时;B⽤河⽔或⾃来⽔冲洗24⼩时;C⽤1%地酒精浸泡6⼩时.④、⽣根粉处理:适⽤于各⽊本、草本植物.ABT⽣根粉,难⽣根地变得易⽣根,易⽣根地提⾼成活率和成苗率,⽤200-300ppm奈⼄酸或ABT⽣根粉处理插条基部3-5分钟<5分钟、1⼩时).⑤、营养处理.2%—10%地蔗糖和5%—10%地⽣长素混合液浸泡基部12—24⼩时,促进⽣根效果好.四、⼟壤和基质⼟壤基质要施⾜基肥、深翻、起垄或作畦,100平M施有机粪800公⽄,深翻30cm.基质三种:1、沙⼟配合:含沙量40%;黏⼟35%—40%;有机肥15%—20%;2、腐质配合:含沙量20%—30%;黏⼟40%—50%;腐殖质20%—30%;3、泥⼟配合:泥⼟与沙等量混合作扦插壤⼟,可获得较⾼地⽣根率.△⼟壤消毒:⽤40%甲醛50倍液或0.1%⾼锰酸钾溶液浇灌,进⾏消毒,杀死病菌.五、扦插⽅法1、枝插法①、硬枝:落叶、⼀年⽣、休眠枝,5—10cm,插⼊插床,露出1/3,浇⽔、盖膜.②、半硬枝:⽊本;⽣长期、当年⽣、未成熟地枝;或花后抽⽣嫩枝;顶端留两叶,插⼊2/3,浇⽔,覆膜.③、嫩枝:草本花卉;菊花、⾹是⽵;嫩枝5—10cm;根端留1—2叶插⼊苗床,浇⽔,搭低棚、盖苇帘.2、叶插法:草本花卉,种类较多,海棠类、⼤岩桐、⾮洲紫罗兰等;⽤全叶、或⼀部分叶作插穗;发根部位有叶脉、或叶柄.如海棠叶插,将叶脉切断数处,平放在插床上,叶脉切断处即发根,再长出幼芽.3、根插法:芍药、凌霄、垂盆草等,根作插穗,选粗壮根,5—10cm,插⼊床或全部埋⼊;细⼩植物,根切成2cm;撒于床⾯,覆⼟;浇⽔,保持湿润.六、插后管理注意:扦插后,要马上浇⽔、遮荫,防⽌蒸发过多、影响成活.原理:地上有叶⽚蒸发,插穗没根,待⽣根后才能吸收⽔分,插穗体内⽔分不能平衡;环境:须保持⼟壤湿润、注意遮荫、早晨通风透光;浇⽔:⽣根后浇⽔,⽤针眼喷⽔壶,浇⽔浇透⽇照:⽣根后开始,逐渐增加⽇照时间.温度:保持18-25℃<适宜⽣根温度20℃),湿度:保持80-90%以上,保持湿润,不能积⽔,防烂根,时间:⽣根时间,扦插20-25天后,有地物种50-60天后,除草:随时进⾏拔草、除⾍;施肥:⽣根、长出新叶后、喷施⼀次复合肥;移植:植株壮实后,移植.七、常见⼏种植物地扦插技术附⼀、萘⼄酸(植物⽣长调节剂>简述英⽂通⽤名:1-naphthylacetic acid其他名称:a-萘⼄酸,NAA毒性:对⼈畜低毒.⼤⿏急性⼝服LD50为1000-5900mg/kg,对⽪肤和粘膜有刺激作⽤.剂型:70%钠盐原粉.特点:⼴谱型植物⽣长调节剂,促进细胞分裂与扩⼤,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落果,改变雌、雄花⽐率等.可经叶⽚、树枝地嫩表⽪,种⼦进⼊到植株内,随营养流输导到全株.p1EanqFDPw适⽤范围适⽤于⾕类作物,增加分蘖,提⾼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减少蕾铃脱落,增桃增重,提⾼质量.果树促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果类蔬菜防⽌落花,形成⼩籽果实;促进扦插枝条⽣根等.DXDiTa9E3d 萘⼄酸在植物组培中很是常⽤,但组培需要⽆菌环境,这就需要对萘⼄酸所配地溶液进⾏灭菌,选⽤地灭菌⽅法很重要.因为萘⼄酸属于激素,若经过⾼温蒸汽灭菌会失活,所以通常采⽤过滤除菌 RTCrpUDGiT物化特性CAS No.:86-87-3EINECS号:201-705-8[1]分⼦式:C12H10O2分⼦量:186.21熔点:126-133.5℃沸点:352闪光点:>100oC密度:1.263 g/cm3使⽤⽅法1. ⼩麦⽤20mg/kg药液浸种10-12h,风⼲播种,拔节前⽤25mg/kg 喷洒1次,扬花后⽤30mg/kg药液着得喷剑叶和穗部,可防倒伏,增加结实率.5PCzVD7HxA2. ⽔稻⽤10mg/kg药液浸秧6h,插栽后返青快,茎秆粗壮.3. 棉花盛花期⽤10-20mg/kg药液喷植株2-3次,间隔10天,防蕾铃脱落.4. ⽢薯⽤10mg/kg药液浸秧苗下部(3cm>6h后栽插,提⾼成活率增产.5. 番茄、⽠类⽤10-30mg/kg药液喷花,防⽌落花,促进坐果.6. 果树采前5-21天,⽤5-20mg/kg药液喷洒全株,防⽌落果.7. 茶、桑、侧柏、柞树、⽔杉等插条⽤25-500mg/kg药液浸泡扦插枝条基部(3-5cm>24h,促进插条⽣根,提⾼成活率.jLBHrnAILg注意事项施药后洗⼿洗脸,防⽌对⽪肤损伤.1、萘⼄酸难溶于冷⽔,配制时可先⽤少量酒精溶解,再加⽔稀释或先加少量⽔调成糊状再加适量⽔,然后加碳酸氢钠(⼩苏打>搅拌直⾄全部溶解.xHAQX74J0X2、早熟苹果品种使⽤疏花、疏果易产⽣药害不宜使⽤.理化性能:纯品为⽩⾊⽆味晶体,熔点130℃,易溶于丙酮,⼄醚,苯,⼄醇和氯仿等有机溶剂,20℃⽔中溶解度42mg/L,溶于热⽔,遇碱能成盐,盐类能溶于⽔.LDAYtRyKfE中毒症状:通过⾷道引起中毒,可见肝、肾损害.急救措施:应采⽤对症治疗,注意保护肝、肾.急性经⼝LD50:1000~5900mg/kg急性经⽪LD50:2000~20000 mg/kg毒性:低毒国外:急性经⼝LD50(mg/kg>:500~5000;急性经⽪LD50(mg/kg>:2000~20000;吸⼊LC50(mg/L> :2.0~20;对眼睛地影响:可引起⾓膜浑浊,刺激在7 天内能恢复. 对⽪肤地影响:在72⼩时内中等刺激.Zzz6ZB2Ltk环境:⽔⽣⽣物:LC50(96h,mg ai/L>虹鳟鱼57,兰鳃鱼82蜜蜂:正常使⽤时⽆毒天敌:LC50(8天膳⾷,mg/kg>,野鸭、北美鹑>10000mg/kg附⼆、ABT⽣根粉ABT⽣根粉能通过强化、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地含量和重要酶地活性,促进⽣物⼤分⼦地合成,诱导植物不定根或不定芽地形成,调节植物代谢强度,达到提⾼育苗、造林成活率及作物产量、质量和抗性地⽬地.dvzfvkwMI1ABT⽣根粉简况及性能ABT⽣根粉是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王涛研究员研制成功地⼀种具有国际先进⽔平地⼴谱⾼效⽣根促进剂. 