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课教案(适用于中小学)
- 格式:docx
- 大小:41.24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影视教育备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学影视教育备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习如何观看影视作品,并培养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影视作品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学重点:1. 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影视作品的观看和分析。
3. 影视作品的创造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影视作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育意义较强的影视作品,如动画片、纪录片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视、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段有趣的影视片段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引导:提问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喜好和观看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影视教育的重要性。
二、讲解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10分钟)1. 讲解影视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强调其对学生认知、审美和情感发展的积极影响。
2. 通过实例解释影视教育的作用,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等。
三、观看和分析影视作品(15分钟)1. 选择一部适合小学生的影视作品,播放片段。
2. 引导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提醒他们观察片中的细节和情节发展。
3. 分析影视作品的主题、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影视作品的创造和表达(2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影视主题并进行创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想法。
3. 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观看和评论,鼓励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展望下节课的主题和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参与影视教育。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观看更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影院、电视台等与影视相关的场所,增加实践体验。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举办的影视创作比赛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课程名称:《影视鉴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掌握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小组讨论、个人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影视艺术,关注社会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影视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影视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作品。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看哪些类型的影视作品?为什么?二、新课讲解1. 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影视艺术是指以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
2. 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从电影的诞生到现代影视艺术的繁荣,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3. 影视艺术的特点:直观性、真实性、综合性、时代性等。
三、影视鉴赏方法与技巧1. 观看作品时,关注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场景、音乐、摄影等元素。
2. 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如镜头运用、色彩运用、音乐运用等。
3. 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观看一部经典影视作品,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在上一节课的课堂练习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二、深入讲解影视鉴赏方法与技巧1. 镜头运用:讲解不同镜头类型(如特写、远景、中景等)的特点和运用场合。
2. 色彩运用:讲解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如象征意义、情感表达等。
3. 音乐运用:讲解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如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观看一部经典影视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撰写一篇影评。
《影视鉴赏》教案第5课电视艺术第五课电视艺术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电视艺术,了解电视剧、电视节目在艺术表
现上的特点,以及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一、电视剧
电视剧是电视台播出的影视作品,通常分为连续剧和单剧两种形式。
电视剧的拍摄需要借助摄影、编剧、导演、演员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人
才共同合作,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剧情安排,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电视台安排的特定内容,包括新闻、综艺、纪录片、访
谈等多种形式。
电视节目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以独特的视听效果和
内容传达方式,吸引观众的收视和关注。
三、电视艺术表现特点
