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的危害和基本防护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放射性检测仪表应用辐射防护知识培训材料北京树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部分:放射源基本知识1、什么是放射性?放射性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一种叫“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每个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原子核”。
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不变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某些变化,这些不稳定原子核在发生变化的同时会发射各种各样的射线,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放射性”。
有的放射性物质在地球诞生时就存在,如铀、钍、镭等,它们叫做天然放射性物质。
另一方面,人类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物质,这种物质叫人工放射性物质。
尽管100多年前人们才发现放射性,但放射性从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放射性可以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诊断,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
2、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
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
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是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
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放射源按发出射线的类型可分为阿尔法源(α射线)、贝塔源(β射线)、伽玛源(γ射线)、中子源(n射线)等。
不同的放射源发射出不同类型的射线。
这些射线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
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
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材料可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能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
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放射源品种很多,应用广泛,不仅在核设施,而且在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地质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石油开采与炼油、公路与桥梁建设、机械制造与安装、建材(尤其是水泥厂)、纺织、卷烟、造船、电力、制药、育种、造纸、冶金、仪表和钟表制造、电影制片、木材、塑料、面粉、饲料加工、电缆、荧光灯生产等各行各业都得到应用。
简述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放射防护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人体接受放射性物质辐射的剂量,保护人体免受辐射伤害的过程。
在进行放射防护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简要介绍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放射防护的第一原则是“限制时间”。
这意味着尽量缩短人员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时间,减少辐射剂量的积累。
当人员需要进入放射性区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完成任务,减少暴露时间。
此外,还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减少暴露的持续时间。
第二个原则是“增加距离”。
辐射剂量的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因此,增加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可以显著降低接受的辐射剂量。
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保持安全距离。
此外,在设计和布置放射性设备或工作场所时,也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人员与放射源之间的距离。
第三个原则是“使用屏蔽”。
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可以被物质吸收或衰减。
因此,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使用适当的屏蔽材料来减少辐射剂量。
常见的屏蔽材料包括铅、钢和混凝土等。
在进行放射性测量或实验时,也应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铅衣、手套、面罩等,以减少辐射的暴露。
第四个原则是“避免污染”。
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可能会导致长期辐射暴露和内部污染。
因此,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这包括正确使用和密封放射源、使用防护罩和容器、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等。
此外,在放射性污染区域内,还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鞋等,以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第五个原则是“个人监测”。
为了确保放射防护的有效性,应定期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个人监测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辐射暴露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辐射风险。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工作方式、加强个人防护等。
最后一个原则是“教育和培训”。
在进行放射性工作时,必须确保从事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执行防护措施。
因此,应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包括放射防护知识、操作技能、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是指在放射性物质使用、储存、处理或输运过程中维护操作人员和公众安全的基本要求。
以下是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的要点:
1. 辐射剂量限制:限制操作人员及公众每年接收的有效剂量以控制辐射危害。
2. 个人辐射剂量监测:操作人员及公众个体剂量被监测以识别存在的辐射风险。
3. 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分类:分类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以确定其采取的辐射保护措施。
4. 辐射防护设施: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储存、处理或输运过程中,需要实施辐射防护设施措施以限制人员暴露。