曾先后荣获林业部科技进步⼀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等奖、全国星⽕计划成果展览会⾦奖、全国第⼆届新产品展览会⾦奖、全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奖、全国科技实业家创业⾦奖等国内多项⼤奖;同时还获得美国匹兹堡世界发明展览会⾦奖、远东最佳发明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发明展览会⽣态最⾼发明奖、⽐利时布鲁塞尔尤⾥卡⾦奖等多项国际奖. ABT⽣根粉系列经⽰踪原⼦及液相⾊谱分析证明,处理植物插穗能参与其不定根形成地整个⽣理过程,具有补充外源激素与促进植物体内内源激素合成地双重功效,因⽽能促进不定根形成,缩短⽣根时间,并能促使不定根原基形成簇状根系,呈暴发性⽣根.该成果于1993年完成重点推⼴⽰范,取得了显著地经济、社会效益.⽬前在⽣产上⼤⾯积推⼴应⽤地有5个型号.rqyn14ZNXIABT⽣根粉是⼀种⼴谱、⾼效、复合型地植物⽣长调节剂,它是由中国林科院王涛院⼠研制成功地,⽬前已在全国各地⼴泛推⼴,应⽤植物达1133种.在林⽊、果⽊、农作物、花卉、特种经济和药⽤植物中⼴泛应⽤,效果均好,在⽣产中产⽣了巨⼤地经济效益.EmxvxOtOco它应⽤于扦插育苗,可以促进⽣根,缩短⽣根时间,提⾼⽣根率,使难⽣根地树种扦插繁殖成功,其功效优于吲哚丁酸和奈⼄酸;造林可提⾼出苗率、保存率,增加⽣长量;通过浸种、喷洒种⼦或植株,处理块根或块茎等,使各种作物种⼦幼苗发⽣⼀系列⽣理变化,提⾼作物种⼦发芽势、发芽率,加快营养⽣长,根深叶茂,使作物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结构改善或增加穗<株)粒或增加千粒重或增加根、茎、花、果实等地⽣长量,提⾼作物抗性,促使作物增产.SixE2yXPq5ABT⽣根粉地种类⾄⽬前为⽌,ABT⽣根粉已研究开发出10种型号.ABT1~5号为醇溶剂,配制处理液时,应先⽤酒溶解,后加⽔配制;ABT6号、7号、8号、10号是⽔溶剂,是更新型,更⼴谱地⼀种绿⾊植物⽣长调节剂,其新特点是可直接溶于⽔,使⽤⽐ABT1~5号更⽅便、经济,易于保存.6ewMyirQFL ABT1号、2号主要适⽤于植物扦插繁殖地插穗处理,特别是难⽣根地植物扦插育苗,对不定根诱导,促进根系发达,提⾼扦插成活率.1号⽣根粉多⽤于难⽣根地树种,如红松、⾁桂、⼋⾓、龙眼、荔枝、圆柏、凤尾柏、苹果、红叶李、⽩兰花、⽩⽟兰、⼋⾓梅、⾟夷花、黄杨、榆树等;2号⽣根粉适⽤于⼀般植物扦插育苗,如茶花、⽉季、葡萄、⾹椿、云⽚柏、⾹柏、黄杨、梧桐、橡⽪树、接⾻⽊、龙⽖柳等.kavU42VRUsABT3号适⽤于播种育苗、植苗造林和飞机播种造林.⽤于播种育苗,不仅提早⽣长、苗全,⽽且有效地促进难发芽种⼦地萌发;⽤于植苗造林,可使受伤地苗⽊根系迅速恢复,长出新根;⽤于飞机播种造林能显著促进种⼦发芽,减轻不良环境对种⼦地危害.y6v3ALoS89ABT4号适⽤于处理农作物、特种经济作物、蔬菜等种⼦及秧苗,通过浸种、拌种、浸苗根等可提⾼发芽率,早出苗,促进植株⽣长发育,增强作物抗性,从⽽提⾼各种作物地产量和质量.如⽔稻、⼩麦、⽟M、各种蔬菜等,均可适⽤.M2ub6vSTnPABT5号适⽤于处理具有块根和块茎地植物,如⼈参、三七、甜菜、⼟⾖、红薯等,能提⾼块根、块茎植物主根长度和侧根数,增加产量.0YujCfmUCwABT6号适⽤于扦插育苗、播种育苗、造林等,在农业⽣产中⼴泛⽤于⼩麦、⽟M、⽔稻、花⽣、棉花等农作物和蔬菜、牧草及其他经济作物.eUts8ZQVRdABT7~10号适⽤于扦插育苗、造林、农作物和蔬菜<含块根、块茎植物)、烟草、药⽤植物和果树等.ABT⽣根粉地施⽤⽅法1、速蘸法将枝条浸于ABT⽣根粉含量为500~200毫克/千克溶液中30秒后再扦插.在育苗中,只有在单芽扦插或重复处理时才⽤此法.sQsAEJkW5T2、浸泡法⽤ABT⽣根粉处理插条地含量与浸泡时间成反⽐,即⽣长素含量越⾼,浸泡时间越短;含量越低,浸泡时间越长.另外其含量地配⽐因植物种类及枝条成熟度不同⽽异,通常花卉、阔叶树处理浓度低些,针叶树⾼些,嫩枝处理含量⽐完全⽊质化地枝条低些,处理种⼦和苗根地含量⽐处理枝条低些,难⽣根树种使⽤浓度⽐易⽣根树种使⽤浓度要⼤些.处理枝条,浸泡地浓度范围⼀般为50~200(毫克/千克>.浸泡⽅法是根据需要将ABT⽣根粉配成50毫克/千克或100毫克/千克或200毫克/千克地溶液,然后将插条下部浸泡在溶液中2~12⼩时.这种处理⽅法对休眠枝特别重要,因为它能保证插条吸收地药液全部⽤于不定根地形成.⼀般⼤枝条⽤50毫克/千克或100毫克/千克药液全枝浸泡<或只泡具有潜伏不定根原基地部位)4~6⼩时,1年⽣地休眠枝⽤50毫克/千克或100毫克/千克药液全枝浸泡2⼩时,嫩枝可根据所采⽤枝条⽊质化程度及插条地⼤⼩,浸泡1~2⼩时,浸泡深度2~4cm.移栽⽤3号⽣根粉,含量100毫克/千克,浸泡24⼩时,含量200毫克/千克浸泡4~8⼩时.GMsIasNXkA3、粉剂处理法扦插前将ABT⽣根粉涂于插条基部,然后进⾏扦插.处理时先将插条基部蘸湿,插⼊粉沫中,使插条基部切⼝充分粘匀粉沫即可,或将粉沫⽤⽔调成乳状涂于切⼝.在扦插时,要⼩⼼不可使粉剂落下.此种处理优点是⽅法简便,缺点是插条下切⼝粘附地粉沫易随着喷雾或落⽔溶在扦插基质中.TIrRGchYzg4、叶⾯喷施法此法⽤于扦插或播种育苗,在农作物上也应⽤⼴泛.其⽅法是将ABT⽣根粉稀释成10毫克/千克或40毫克/千克药液后,喷洒在植物地叶⾯上.