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安装与抗震》(03G101-1)重修大纲(精)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03J101图集详解发布时间:2011-02-14 10:30:322、然后,看看其“直锚水平段长度”是否超过LaE?3、如果“是”,则不用弯15d的直钩;4、如果“不是”,则必须保证“直锚水平段长度”不小于,并且弯15d直钩。
二十七、KL中集中标注上部筋为2根18螺纹,而在原位标注支座处为4根20,是否意为通长筋为18螺纹与20螺纹在支座Ln/3处连接而成.答:问:“KL中集中标注上部筋为2根18螺纹,而在原位标注支座处为4根20,是否意为通长筋为18螺纹与20螺纹在支座Ln/3处连接而成?”答:“是。
”以上观点是正确的。
原因如下:1、支座负筋“4根20”,其伸出支座的长度为Ln/3 ,上部通长筋“2根18”,就在“Ln/3”处与左右两侧的那两根支座负筋进行连接。
2、上部通长筋可以不是“一根筋”通到头,而可以是几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连续作用(例如:本例)。
3、只有当上部通长筋与支座负筋的直径相同的时候,上部通长筋才可以“在跨中Ln/3范围内”进行一次性连接。
二十八、框架梁的锚固在柱内,要达到Lae+15d,且伸到对面,这两者是不是要取大值呀?就是达到了锚固,是不是也还要伸到对面呀,答:1、框架梁的纵筋在端支座上的锚固,首先是伸至柱外边(柱纵筋内侧);(见03G101-1图集第54页)2、然后,看看其“直锚水平段长度”是否超过LaE?3、如果“是”,则不用弯15d的直钩;4、如果“不是”,则必须保证“直锚水平段长度”不小于,并且弯15d直钩。
二十九、在集中标注处为4根25螺纹,原注位为8根25螺纹在计算时集中标注的4根钢筋是否也为单跨锚固计算,如果是的话后面详图和前面的说明是否矛盾.答:qlchen梁下部钢筋通常不采用集中标注,如果采用,则先注上部通长钢筋,在“;”号后接注下部通长钢筋。
如果集中标注了梁下部通长钢筋,又在原位标注,则原位标注取值优先(取代集中标注的同类筋)。
CDF 1、“原提问”有一个问题:集中标注的“4根25螺纹”为下部通长钢筋,是否也是按“单跨”在中间支座锚固?2、人们通常有一个看法,即:集中标注的下部通长钢筋是贯穿通过中间支座,而原位标注的下部钢筋是在中间支座锚固。
G101图集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章 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上部通长钢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5d,laE)03G101-1第54页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1/6高标高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梁顶有高差且c/h≥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连接页(二)侧钢筋总结侧钢筋总结表1-2 侧部钢筋总结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12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5页搭接15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9页侧部受扭钢筋锚固(同梁下部钢筋)端支座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直锚Max(laE,+5d)03G101-1第54页中间支座直锚Max(laE,+6d)03G101-1第54页连接同梁下部钢筋接筋长度勾住箍筋Bb(梁宽)-c+箍筋直径+弯勾03G101-1第35页直径当梁宽≤350时Φ603G101-1第61页当梁宽﹥350时Φ8根数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1-3表1-3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四) 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1-4表1-4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1-5表1-5 箍筋总结小数点的取值本例彩的四舍五入(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表1-6表1-6 吊筋总结下平直段次梁宽度+2*50斜长夹角主梁高>800夹角为60°主梁高≤800夹角为45°吊筋高度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下平直段距主梁底为h/2(h为次梁高)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按主梁计算上平直段当次梁位于主梁跨端1/3时20d 当次梁位于主梁跨中1/3时10d二、非抗震和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于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7表1-7 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抗震楼层框架梁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锚固长度LaE La钢筋骨架有上部通长筋无上部通长筋,上部钢筋有架立筋与支座负(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见表1-8表1-8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页低标高钢筋弯锚La梁顶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不同弯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9、表1-10。
平法解释补遗w请教:节点中JZL相交钢筋排布:截面较小B梁在下,截面较大A梁在上。
绝对吗?现施工5#楼筏基,横向JZL截面小且布置不规则,纵向JZL截面大且通设,依照04布筋横向梁在下纵向梁在上施工难度大,是否能将纵向JZL筋放在横向梁下以便施工?急!!!!!d 1、不要把04G101-3图集第38页右边的“断面图”绝对化。
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布筋横向梁在下纵向梁在上”,因为“横向”和“纵向”是相对的,具体工程要作具体分析。