在电视艺术中,画面是最直观的展现形式,通过镜头的运用和视觉
构图,创造出不同的美学效果。
音响是影视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配乐、音效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情感表达和剧情张力。
剧情设置和
角色塑造是电视艺术的核心内容,通过清晰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吸引观众的观赏欲望。
四、影视作品创作要素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剧本、导演、演员、摄影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剧本是创作的灵魂,好的剧本能够为整部作品提供坚实的基础。
导演是整个作品的掌舵人,通过对剧情和人物的把握,展现出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演员的表演功力和角色理解对作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此外,音效、画面、美术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也为影视作品增色不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电视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观影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发现影视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影视鉴赏教案模板(共8篇)第1篇:影视鉴赏教案《肖申克的救赎》观看鉴赏-永不停息的自由之路知识目标1.了解影视作品中台词艺术和反讽艺术手法的运用。
2.感受和分辨象征艺术手法在影视艺术形式中的广泛应用。
能力目标学习多角度深层次解读作品及文本的涵义。
德育目标感受作品传递给观众的希望、自由、救赎、友情等情感价值。
硬件准备:《肖申克的救赎》DVD 教师推荐:1、鉴赏分析电影主旨思想。
2、《肖申克的救赎》带给我们的哪些感动?课时准备: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救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需要解救的自我,这关乎信仰,关乎对生命的期许与责任。
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对自己生命的态度,那是一种永不放弃的执着,那是一种对自由和幸福真诚地渴望。
二、剧情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所讲的故事是1947年,年轻的银行家安迪•杜沃伦以杀妻罪被判无期徒刑,关入肖申克监狱。
安迪开始适应监狱生活,并和犯人瑞德建立友情。
安迪由于精通财务知识,利用这些知识帮助狱警哈德利免税地继承兄长的遗产,狱警请犯人喝酒。
安迪也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变态囚犯的骚扰。
成为监狱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但他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州议会写信要款,为监狱建造了图书馆。
后来年轻犯人汤米证明安迪没有杀人。
典狱长为了留住安迪为其服务,杀死了汤米,安迪知道按正常的方式出狱无望,坚持不懈地挖掘隧道,最后越狱成功,重获自由。
并揭发典狱长诺顿受贿的罪行,令其身败名裂,在办公室内自杀。
瑞德获得假释后,找到安迪,老友重逢。
三、观赏正片: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四、影片分析1、执著的希望这是一部描写监狱生活的影片。
银行家安迪被诬陷进了监狱, 受尽狱警和犯人的折磨, 可是矢志不渝, 乐观对待人生, 充满希望地面对一切, 最终运用智慧逃出冤狱,并使恶人伏法。
影片告诉人们:无论什么, 都关不住希望, 一切皆因希望而起, 一切只要有了希望便变成可能。
2、渴求自由在监狱中, 什么是最大的希望?对, 就是自由, 自由是最大的最后的希望。
小学电影欣赏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电影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电影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电影的制作过程和要素
3. 学习欣赏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入电影的话题,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电影的分类、制作过程和要素,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
3. 观影欣赏:选择一部适合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儿童电影,观影过程中引导学生
观察电影的细节和情节,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视听效果
等方面,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观影体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促进学生对电
影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观影过程中的表现和讨论的参与度。
2. 收集学生对电影的总结和反思,评价其对电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加电影创作和欣赏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鼓励学生观看更多优秀的儿童电影,拓展他们的电影欣赏视野。
影视鉴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影视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影视艺术、影视作品、影视语言等。
2. 影视作品的类型:故事片、纪录片、动画片、广告片等。
3. 影视作品的特点: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情节性、真实性等。
4. 影视作品的审美原则: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创新性等。
5. 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价、质疑、探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影视作品的审美原则。
2. 教学难点: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影视作品的审美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引导学生体验影视艺术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影视作品的审美原则、批判性思维进行交流、探讨。
4. 实践法: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影视作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
2. 第二课时:影视作品的审美原则。
3. 第三课时:影视作品的批判性思维。
4. 第四课时:经典影视作品案例分析。