如油菜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洒,⽔稻在分蘖期和扬花期喷雾在叶⾯.扦插育苗时,将其喷洒在叶⾯上,对⽣根时间长地南洋杉、五针松等树种效果极佳.叶⾯喷施法简便易⾏,在⽣产中使⽤⼗分⼴泛.7EqZcWLZNX简介⼜叫强⼒⽣根粉,强⼒⽣根粉JH,配⽅完成⼈是植物嫩枝扦插专家江苏⾼沙⼟农业⾼科技⽰范园区马⾦海先⽣.主要⽤于植物嫩枝扦插地⼀种实验复配型外源激素.lzq7IGf02E成分结构是多种植物激素地平衡复配,配⽅是动态不固定地,主要根据⽣产实验结果筛选,根据每年地实验结果进⾏适当调整,同时根据新型激素地问世⽽不断实验,筛选最佳地配⽅.zvpgeqJ1hkJH⽣根粉应⽤领域主要⽤于植物嫩枝扦插,已经⼴泛运⽤于红叶⽯楠、红⾖杉、⾦叶榆树、榉树、樱花、樱桃、美国红枫、⽇本红枫、沙棘、核桃等⼏百种植物地嫩枝扦插快繁.NrpoJac3v1另有专⽤型药剂,如美国红枫扦插专⽤型、湘蕾⾦银花扦插专⽤型、湘蕾⾦银花防脱落专⽤型等.。
一串红教案优质【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串红的生长特点、繁殖方法和日常养护。
2.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一串红的生长特点及繁殖方法。
2.一串红的日常养护。
【教学难点】1.一串红的繁殖技巧。
2.一串红的病虫害防治。
【教学准备】1.一串红实物或图片。
2.相关资料、视频。
3.实验工具:剪刀、镊子、培养皿、玻璃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一串红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一串红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生长特点、繁殖方法、日常养护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一串红的相关知识。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讲解一串红的生长特点、繁殖方法、日常养护等方面的知识。
四、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践项目,如扦插繁殖、嫁接繁殖、日常养护等。
2.学生按照实践项目,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分享1.学生分组汇报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2.学生尝试在家中养护一串红,记录养护过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观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践操作、交流分享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一串红的生长特点、繁殖方法和日常养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实践操作不够熟练,课堂讲解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一串红的生长特点: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串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它的花朵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观察一串红的花朵,并描述其特点,从而引出一串红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花期长等生长特性。
五年级下册生物学教案: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2.掌握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及具体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植物繁殖方式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
2.了解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的特点。
2.掌握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和具体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植物繁殖的知识,引导学生回想各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培养学生对不同繁殖方式的理解和记忆。
2.新课讲解2.1.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的分类在这里,老师向学生介绍了三种不同的不用种子的植物繁殖方式:A.扦插:从一株植物中取出一段茎、枝、根、叶或花后,将其插入土中或浸入水中,通过培育,使其生根发芽成为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B.分株:将一些植株的根与茎部分开来制成新的植株的过程。
