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8.04 MB
- 文档页数:32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这可太重要啦!
你想想看啊,后备母猪就像是咱农民的宝贝疙瘩,咱得精心照料着呀!就好比照顾一个小孩子,得方方面面都考虑到。
从挑选后备母猪开始,咱就得瞪大眼睛,挑那些身体健康、活力满满的。
这就相当于找个好苗子,咱才能期待它以后茁壮成长,可不是嘛!
然后呢,喂养可不能马虎。
饲料就像她们的营养大餐,得搭配合理,不能随便糊弄。
咱得给她们提供高质量的饲料,让她们吃得饱饱的,这样才能有力气长大呀!就像咱人一样,得吃好才有精力。
要是喂得不好,那后备母猪能长得好吗?
环境也很关键啊!猪舍得干净、舒适、通风良好。
这就好比人住的房子,要是脏兮兮、乱糟糟的,咱能住得舒服吗?后备母猪也一样啊,它们也需要一个温馨的家。
还有防疫,这可不能掉以轻心。
要定期给它们打疫苗,这就像给它们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能抵御那些可恶的病菌。
不然万一染上病了,那咱可就损失大啦!比如说要是得了啥传染病,那可不得了,咱的心血不就白费了嘛!
咱得时刻关注后备母猪的生长情况,要是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赶紧处理。
别等到问题严重了才后悔莫及呀!咱要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去关心、呵护。
总之,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真的太重要了!咱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养出健康、能生的后备母猪,才能给咱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呀!大家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哦!。
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摘要:介绍了后备猪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引种管理;后备猪饲养管理;促发情措施;疾病预防与淘汰等关键词:后备猪;饲养;管理;基础母猪在后备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其一胎的生产成绩,而且会延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状况。
因此,提高后备猪生产管理是保持猪场保持较高生产成绩的关键。
一、引种管理1、体型方面:后备猪要求体质健壮,除本身无遗传疾患外,还应审查确定其祖先或同胞亦无疾患。
体型外貌具有相应品种的体型特征,应有足够的乳头数,且乳头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副乳头。
繁殖性能方面: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性状,后备母猪应选自产仔数多,哺乳率高,断奶体重大的高产母猪后代。
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外生殖器,配前有正常的发情周期,而且发情特征明显。
2、进苗前准备工作: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保证空栏时间达到7天以上。
空栏消毒选用烧碱、卫可、消特灵等。
冬季进猪前应提前一天对猪舍进行预温,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发生。
3、、进猪后的当餐不喂料,亦不能马上冲水,但要保证饮水(饮水中添加Vc、强力拜固舒等抗应激药物,冬季使用姜糖水),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3料,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3料,第四餐可自由采食。
种猪转入后,隔离舍全群湿拌料。
4、、刚引进的后备母猪在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拜固舒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中草药(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散等)保健以提高后备母猪的抵抗力。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引进的后备猪,按照其出生日期和批次建立档案(非档案卡)。
按照免疫程序要求,做好后备猪的常规免疫工作,何时免疫何种疫苗、何时保健何种药物应挂牌至相应栏位,做好标示化管理。
2、后备猪6月龄(体重不达标的猪只可延长至7月龄)前分餐自由采食313料,一日4餐;6.5-7.5月龄(体重不达标、膘情稍差的为7-8月龄)限饲2.0kg/头/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之后根据情期制定优限饲(限饲:发情定立后,限料8-10天,2.0kg;优饲:配前攻料10-12天,4.5kg以上)计划,并制作标示牌悬挂于相应栏处。
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的繁殖力,是影响养猪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只有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才可以为以后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打好基础。
为此,建议大家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母猪的综合利用价值,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一、后备母猪的饲养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后续生产的生力军,后备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5年,担负着繁重的繁殖任务,加上周期性又强,因此,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存在的问题:未能形成种用体况,导致发情延长或不发情,配种妊娠率低,哺乳期泌乳不足,仔猪发育不良,断奶后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繁殖力低,使用寿命短。
