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及其方言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10
京的部首|京的拼音|京的组词|京的意思jīng ㄐㄧㄥˉ◎国都(现特指中国首都北京):京城。
京都。
京华(因京都是文物、人才汇集的地方,所以称京都为“京华”)。
京畿(国都和国都附近的地方)。
京剧。
京师(首都的旧称)。
京绣。
京菜。
◎大。
◎古代数名,指一千万,亦指一亿兆。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
◎姓。
英文翻译◎京the capital of a country Beijing详细解释详细字义◎京jīng〈名〉(1) (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
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2) 同本义[artificial mound]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说文》辨京陵。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筑重京。
——《淮南子·览冥》为京邱若山陵。
——《吕氏春秋·禁塞》乃觏于京。
——《诗·大雅·公刘》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三国志·公孙瓒传》(3) 又如:筑京(堆土为小山);京丘(为战死的人所筑的坟墓。
即京观);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京冢(京观)。
泛指高大的山丘[tall mourtian]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诗·鄘风·定之方中》(4) 又如:京峙(高丘);京陵(高丘大阜)(5) 方形大谷仓[big ban]。
如:京坻(谷米堆积如山。
形容丰收);京囷(粮仓);京运(指运往京仓的粮食);京储(京仓的储备粮食)(6) 国都[capital]念彼京师。
——《诗·曹风·下泉》辞帝京。
——白居易《琵琶行》迁我京职。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京中有善口技者。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至京。
——清·周容《芋老人传》君之始入京也。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7) 又如:京吏(京师各衙门的都吏。
别于外吏而言);京圻(京都);京府(京畿。
京剧主持串词京剧主持串词汇编2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接触并使用串词的人越来越多,串词要根据整台演出的风格来决定,如庄重、如轻松。
你知道串词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京剧主持串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京剧主持串词1京剧第一集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对于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京剧之对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即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
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撰文对京剧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
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一百多年前的王瑶卿,是京剧舞台上的要角儿,穿梭出入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立于这个富丽堂皇而又戒备森严的宫廷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
王瑶卿的身影其实并不孤独。
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
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
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此时的昆曲已经盛极而衰,管弦悠扬伴随着吴音呢喃,演绎着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老套情节,抛开身份面子不管,即便是宫廷之内的王公贵胄,大概也对昆曲开始有了审美疲劳。
休宁方言的体平田昌司伍巍(京都大学) (暨南大学)0 引言本文讨论徽语休宁方言的“体”。
休宁县境内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五片∶海阳片(城区)、五城片(南乡)、临溪片(东乡)、溪口片(西乡)、流口片(山里)。
有关分区的根据,参伍巍(1990)。
除了最通行的休宁话以外,县境内还有下面几种方言∶平原地区有不少“安庆人(安庆府移民的后裔)”聚居点,对内一直使用“安庆话”;皖赣界山的一些山村使用婺源话;岭南乡一部分人口说浙江开化话以及“闽南话”。
本文的描写根据县城海阳镇的情形。
休宁方言“体”形式的特点与江淮官话一些地点相似,例如∶(1)动词后缀“~着”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持续,还可以用“述语+着+处所宾语”句式表示动作发生的位置;(2)表示完成的“~着”的否定形式是“不曾~”;(3)用在动词前面的“是/是个里/是么里”表示动作正在进行;(4)“~出来”附着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起始。
