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魔方教程(打印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魔方公式大全魔方,又称魔方立方体、魔方魔方、魔方立方体,是一种受欢迎的益智玩具,由三层、六面组成,每一面都有一个特定的颜色。
解开魔方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魔方公式就是解魔方的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魔方的相关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开魔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基本的魔方公式。
在解魔方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以下几个公式:1. 底层棱块归位公式,F R U R' U' F'。
2. 底层角块归位公式,R U R' U R U2 R'。
3. 顶层角块归位公式,U R U' L' U R' U' L。
4. 顶层棱块归位公式,R U R' U R U2 R'。
以上公式是解魔方的基础,掌握了这些公式,就可以解开大部分的魔方了。
但是,要想更快地解开魔方,就需要掌握更多的高级公式。
其次,我们来介绍一些高级的魔方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开魔方,提高解魔方的效率。
1. 顶层角块归位高级公式,R U2 R' U' R U' R'。
2. 顶层棱块归位高级公式,F2 U L R' F2 L' R U F2。
3. 顶层面归位高级公式,R U R' U R U' R' U R U2 R'。
4. 两个顶层棱块互换高级公式,R U2 R' U' R U' R'。
以上公式是解魔方的高级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就可以更快地解开魔方,提高解魔方的效率。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些常用的魔方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开魔方,提高解魔方的技巧和速度。
1. 底层十字技巧,通过调整底层棱块和角块的位置,使得底层形成一个十字,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2. 顶层十字技巧,通过调整顶层棱块的位置,使得顶层形成一个十字,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3. 顶层面归位技巧,通过调整顶层棱块和角块的位置,使得顶层形成一个完整的面,为后续步骤做准备。
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图1图101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图2图2-1图2-2公式2-1:(R U R')公式2-2:(F'U'F)图201 图202 图203用两次公式2-1 用两次公式2-2 用三次公式2-1(R U R')U' (R U R')(F'U'F)U (F'U'F)(R U R')(R U R')U' (R U R')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图3 图3-1 图3-2公式3-1:(U' F' U F )U (R U' R')公式3-2 :(U R U' R')U' (F' U F)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图4图4-1图4-2图4-3相邻顶棱面位相对顶棱面位无顶棱面位公式4:F (R U R' U')F' 两遍公式4 三遍公式4第五步:顶角面位(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的步骤)图5图5-1图5-2公式5-1:R' U2 R U R' U R 公式5-2:U' R U'U' R' U' R U' R'图501图502图503图504图505公式5-1+公式5-1公式5-1+公式5-2公式5-2+公式5-1公式5-1 + U2 + 公式5-2公式5-1 + U' 公式5-1第六步:顶角归位(面位的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和对应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图6 图6-1公式6:R B' R F2 R' B R F2 R2第七步:顶棱归位(已经面位的四个顶棱的另一面的颜色和所在的另四个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图701图702图703图7-1公式7:(R U' R)(U R U R)(U' R' U' R2)公式7两次公式7+U+公式7公式7 +U'+公式7。
魔方教程公式口诀魔方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益智玩具,它的魔力就在于它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很多技巧和公式。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魔方的解法,我们特别整理了一份公式口诀,通过掌握这些公式,你将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还原和打乱魔方。