这些观点我在《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释疑解惑》一书中已经说过了。
2、就你所举出的具体工程的例子,“纵向JZL截面大且通设”——说明此梁是比较“主要”的或者称为“强梁”;而“横向JZL 截面小且布置不规则”——说明此梁较之前面的JZL 稍弱一些。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把“纵向JZL的底部纵筋放在横向梁的底部纵筋之下”,不过,作为顶部纵筋来说,可能是“纵向JZL的顶部纵筋放在横向梁的顶部纵筋之上”(因为纵向JZL的截面较大)。
3、如果采用“第2条”相反的办法,即把“纵向JZL的底部纵筋放在横向梁的底部纵筋之上”的话,会产生如下的后果:(1) 如果截面较大的“纵向JZL”的箍筋高度不变(即JZL的梁截面高度不变),则施工中会造成把“纵向JZL”的顶面标高“抬高”了,这显然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2) 如果为了保持“纵向JZL”的顶面标高不变,势必导致“纵向JZL”箍筋高度的降低,即“纵向JZL”有效高度的降低——如果设计师要求这样做,说明他已经考虑到这个不利因素,而在配筋量上作出了相应的增加,则此时按设计师的要求去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设计师没有做出上述的考虑,而你在施工中人为地降低了“纵向JZL”的箍筋高度,即降低了“纵向JZL”的有效高度,则降低了“纵向JZL”的承载能力,这样的做法违反了设计意图,会造成不必要发生的质量事故。
4、如果还是想不清楚其中的道理的话,不妨找该工程的结构设计师咨询一下。
钢结构安装图集10版01(04)S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2004年局部修改版).pdf 01SG519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pdf02(04)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2004年局部修改版).pdf02SG518-1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pdf02SG614框架结构填充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结构构造.pdf02ZG710发泡水泥复合板.pdf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pdf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pdf0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pdf03G322-2钢筋混凝土过梁(烧结多孔砖砌体).pdf03G322-3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pdf03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筒中筒、板柱-剪力墙结构).pdf03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砌体房屋).pdf03G363多层砖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节点详图.pdf03G372钢筋混凝土雨棚.pdf03S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df03SG435-1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预应力钢筋为螺旋肋钢丝,跨度2.1m~4.8m).pdf03SG435-2预应力混凝土圆孔板(预应力钢筋为螺旋肋钢丝,跨度4.8m~7.2m).pdf03SG519-1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次梁与主梁的简支螺栓连接;主梁的栓焊拼接).pdf03SG520-1实腹式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A1~A5 Q235钢跨度6.0m、7.5m、9.0m).pdf03SG520-2实腹式钢吊车梁(中轻级工作制A1~A5 Q345钢跨度6.0m、7.5m、9.0m).pdf03SG610-1建筑结构隔震构造详图.pdf03S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pdf03SG615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建筑结构构造.pdf03SG715-1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NACL)构造详图.pdf04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pdf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适用于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pdf04G211砖烟囱.pdf04G314钢筋混凝土折线型屋架.pdf04G320钢筋混凝土基础梁.pdf04G321钢筋混凝土连系梁.pdf04G322-4钢筋混凝土过梁(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夹心墙).pdf04G323-1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工作级别A6).pdf04G323-2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工作级别A4、A5).pdf04G3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pdf04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筒中筒和板柱-剪力墙).pdf04G329-2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单层砌体房屋).pdf04G329-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砖墙楼房).pdf04G329-4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小砌块墙楼房).pdf04G329-5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配筋砖砌体楼房).pdf04G329-6