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10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一、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目标1.提供标准化的医疗服务:通过制定临床路径,明确疾病的治疗流程、时间节点和临床指南,为医务人员提供标准的操作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一致性和质量。
2.提高医疗效果:通过严格的临床路径管理,协调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患者在规定时间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疗。
3.降低医疗费用:通过明确疾病的治疗流程,规范药品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二、制定临床路径1.选择临床路径的领域:根据医院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临床路径管理的疾病领域,如心脏病、癌症等。
2.制定临床路径的团队:组建临床路径的制定团队,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医疗专业人员。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3.收集证据和研究文献:通过搜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研究文献等,获取最新的治疗方法和信息,为临床路径的制定提供依据。
4.确定流程和时间节点:根据证据和研究结果,制定疾病的治疗流程和时间节点。
流程应包括入院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手术和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5.制定临床路径文档:根据制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制定临床路径文档,包括疾病的病程控制表、医嘱单、护理流程等。
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方案1.建立信息系统支持:建立包括电子病历、医嘱系统、药房管理系统等在内的信息系统,将临床路径纳入其中,为医务人员提供实时的临床路径指导。
2.培训医务人员:通过举办培训班和讲座等方式,向医务人员介绍临床路径的管理方法和意义,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和理解。
3.监测和评估:建立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确保临床路径的执行符合质量标准。
5.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临床路径的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提高医疗效率。
总结: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及实施方案是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管理方法,通过明确疾病的治疗流程和时间节点,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1.确定临床路径管理的目标:明确临床路径管理的目标,例如提高治疗结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
2.确定参与临床路径管理的人员:确定医院内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等。
3.制定临床路径管理的标准:根据国际、国内的临床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制定适用于该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包括疾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康复计划等。
4.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和制度:规定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患者入院评估、制定临床路径、执行临床路径、监测和评价临床路径等。
5.提供相关的培训与教育:为参与临床路径管理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关的培训与教育,包括临床路径管理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应用等。
6.确立管理与评价机制: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包括制定临床路径管理的责任制度、建立与完善相关的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内部及外部的质量评价等。
7.建立信息化支持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的信息化支持系统,包括患者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病案管理系统等,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追踪,促进治疗过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8.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与改进:定期对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临床路径管理的内容和流程,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重要的是要获得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因此,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前,还需要从医务人员的意识、态度和能力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引导,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顺利实施。
同时,还需要与各相关部门、患者及其家属等进行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作者:————————————————————————————————日期:大都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体系(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为了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使所有参与人员在统一的领导下紧密协作,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主任:唐德云副主任:王协华委员:崔东升、马占东、高迎华、孟凡军、郭军袁庆文、白银丽、高迎华、科室质控人员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组长: 王协华成员:崔东升、马占东、孟凡军、高迎华、郭军、袁庆文、白银丽、高迎华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为规范我院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临床路径组织管理机构由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及指导评价小组,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各实施小组个案管理成员组成。
(一)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成员及职责: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成员:职责:1、制定适合我院临床路径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2、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3、审核临床路径的病种;4、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5、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成员及职责人员组成:主任:副主任:成员:职责:1、对临床路径的开展、实施进行技术指导;2、制定临床路径的评价指导和评价过程;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三)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及职责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人员组成: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研究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
职责: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协同相关科室制定临床文本;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整合。
(四)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个案管理成员及职责:人员组成: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住院总医师担任;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小组的日常联络工作;2、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生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出一条具体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治疗路径,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方案是指在实际医疗工作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实施临床路径,以确保其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的人员。
因此,建立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成员应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并且密切配合,共同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
其次,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方案。
临床路径应该是具体而详细的,包括患者入院前的准备工作、入院后的各项检查和治疗、出院后的康复指导等各个环节。
临床路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最后,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加强对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只有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和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建立跨学科的团队合作机制、制定详细的临床路径方案、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加强临床路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希望全院医务人员能够共同努力,为临床路径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医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等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行情况及目前我院实际,现调整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2023版)。
一、临床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路径的定义:是医生、护士和其他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
临床路径的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
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医院设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下设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具体人员组成及职责见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文件。