1.底层还原公式:(1)白底层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下↓右上↑公式二:右上↑右下↓公式三:左下↓左上↑公式四:左上↑左下↓(2)黄底层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下↓公式二:右下↓右上↑公式三:左上↑左下↓公式四:左下↓左上↑2.顶层还原公式:(1)顶角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上↑右上↑公式二:左上↑左上↑左上↑(2)顶棱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上↑公式二:左上↑左上↑3.中层还原公式:(1)水平中层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下↓右下↓右上↑右上↑公式二:左下↓左下↓左上↑左上↑(2)垂直中层还原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上↑右下↓右下↓公式二:左上↑左上↑左下↓左下↓4.十字公式:(1)白十字公式:公式一:右下↓右下↓右上↑右上↑右上↑右上↑公式二:左下↓左下↓左上↑左上↑左上↑左上↑(2)黄十字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上↑右下↓右下↓右上↑右上↑公式二:左上↑左上↑左下↓左下↓左上↑左上↑5.调整顶角位置公式:公式:右上↑左下↓右上↑右下↓右上↑左下↓左上↑右下↓左上↑6.调整顶棱位置公式:公式:左上↑右下↓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右上↑左下↓7.整体调整公式:公式:右上↑右下↓左下↓右上↑左下↓8.辅助还原公式: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解决魔方,但是学会这些公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
(1)交换角块公式:公式一:右上↑右上↑右下↓左下↓左上↑左上↑公式二:左上↑左上↑左下↓右下↓右上↑右上↑(2)交换棱块公式:公式一:右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上↑左上↑公式二: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左上↑右上↑(3)换向公式:右上↑左下↓右上↑左下↓右上↑左下↓右上↑左下↓以上就是魔方教程公式的口诀,掌握了这些公式,相信你能够更加轻松地还原和打乱魔方。
魔方公式(层先法)魔方公式(三阶魔方入门的玩法(层先法))第一步:底棱归位(又称底部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复原的过程) 第二步:底角归位(复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公式2-1:(R U R') 公式2-2:(F'U'F) 第三步:中棱归位(复原魔方中层四个棱块的步骤)公式3-1:(U' F' U F )(U R U' R')公式3-2:(U R U' R')(U' F' U F)第四步:顶棱面位(也称顶层架十字,顶层四个棱块的顶面颜色和顶层中心块颜色一样)公式4-1:F(R U R'U')F'公式4-2:两遍公式4,1公式4-3:两遍公式4,1 + U + 公式4,1第五步:顶角面位(魔方的四个顶角的顶面色全部调至顶面的步骤)公式5-1:R' U2 R U R' U R公式5-2:U' R U'U' R' U' R U' R'公式5-1 U' 公式5-1 公式5-1 两遍公式5-2 公式5-1 公式5-2 U2 公式5-1公式5-1 公式5-2第六步:顶角归位(面位的四个顶角的其他两面颜色和对应面的中心块颜色同色)公式6: R B' R F2 R' B R F2 R2 用1,2次,以使出现下图:第七步:顶棱归位(已归位四个顶棱的侧面颜色和所在大面的中心块颜色相同)公式7:(R U' R)(U R U R)(U' R' U' R2)图701 图702 图703公式7两次公式7+U+公式7 公式7 +U'+公式7。
三层公式转法图1、架十字公式此时只需看顶层棱块(图中1234),不要管角块如何(角块不参与十字构成)架十字情况有如右图几种情况F R U R' U' F' 公式1注: F用右手食指往下拨,U用右手食指拨 U'用左手食指拨 F'用右手拇指往上挑(见本页下方图示)直条练习方法:用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6遍可回复原态f R U R' U' f’公式2 f 同F用右手食指往下拨 f '同F'用右手拇指往上挑(见本页下方图示)右下拐练习方法:用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6遍可回复原态F R U R' U' F'f R U R' U' f' (將公式1和公式2接起來)点练习方法:用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6遍可回复原态很重要:基本手法R U R' U' (以上公式中相同部分)一定先练熟。
练习方法:拿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六遍该基本手法,魔方就会还原到起始态。
下面一个公式中连用到3次基本手法:)转F F' f f' 的手法:2、调角位置(四角归位)公式(只用公式4也可以完成)F (R U R' U')3 F' U (左后和右前角对调)公式3练习方法:用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12遍可回复原态找到两个有相同侧面颜色(顶色不算)的角块,(顶层颜色是每个角都拥有的颜色)并先转动上层将这两个角转到该颜色的面上,然后再判断这两只角是否要互换,或其它两个角是否要互换。
直条拐点已经完成RU'L'UR'U'LU2 左后和左前对调公式4180练习方法:用一个还原好的魔方连做12遍可回复原态3、翻角(翻好顶面颜色)公式有十字的顶层情况有7种,当然除全部翻好之外:)你只要把你的魔方按照下面的方位摆好了。
然后应用下面的算法一,他就会变成1情况或者2情况了。
魔方教程公式魔方,又称魔方体,是一种由小立方体构成的立体拼图。
它的特点是可以在每个面上旋转,从而改变小立方体的位置,从而改变整个魔方的拼图。
魔方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益智玩具,对于喜欢挑战和解谜的人来说,它提供了无尽的乐趣和刺激。