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局部框架房屋).pdf04G329-7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砖排架房屋).pdf04G329-8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pdf04G337吊车梁走道板.pdf04G353-1钢筋混凝土屋面梁(6m单坡).pdf04G353-2钢筋混凝土屋面梁(9m单坡).pdf04G353-3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2m单坡).pdf04G353-4钢筋混凝土屋面梁(9m双坡).pdf04G353-5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2m双坡).pdf04G353-6钢筋混凝土屋面梁(15m双坡).pdf04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pdf04G362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pdf04G410-1 1.5mX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预应力混凝土部分).pdf04G410-2 1.5mX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钢筋混凝土部分).pdf04G415-1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型屋架(预应力钢筋为钢绞线跨度18m~30m).pdf 04G426 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pdf04G612砖墙结构构造(烧结多孔砖与普通砖、蒸压砖).pdf04J008_挡土墙.pdf04SG307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pdf04SG308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pdf04SG309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楼板与剪力墙构造详图.pdf04SG330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pdf04SG518-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悬挂吊车).pdf04SG518-3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有吊车).pdf04SG519-2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主梁的全栓拼接).pdf04SG523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pdf05G212钢筋混凝土烟囱(高度60m、80m、100m).pdf05G335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柱.pdf05G336柱间支撑.pdf05G359-1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型屋架).pdf05G359-2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屋面梁和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pdf05G359-3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一般混凝土梁).pdf05G359-4悬挂运输设备轨道(适用于梯形钢屋架).pdf05G414-1~5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pdf05G511梯形钢屋架.pdf05G512钢天窗架.pdf05G513钢托架.pdf05G514-1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轻级工作制(A1~A3)Q235钢.pdf05G514-2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235钢.pdf05G514-3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A4、A5)Q345钢.pdf05G514-4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重级工作制(A6、A7)Q345钢.pdf05G515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pdf05G516轻型屋面钢天窗架.pdf05G517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pdf05G525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05SG105民用建筑工程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结构专业.pdf05SG110建筑结构实践教学及见习工程师图册.pdf05SG332小城镇住宅结构构件与构造.pdf05SG343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pdf05SG408 SP预应力空心板.pdf05SG521-1钢檩条钢墙梁(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檩条).pdf05SG521-2钢檩条钢墙梁(冷弯薄壁斜卷边Z形钢檩条).pdf05SG521-3钢檩条钢墙梁(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檩条).pdf05SG521-4钢檩条钢墙梁(冷弯薄壁卷边槽钢、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墙梁).pdf 