5. 第五课时:影视作品欣赏与评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影视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2. 影视作品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分析深度、观点独到性和文字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影视鉴赏的理论题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影视作品:收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用于案例分析和欣赏。
2.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影视鉴赏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影视资讯、评论和学术文章,丰富教学内容。
课题:第五章影视艺术的鉴赏内容:各种类型的影视艺术鉴赏鉴赏方法重点:各种类型的影视艺术鉴赏鉴赏方法难点:鉴赏方法手段:理论与实践结合,讲授与多媒体结合过程:一、影视艺术审美的心理要素感知——经过视听感官直接感受到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比文学更直接,比戏剧更真实)注意——不自觉地参与视觉中心转移的创造性活动,将各种看似无关、琐碎的情节贯穿在一起,获得审美理解。
(注意的有机整体性)联想和想象——比其他艺术样式的联想和想象更直观、更迅速、更强烈,但由直观也带来联想和想象的被动性。
(由情节、人物所联想到……,直观的具体化影响想象的空间,不如文学)情感——移情:把情感注到直观的艺术形象之中共鸣:与作品中人物情感契合无间、爱恨相同理解——不断理解情节发展、人物关系、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把握意蕴哲理。
二、鉴赏的作用(一)对观众具有审美认识价值影视鉴赏与其他文学艺术诸如小说、戏剧之类鉴赏一样,具有其能够帮助观众思考、认识一定的社会生活,了解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各种社会现象以及它们存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和原因。
(二)对创作具有信息反馈的作用影视艺术作品采用的是高投资、企业化的制作方式,每一部影视艺术片都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摄制者承担的经济风险自然要比创作一般艺术品大得多。
从艺术创作来看,影视艺术家除了如其他艺术家那样用自己的作品感染、教育人民群众外,更应该特别重视从人民群众那里,从他们对影视的欣赏、品评中,获得信息反馈作为自己创作实践的参照系。
(三)对评论具有审美基础的作用影视作品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常常需要反复欣赏才能品鉴入微,才能细致准确把握影视作品的真谛,从而作出正确的评判。
可以说,独具创见的评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论家的鉴赏力,独到的鉴赏力对评论具有审美基础的作用。
在此,应当注意,不能忽视广大群众对影视的反馈意见,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某些人以个人的好恶,随意褒贬影视作品,从而克服某些人对影视创作横加干涉的现象出现。
影视鉴赏教案
影视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细节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影视作品的细节和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并简要介绍其内容和好感原因。
2. 概念讲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影视鉴赏的概念,即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分析和理解,了解其中的艺术魅力和内涵。
同时,教师还要讲解一些常用的影视鉴赏方法,如对演员的表演、摄影技术、剧情推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影视作品欣赏
教师选择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播放一段精彩的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片段中的细节和表现手法。
4. 影视作品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对整个影视作品进行分析,从演员的表演、剧情的发展、摄影的技术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注意归纳出影视作品的主题和风格。
5. 影视作品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出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6. 影视鉴赏实践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最后将自己的鉴赏结果向全班展示。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对影视作品的欣赏能力,并提高了对影视作品细节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进行简单的讲解和欣赏,没有过多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训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观察能力。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影视艺术概述2. 电影史发展3. 影视作品鉴赏4. 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的融合三、教学过程1. 导入2. 课堂讲解3. 视频赏析4. 学生讨论5. 总结与反思四、教学资源1. 影视作品视频2. 影视艺术相关书籍和资料3. 课堂讨论小组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2. 学生鉴赏能力3. 学生对影视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以一个有趣的影视片段开场,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看哪些电影?为什么?2. 课堂讲解(15分钟)- 简要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讲解电影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代表作品。
3. 视频赏析(20分钟)- 播放一部经典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 提问: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谁?他运用了哪些手法?这部电影的风格是什么?4. 学生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刚刚观看的电影片段。