C.嫁接:将两株或多株不同的植物结合在一起,通过人工切口,使新植物从原植物中生长出来。
2.2 扦插的方法A.扣条法。
在幼嫩的分枝上剪去3-4片叶子,将茎的一段用剪刀切成长 10-15 厘米的扣条,再将扣条的顶端用刀刮成流线形,即把叶子刮掉。
将刮成流线形的扣条插入泥土中,压实即可。
B.直插法。
找到一些强壮真实的绿色新枝一段不要太老,梗大叶厚,以便于扦插插活。
用刀削去扦插枝长 10-12 厘米,打疣后插入泥土中,供给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密封周围环境的湿度,避免枯败。
2.3 分株的方法A.老根分株。
把主根上的可供分出新个体的侧根,用切割器切断除去外修后,即成为一个新的个体。
B.叶序分株。
把横生的根质剖开,用剪刀剪下一般的叶片,即可癯出一颗叶芽,供给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待萌芽生长成根和叶都有新的个体。
2.4 嫁接的方法A.割带接穗法。
把腋芽的接穗插入接槽,用硬带子或橡皮筋紧扎。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优秀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一、教材分析“植物的无性生殖”是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植物的营养繁殖与植物的组织培养。
本节课所讲授的主要部分是“植物的营养繁殖”,主要讲解的内容有:让学生理解营养繁殖(嫁接、扦插、压条),该部分,最主要地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亲自实验操作学习嫁接技术。
除此之外,让学生了解组织培养,即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的有性生殖有了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生活中,学生虽听说过“无心插柳柳成荫”,也见过一些利用嫁接培育的植物,但大多数学生对此没有实践经历。
所以本节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尝试实验操作,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组织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现在许多高校都有组织培养实验室,网络上也有实验视频。
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形象地感知组织培养技术,同时亦可开展生物兴趣小组,让学生参观组织培养实验室。
从而让学生在学会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保底教学目标】其中1、2为保底教学目标,因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考试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将其确定为保底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保底能力目标】此处既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营养繁殖,同时亦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列举植物的无性生殖、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2、理解嫁接、扦插、压条实验技术。
3、认识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自实验操作嫁接、扦插与压条技术的能力。
五、教法教具材料的准备(1)准备蔷薇枝条、刀片、嫁接薄膜。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
以下是分享的植物的生殖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植物的生殖教案1教学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五)无性生殖的应用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嫁接——苹果、梨等果树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枝—芽接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材料:紫背天葵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样处理才能容易成活?制定并实施计划: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样本不要太小,以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观察时间、次数。
4.设计一表格,记录观察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讨论:1.在你对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2.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解析讨论:1.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节处。