05SG522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结构构造.pdf05SG616混凝土砌块系列块型.pdf05SG811条形基础.pdf06CG01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AAC)砌块和板材结构构造.pdf06CG08悬挂运输设备轨道设计计算(附计算软件).pdf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pdf06G112_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pdf06G901-1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PDF06SG331-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pdf06SG429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及构造详图.pdf06SG432-1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坡板宽度2.4m).pdf06SG501民用建筑钢结构防火构造.pdf06SG515-1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pdf06SG515-2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部分T型钢).pdf06SG517-1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圆钢管、方钢管).pdf06SG517-2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部分T型钢).pdf06SG524钢管混凝土结构构造.pdf06SG529-1单层房屋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工字型截面钢柱柱脚连接).pdf06SG614-1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pdf06SG812桩基承台.pdf07G120工程做法(自重计算).pdf07FG05人防窗井.pdf07FG03人防楼梯.pdf07FG01人防荷载及构造.pdf07SG359-5悬挂运输设备管道(适用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pdf 07SG518-4多跨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无吊车).pdf07SG526户外钢结构独立柱广告牌.pdf07SG531钢网架结构设计.pdf93G436(一)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pdf93G436(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pdf94G316Π型钢筋混凝土天窗架.pdf95G358-1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总说明和结构构造).pdf95G358-2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折板构件).pdf95G358-3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悬挑构件).pdf95G358-4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悬挂集中荷载折板).pdf95G358-5钢筋混凝土V形折板(托梁和三脚架).pdf95G42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pdf95G428 12m预应力混凝土鱼腹式吊车梁.pdf95G437-1预应力V形折板(总说明和结构构造).pdf95G437-2预应力V形折板(冷拔低碳钢丝折板构件).pdf95G437-3预应力V形折板(碳素钢丝折板构件).pdf95G437-4预应力V形折板(悬挂集中荷载折板).pdf95G437-5预应力V形折板(悬挑折板).pdf95G437-6预应力V形折板(托梁和三脚架).pdf96G370(一)混凝土空腹屋架(12m跨).pdf。
平法答疑问:在现浇楼板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十字节点处由于有两层梁筋,两层板筋常无法满足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
为了盖住钢筋只能增加砼厚度,还有由于起拱梁中部也存在此问题。
比如梁的保护层为25 上部板筋为∮14 保护层剩余最多11不能满足不小于15且不小于钢筋的直径的要求,而在中部起拱位置则几乎没有保护层。
03G101中是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那么是否可以适当减小箍筋高度答:板的保护层厚度小于梁的,因此板筋与梁箍筋在一个层面。
你提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方向的框架梁在框架柱内交叉时,结构设计工程师是不是已经考虑一个方向梁的计算高度应该多减去一个相交叉的纵筋直径(这是必须应该考虑的,否则施工无法满足规范要求)。
保护层最小厚度要明白“最小”的含义,当一个方向梁顶保护层为最小时,另个方向的梁顶保护层应该比保护层最小厚度再多出一个钢筋直径,否则无法符合规范要求。
问:现浇钢筋砼板的上皮负弯距钢筋的锚固是否按03G101-1中的la,上皮负弯距圆钢钢筋深入支座弯锚后还要180弯钩吗?答:板扣筋(光圆钢筋)在施工界的习惯做法是不加弯钩,跨内端这样处理没有问题,但在端支座就要看原设计假定。
如果设计的端支座负弯矩筋为构造配置,则可不加180度小弯钩;如果端支座按刚接考虑(如以剪力墙为端支座并按刚接),则宜做180度小弯钩以保证满足锚固要求。
问:1、常见的筏板基础是梁底与板底一平,梁顶有可能比板顶高。
现在图纸上有另一种有梁式筏板,却是梁顶与板顶一平,梁底比板底低,为方便称呼,姑且称之为“倒筏板”(也许有更规范的名称,请陈教授指正)。
2、现在的问题是:“倒筏板”梁的上部纵筋放在筏板上层钢筋网的上面还是下面?(设计上什么也没有写,也问不出来)我的分析是:地基土压力通过筏板钢筋传递给梁,所以“倒筏板”上层钢筋网放在基础梁上部纵筋的下面。
您说对吗?3、“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与短向钢筋哪一种钢筋放在上面?我的分析是:“倒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其长向钢筋放在下面,短向钢筋放在上面。
16G101-1图集培训大纲本图集替代11G101-1,如新图纸设计说明仍采用原11G101在图纸会审上应提出,改用该图集。
