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国家二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批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申请人递交申请
镇区农业部门审查
国家二级及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捕捉证的办理流程图
不同意
补充材料
不符合法
材料不全 定形式
符合法定形式
准予通过 不予通过
提交缴费凭证
窗口 核验材料
一次性告知 当场出具《申请材料补正告知书》 不予受理 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受理 当场出具《收件回执》 或《受理回执》 市海洋与渔业局审核 省海洋与渔业局审批
决定 送达缴费通知书
送达《不予通过决定书》 取证
窗口办结,通知申请人到窗口取证。
环境保护审批流程图(正文)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实行了环境保护审批制度,对涉及到环境保护的各类项目进行审批和监管。
环境保护审批流程图如下:1. 项目报建阶段:项目报建是环境保护审批的起始点,申请单位需要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项目报建申请,并提供有关的项目资料和申请书。
环境保护部门在收到申请后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进入下一阶段。
2. 环境影响评价(EIA)阶段:EIA是环境保护审批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评价和预测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申请单位需要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告包括项目的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措施等内容。
环境保护部门对报告进行评估,并进行公示和听证。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项目是否能够获得环境保护审批。
3. 环评文件备案阶段:环评文件备案是环境保护审批的重要环节之一,意在向社会公示项目环评文件的结果和内容。
环境保护部门将受理符合要求的环评文件,并依法进行备案。
备案过程中,社会公众有权利提出意见和建议。
4. 审批阶段:审批是环境保护审批的关键环节,环境保护部门对项目进行审批,包括项目的技术性、合法性和合规性等方面。
审批结果将影响项目是否获得环境保护许可证。
审批结果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批准、不批准和批准但需改进。
5. 环境保护许可证发放阶段:环境保护许可证是项目合法运营的依据,只有取得环境保护许可证,项目才能正常运营。
环境保护部门对审批合格的项目进行核查,并发放环境保护许可证。
项目运营过程中,必须遵守许可证的相关规定,否则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6. 监管阶段:监管是环境保护审批的持续环节,环境保护部门将对已获得许可证的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项目按照环评报告的要求和许可证的规定运行。
若项目违反环境法规或许可证要求,环境保护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结尾)以上即为环境保护审批流程图及相应的阶段解析。
通过这一完整的流程,我国可以有效审查和监管对环境有潜在影响的项目,从而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流程图提出申请受 理(1个工作日)是否通过是否决 定(3个工作日)办结资料补正是否通过是送达(1个工作日)否审 查(5个工作日)实行受理单 林政股现场勘测、、查验提供资料:1、 申请人能提交林木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2、采伐林木的总量未突破当地的年采伐限额和年度木材生产计划。
3、 能提交山西省集体(个人)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审批卡和采伐台账。
4、 采伐征占用林地上的林木,能提交由林业主管部门核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事后监管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廉政风险防控图申请人提出申请1.故意刁难申请人;2.不按规定程序受理;3.无原因超时办理;4.不能一次告知所需材料;1.做到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服务热情周到;2.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3.明确办理时限、标准。
防控措施受理风险点1.不按实际情况检疫;2.接受申请人宴请、贿赂擅自降低检疫标准;1.对审核过程进行全程监督;2.建立举报制度。
审核风险点防控措施1.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标准审批,加强监督。
2.建立问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1.擅自改变检疫结果;2.违反程序、标准审批;防控措施风险点审批林区野外用火许可证核发流程图提出申请受 理 (1个工作日)是否通过 是 否决 定 (3个工作日)办结 资料补正 是否通过是 送达(1个工作日) 否审 查 (5个工作日) 实行受理单林政股现场勘测、、查验提供资料:1、野外用火书面申请(当地村民委、乡镇森林防火分指挥部用火意见及签章);2、当地林业站对用火现场规划地形图;3、用火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事后监管林区野外用火许可证核发廉政风险防控图申请人提出申请1.故意刁难申请人;2.不按规定程序受理;3.无原因超时办理;4.不能一次告知所需材料;1.做到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服务热情周到;2.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3.明确办理时限、标准。
防控措施受理风险点1.不按实际情况检疫;2.接受申请人宴请、贿赂擅自降低检疫标准;1.对审核过程进行全程监督;2.建立举报制度。
1、造林实施方案审批事项(子项)名称造林实施方案审批办理对象法人、其他组织事项类别非行政许可审批办件类型承诺件法律及政策依据《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实施范围全市办理条件人工造林作业设计必须在施工作业上一年度、人工更新造林作业设计应在整地前3个月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调查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队伍编制完成,报地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并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检查验收依据。
申请材料依据条款《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申报材料《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造林作业设计以批准的造林总体设计、工程实施方案和上级下达的年度造林计划为依据,以县为单位分项目编制,以造林小班为作业设计单元。
造林作业设计文件包括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和作业设计图。