温度、光照、湿度均要适宜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2.添加生长激素,注意光、温、水、湿等条件的变化等一、导入“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
植物营养繁殖课型:新授课【学情分析】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生活在农村,大部分学生对于利用扦插技术进行营养繁殖比较熟悉,,并且在生活中常见到果树的嫁接,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扦插、嫁接繁殖与植物的有性生殖的不同,形成“营养繁殖”的概念。
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试验操作,让学生体验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的方法,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
对学生来说组织培养是一项陌生、新奇的技术,收集组织培养技术的知识,关注组织培养为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探究组织培养的原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区别营养繁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重点)2)理解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实践上的应用。
(难点)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植物的扦插、嫁接、压条试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我们对该技术实用性的了解,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由美国的“神奇魔力树”和我国的“多多季果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先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再通过观看视频和课件,组织学生进行扦插、嫁接和压条试验操作,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本节的难点,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1、准备月季花、桃树、石榴枝条;2、嫁接刀、薄膜、花盆、、土壤等;3、收集嫁接和扦插视频,组织培养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导入:我们城头镇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我们同学家有没有种植马铃薯的,请同学们说一说马铃薯的种植过程。
生物初中五年级植物繁殖教案一、引言植物繁殖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之一,对于保持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的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在初中五年级的生物学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初中五年级生物课的植物繁殖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繁殖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背景知识1.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两种主要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植物利用花粉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这个过程包括了花的传粉和授粉,花粉管逐渐生长进入花子房,与卵细胞融合形成种子。
3.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分生组织和特殊的繁殖器官产生新的个体。
这种方法不涉及花粉和授粉的结合,而是依靠植物自身的生长方式,如分株、扦插、离体培养等。
三、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繁殖的重要性和方式。
2. 掌握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不同的繁殖器官和生殖结构。
4. 培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和模型展示不同植物的繁殖器官和结构。
2. 植物标本和实物展示。
