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带教心得
首先在老师方面:1、给予明确带教计划。 2、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这可能与学生的资质有关,比如像有些学生,可
能领悟能力强,老师只要说一遍或者做一遍,学生就能领会了,而有些学 生领悟能力差,老师说几遍或做几遍可能是已经反复强调了,学生还是没 有领会或者是半知半解,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往往会表现出不耐烦,甚至会 给予责备,而这些学生就会出现胆怯,不敢向老师提问,对老师印象就不 好。
(2)责任心不强,缺乏将技能系统化的思维。在实习的过程中随着 对临床工作进一步的了解,神秘感、新鲜感逐渐消失,早期所表现 出来的强烈责任感与小心严谨的心态有所缺失,易将临床护理工作 看得很简单,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护理工作,在工作中变得不踏实, 出现轻视护理工作的现象。这时应着重培养护生责任感和踏实的工 作作风,使他们认识到护理工作的严谨性。带教老师应正确引导护 生将学习到的各种护理技能系统化,并用讲、看、提问相结合的方 式,使护生巩固学到的知识。“讲”即讲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看”即看护生操作顺序与操作效果;“问”即提问对操作技术的 掌握程度及操作要点,使护生对各种技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学生方面:1、缺乏工作主动性。不能积极提问,在带教方 面老师尽量把知识讲解详细,但在有些方面可能遗漏了,学生 没有理解,但他们往往不会主动的提问,等老师提问了才说哪 里不理解。在实习中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及责任心,只是一再 的认为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考虑后果。2、知识 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在校学习,主要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大量操作技能都是靠临床实习来培养的,例如有很多学生“三 查七对”背得很熟,但当进入临床工作后却丢三落四,不能很 好的结合理论知识
3)缺乏应有的沟通能力。与临床执业护士相比,护生沟通能力欠佳, 在语言组织能力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原因是对自身临场回答 能力的质疑,表现为不敢主动询问患者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护生忽 略了患者的情感,某些不当的语言制造了潜在的护患纠纷隐患。针 对这种问题,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应注意指导护生注意倾听、观 察表情,以此来了解患者的需求及心理状态,使护生具备善解人意 的洞察力,以此为基础来和病患进行有效恰当的沟通。沟通时提醒 护生表情要亲切、真诚、富有同情心,举手投足间要充分体现对患 者的关怀,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使患者愿 意与其交谈[2]。带教老师经常带护生到病房与患者交谈, 同时鼓 励护生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