一、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主要有以下形式:(1)适筋破坏:该梁具有正常配筋率,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随着受拉钢筋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压混凝土边缘纤维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此种破坏形式在破坏前有明显征兆,破坏前裂缝和变形急剧发展,故也称为延性破坏.(2)超筋破坏:当构件受拉区配筋量很高时,则破坏时受拉钢筋不会屈服,破坏是因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的。
发生这种破坏时,受拉区混凝土裂缝不明显,破坏前无明显预兆,是一种脆性破坏。
由于超筋梁的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破坏前无警告,并且受拉钢筋的强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不经济,故不应采用。
(3)少筋破坏:当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小时,其抗弯能力及破坏特征与不配筋的素混凝土类似,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则裂缝区的钢筋拉应力迅速达到屈服强度并进入强化段,甚至钢筋被拉断。
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很宽、构建扰度很大,而受压混凝土并未达到极限压应变。
这种破坏是“一裂即坏”型,破坏弯矩往往低于构件开裂时的弯矩,属于脆性破坏,故不允许设计少筋梁。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截面主要破坏形态:(1)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且箍筋配置较少、间距太大时,斜裂缝一旦出现,该裂缝往往成为临界斜裂缝,迅速向集中荷载作用点延伸,将梁沿斜截面劈裂成两部分而导致梁的破坏。
破坏前梁的变形很小,且往往只有一条斜裂缝,破坏具有明显的脆性。
(2)剪压破坏:当剪跨比适中或箍筋量适量、箍筋间距不太大时,发生得破坏称为剪压破坏。
剪压破坏有一定预兆。
(3)斜压破坏:这种破坏发生在剪跨比很小或腹板宽度很窄的T形梁或I形梁上。
发生这种破坏时破坏荷载很高,但变形很小,箍筋不会屈服,属于脆性破坏。
验收时应注意不要千篇一律的只看图集节点,这只是局部,首先应该确定的前提时所有钢筋规格型号尺寸等是否和图纸一致,主要控制项目保证了再去看局部节点做法。
G101图集总结(共3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 G101平法钢筋总结表第一节梁构件钢筋计算总结表一、抗震楼层框架梁(一)上部通长筋总结上部通长筋总结,见表1-1表1-1 抗震楼层框架梁上部通长筋的锚固与连接情况出处上部通长钢筋锚固端支座直锚Max+5d,laE)03G101-1第54页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1/6高标高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1页低标高钢筋直锚laE03G101-1第61页梁顶有高差且c/h≥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03G101-1第61页梁宽度不同宽出的不断直通的钢筋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连接页(二)侧钢筋总结侧钢筋总结表1-2 侧部钢筋总结情况出处侧部构造钢筋锚固12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5页搭接15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299页侧部受扭钢筋锚固(同梁下部钢筋)端支座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直锚Max(laE,+5d)03G101-1第54页中间支座直锚Max(laE,+6d)03G101-1第54页连接同梁下部钢筋接筋长度勾住箍筋Bb(梁宽)-c+箍筋直径+弯勾03G101-1第35页直径当梁宽≤350时Φ603G101-1第61页当梁宽﹥350时Φ8根数间距为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三)下部钢筋总结下部钢筋总结,见表1-3表1-3 抗震楼层框架梁下部通长筋总结(四) 支座负筋总结支座负筋总结,见表1-4表1-4 抗震楼层框架梁支座负筋总结(五)箍筋总结箍筋总结,见表1-5表1-5 箍筋总结小数点的取值本例彩的四舍五入(六)吊筋总结吊筋总结,见表1-6表1-6 吊筋总结下平直段次梁宽度+2*50斜长夹角主梁高>800夹角为60°主梁高≤800夹角为45°吊筋高度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下平直段距主梁底为h/2(h为次梁高)次梁高度>主梁高度的1/2时吊筋按主梁计算上平直段当次梁位于主梁跨端1/3时20d 当次梁位于主梁跨中1/3时10d二、非抗震和楼层框架梁(一)抗震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抗震于非抗震楼层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7表1-7 抗震KL与非抗震KL的区别抗震楼层框架梁非抗震楼层框架梁锚固长度LaE La钢筋骨架有上部通长筋无上部通长筋,上部钢筋有架立筋与支座负(二)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见表1-8表1-8 非抗震楼层框架梁总结弯锚Max(+5d,)+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04页中间支座变截面梁顶有高差且c/hc>1/6高标高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2页低标高钢筋弯锚La梁顶有高差且c/hc≤1/6上部通长筋斜弯通过,不断开梁宽度不同弯出的不能直通的钢筋弯锚+15d《钢筋混凝土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第313页三、抗震屋面框架梁(一)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楼层框架梁和屋面框架梁的区别见表1-9、表1-10。
建筑方面的图集03J101平法看图要点之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原则:先校对平面,后校对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分类逐一细看;先看各构件,再看节点与连接。
1.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