“体”的意义和形式,跟动词的类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笔者目前还没有能够归纳休宁方言的动词范畴,下面只不过是初步的尝试①。
“持续”指能有意识地继续进行该动作,“状态”指动作的结果留下某种状态。
非自主动词自主瞬间动作持续状态属性动词-----是象姓变化动词-+--+死中感知动词-+--+识得着吓状态动词----+醉病忘记自主动词动作动词+-++-跑吃静止动词+--++等低持续动词 (动作) +++--坐开关(结果) +--++坐开关自主非自主兼类动词(动作) +-++-写刻生(结果) ----+写刻生关于本方言的音系,参看平田昌司(1982)。
语料依据平田调查所得,发音合作人项毓芬老师(1934年出生)、巴越老师(1930年出生)、程从元先生(1925年出生)。
另外,黄玉梅老师(1946年出生)提供了县南部五城乡五城镇的语法例句。
在调查工作过程承休宁县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胡名丽主任、林春生先生,程昌国先生等大力协助,又蒙三菱基金会( M )人文科学研究资助,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多元地域色彩[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
”而方言又是语言的地方变体,是维系乡土情感的纽带,也是考察地方文化的活的化石,同时汉语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多元地域色彩有着重要关系。
[关键词]:汉语方言;中国文化;多元;地域色彩汉语的方言十分复杂,差异极大,这在世界语言中是少见的。
这与汉语流通地域的辽阔及使用历史的悠久有密切关系。
同样也是这两个原因,使汉民族文化除了具有共同的特征外,又呈现了不同的地方色彩,构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而方言的分歧正好反映并促进了这种地方色彩。
一、方言与文学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最明显的例证是方言与戏曲和曲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戏曲曲艺的丰富是世界罕见的。
各种戏曲曲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演唱腔调的不同上。
声腔的不同来自于方言和地方音乐的的不同。
方言不同,字音调值不同,必然造成旋律和行腔的变异。
粤剧的南国风味离不开广东方音的特殊音系,而评弹的婉转、清丽亦以“吴侬软语”著称的苏州方言密不可分。
可以说方言的差异就是造成我国戏曲、曲艺繁荣的原因之一。
(二)方言与我国小说的发展亦有密切关系。
方言语言的有选择的使用对增加作品的地方色彩、丰富人物的形象有很大作用。
像老舍的大量作品构成了一卷京都风俗画,这与他熟悉的使用北京方言有密切关系。
鲁迅小说中对吴语的提炼与巧妙运用,使他的小说明显的带有江南特色。
而这些著名作家又反过来通过他们的作品把某些富有表现力的方言词语介绍进了民族共同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对方言的研究,亦为古代小说的作者、版本多的考证及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著名小说《金瓶梅》的作者,至今是一大悬案,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就试图从《金瓶梅》的方言研究入手来推定作者的籍贯。
(三)与方言相关的另一种文学样式是民歌。
我国历史就有采风的传说,《诗经》中就收集了相当多的民歌。
民歌是研究方言的有用材料,像明代冯梦龙的《山歌》是研究明代吴语的的极为宝贵的资料。
陕西定边话与绥德话语音比较研究本文介绍陕西定边方言语音特点,主要描写属于定边话范围的红柳沟话。
第一部分描写定边话的声韵调;第二部分将定边话与绥德话进行比较,以凸显其特点。
标签:定边话绥德话语音特点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地区西端,东距榆林市所在地榆阳区314公里,与本省靖边县毗连;南距省城西安647公里,与甘肃省庆阳地区华池、环县及本省吴旗县为邻;西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170公里,与宁夏盐池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相连,处在陕甘宁蒙四省区的交界处。
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五卷),靖边话属晋语五台片,吴旗话属晋语志延片,华池、环县话属中原官话秦陇片,盐池话属兰银官话银吴片。
但定边话实际上处于三大方言区的过渡地带,据观察,其方言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尤以语音的过渡性最为显著。
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将定边话划归陕北方言区的“上面话”;张盛裕、张成材两位先生在《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分区(稿)》把定边话划归中原官话的秦陇片。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五卷)把定边话划归中原官话的秦陇片。
两种划分的分歧在于,前者着眼于方言区域与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划的一致性,而后者对方言的分区侧重于方言本身的特点。
本文认为定边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