3. 实验设备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植物繁殖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植物是如何繁殖的,探讨繁殖对于植物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介绍植物繁殖的两种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有性和无性繁殖的优缺点。
二、有性繁殖(30分钟)1. 通过展示植物的花朵和花粉,引导学生了解有性繁殖的基本过程。
2. 配合图片和模型,向学生展示花的结构和花粉传播的过程。
3. 进行花粉授粉实验,让学生亲自探索有性繁殖的原理和过程。
三、无性繁殖(45分钟)1. 展示不同植物的分株、扦插和离体培养等无性繁殖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切口愈合、新植物的生长等过程。
3. 进行无性繁殖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植物的无性繁殖过程。
动物怎样繁殖后代_教案教案:动物如何繁殖后代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知道不同的动物如何孕育和照顾幼崽。
3.了解繁殖后代是动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学过程:引入:1.显示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图像,引起学生对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思考。
2.提问:你在家里有宠物吗?它们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你知道其他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吗?探究: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研究。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发言人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和提问。
3.教师总结:总结学生分享的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对性繁殖的讨论:1.介绍性繁殖的概念:性繁殖是指动物通过交配来产生后代的方式。
2.母性繁殖: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是否存在母性繁殖。
比如,哺乳动物通过交配后,母体怀孕并孕育幼崽。
3.父性繁殖: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是否存在父性繁殖。
比如,一些鸟类父母会互相合作孵化蛋,并共同照顾幼鸟。
对无性繁殖的讨论:1.介绍无性繁殖的概念:无性繁殖是指动物通过自身分裂、生殖细胞的分裂或者植物的扦插等方式产生后代。
2.自体分裂: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可以通过自身分裂产生后代,比如一些蠕虫和水母。
3.生殖细胞分裂:学生了解有些动物可以通过生殖细胞的分裂来繁殖后代,比如细菌和一些浮游生物。
4.植物繁殖:学生了解植物如何通过扦插、授粉或者分离繁殖。
扩展活动:1.观察和讨论:带领学生们到附近的公园或动植物园,观察和记录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它们孕育和照顾幼崽的行为。
2.制作海报:请学生根据他们的研究和观察结果制作海报,展示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和幼崽的成长过程。
3.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繁殖对物种生存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评估:1.组织学生参与一项小测试,测试他们对动物繁殖方式的理解。
2.检查学生的海报和组内讨论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案
授课教师 甄红丽 项目内容 扦插繁殖技术
项目教材 《园林绿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项目类型 实践项目
实施时间
与项目学时 2016。6 8学时 专业与班级 果蔬花卉专业二年级
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得实习实训,学生已具备了较高得知识总
结能力与动手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强,同时拥有了《植物
科学基础》与《果树生产》得理论与实践知识背景、因
此,学生能较好得在教师简单指导下,圆满得完成自主动
脑动脑得实训任务,掌握技术手法。 个别同学学习与动
手能力欠缺,仍需教师系统得指导操作。
教材分析
《扦插育苗技术》就是《园林绿化》第三章得实训内容。
本节内容向学生介绍了园林植物扦插繁殖技术得操作过
程、本课就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果树扦插技术得基础上对
园林植物进行扦插繁育得深入与拓展,同时也为即将学到
得其她营养繁殖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总体课程中承