5. 辐射工作安全措施:对操作人员实施辐射工作安全措施,包括防护装备的使用、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
6. 应急放射卫生防护:制定应急计划,包括事故的预警、应急处置和疏散。
7. 辐射监测和记录:监测辐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辐射水平,并记录监测结果,以便将来进行广泛的评估和分析。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是保障人员和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应全面实施。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前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展和进步,放射源已成为现代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放射源一旦泄露或被误用,就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因此,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人类安全和促进长远进展的关键。
【一、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的紧要性】放射源是指可以发出电磁波、粒子、射线等放射性能的物质或器材。
放射源具有高能量、高穿透力、难以察觉等特点,一旦泄露或被误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例如:致癌、突变、遗传基因更改等,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人类长期延迟后代存在,对地球生态系统盘活化造成深远的影响。
因此,为保障人类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必需建立和实施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管束放射源的取得、使用、存储和处置。
【二、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是指通过立法、规章、制度、标准等手段,对放射源的取得、使用、存储、处理、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管束,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长远性。
其重要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在其订立的基础上,需要依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规定,对放射源的管理进行管束和限制。
2、责任制度为了加强对放射源安全的管理,订立明确的责任制度是必要的。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当涉及到全部管理和使用放射源的相关职责性和安全责任。
使其落实到相关人员的使用角色。
3、放射源监测体系针对不同的用途和规模,订立不同级别的监测计划,建立完善的监测仪器和技术体系,对放射源安全进行实时候监测,适时发觉并排出安全隐患。
4、放射源掌控措施在放射源使用和操作方面,应当订立相应的安全掌控措施。
包括从立项阶段开始,对放射源的掌控和管控,严格的放射源处置程序和作业安全掌控机制。
5、放射源安全教育培训放射源用户必需经过培训和具备技能后才能使用;而相关人员要求也要同时接受放射源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其放射源安全意识和理念,加强安全问题的做法和应急措施。
辐射防护知识、四种常见的射线:1太阳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宇宙射线,一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存在着射线这些射线都是电磁波。
由于光子的能量较 低,强度较小,它们大多是没有危害 核射线就和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的。
YB 和中子组成同射线一样具有很短的波长。
1)它们由a 、)它们的能量 高到足以使分子离子化导致生物组织遭到破坏。
2。
受到射线照射的生物体可能 使机体遭到不同程度“离子射线”核射线有时也叫做的破坏。
这取决于射线源的 强度和广度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通常情况下穿透力射线穿、B 射线和中子射线, 它们破坏性较小,但是防护困难。
较强的射线是Ya 透力较弱,破坏性较大,但 是防护比较简单。
所有这些放射源都是向四周空间时 刻放射射线。
X 射线2丫 射线和射线是属于原子核发射射线都是电磁波(光子)。
唯一的区别是来源:丫 X 和丫出来的辐射;X 射线指的是在原子核外部产生的辐射。
它们和光速一样 快,能穿透大多数物体,在介质中穿过波长不会发生变化但强度射线在空气中传 播几乎不受影响,它可以被几英尺的水,数Gamma 会逐渐减弱。
英尺的混凝土, 几英寸的钢或铅完全阻挡。
由于它不容易被减弱,所以能轻易的射线 Gamma 检 测到它的存在,同时人体也容易被它照射到。
多数放射源在释放 射线能量比丫 射线能量稍低。
射线或中子射线。
时都伴随着释放出a 、B X 3、辐射危害 4、 潜在照射、职业照射2、公众照射3、医疗照射1 •吸收剂量4戈瑞以下时,人 体一般不会有明显效应;但丫射线,吸收剂量在 0.25对X 射线、是,剂量再增 加,就可能出现损伤。
当达到几个戈瑞时,就可能使部分人死亡。
,受照射时间 越短,损伤越大;反之,则轻。
吸收同” “接受同样数量的吸收剂量 样数量剂量, 分几次照射,比一次照射损伤要轻。
1、常用放射线单位及换算关系表 Si井帘单也 春用準It I 換算矣議 n 枚附1■洁度 s'1Wit Ci Bq 1 克 J ICi=3, 7X10*- Bq CAa 1t/kfi (阳仑克】 R=Z 58X itT C/ks j J 伽jl r Cy=100rad 1期氏,_歐”.J 血 7IT4M r«B (Sv 述駆樹 |1 Sv =IQQ rem 卩冷儿种舸枚槪讪 會■和材懦窿瑕痢麻坏・卽那电榔□鋼虐竄喘轄櫃的前哄ilL 裁妳.咽吐・Ar 武减迥;裁时河淹发・tr 期涯帝疾斛密堂.囱亀拝中打缁■栽舉在减少n 对人体没哲怪何危肖自然界中到处都存在射线,但它的量十分的低下且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小于射丫 20卩R/h )。
放射源的危害
在以下情况下可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伤害:
1) 无意当中捡到裸露的放射源,或把放射源当废品卖掉,长时间接触放射源,有可能
造成严重的放射病,甚至死亡。
2) 安装或拆卸放射源时,不懂放射源的危害性,而当一般的物件进行安装、拆卸,没
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有可能造成超剂量照射,引起白血球下降,脱发等症状。
3) 在没有关闭放射源射线口(活门)的情况下,把手伸到放射源与装置(球、罐、塔)
之间,10~20 cm的狭小空间内,也能对手造成伤害。
4)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放射源铅罐打开,看里面的裸露放射源,对眼睛、头部造成
伤害。
5) 装置出现故障,在没有关闭放射源活门,或放射源活度很大而没有拆下来的情况下,
长时间的带源检修、抢修,也能造成伤害。
装置上的放射源,只要不动它,而是正常的短时间的巡检路过,一般不会对职工健康造
成伤害。这一点,职工们可以放心,不要过分害怕。
放射源防护基本措施
1) 控制放射源的质和量: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放射源的活度、能量
和毒性,以减少受照剂量。
2) 时间防护:在放射源旁边的时间越短越好。
3) 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越好,射线剂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屏蔽防护:任何放射源都有厚厚的铅罐包装,有的放射源还进行了二次防护,在铅
罐外又增加了铅箱,铅箱上锁。
5) 每年给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体检,包括染色体检查,发现禁忌症,需及时调离放
射工作岗位。
6) 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