(一)管理措施1、后备母猪的选拔:①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9头以上,仔猪初生重1.2-1.5千克;②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后备母猪至少有6对充分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3对应在脐部以前。
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保留;③体型良好,体格健壮、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
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寿命短,不要利用;④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⑤外生殖器良好,180日龄左右能准时第一次发情;⑥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⑦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征等。
2、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45-60天,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驱虫工作。
3、小群饲养,每圈3-5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0.66平方米,保证其正常发育。
4、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不能喂生长育肥猪饲料。
90千克或180日龄前实行自由采食,90千克或180日龄后至配种前实行限饲与自由采食结合,日喂2.5千克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不肥不瘦(八成膘)的种用体况。
5、配种前两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3-3.5千克;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5千克左右,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体重过肥影响受精卵着床。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摘要介绍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后备母猪的选留及选购、引种、日常饲养管理、催情配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规模养殖场在后备母猪饲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备母猪;引种;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猪的发情配种,而且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母猪的利用年限。
该文总结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借鉴。
1 后备母猪的选留及选购后备母猪一般在体重达60 kg左右的猪只中挑选,此时后备母猪的器官基本发育成熟,乳头、外生殖器清晰可见,基本定型。
后备母猪的选留标准有以下几点:①后备母猪的毛色、体型、头型、耳型要具有本品种的典型特征;②后备母猪要求精神活泼,健康无病,膘情适中;③后备母猪要求体质健壮,四肢发达。
首先要求头清秀,腰背平直有力,体躯长,后躯发育良好,大腿丰满;其次四肢健壮有力,复线平直,有利于正常配种、分娩和哺乳[1-2];最后有效乳头至少6对以上,2排乳头要左右对称,间距适中,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阴户小的母猪不能选留;④要选择适应性强、繁殖力高、容易饲养的品种和个体。
2 引种在引种过程中,由于多种应激因素,导致引种后母猪出现各种病情,致使部分猪因病而淘汰。
引种过程中,驱赶、挑选、装车、运输,饲养环境的改变、饲料的改变等,都会给母猪带来非常大的应激。
因此,在驱赶、挑选、装车时,应尽可能的温和,避免猪受惊。
在长途运输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冬季注意运猪车的保温,夏季注意防暑、防雨淋;避开恶劣气象条件下运输。
运输时,猪栏高度要适宜,以免猪跳出车外。
司机要定时停车检查,将猪轰起活动,以防猪挤压、受伤[3-4]。
装车前,车辆要清洗、消毒,检查车底板及前侧有无漏洞。
从仔猪上车开始计时,36 h内不喂料;先供给葡萄糖盐水,添加VC和复合VB,以减轻应激。
后备母猪经过长途运输往往出现轻度腹泻、便秘、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支原净等预防。
3 日常饲养管理3.1 分群管理后备母猪必须实行小圈分群,按年龄、体重、大小分批次饲养,每圈饲养6~8头,饲养密度≥2 m2/头[3-6],以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出现咬尾、咬耳等恶癖。
54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罗应安渊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农业服务中心565109冤
摘要院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袁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后备母猪生产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遥
本文介绍了从后备母猪选留尧饲养管理及配种技术袁供参考遥关键词院后备母猪曰饲养管理曰饲喂技术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任务是选择培育出体格健壮尧发育良好尧符合品种特征尧具有种用价值的种猪遥做好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袁对于更新猪场的基础母猪袁保持猪场基础母猪群合理尧稳定的胎次结构袁延长母猪利用年限袁提高种母猪群的整体质量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遥1后备母猪的选择分别在2尧4尧6月龄及初配时袁根据母猪体质外貌尧生长发育和繁殖性状进行分阶段综合选择遥从生长速度快尧繁殖性能高的高产母猪的后代中选择符合本品种特征尧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尧有效乳头达6对以上且排列均匀整齐尧四肢健壮尧背腰平直尧体长腹深尧后驱丰满尧无遗传疾患的个体作为后备母猪袁要求其生长发育快尧饲料利用率高遥2后备母猪的饲养