《县志》载,定边方言总体可分为中原官话秦陇片的“秦陇”语系及以山西太原为中心的“晋语”语系两个部分;分为四个方言区:即定边话、安边话、南山话和外狩话。
其中定边话包括县城(大部分居民)、贺圈、红柳沟、盐场堡等乡镇。
本文以红柳沟镇人①(红柳沟镇位于县城西南,与定边城老住户方言一致)调查对象,重点考察定边话。
一、声韵调表(一)声母24个,包括零声母在内说明:①声母只见于”我”字;②北京话t、t‘、声母在定边话中,有的读为ts、ts‘、s,如“指”“迟”“使”;有的读为t、t‘、,如“制”“吃”“实”。
(二)韵母37个资支纸是分,即有[n:]、[in:i]、[un:u]、[yn:y]四对韵母之分。
从南阳方言“囊”说到新疆美食“馕”聂振弢张秀芹在南阳方言口语里,“好”多说成“囊”。
要问一件什么东西好不好,口头说就是:“你看囊不囊?”要是认为好,回答就是:“囊。
”表示充分肯定,回答就是“可囊!”要是很好,回答就是:“怪囊。
”要是非常好,回答就是:“真囊!”所以,在南阳经常听到“这肉炖哩囊”,“这事儿办哩囊”,“这娃儿长哩怪囊”,“这花儿开哩真囊”。
称“好”为“囊”,洛阳方言也是如此。
向西推远一点,陕西、甘肃一些地方也有这种说法。
比如陕西中部“正好”说“囊豁”,舒服说“囊哉”,很舒服说“囊囊儿的”;甘肃天水尊称老人家为“囊家”;再向东推远一点,河北、山东一些地方也有这种说法,有志气是“有囊气”或“争囊气”。
所以,民国学者王广庆著的《河洛方言诠诂》开篇第二条就是“美好谓之囊,亦曰囊气”。
复旦大学与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合作编纂的《汉语方言大词典》收了这个“囊”的形容词义项“好”,说这是中原官话(第5册,中华书局,1999,7507页)。
为什么把好说成囊?这是古汉语名词用作形容词的语法现象。
这种名词用作形容词的现象,并不罕见。
比如“康”字。
康字的本义就是米糠。
这个字甲骨文里就有了,是个象形字———一个脱谷器搓磨谷、稻时糠、米齐下的形象,十分真切。
粟、稻一类的脱壳器,南阳这里叫做“礧子”,南方叫做“砻”。
元王祯《农书》卷16说:“礧谷器,北方谓之木礧。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3说:“砻,礧谷器,所以去谷壳也。
淮人谓之砻,江、浙之间亦谓砻。
”平时,少量的粟、稻去壳,多是在石碓臼里舂,南阳叫做“確(榷)米”,或者在碾盘上碾,南阳叫做“碾米”。
而大户人家大量的谷、稻去壳,就要用礧子。
甲骨文就是这么一个礧子的形状———最上是装原粮的大漏斗,中间是旋转搓磨谷、稻的主体礧磨,下面是三条支腿,支腿中间的两列小点,就是从礧子中礧出来的纷纷落下的糠、米。
礧子有一米多高,可礧出大堆的糠、米。
脱壳而出的米,埋在那大堆的糠里,一眼看去,最显眼的还是糠。
福建方言的分区一、七个主要方言区的分布福建诸方言的分布,一是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一是与江河的流域有关。
唐宋期间这些方言形成后,福建境内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现有的方言分区和唐宋的州、军,明清以来的府、道大体是相应的。
又因为在丘陵地带,人们的聚落总是沿江河分布的,现有的方言分区又和省内几条主要江河的流域大体相当。
1、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
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音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
2、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宁府,全境属建溪流域,以旧府城建瓯音为代表。
建溪上源和崇阳溪两支流正好把闽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口音。
东片以建瓯音为代表,西片以建阳音为代表。
3、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泉州、漳州,明清的泉州、漳州二府和永春、龙岩二州。
南北两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
分别以明清的泉州、漳州两个府城的口音为代表。
原龙岩州二县由于受客方言影响成为西片口音,后起的城市厦门则集南北片的特点(泉、漳口音)成为全区的代表方言。
4、闽客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汀州,明清的汀州府。
南片口音分布在汀江流域,上杭音较有代表性,北片口音则处于沙溪上游的九龙溪两岸,宁化音较有代表性。
整个区可以旧府城长汀音为代表。
5、莆仙方言区:分布在宋代的兴化军,明清的兴化府,全境为木兰溪流域,以莆田城关音为代表。
又按莆田、仙游二县,分为南北两片口音。
6、闽赣方言区:就是宋代的邵武军、明清的邵武府,属于富屯溪流域和金溪上游,以府城邵武口音为代表。
其附属的过渡片(将乐等县)原是南剑州及后来的延平府,属于金溪流域。
7、闽中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延平府,沙溪贯穿其中。
永安、沙县分别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
二、其他边界方言和方言岛除了上述7个方言区,福建境内还有一些小区域的边界方言和方言岛。
它们也各有形成的历史和特点,分别介绍如下:1、浦城县北的吴方言浦城县地处闽浙边界,历来是入闽通道,与浙江来往密切,有不少浙江人先后来此定居。
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汉语方言分布区域辽阔,使用人口在9亿以上。
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发展跟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息息相关,只有密切联系汉族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才有可能了解汉语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