想要解开魔方,我们首先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技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魔方公式:1. 简单公式- R:顺时针旋转右面一次- L:逆时针旋转左面一次- U:顺时针旋转上面一次- D:逆时针旋转下面一次- F:顺时针旋转前面一次- B:逆时针旋转后面一次2. 2层公式- R2:顺时针旋转右面两次- L2:逆时针旋转左面两次- U2:顺时针旋转上面两次- D2:逆时针旋转下面两次- F2:顺时针旋转前面两次- B2:逆时针旋转后面两次3. 其他公式- R':逆时针旋转右面一次- L':顺时针旋转左面一次- U':逆时针旋转上面一次- D':顺时针旋转下面一次- F':逆时针旋转前面一次- B':顺时针旋转后面一次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基本公式后,就可以开始尝试解开魔方了。
具体的解法可以分为多种方法,比如CFOP法、Roux法等。
这里简单介绍CFOP法(也称弗里德里希法):1. 底层十字:首先解决底层的十字,确保底层颜色对齐。
可以通过层叠和旋转公式来完成。
2. 底层角块:找到底层边角块的正确位置,并使用公式把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
3. 中层边块:找到中层的边块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公式把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
4. 顶层十字:利用公式,将顶层的边块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十字。
5. 顶层角块:找到顶层的角块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公式把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
6. 顶层边块:找到顶层的边块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公式把它们放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和解法,我们就可以解开魔方了。
不过,魔方的解法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述,还有许多其他的解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解法。
魔方教程公式魔方是一种立方体形状的智力玩具,也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魔术方块。
它由6个不同颜色的面组成,每个面上又有9个小正方体。
通过转动面上的小正方体,使得每个面都是同一种颜色,这是魔方的终极目标。
在完成魔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转动方式和公式。
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魔方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魔方。
1. 白十字公式魔方初始状态下,我们先通过转动一些公式,得到一个白色的十字形状。
这是魔方还原的第一步。
具体的公式如下:F R U R' U' F'2. 上角块归位公式在完成白十字后,我们需要将白色的角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是魔方还原的第二步。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将角块放到右上方。
R U R' U' R' F R2 U' R' U' R U R' F'3. 中间棱块归位公式在完成上角块的归位后,我们需要将白色的棱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是魔方还原的第三步。
具体的公式如下:(前面的)L' U' L U L F' L' F4. 顶角块归位公式在完成中间棱块的归位后,我们需要将其他颜色的角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是魔方还原的第四步。
具体的公式如下:R U2 R' U' R U R' U' R U' R'5. 顶棱块归位公式在完成顶角块的归位后,我们需要将其他颜色的棱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是魔方还原的最后一步。
具体的公式如下:(前面的)R U R' U' R' F R2 U' R' U' R U R' F'以上是一些常用的魔方公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解决魔方。
当然,魔方的还原过程并不仅限于这些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和技巧。
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简单说说粽子魔方
粽子型魔方。
有些时候,应该感慨一下魔方轴结构和外形的关系,例如我们熟悉的Pyraminx——就是金字塔了,正四面体的外形,对应四轴结构,这个结构很容易理解,但是Meffert在这个四轴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来了Skewb(正六面体)、Skewb Ultimate(正十二面体),这就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一下使用的方式。
同样,在传统的六轴结构下,咱们也有了正四面体——或者说曲面正四面体,就是粽子了。
先搞了一个金色的版本,玩了一下午,感觉有点要发疯。
倒不是因为难度——早就知道是标准六轴三阶,但是玩的时候一样很挑战你的空间想象——轴块、棱快、角块的概念必须重新建立。
看图吧:
轴块:偏偏是在棱上,玩得时候需要专门想象:这是轴!这其实是轴!