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袁既要保证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袁达到初配体重袁又要保持其适宜的种用体况袁尽早进入初情期遥后备母猪一般采用前高后低的营养水平袁饲喂全价饲粮袁力求饲料原料多样化遥饲粮要增大钙尧磷浓度袁以利于后备母猪骨骼的发育袁增强骨骼强度和密度袁发挥其最佳繁殖性能袁延长其利用年限遥5月龄之前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养袁促进后备母猪尽快生长发育遥饲粮营养水平院消化能13.0~13.5MJ/kg袁粗蛋白质16.5%~17.0%袁赖氨酸0.8%袁钙0.9%袁总磷0.7%遥同时袁应投喂青绿饲料袁精料与青料比例为1︰1遥从5月龄至配种前袁采用限饲方式袁饲喂后备母猪料袁注意能量与蛋白质搭配比例袁供给充足的必需氨基酸尧钙尧磷和维生素等袁限制能量的摄入袁适当增加优质粗饲料和青绿饲料遥饲粮营养水平院消化能12.8~13.0MJ/kg袁粗蛋白质16%袁赖氨酸0.8%袁钙0.9%袁总磷0.7%遥每头饲喂量2.3~2.7kg/d袁每天饲喂2次遥配种前10~14d实行短期优饲袁进行补饲催情袁每头饲喂量2.7~3.2kg/d袁保持母猪良好的种用体况袁促进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遥配种结束后袁立即把饲喂量和饲粮营养浓度降到补饲催情前的水平袁每头饲喂量1.8~2.2kg/d遥3后备母猪的管理按后备母猪的膘情和体重进行分群饲养袁每群4~6头袁每头占舍面积1.5~2.0m2遥圈舍温度保持在15益~22益袁相对湿度65%~75%袁每天光照时间16h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尧空气新鲜遥严禁使用发霉尧腐败尧冰冻和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饲料袁供给充足尧
后备母猪科学饲养操作要点后备母猪科学饲养操作要点猪场对于引种要有以下方法论:后备母猪是要养而不是展,不要认为屁股非常大的猪就是好的种猪。
——后备母猪应是适应能力强,容易饲养的品种和个体。
后备母猪是用来繁衍后代,而不是当育肥猪出售,不要过分强调火鸡的生长不该速度。
——繁殖性能是后备母猪最重要的指标。
后备母猪是安稳使用,而不是短期行为。
——健壮的体质是极为重要的,不会一个好的身体,猪就可能将不可能熬过多次产仔的应激。
1、后备母猪确实要资产类别符合本品种特征,即毛色、体型、头形、耳形要一致。
2、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膘情适中。
3、不能有遗传疾病,乳头排列不整齐、瞎乳头等。
遗传疾病的存在,首先影响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其次是给生产管理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可造成猪只死亡。
4、挑选古斯锡母猪的条件是:要有健壮的体质和四肢。
四肢有问题母猪会影响以后的正常配种、分娩和哺育功能。
要具有正常的发情周期,发情征兆明显,外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人。
阴门大点的母猪不能选留。
有效乳头至少在6对以上,四排乳头左右对称,间距适中。
近年来,母猪高产难关已攻克,许多引进品种的产仔数都布琼丽非常高,经产母猪可达14头以上;如果乳头数不足,就相当于一头减少了翅茎一头仔的机会。
如果以14个有效乳头为标准,那少一个乳头,母猪的价值可能就少了1/14,按一头母猪前半生出栏70头商品猪来说,就可能少出栏5头猪,那利润就低多了。
引种过程保健引种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后备母猪落户后出现各种病情,部分种猪因病而淘汰,这些都是在引种过程中不注意后备猪的保健造成的。
(1)减少应激。
引种过程要遇到不少应激,如饲养环境改变,引种时在挑选、驱赶、装车、运输,饲料改变等整个过程中,严禁粗暴对待,以免给猪带来非常大的应激,应尽可能减少应激或避免应激。
所以在挑选、驱赶、装车、运输等,要善待每一头猪;猪到新场时,尽可能饲喂原场的饲料,以减少牛乳变化的应激。
(2)药物预防。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任务是选择、培育出体格健壮、发育良好,符合品种特征,具有种用价值的种猪。
做好后备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对于保持猪场基础母猪群合理、稳定的胎次结构,提高种母猪群的整体质量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一、后备母猪的选择分别在2、4、6月龄及初配时,根据母猪体质外貌、生长发育和繁殖性状等情况进行分阶段综合选择。
从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的高产母猪后代中,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有效乳头达6对以上且排列均匀整齐、四肢健壮、背腰平直、体长腹深、后躯丰满、饲料转化率高、无遗传疾病的个体作为后备母猪。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既要保证后备母猪正常生长发育,又要保证其适宜的种用体况。
后备母猪采用先高后低的营养水平,饲喂全价饲粮,力求饲料原料多样化。
5月龄之前选用中猪料,精料与青料比例为1︰1,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养,促进后备母猪的生长。
5月龄至配种前,采用限饲方式,饲喂后备母猪料,注意能量与蛋白质比例,供给充足的必需氨基酸、钙、磷和维生素等营养,限制能量的摄入。
饲料营养成分:粗蛋白质14%、赖氨酸0.51%、钙0.6%~0.8%、磷0.6%;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
5~6月龄,日增重控制在500克,饲喂量1.9~2.2千克/天。
6~7月龄到初情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文│罗应安(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农业服务中心)期,饲喂量2.3~2.7千克/天,母猪的体重控制在110~120千克。
配种前14天饲喂短期优质饲料,饲喂量控制在2.7~3.2千克/天,保持母猪的种用体况和发情表现,促进母猪的正常排卵。
应按后备母猪的膘情和体重进行分群饲养,体重60千克以前,每群4~6头,体重60千克以后每群2~3头。
圈舍温度保持在15~22℃,相对湿度65%~75%,每天光照时间16小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空气新鲜。
严禁使用发霉、腐败、冰冻和对生殖系统有危害的饲料,供给充足、清洁饮水。