......相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夏朝为三千,西周初期还分封八百诸侯,那时候汉语及其方言的情况到底如何,因史料很少难以具体论述。
但中国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代,汉语的方言差别已可以从先秦古籍的记载中得到证实。
《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
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
"这段记载说明当时黄河东西的汉语方言已有差异。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这里说到齐语、楚语,表明在公元前3、4世纪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北方的汉语方言跟南方的汉语方言已有相当显著的差异。
秦始皇消灭了各诸侯国,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实行"书同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这种规定标准字体、使汉字定型化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方言的发展,但方言的分歧还是明显地存在,这在后来西汉扬雄所著《□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一书中反映得十分清楚。
《方言》是一本各地方言比较词汇集,所收词语按通行情况大体可分4类:①通语,是各地普遍通行的;②某地某地间通语,通行区域较广的;③某地语,通行区域较窄的;④古今语(或古雅之别语),是冷僻古语之残留,通行区域很窄。
日本京都府 [编辑本段]
指日本的京都府,日本一级行政区,京都府是日本关西地区的都道府县之一。 面积 4,612.71平方公里 ,总人口 2,646,569人(2004年2月1日)。府治位于京都市。
京都府位于日本主要岛屿--本洲岛的中西部,东邻三重县和滋贺县,西邻兵库县,南邻大阪府和奈良县,东北邻福井县,北濒日本海。京都府拥有人口260万,80%以上集中于城市,面积为4613平方公里。京都市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境内南部为京都盆地,北为丹波、丹后山地,平均高度约600米。奥丹后半岛突出于日本海中,其东为若狭湾。沉降海岸,有舞鹤、宫津等良港。较大河流为淀川水系主支流和由良川等。森林面积占75%。年平均气温14-15℃。降水量南部1,400毫米以下,北部1,600-2,600毫米,降雪期长。旧畿内的山城国,山阴道丹波国的大部分和丹后国。今包括11市,首府京都市。 1868年置京都府。工业以电机、纺织、食品等为主,运输机械(造船)、化学、一般机械亦较发达。传统工业高级丝织品、染色、陶瓷、酒类以及漆器、扇子等手工艺品夙享盛名。耕地78%为水田。南部丘陵产茶有名。乳肉用养畜业发达。鱼产丰富,海陆运输便利。多古迹名胜、寺院、美术工艺建筑和自然风景区。主要城市有京都、宇治、舞鹤等。 京都具有浓郁的日本风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它是日本纺织物、陶瓷器、漆器、染织物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它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称为“真正的日本”。京都也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好地方,无论是艺术、佛教还是民间手工艺。游客可以通过TIC学习日本烹调技术、传统工艺(丝绸、陶瓷、造纸、庙宇行头等)、日本戏剧、茶道和插花。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庆祝活动和例行节日,富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情。最为热闹的是祗园节(7月1日至29日)和时代节(10月22日)。时代节是平安神宫的祭礼,将京都成为首都后1000多年来的风俗习惯按各个不同年代的风貌列队展现。
【二、2】京都府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市部: 福知山市 | 舞鹤市 | 绫部市 | 宇治市 | 宫津市 | 龟冈市 | 城阳市 | 向日市 | 长冈京市 | 八幡市 | 京田边市 | 京丹后市 | 南丹市 | 木津川市 乙训郡: 大山崎町 久世郡: 久御山町 缀喜郡: 井手町 | 宇治田原町 相乐郡: 笠置町 | 和束町 | 精华町 | 南山城村 船井郡: 京丹波町 与谢郡: 伊根町 | 与谢野町
【二、3】京都府历史 [编辑本段]
713年 自丹波国分置丹后国 740年 圣武天皇迁都恭仁京 784年 桓武天皇迁都长冈京 794年 迁都平安京 866年 应天门之变 1156年 保元之乱 1183年 源义仲入京、平家逃亡 1221年 承久之乱、设置六波罗探题 1337年 建武中兴 1338年 室町幕府建立 1392年 南北朝合一 1467年 应仁之乱 1568年 织田信长入京 1582年 本能寺之变 1586年 丰臣秀吉、建造聚乐第 1601年 设置京都所司代 1863年 新选组组成 1864年 蛤御门之变 1867年 王政复古、废止京都町奉行所 1868年 鸟羽伏见之战、京都府成立 1869年 明治天皇、江戸行幸。东京奠都。 1889年 京都市成立。府知事兼任市长。于舞鹤设置海军第4镇守府(舞鹤镇守府) 1892年 于绫部创立大本教 1897年 设置京都帝室博物馆、京都帝国大学 1898年 京都府与京都市成为分离的两组织 1907年 于深草设置第16师团(自第4师团分出) 1932年 巨椋池干拓事业开始 1944年 第16师团、莱特岛之战全军覆灭 1945年 美国第6军司令官克鲁格将军入洛 1950年 蜷川虎三当选京都府知事、革新府政(~1978年) 1957年 陆上自卫队大久保基地设置 1964年 东海道新干线开业 1994年 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登录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1997年 京田边市成立 2004年 京丹后市成立