2、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职责:(1)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2)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3)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4)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5)向指导评价小组提出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调整及临床路径文本制修订的建议;(6)分析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的方法;(7)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8)其他需要实施小组承担的职责。
临床路径管理及实施方案临床路径是指基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由跨学科团队协作制定的、对特定病种和诊疗过程中的患者进行全程管理的一套标准化诊疗流程。
临床路径的目标是优化患者的医疗体验和治疗结果,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研究与制定临床路径: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临床指南、研究文献和专家意见,制定适合本医院和具体病种的临床路径。
这一步骤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
2.推广与培训: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因此,需要组织相关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医务人员传达临床路径的理念和目标,并培训他们如何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工作。
3.实施与监测: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全程跟踪患者的病情演变和治疗过程,及时调整和改进临床路径。
实施过程中需要设立临床路径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监测和评估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并通过定期召开绩效评估会议,分析临床路径的效果和问题。
4.信息化支持:通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提供科学,规范,完善的信息支持,方便医务人员查询和使用临床路径的相关信息,降低人为疏漏的风险。
5.团队协作与沟通: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各个科室和岗位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建立跨学科的临床路径管理团队,根据各自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临床路径,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高效、连续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6.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临床路径管理的核心是通过评价和反馈机制来不断改进临床路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绩效评估会议,向医务人员提供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管理及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
只有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和有序的实施,才能够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目标。
同时,也需要不断评估和改进临床路径,确保其与时俱进,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
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实行方案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旳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运用效率,控制和减少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承担,不停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以便、价廉旳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临床途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临床途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和省卫生厅《医疗机构单病种管理暂行规定》等文献精神,为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实行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一)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财务科等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组员旳领导小组。
构成人员如下:组长: 巫绍中副组长: 江晓平邹家全成员: 李太喜聂爱国祁胜清曾丽刘茵(二)有关职能科室工作职责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临床医师途径旳制定并组织实行;护理部:负责组织临床护理途径旳制定并组织实行;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分别负责单病种途径管理旳综合考核工作;病案室和信息中心:负责有关病案旳信息搜集、记录工作;财务科(出入院管理)、经管科、审计科负责合规收费旳实时监控工作;医院办公室、信息宣传科: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信息中心:负责信息技术保障工作。
(三)实践小组成立实践小组。
构成人员包括:科室(治疗组)临床医生、护士。
临床辅助科室、药剂科等有关科室均应指定专人予以积极协作。
小组组长由各科室科主任担任。
实践小组组员要对临床途径旳内容进行反复旳学习讨论,做到精确把握,规范执行。
二、实行环节试点工作自3月始,至12月底结束。
详细实行环节如下:(一)启动阶段(3月—4月)制定下发临床途径管理试点工作实行方案,成立对应组织机构。
(二)组织实行阶段(3月—10月)1、开展全院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培训。
2、每月对本院临床途径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三)开展中期评估(8月—9月)1、对本院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中期总结。
2、召开一次全院临床途径工作中期总结会。
(四)进行工作评估总结(10月—11月)11月30日前,对临床途径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和总结,研究布署开展下一步临床途径管理有关工作。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为落实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相关规定,促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控制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实行阳光就医和阳光收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拟定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概念和内容: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它医务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诊断和手术所做的最适应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的照护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使服务获得最佳照护品质。
临床路径内容:其内容是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手术、不同的科室和不同的专业人员而有不同的服务项目内容。
但一般应包括预期效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属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即是规范诊断、规范检查、规范用药、规范护理、规范医患沟通、规范预期效果、规范收费标准的特殊体现。
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地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的医疗支出,为单位和患者节省开支。
三、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1.成立公立医院改革临床路径实施管理委员会组长:徐卫华副组长:王汉林李志先叶康铭徐幼明李义平彭小雄涂友明黄彩虹成员:郑君安熊汉昭刘芳清黄菊艳欧阳惠玲杨英武杨海波张志华王波徐贵涛陈志奎杨合升胡仕春张宏伟万艮珍吕宏明龙爱云周宏明左海明王强江耀明吉宏程黄升高黄志明魏桂兰何新荣黄忠儒安军林张翠英曾玉莲袁志新高胜东邓小兵2.成立公立医院改革,临床路径实施工作专班组长:王汉林副组长:涂友明成员:熊汉昭刘芳清黄忠儒曾玉莲汤晓燕丁惠玲黄端红周钊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职责:○1.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2.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临床路径是指在特定疾病或手术过程中,根据临床实践和证据,制定出一系列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时间节点,以达到规范化、系统化、连续化、协作化的诊疗目标。
临床路径的内容主要包括诊断、治疗、康复、护理、营养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二、临床路径的目的临床路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降低医疗费用,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时间节点,可以规范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医患共赢的目标。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成立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成立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建立多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奖惩等方面。
每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具体的工作内容,以保证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
四、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临床路径的监测和评估是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
各科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小组每月上旬召开本科室临床路径月度总结评估会议,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建立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临床路径管理实时监测。
五、临床路径的奖惩措施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纳入医疗质量检查考核体系,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
医院每月对各科室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评比,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不力的科室或个人,医院将视情况提出批评、处罚意见,重点追究有关科室主任的责任。
这些奖惩措施可以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责监督实施情况;③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④向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提出建议和意见。