受理方式□网上受理■窗口受理办理程序申请——受理——审批——制文——送达(详见流程图)特别程序■无□有数量限制■无□有数量:办理时限法定时限(天)20 承诺时限(天) 15优化后时限(天)10审批环节原有环节(项) 6 优化后环节(项)5办理机关沧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林业局窗口办理地址联系方式2175251表格下载http://211.143.61.220/index.do?templet=xzbszn网上投诉http://211.143.61.220/index.do?templet=ywzx在线申报http://211.143.61.220/apps/zxfw/ExterLogin.do?from=grbs 在线查询/结果公示http://211.143.61.220/index.do?templet=prjStatus_list造林实施方案审批事项流程图(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10个工作日)2、造林作业设计审批申 请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 (现场申报)审 批审核人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后,报审批人做出审批意见 承诺时限:6个工作日受 理受理人审查是否属于本单位办理申请材料是否齐全规范(现场审查) 承诺时限:2个工作日不属本单位办理,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现场回复)申请材料不齐全、不规范,出具《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全面告知 (现场回复)制 文承办人制发批文 承诺时限:1个工作日信息公开 向社会公布送 达向申请人送达批文承诺时限:1个工作日事项(子项)名称造林作业设计审批办理对象法人、其他组织事项类别非行政许可审批办件类型承诺件法律及政策依据《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实施范围全市办理条件工造林作业设计必须在施工作业上一年度、人工更新造林作业设计应在整地前3个月内,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调查设计单位或专业技术队伍编制完成,报地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并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检查验收依据。
采集、出售、收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许可证申请表
申报日期:年月日编号:
注:1.本表一式二份,审核机关、申请单位(个人)各保留一份,字迹清楚,涂改无效; 2.编号由审核机关填写。
填表说明
1、“申请单位名称(个人)”要求填写申请单位的法定名称或申请人姓名;“申请单位地址”要求详细到县区、街道、门牌;“联系人姓名”要求填写此次申请行为的直接责任人。
2、物物种(或亚种)的中文名称要求一律填写该种(亚种)植物在植物分类学中的中文学名。
3、保护级别”要求分别填写国家保护I级、Ⅱ级,CITES附录I、附录II或附录III;如属于国家禁止限
制出口珍贵树木名录物种,则将对应栏中的“□”改成“□√”。
4、请者应在“来源”一栏注明该种货物所含植物或其成分是人工培植、野外获得或其他方式。
5、“货物类型”分为“活体”——活的植物全株或其新鲜的根、茎、叶、花、果、籽等各个部分;“原料”——物理形态发生改变,化学成分未发生变化的植物全株或其根、茎、叶、花、果、籽等各个部分;“加工品”——利用或含有该种野生植物成分的加工产品。
6、果货物类型为“加工品”,则要求在“植物原料含量”一栏注明该种货物中该种野生植物的含量百分比及其所含重量。
7、“货物进出口目的”一栏要求按照“科学研究”、“文化交流”、“进出口贸易”等目的填写。
8、附件”一栏应把所需附件名称前的“□”改成“□√”并附具体文件于申请表后,如有其他附件也在此
栏注明。
9、“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及盖章”一栏要求由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盖章。
本表中“联系人
10、。
种质(Germplasm)是指能界定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植物种质可以是一个植物群落、一株植株、一个器官(如根、茎、叶、花药、种子等)。
微观而言,植物种质包括细胞、染色体即核酸片段。
通常携带植物种质的材料,也就是种质的表现形式是种子或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如球根、插条、接穗、茎尖等。
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即遗传物质的载体,一切具有一定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都可以归入种质资源之内。
包括了所有用于品种改良或具有某种有遗传价值特性的任何原始材料。
常又被人们称为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为作物遗传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新育成的品种、重要的育成品系和遗传材料,以及作物的野生种和野生近缘植物。
它们具有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基因,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及植物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
在遗传育种领域内,凡能用于作物育种的生物体都可归入种质资源的范畴。
包括地方品种、改良品种、新选育的品种、引进品种、突变体、野生种、近源植物、人工创造的各种生物类型无性繁殖器官、单个细胞、甚至DNA片段等。
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形成作物种质资源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自发到自觉,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
人类定居后驯化野生植物,经漫长岁月的反复选择,逐渐形成栽培植物。
第二阶段是作物育种原始材料阶段。
育种家以作物遗传资源为原始材料,利用优中选优、杂交、诱变、组培等方法培育新的品种。
第三阶段:发展称为独立学科阶段。
遏制作物遗传资源的迅速消失。
1930年苏联成立了全苏植物栽培研究所,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资源研究。
美国的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是以国外引种为基础,20世纪40年代,美国建成了全国完整的国外引种体系,并着手建设作物遗传资源长期贮藏设施。
自60年代以来,除苏、美外,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都对本国已有的作物遗传资源机构加强了建设和完善。
国际上陆续成立了一批国际研究机构,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设在印度的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设在秘鲁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等,都结合作物品种改良开展作物遗传资源工作。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植物也是人类的重要资源,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木材等多种物质和文化价值。
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其中,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植物种质资源植物种质资源是指植物个体或群体的各种遗传信息,包括基因、染色体和细胞器,是获取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基础。
种质资源包括野生资源、栽培种以及人工创造的新品种。
二、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a) 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是指保护物种遗传信息不因人为因素而流失或退化,确保物种的生存和基因的稳定传承。
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方式主要包括:(1) 野生保护区在野生植物出现频繁的地区增设野生保护区,禁止非法采伐和破坏植物资源,加大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
(2) 种质库建立植物种质库,对来自野生的、栽培的和遗传改良的植物种质进行采集、鉴定、保存和利用,保护和开发物种遗传多样性。