【三、1】日本京都市 [编辑本段] 指日本的京都市(きょうと,Kyoto ),日本京都府南部(山城地方)的城市,面积827.90平方公里,总人口1,469,472人(2005年9月1日),也是京都府府厅所在地。属于政令指定都市,包含东京特别区为全日本人口第七位。与大阪、与神户共同成为“京都阪神大城市圈”。
京都在公元794-1869年为日本首都,名“平安京”。日本平安时代建设了“平安京”,成为平安时代和室町时代的首都,为日本政权中枢;直到明治天皇东京出行为止的1100年间,大体上皆为的日本天皇居住的城市。
1889年设市。工业以纺织为主,次为食品(造酒等)以及电机、运输机械、出版印刷、精密机械、化学、铜加工等。西阵丝绸夙享盛名,染色、陶瓷、酿酒、漆器、扇子等传统工业亦甚著名。市南部形成的洛南工业地域为阪神工业地带的一环。陆、空运输枢纽。商业发达。有国立京都大学等高等学校多所。旅游业发达,多历史遗迹与古代文物,有故宫、平安神宫等。市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内,1979年建有周恩来诗碑。
【三、2】京都市地域 [编辑本段]
京都市由以下11区构成。 右京区 上京区 北区 左京区 下京区 中京区 西京区 东山区 伏见区 南区 山科区
市树: 枫树、柳树、桂树 市花: 山茶花、杜鹃花、樱花 自治纪念日: 10月15日 市长: 桝本赖兼 坐标: 东经135度46分00秒,北纬35度00分00秒
【三、3】城市环境 [编辑本段] 京都并不守旧,它只是致力保存其古老的风貌。在发展新的艺术、文化和传统等方面,京都也不遗余力。悠远的历史背景,使得京都继承了诸如建筑、绘画、雕刻、园艺、历史遗迹和民俗艺术、建筑和文物等丰富的文化遗产。日本国内将近百分之十五的重要文化财产都可以在京都找到。它的文化遗产,不论是在质或者是量上,都位居日本全国之冠。
京都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古都京都文化遗产"在1994年已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京都的17处古迹,它们是:清水寺、二条城、金阁寺、银阁寺、天龙寺、龙安寺、延历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东寺、醍醐寺、西本愿寺、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凤凰堂。平等院凤凰堂就是今天印在10日元硬币后面的建筑。
京都的文化遗产远不止这些建筑物,还包括与这些建筑物相依相伴的周围环境,还包括一些未登录为世界遗产的建筑和风景。这些寺院既包含了建筑之美、又包含了园林、造型之美,与周围的环境融合无间,的确是传统艺术的精品。京都的人们十分爱护自己的环境,1994年京都市出现了60米以上的旅馆,有不少的京都人认为这些高层建筑破坏了京都原有的风景与气氛,有些景点甚至拒绝这些高层旅馆的住客入园,以示抗议。
京都拥有天赋美丽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每年访问京都的游客有5600万人次,其中有52万为海外观光者。客人们可尽情领略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各种类型的食宿,较大的旅馆均有用精通英语和法语等外国语言的工作人员,使海外游客尽兴尽致。
在京都,人们把地名串成歌,以便记住。如《丸竹夷》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び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七条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ひっちょう とおりすぎ) 八条こえれば 东寺道 (は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とうじみち) 九条大路で とどめさす (くじょうおお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姐 三 六角 蛸 锦 四 绫 佛 高 松 万 五条 行囊 钱 声 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七条 过了八条就是东寺路 九条大路连成片
这首是明治以后,为了使机动车能够通行而重新规划修整之后新的歌词。 丸 竹 夷 二 押 御池 (まる たけ えべす に おし おいけ) 姉 三 六角 蛸 锦 (あね さん ろっかく たこ にしき) 四 绫 仏 高 松 万 五条 (し あや ぶっ たか まつ まん ごじょう) 雪駄 ちゃらちゃら 鱼の棚 (せった ちゃらちゃら うおのたな) 六条 三哲 とおりすぎ (ろくじょう さんてつ とおりすぎ) 七条こえれば 八・九条 (ひちじょうこえれば はちくじょう) 十条 东寺で とどめさす (じゅうじょうとうじで とどめさす)
丸竹夷二押御池 姐三六角蛸锦 四绫佛高松万五条 行囊钱声鱼之棚 通过了六条三哲 过了七条就是八九条 直到十条东寺为止
用地名解释起来就是: 丸太町、竹屋町、夷川、二条、押小路、御池 姐小路、三条、六角、蛸药师、锦小路 四条、绫小路、佛光寺、高辻、松原、万寿寺、五条 雪肽屋町(现在的杨梅)、键屋町、鱼之棚 六条 七条、八条、九条 十条
这首老的童谣的地名是从北到南,一行是一条从西到东的大路所包含的地名,这样的大路有十条。(京都的地图看上去好像一个大方格被割裂成很多的小方格,路都是笔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