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庄浪县论文评选活动参赛论文

论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作者姓名:刘志斌

工作单位:卧龙学区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2014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甘肃省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解读课堂教学指导经验交流会》,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获得了全新的理念,感悟到了一些自己平时疏忽了的细节问题。

课程改革在我县已实施了快7年时间,在这近7年的时间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听课学习和同事交流沟通,我觉得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都还有待进一步改变:一是我们的课堂角色应发生变化:应从原先单一的知识传授,转为开始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应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发生变化,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进而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目前,小学教育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尤其从我自身出发,觉得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虽然我们对课改理念有所了解,但教学方法依然陈旧落后。

我学区给我们每位教师配发了《新课程标准》等有关课改方面的读本,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我们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培训及教学教法辅导。因此,我们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有所了解,在我们绝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也或多或少有体现,但对我们部分教师来说,课改还不适应,导致教学中不能正常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造成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反复机械训练,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我理解了柏继明教授让教师“背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仅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来完成,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背下课标,

知道应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才可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良性发展。

(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仅在乎课堂教学的形式,却忽视了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平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偏向:

(1)不注重教学的梯度,患上了急躁症,增加了教学难度,加大了作业量,使学生仅是机械性地为考试而学;

(2)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我们讲得多,同学交流对话多,而默读少,自悟理解少。我们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交流又多,“读”就被挤压掉了,便忽略了“读”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

(3)我们忽视了让学生读“闲书”。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阅读量,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高,光靠做题是不行的,会让他们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是学生语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还有我认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我校实施课改以来,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树立语文大观,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课本世界里,要与其它学科及生活、社会加强联系。我校领导为了明确这一点,问我们说:“用一堂课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把语文作业当成图画本,教学《草船借箭》时花用十几分钟来折纸船,这些值吗?”当时我就想这些方式均应改革,正是我们平时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才会这样,我们应打破这种教学方式。

(四)我也发现我们平时虽然教学方法转变了,但为了教学成绩仍

在进行“一刀切”。

常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想这就是说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闪光点,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个性,我们伟人领袖毛泽东,据说他在上学时数学还考过60多分呢,但众所周知他是英豪,所以我想不能以学生的成绩弱就去衡量他们没出息,没能力,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不对了。

为什么会仍存在这种局限呢?

(一)我认为学生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积累少。具体表现在:

1.练习少。我们接受课改后,多追求教学形式,对写字重视不够,学生练习也跟不上。这一点我感同身受。

2.读书少。现在我们的学生,一方面由于作业多,读书少;一方面即使有时间,我们的家长也会给孩子安排补习班,很少重视读书,学生便没有自主可支配的时间。还有一方面,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学生就是有了自主支配的时间,也会被用于看电视、打游戏。

3.体验少。现在我们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自己去努力做点什么;对周围的人和事比较漠视,很少有情感的投入;理想也相对缺少或空泛。

4.思考少。一方面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缺少一种坚强的意志力,一有困难,马上就寻求帮助,很少独立思考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平时读书少,知道的就少,导致无法思考;也对周围的事很不关心,很少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从我们本身课堂教学效果看。我们上完一节课后,虽然坚持在问学生学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但我发现我们学生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都是通过学习,我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而很少有学生会因此谈到文章的结构有多好,作者的文采有多好,视角有多好;也更少有学生会谈到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很少引发与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相联系的内容的思考。

怎样改变这种局限性,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一)我想我们应重视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阶段。

我们语文教学总的说来,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些目标来展开教学。就此我有以下思考:

1.应注重引导并强调我们学生多读。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代表着我们作家的成熟文风、它也是我们作家高超写作技巧的体现,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将其读熟,化百家之作为己有,从而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2.我们平时教学应引导我们学生读写结合。

我就以丁有宽老师所提倡的“仿写”是一条可行之路举个例子吧,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中,课文对杨梅树和杨梅果进行了描写,重点写杨梅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从而表现出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我想教材安排此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要我们学生仿照这一写法来介绍自己身边熟悉的一种水果,把它像作者一样介绍清楚,喜爱之情

流于其中,学习目的就达到了。这也为我们初写习作的学生去如何描写一种日常见惯的水果,指明了一条可行之路,从而降低了我们学生动笔的难度,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3.我们应培养学生一日一记的好习惯。

老舍曾说:“每个星期写一篇文章的作家绝对不是一个好作家。”这就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一定都做作家,但要学好语文,我从中感悟到,习作还是要勤写的。每日动动笔,不管写得精彩还是失败,让这成为一种习惯是好的。因此,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一件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这样日以继日,学生会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我们这样的引导下,学生的习作水平定会日益提高,他们就不难写出有创意的佳作来,我们教者也就不会因此忧愁和烦恼了。

4.从我们教者自身,我想应该切切实实改变我们落后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我们一贯“填鸭式”地灌输或是教条化地讲授,学生早已厌烦。我们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参与性。如我身边有位老师感言说:她在教学《武松打虎》这部分时,曾尝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演绎故事情节。结果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出奇的高,而且有的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结合课文创造性地加入一些情节,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题,这种“演戏”比单一的课堂讲解要成功得多,从此番话中我深受鼓舞。

(二)我们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段。

1.我们应增加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