(3) 研究和监测加强对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和监测,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提高物种保护意识和能力。
(b) 利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是指将种质资源通过育种、比较遗传学、基因改良等手段,开发出新的品种或改良已有品种,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
植物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1) 育种和改良结合自然和人工选择,通过培育和选择繁殖出更优良的植物品种,在提高植物品种质量的同时,增加生产效益。
(2) 遗传改良通过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技术等手段,快速实现基因的变异和整合,加速植物品种的进化和育种进程。
(3) 植物保育通过对重要的植物群体进行保育和繁殖,保护物种的遗传资源,同时为生产提供更加可靠和丰富的基础资源。
三、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a)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植物种质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和林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通过对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增加植物物种适应环境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办事指南和流程图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一)名称: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二)性质:行政许可二、设定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2009年8月27日修改,自2009年8月27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和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采伐林木,由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铁路、公路的护路林和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伐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采伐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适用以上各款规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1月29日国务院令第278号公布,2016年2月6日修改,自2016年2月6日起施行)第三十二条除森林法已有明确规定的外,林木采伐许可证按照下列规定权限核发:1.县属国有林场,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2.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所属的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核发;3.重点林区的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发。
三、实施条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9月20日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2009年8月27日修改,自2009年8月27日起施行)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规定,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2.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04号)现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6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植物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保护的野生植物,是指原生地天然生长的珍贵植物和原生地天然生长并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文化价值的濒危、稀有植物。
药用野生植物和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的野生植物的保护,同时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第三条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第四条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野生植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野生植物科学研究、野生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培育利用和宣传教育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开展保护野生植物的宣传教育,普及野生植物知识,提高公民保护野生植物的意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建设行政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
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18年)正文:----------------------------------------------------------------------------------------------------------------------------------------------------浙江省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10年9月1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77号公布根据2018年1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3号公布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4件规章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植物的保护、发展和利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野生植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我国野生植物。
第四条野生植物资源实行严格保护、积极发展和合理利用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制定野生植物保护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其他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林业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为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
林区与非林区具体界线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划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工商、海关等有关部门和机构依照各自职责,做好野生植物保护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