-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引导学生反思:通过学习影视鉴赏,你们有哪些收获?八、教学案例范文:影视鉴赏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艺术鉴赏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人性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概述2. 电影主题和人物分析3. 电影艺术手法赏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 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经典片段开场,引发学生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部电影吗?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课堂讲解- 简要介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 讲解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视频赏析- 播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
教案——影视鉴赏课 硬件要求:多媒体教室或是笔记本电脑若干。 目标群体:小学5年级以上的学生 课程必要性:影视鉴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还能锻炼其看待事物独特的思考能力。而缺乏一种正确看待电影的态度或方式,不加选择地模仿就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新闻报纸曾经多有报导学生模仿《古惑仔》或是日本色情电影而走上不归路。因此这个课程就显得很是必要。 第一模块:电影与电影史概述 内容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包括电影。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现如今人们观看电影的渠道越来越丰富。而何为电影,电影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基本的电影常识确是鲜有人知。
1、新课导入先简单提问什么是电影?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就加上自我介绍吧。看看学生们心中对电影的想法,了解一下同学们都看过哪些电影,适时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说出我对电影的看法。问问有多少同学们家里已经有电视机,甚至是电脑。 2、教学内容 (1)从物理上对电影的解释及介绍电影的基本定义。物理上即指人眼对画面具有滞后性,电视机或是放映机利用这些特性实现了人们对动态画面的观看。基本定义指的是电影(film,亦称映画、第七艺术)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基本的一个电影历史,之后再对此进行随机问答,确认同学们对其的了解程度并强调知识点。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世界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的实验电影《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火车进站的场面在幕布上放映时,观众们被吓得惊惶四散。 1905年背景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二维到立体。 (3)先向同学们询问有多少人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再引出我们对电影的分类,进行简单介绍,点到即止。 按场景:警匪如香港片、科幻(Sci-Fi)如《星球大战》、战争(War)如《地道战》 按情绪:剧情(Drama)、爱情(Romance)、恐怖(Horror)、惊悚(Thriller)、动作(Action)、冒险(Adventure) 按形式:歌舞如印度片、动画(Animation)如《喜羊羊和灰太狼》、记录(Documentary) 按时长:电影(Film)一般大于90min、电视剧(TV-Series)一般是20min-60min在此可对美剧、英剧、日剧等做一些基础介绍、微电影(Micro-film)小于90min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 (4)在电影分类的基础上对一些特别的、比较有意思的类别做一些特别的解释。结合自身经历聊聊电影给自己带来了什么。 《奥特曼》系列属于哪个类型?特摄片。是特指由日本拍摄的以奥特曼、假面骑士、超级战队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影片。因为在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这样的拍摄手法是相当先进的,一般来说,特摄片比特技片成本低,做工也比较粗糙,画面感远不如特技效果。只能说是一个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 以前小时候是怎么看电影的?是等村头有人在用放映机放,还是偷偷去店里借碟片。现在又是怎么看电影的?是到网上去下载或是跑去电影院看。 (4)介绍豆瓣电影网及对电影好坏的评级制度。顺便要强调一下去多媒体教室看片的纪律问题。介绍一下接下来要看的影片什么的。 Movie.douban.com 满分10分,可以打1到10分。 5颗星系统。 排队进退,服从指挥;安静观看,不留垃圾。(可让孩子们跟着念几遍)
3、课堂总结:电影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艺术表达方式。真正好看的电影不管谁看了,都觉得好看。我们在观看他们的同时,也要保持有自身独立的思考,善于观察,敢于批判。 第二模块:《冰雪奇缘》如何玩转打脸游戏 内容概述:美国迪士尼在2014年2月份推出了他们的第12部公主电影《冰雪奇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次的鉴赏能帮助同学们回忆以前所看过的迪士尼好片,我们不仅仅是要深究《冰雪奇缘》背后的价值所在,同时也能借此对西方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导入新课:通过询问上节课观看的电影的名字或是内容,引导同学们要学会去记住自己看过的影片名字(英文名)和内容。
2、内容讲述(知识与技能): (1)主题(主旨,由高到低):爱、亲情、战胜恐惧。 (2)影片的艺术之美: 根据网上百度百科的信息,这部电影至少花了9亿元人民币。全片融合了芭蕾、歌剧和油画,使得影片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如果制作团队里没有对这些比较了解的人才,是做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3)迪士尼经典之作的内容概述及其重复的故事模式 从《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入公主电影 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1950年《灰姑娘》,辛德瑞拉 1959年《睡美人》 三部公主电影的共同之处:1.这几位公主软弱无力,都得借助他人的帮助。不是女巫有什么魔法就是王子要多亲几下。
2.王子都是站在公主这边,并最后和公主成亲了。 3.王子和公主认识不到一天,就要互许终身。一男一女,认识不到一天竟然就要结婚了。 这里可以再和同学们回顾一下迪士尼有哪些经典之作。 (4)迪士尼打脸行动 安娜公主带着王子和爱莎女王提订婚的时候,爱莎直接就说:“你竟然和你刚认识一天的人订婚。”迪士尼在这里打了自己一巴掌,为自己过去的故事模式彻底打了一巴掌。爱情不是只有火花就够,不是一见钟情看对眼了就够,朝夕相处,共同患难才能见真情。但你们不要以为迪士尼会就此善罢甘休,所以后来安娜公主被姐姐所伤,地精告诉她只有真爱之举能救她时,你们是不是都以为要王子亲一下她才行?