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2.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
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墙柱及洞口布置,查对剪力墙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是否正确。
特别应注意变截面处上下截面与轴线的梁轴线的关系;3.从图中(截面注写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写方式)检查剪力墙身、剪力墙柱、剪力墙梁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
当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时,应将表和结构平面图对应起来一起看;4.剪力墙柱的构造详图和剪力墙身水平、竖直分布筋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柱的配筋,搞清从基础到屋顶整根柱或整片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5.剪力墙梁的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锚固、箍筋设置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6.其余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剪力墙与填充墙的拉接;7.全面理解剪力墙的配筋图,读者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整片剪力墙各构件的配筋立面图。
抗震柱KZ的箍筋还是外箍加拉筋好一位呢称为涵秋1234的网友不久前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发帖说:03G101-1中讲到柱复合箍筋时,有一点让人很疑惑的地方,就是柱的复合箍筋里面套的小箍筋可以用拉钩代替,大家可以仔细看03101-1的46页注2的这句话,如果那样,能够省下一些制作箍筋的钢筋,尽管是笔误,但是估计没人敢那样做,我把那句话挑出来问过技术负责人、监理总监、设计院设计师,大都认为是笔误,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没人敢表态,这也印证了对03G101的评价,作为参考可以,依据只能选取有用的。
一丁老师指出,03G101-1关于柱复合箍的这个要求提得非常好,不是笔误,而是一项有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做坚强依托的切实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大箍套小箍,(03G101-1)主要是对梁箍筋的设计要求;对抗震框架柱子的井字复合箍,(03G101-1)则推崇外箍加拉筋的抗震构造。
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两者相同之处在于:一方面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来说,在抗震时都希望首先在框架梁或连梁上出现塑性铰而不是在框架柱或剪力墙上,即所谓“强柱弱梁”或“强墙弱连梁”;另一方面从构造的角度来说,两者都必须满足抗震的构造要求,具体说来框架梁和连梁的纵向钢筋(包括梁底和梁顶的钢筋)在锚入支座时都必须满足抗震的锚固长度的要求,对应于相同的抗震等级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的直径和加密区间距的要求是一样的。
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
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 且不是强条的规定。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人常犯的错误有:一是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编成了框架梁,而且箍筋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或把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编成了连梁;二是在连梁的配筋表中不区分连梁的高度和跨高比而笼统的在说明中交待一句“连梁腰筋同剪力墙的水平钢筋”,这时如果连梁中有梁高大于700mm或跨高比不大于2.5而剪力墙墙身配筋率小于0.3%或水平分布筋的直径不大于8mm时,容易违反“高规”第7.2.26条的规定,而且该条还是强条,这应引起设计人的注意。
《钢结构制作安装与抗震》(03G101-1)重修大纲一、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两大部分:
1、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
2、标准构造详图
二、学习范围
要求掌握部分:
1、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相关构造详图
2、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及相关构造详图
3、剪力墙施工图制图规则及相关构造详图
本课程内容没有了解部分,全部要求掌握。
三、学习方式
1、在学习本课程时,要将前面的制图规则和后面的构造详图结合来
学习。
难点在后面的构造详图,要重点阅读,并且结合工程实践对照学习。
2、要注重与力学及混凝土结构课的内容联系学习。
虽然本课程是介
绍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如何表示,但钢筋的很多构造要求与我们力
学与混凝土结构课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联系相关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掌握本课程内容。
3、在学习梁柱墙的表达方式时,可以采用相互对比的方法加深印象。
四、习题
简答题:
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哪些,并说明哪些是必注的,哪些是选注
的?
2、剪力墙的边缘构件有哪两大类,他们各有哪些类型?
3、简述混凝土抗震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范围?
4、简述混凝土抗震梁箍筋加密区的范围?
识图题:
请写出如下梁平法施工图所表达的所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