3)临床科室实施小组职责:①负责本科室病种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②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临床路径计划;③监督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记录和反馈;④对临床路径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1 宜川县人民医院 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医院各科室: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卫医管发[2009]99号)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决定对2010年版卫生部临床路径中的一些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希望各科室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外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院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三、组织体系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 主 任:王 云 委 员:赵 鑫 冯晓伟 杨慧芸 刘 云 袁文红 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 组 长:王 云 2
成 员:崔成祥 周密旺 薛江海 强春梅 程凡玲 周引群 武东峰 (二)工作职责 1、管理委员会职责:①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③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与标准;④组织人员培训;⑤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效益的评价;⑥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2、指导评价小组职责:①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②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③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④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3、各临床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并报医务科备案。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①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医师版临床路径表记录应真实、准确、简明,对变异情况有分析、讨论和处理措施,资料在本科室保留,及时上报医务科;②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表单;③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④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⑤人员分工:制定出每个人的具体任务。如:主治医师负责收集和统计病人住院期间治疗情况、住院天数等;护士运用护理程序收集和统计通过护理手段促进或延缓病人康复的因素等。 4、实施小组设立个案管理员,由临床科室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担任。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①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②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③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④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5、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科主任修订临床医师路径,护理部负责组织护士长修订护理路径。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病案室 3
负责相关病案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财务科负责收费的实时监控。 6、临床医生职责: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在医嘱中注明。③临床路径表内治疗项目的确定、计划和执行。④进行病人的康复进度评估,是否合乎临床路径的预期进度。⑤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提议讨论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7、护士职责:①依据护理操作规程,讨论与确定与护理服务相关的部分。②监测临床路径表上应执行的项目。③负责病人的活动、饮食和相关的护理措施。⑤协助和协调病人按时完成项目。⑤记录和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结果。⑥负责提供病人与家属的健康教育。⑦制定和执行出院计划。⑧有变异时,仔细记录变异,与护士长和医生讨论并加以处埋。⑨定期阅读变异分析报告,参与小组讨论并提议需要改良服务的项目。 8、药剂科职责:①监测合理用药。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③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9、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放射科、CT室、B超)职责:①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②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10、信息科职责:①确保我院电子病历平台的正常运行;②收集实行临床路径过程中发现的有关电子病历系统的问题,及时处理。 四、临床路径管理的工作要求 1、各有关科室务必认真学习有关规定,按照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和方法实施确定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小组每月常规统计病种评价相关指标的数据,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指导评价小组每季度对临床路径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质量改进建议。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根据质量改进建议制订质量改进方案,并及时上报指导评价小组。 2、强化监管、务求实效。临床路径管理实行“检查、备案和督查”制度。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试点病种进行有计划的综合质量检查,定期考核入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品费用、检查项目所占比例、治疗有效率、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病人满意度、临床工作人员满意废等指标,进行路径管理效果评价;定期对药品进行重新筛选,降低药品费用;定期对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进行通报。 4
3、严格考核、落实责任。临床路径考评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同劳务分配直接挂钩,严格奖惩兑现。 4、积极探索、总结提高。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国内外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很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加强交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五、临床路径实施步骤、 1.院长召集各科室主任讨论推展的可行性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临床服务模式要进入医院,必须首先让参与人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医院的院长首先要召集各科室主任开会研究,以便于大家对临床路径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的明白各自科室的责任,并能了解各科室的困难和需要。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及编制 2012年12月初,医院将卫生部下发的112个病种临床路径发布到医院网站及论坛上,各科室临床路径小组根据卫生部制定的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结合本专业临床工作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病种(各专业至少开展两种以上临床路径),编制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上报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同时确定标准化医嘱,方便临床路径的顺利进行,其他学科临床路径依据有关情况适时开展。 3、开展培训指导 2012年12月份初,医院印发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使医、护、药、技及其他各科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并采取网站、宣传版面、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专业人员临床路径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宣传临床路径实施的意义。 4、组织实施 2012年12月底开始在部分科室试行临床路径工作,通过临床试行对临床路径进行检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逐步完善成一套合理、切实可行的临床路径,2013年第二季度起全面启动实施临床路径工作。 5、评价与总结 5
实施临床路径的宗旨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每一种疾病的临床路径实施后,都要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2013年7月初,我院将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中期评估,2013年12月底进行评价总结。 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要点
1、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严格遵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兴化市戴南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执行,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状况。 2、按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强化院内感染管理。 3、加强危重病人和围手术期病人管理,认真落实危重病人报告、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审批等医疗核心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 4、病人的来源会影响到临床路径的实施,因此临床路径的病种选择,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①医院的特长; ②医生的兴趣;③已经开展的临床路径的医院的结果与经验;④付费者的承受能力;⑤整体护理的开展情况;⑥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的情况;⑦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程序的能力以及对预防结果的理解等;⑧参与人员的素质;⑨即专业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5、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七、临床路径管理实施细则 临床路径管理是对临床病种进行的新的管理模式,我院以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112个临床路径病种为蓝本,全面展开工作。管理要求: 1、临床路径实施及管理是医院和临床科室2013年度的重要工作内容,每个科室必须认真执行,全面贯彻,并纳入年度科室医疗质量考核。 2、临床路径每月统计上报工作关系到医院全面掌握临床路径实施情况,上级也将对此进行全方位检查、督导。请各科室务必认真执行。 3、由医务科牵头,财务、信息每月统计并出示一份临床路径综合报表,上报院领导。 八、临床路径管理的奖惩。 1.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全员参加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把其工作与临床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对临床工作的整体考核内容。作为全年医师、护士晋升、晋级、评优的重要内容; 2.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建议为一年制,其奖金科室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