前启后,地位举足轻重。
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扦插繁殖技术原理;
2、 能熟练完成扦插技术操作流程、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知识提炼,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教育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得工作态度
2、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体会成就感。
项目重点
掌握扦插繁殖技术原理;
熟练完成扦插技术操作流程、
项目难点
熟练完成扦插技术操作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通过课堂上得实践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以建设项目,布置任务驱动得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得学习。
2、借助多媒体教具、提问及小组讨论得教学手段,让学
生加深理论知识印象,注重实践技能得应用性,意识到理
论与实践结合得得重要性、
学习方法
学生结合本节课布置得任务,先独立地进行相近知识点
得对比、归纳;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结合课本要求制
定整个扦插操作流程;最后将理论转变为实践成果。这样
学生不仅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也锻炼了学生得写作动
手能力。
实训设备
与工具
育苗盘、铁锹、塑料薄膜、筛子、剪枝剪、生根粉、烧
杯、河沙、高锰酸钾、水桶
【教学环节设计】
一、课题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
二、出示目标:展示教学目标
↓
三、布置任务:布置实训任务
↓
四、学生操作:学生分小组完成
操作步骤
↓
五、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我成
果
↓
六、实训总结:对学生点评
↓
七、作业布置:对本
次
实
训
成
果
做
后
期
管
理
时
间 分 配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学
活动
设计
与说
明
教
师活动
学
生活动
4
分
钟
课题导提问1:如何利用一株苗木回答1:以植物营养器官作为繁殖材以提问得
形式
激发
入 快速得繁殖多株,并迅速成苗? 料,利用植物得再生能力,能快速繁殖成为一个完整得新植株。 学生
学习
兴
趣,
体现
理实
一体
得教
学模
式、
提问2:有那些营养繁殖方法? 回答2:扦
插、压条、
嫁接、组
培等、
进入课
题:今
天学习
营养繁
殖技术
中得扦
插繁殖
技术
2分出示出示教学目标 明确学
习目标
钟 目
标
10分钟 布置任务 1、组织:学生2人为一小组。 2、任务:以月季、
蔷薇、金
叶女贞
为材料,
每组每
人做16
个嫩枝
扦插苗、
1、全班
共6个小
组 2、每组每人做16个扦插苗。 3、每组组长领取工具。 发
挥学
生得
动手
能
力、
50分钟 学生操作 教师指导 学生完成任务 重点与难点
部
分,
学生
在实
践中
巩固
15分钟 成果展示 检查学生情况 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 各小组互评扦插得情况 让学生体
会到
成就
感。
5分钟 实训总结 评价学生完成得情况 指出学生容易犯得错误。 学生完成项目练习 对容易出现得
错误
进行
强
调。
4分钟 课后 作业 1、填好项目追踪记录表 2、扦插项目完成报告 让学生能有知
识获
取得
连续
性。
【板书设计】
1、扦插繁殖技术得原理;
2。扦插繁殖技术得材料、工具、方法、流程。
3。扦插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本教学案例本节课体现了以劳动技术教育为核心得课程理念,
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并在多媒体教具得辅助下有效得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也通过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下完成了学习目标,获得实践技能、
通过实践,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际,正就是这样得过程才促使学
生真正掌握了什么就是扦插。令人惊喜得就是学生已经基本能独立完
成一项完整得任务,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思考与创新、只有通过亲身实
践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得飞跃,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附表1:
项 目 追 踪 记 录 表
时间 记录人 温度 湿度 备注(生长现象、出现
问题及采取得措施等)
附2:
月季扦插项目完成报告
项目实施时间; 报告人姓名:
项目实施得地点:
项目实施得目得:
项目实施得过程:
项目实施得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