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VB程序设计初步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50
第2章 Visual Basic语言基础知识2.1 Visual Basic定义了几种数据类型,变量有哪几种数据类型,常量有哪几种数据类型。
【答】Visual Basic基本数据类型:1. 字符串型(String):字符串分为变长字符串和定长字符串两种。
2. 数值型:数值型数据分为整型数和浮点数两类。
3. 货币型(Currency)4. 变体型(Variant)5. 字节型(Byte)6. 布尔型(Boolean)7. 日期型(Date)8. 对象型(Object)Visual Basic中包含两种常量,即文字常量和符号常量。
变量的基本数据类型:Byte(字节型),Boolean(布尔型),Integer(整型),Long (长整型),Single(单精度型),Double(双精度型),Currency(货币型),Date(日期型),Object(对象型),String(变长字符串),String(定长字符串),Variant(变体型、数字),Variant(变体型、字符)2.2 符号常量和变量有什么不同点?【答】符号常量一经定义,就不能在程序中的其他位置改变其值。
变量的值在程序中可以改变。
2.3 指出下列正确的变量名:g(1-k) 6adhs *sss kL2.1 Printx+1 ahi π .ex3 j5h【答案】正确的变量名:ahi,j5h2.4 指出下列正确的数字形式-1.25 ±0.123 89E D2585 10^(2.7) 3^5【答案】2.5 下列表达式若有错误,请改正(1) ts+cos(300) (2) (x+y)^(25÷s)(3) [(X1+X2)*(X1-3)-6]*7 (4) (X÷-2)+sin(1.2+π)【答案】(1) ts+cos(30*3.141593/180)(2) (x+y)^(25/s)(3) ((X1+X2)*(X1-3)-6)*7(4) (X/(-2))+sin(1.2+3.141593)2.6 写出下列数学式的Visual Basic表达式(1) sin(a)[cos(b)+1.5](2) (x1+4)5(e2-a)(3) 36[(x1+π)(x1÷3.3)-b](4) x-2π)【答案】Visual Basic表达式:(1) sin(a)*(cos(b)+1.5)(2) (x1+4)^5*(Exp(2)-a)(3) 36*((X1+3.141593)*(x1/3.3)-b)(4) x^(-2)+5.8*sin(3.5*3.141593)第3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3.1 下列语句是否有错?若有,请改正。
推荐——《初识枚举算法》说课稿案例开头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算法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天,我将结合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内容,为大家呈现一堂关于《初识枚举算法》的创新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走进算法,洞见生活”。
我旨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信息意识,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并增强他们在信息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初步中的一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也是后续高中学习算法的基础。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语法。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枚举算法的基本思想,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打下基础。
学情方面,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初步学习了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然而,对于抽象的算法概念,学生可能感到难以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游戏,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核心素养目标根据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本节课将达成以下目标:信息意识: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敏感度。
计算思维:通过枚举算法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会用算法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编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信息社会责任:通过算法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策略本节课采用体验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游戏引入—初步应用—程序实现—拓展延伸”四个环节,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枚举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