结果王子竟然想杀了安娜和爱莎。迪士尼在此打了你们一巴掌,叫你喜欢白马王子。然后你们又觉得那个车夫可以救她,于是车夫就赶忙回来,却没赶上。她姐姐反倒是最后救了她。迪士尼在此打了你们第二个巴掌。告诉你们,所谓爱情不一定是真爱,但血溶于水的亲情绝对是真爱。
(5)该片与迪士尼之前所作的差别(可以用来当作问题问同学们) 王子首次在《冰雪奇缘》中学坏 公主终于拥有了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能力 公主有个妹妹 (6)浅谈交流一些有趣之处 在中国,4是不吉利的数字;而在西方,13是不吉利的数字。恰巧王子是家中的第13个王子,暗喻了其永远都不可能当上国王,也让王子的首次学坏变得合乎情理,而安娜是迪士尼的第13位公主,这更是为王子和安娜公主之后的分手打下基础。
爱莎的这个魔法就是指代了我们成长的恐惧,对自己可能无法控制力量的恐惧。这一直是她要对付的敌人,尽管她的父母告知了她,爱能克服恐惧,但她当时太小了,根本听不懂。魔法初次暴走的时候,喷泉就冻成了一副狰狞的样子,而在最后却化成了一只华美的凤凰。 手套是自我掩饰的一种象征。爱莎脱下手套就解放自己,施展魔法。王子脱下手套就做回自己,成为反派。
安娜公主之所以第一次找爱莎劝解失败,是因为那个时候她还以为她的真爱就是王子,而直到保护爱莎的那一刻才知道爱莎是自己的真爱。
(7)人物分析——雪宝 雪宝他天性乐观,渴望夏天。他最早出现的时候是在片子开头,当时他还没有活过来。但活过来之后打招呼时却说着和爱莎一样的话,由此可知其实他就是爱莎和安娜感情深厚的象征,虽然姐妹已经很久都没有一起玩过了,但这种深厚的纽带却是剪都剪不断的。而他对夏天的渴望也正是爱莎自己内心对夏天的渴望
(8)拓展——女权主义(如果时间充裕就可以讲讲这个,这个比较高深,一般不讲)
这部电影还可能暗喻了女权主义的崛起,所谓女权主义,就是认为女性应该和男生做同样的工作,赚同样的钱,有同等的地位待遇。爱莎这个公主终于是拥有魔法,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再是求助于女巫或是王子。外国有首歌叫《辛德瑞拉》就唱到:我宁愿自己拯救自己(I'd rather rescue myself.)。
3、课堂总结: 迪士尼深知他们的动画片对于儿童是有教育意义的,他们的每一部片子都是力求经典,精益求精。观看他们的电影,我们不仅可以得到美的体验,艺术上的熏陶,同时还能在欢笑中明白一些道理,发泄自己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P.S.感谢豆瓣影评的帮助: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202982/
第三模块:《霸王别姬》不疯魔不成活 内容概述:国产电影并非一无是处,而谈及它,《霸王别姬》的地位可谓富有戏剧。由一开始的禁片到后来大受佳评的好片。这部陈凯歌由导演的片子中,张国荣的表演是可圈可点,他在片中的命运同他的人生相重叠也教人唏嘘扼腕。即使在现在,这部片子里的许多对话依旧能穿越时空,是不可多得的佳片! 1.导入新课: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演员戏里戏外的生活是否一模一样,演员的人生才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好戏。 2.内容讲述(知识与技能): (1)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2)《霸王别姬》的介绍(分为书本的和历史的):电影改变自同名小说《霸王别姬》,作者是李碧华。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心高气傲,不听忠言,最终与爱妻生离死别、兵败刘邦的故事。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3)主题:历史的变迁、小人物在历史变迁中无从选择,只能受到伤害、真实的人性 (4)人物分析 程蝶衣:他是全片中性格表现最为丰满的角色。自打那句“奴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就得了颗女人心,虽然身得俏丽精致可生理上还是个男人,所以他跟那世道互相别扭。大概他有忧郁人格,所以对段小楼和京剧才有那样的依赖感,比爱自己更多的爱对方,大概他也有强迫人格,所以才那样强烈的需要安全感,希望一切保持原状。他对段小楼的爱,出于天性也可以归为人性的一部分。他是理想主义,太追求人性中美的那一面,受到打击就容易走上歧途比如吸鸦片甚至自杀。自小失去母亲(妓女)又使得他对曾为妓女的菊仙心存依赖,可在最后却又在文革时期互相揭露伤痕。他所托非人的失望使得他最终自我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