棱快:单色的,全部12个棱快完全一样,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形状进行调整方向。
角块:分大小两种,互相交替使用。
玩的细节不说了,我现在有点想法,打算写个“教程”,需要就看那一篇吧,到时候把链接留在这里。
评价一下:粽子是个挺讨厌的东西,关键就是结构的变化。
中间
的90度状态外观显得有些零乱,使得你在旋转的时候总是很自然地旋转180度达到一个完整形态,这样,即使你用180度的方式旋转上一年,你会发现,粽子的外形根本没有变化——因为它是同一个颜色的。
所以呢,更多时候,让一个不懂魔方的朋友拿到这个粽子,估计想给转乱了都有点难度。
第三步:顶层棱块位置
先通过各种U将顶层中心复原
观察棱块位置。确定一个已[位置]正确的棱块(如果没有„„请随便做一次以下所给公
式)通过整体转动使之位于UF位。有两种情况:
(1)顺时针 R U’2 R’ U’ R U’ R’
(2)逆时针 R U R’ U R U’2 R’
*都为OLL中的“小鱼”公式,简单得不得了。
完成后棱块位置应该都正确。
第四步:顶层棱块方向
第三步完成后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1)邻棱翻 (2)对棱翻 (3)四棱翻(两个邻棱翻)
邻棱翻公式(将需翻棱块放在UF和UR位)
R’ U’2 R2 U R’ U’ R’ U’2 r U R U’ r’
对棱翻(UF和UB)可在公式前加B’R’公式后加RB。四棱翻做两次邻棱翻。
似乎使用OLL翻两个棱的公式再重做第三步也可达到相同效果。完成后顶层棱块应该
复原。
第五步,棱块方向翻正:
要点:
1.可利用盲拧的对翻棱公式,省脑子。
2.公式一:翻UB、UF的棱块。
(RUR'U')r(R'URU')r'y(R2 U)(RUR'U')(R'U')(R'UR')y'
公式二:翻UF、UR的棱块
r(UR'U')r'(RURU'R')y(RU'R)(URUR)(U'R'U'R2)y'
第六步,角块方向翻正:
要点:
可利用盲拧公式的顺逆时针翻角。
公式一:顺时针翻转UBL角块
RUR'URU2R' L'U'LU'L'U2L
公式二:逆时针翻转UBL角块
L'U2LUL'UL RU2R'U'RU'R'
第五步:顶层角块位置
找到一个位置正确的角块(或已复原小角块,如果没有„„随便做一次以下所给公式)
通过整体转动使之位于ULB位。两种情况:(1)(2)
(1)顺时针 x’ R2 D2 R’ U’ R D2 R’ U R’
(2)逆时针 x’ R U’ R D2 R’ U R D2 R2
第六步:顶层角块方向
此阶段小角块已经复原,只需翻大角块。将需翻角块放在ULF位,两种情况:(1)(2)
(1)顺时针 L’ U’2 L U L’ U L R U’2 R’ U’ R U’ R’
(2)逆时针 R U R’ U R U’2 R’ L’ U’ L U’ L’ U’2 L
单色粽子和四色粽子解法
粽子还原方法(单色+四色)
A.单色粽子还原方法
第一步,角块归位
要点:先将四个大角置于同一中心块四周(即同一面),此时,四个小角块在其底面,
再R2,U 即可
第二步,中心块方向调整(第二步和第三步顺序也可交错进行)
①U面,F面两个中心块同时调整方向:(R U’ R)(U R U R)(U’ R’ U’)
②单个中心块调整方向:(R U’R’U’)(F U F’)
第三步,T形块方向调整
③U面上下(即前后)两个梯形块同时调整方向:(M U M U M U2)(M’ U M’ U M’)
④U面右、前两个梯形块同时调整方向:(R U R’ U’)×2
B.四色粽子还原方法
第一步,底层十字(Cross)
要点:①方法与三阶魔方相同,不要管梯形块(也称棱块、边块)的方向
②注意在对好大角块的同时,其方向也需正确
第二步:还原第二层(F2L)
要点:⑴观察第二层中心块的位置,不管方向,以确定四面的位置
⑵按三阶方法将梯形块归位,不管方向
第三步:顶层角块归位
①逆时针三角换:x’ (R U’R) D2 (R’ U R ) D2 R2
②顺时针三角换:x’ R2 D2 (R’ U’ R) D2 (R’ U R’)
③对角换(同时换左后棱块):F(R U' R' U')(R U R' F')(R U R' U')(R' F R F')
④邻角换(同时换左右棱块):(R U R' U') (R' F) (R2 U' R' U' R U R' F')
第四步:顶角翻色
要点:将要翻色的顶角置于U面右下位置,本步骤亦可放到第五或第六步之后做
①顶角顺时针转90度公式:(R’ D’ R D)×2 U’ (R’ D’ R D)×4 U
②逆时针方向转90度公式:(R’ D’ R D)×2 U (R’ D’ R D)×4 U’
③使U面两个大角同时逆时针转90度(实际上是四角同时逆转90度):
(R’ D’ R D)×2 U (R’ D’ R D)×2 U (R’ D’ R D)×2 U2
④使U面两个大角同时顺时针转90度(实际上是四角同时顺转90度):
(R’ D’ R D)×2 U’ (R’ D’ R D)×2 U’ (R’ D’ R D)×2 U2
第五步:梯形块归位 (位置还原,不管方向)
①PLL逆时针三棱换公式:(R U’ R)(U R U R)(U’ R’ U’R2)
②PLL顺时针三棱换公式:(R2 U)(R U R’ U’)(R’ U’)(R’ U R’)
③PLL 顶面十字棱换公式M2 U M2 U2)( M2 U M2 )
第六步:梯形块方向翻正
要点:⑴使用的都是组合公式,特别要注意x y x’ y’的操作
⑵用公式①时,将要翻正的T形块置于U面中心块前、后位置
⑶用公式②时,将要翻正的T形块置于U面中心块右、前位置
①:(R U R’ U’) r (R’ U R U’) r' y (R2 U )(R U R' U' )(R' U' )(R' U R') y'
②:r (U R'U') r' ( R U R U' R') y (R U'R)(U R U R )(U 'R' U' R2) y'
第七步:中心块方向翻正
①U面逆时针、F面顺时针翻: (U' D L' R F' B ) U' (F B' L R' U D' ) F
②U面顺时针、F面逆时针翻U' D L' R F' B ) U (F B' L R' U D' )F'
③U面、F面同时翻180度: (U' D L' R F' B ) U2 (F B' L R' U D') F2
④单个中心块转180度: (L R U2 L' R' 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