保证后备母猪每天自由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提供“阳光浴”,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性欲。
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后续生产的生力军,后备母猪的生存时间长达3~5年,担负着繁重的繁殖任务,加上周期性又强,因此,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后备母猪生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础母猪的补充,因而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生产。
管理好后备母猪对养猪场能否获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后备母猪的营养需要1、20~50kg的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体重达到50 kg之前,很少有证据显示其饲喂方式和商品肉猪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阶段,如果日粮饲喂充足,能够满足商品猪的营养需要,就没有必要将通常使用的日粮作任何形式的调整。
2 、50~80kg的后备母猪50~80kg的后备母猪,基本饲养目标是使瘦肉组织的生长速度达到最佳。
按这种方式饲养,动物生长速度快,便于鉴定和挑选留作种用,确保动物没有不良体况症状发生,使母猪在接近体成熟时达到体况要求。
在生长期里使瘦肉组织生长速度达最佳化的营养水平如下:项目青年母猪的体重(k g)10~2020~5050~8080~120D E进食量(M c a l/d) 3.4 6.308.169.75C P(%)20.918.016.313.8总赖氨酸(%) 1.150.950.820.64总赖氨酸(g/d)11.517.519.718.5g赖氨酸/M c a l消化能 3.38 2.77 2.41 1.89参照N R C(1998),假定自由采食状态,瘦肉生长潜力325g/d。
青年母猪生长期日粮青年母猪生长期日粮比较昂贵,通常不能用它来饲喂商品猪,而是仅用来饲喂那些用作种群更替的后备母猪。
与商品猪的日粮相比较,典型的母猪生长期日粮含有较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是因为用作生长和用来繁殖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使用较高水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为了提高这些营养素在体内的贮存。
因为在猪舍内种用猪比商品猪饲养时间周期要长得多。
母猪生长期日粮中的微量元素添加水平母猪行动不便是造成其被剔除的原因之一,应当保证采食足够钙、磷,以满足腿骨充分骨化的需要。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后备母猪是指年龄在6个月到8个月之间,体重在90公斤到120公斤之间的母猪。
它们是未来生产母猪的重要来源,因此饲养管理对于后备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非常重要。
下面是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一些要点。
1. 饲料与营养:后备母猪的饲料需要保证充足、全面,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需求。
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应该丰富,合理配比。
可以采用高能低粗蛋白饲料,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
2. 饲养环境:后备母猪的饲养环境需要保持干燥、清洁和舒适。
饲养场的硬件设施应该完善,包括合适的栏舍、饲槽和饮水设施。
床材应该保持干燥,及时更换污染的床材。
3. 病害防控:后备母猪的饲养场应该采取必要的疫病防控措施。
定期对后备母猪进行疫苗接种,注重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饲养场应该保持清洁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4. 定期体检:定期对后备母猪进行体检,主要包括体重测定、外部体形评估和疾病检测等。
及时发现患病和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确保猪群的健康。
5. 疾病隔离:当有疾病发生时,应该及时将患病的后备母猪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动物。
隔离病猪的饲养场应该单独设置,使用独立的饲料和饮水设施。
6. 养殖管理: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合理控制饲料的摄入量和质量,避免肥胖和营养不良。
同时也要定期观察母猪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适当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如增减饲料量和添加补充剂等。
7. 陪伴与繁殖:后备母猪在饲养期间需要与其他同类动物进行交互,以提高其社交能力和群体层级。
当后备母猪达到合适的饲养体重和年龄时,应及时进行配种,确保其顺利进入怀孕状态。
8. 环境适应:后备母猪的饲养场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温度调控设施,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防止母猪受寒冷的影响。
9. 记录管理:饲养场应该做好后备母猪的个体记录和饲养数据统计。
包括每只母猪的生长情况、体重变化、饲料摄入量和疫苗接种等信息。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作者:李晓彬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9期摘要:后备母猪作为一个生猪养殖场的后备力量在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保持基础母猪群良好的生产性能,就要及时的淘汰繁殖性能差、体况不佳的母猪,同时补充新的后备母猪,因此要加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维持良好的体况,保持最佳状态。
关键词:后备母猪;繁殖性能;选育;仔猪;营养需求;饲养;管理;发情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9-0047-011后备母猪的选育母猪在分娩后要选择外观正常,体重适宜,发育良好的仔猪。
在仔猪断奶后,一般在30~40日龄时要将符合该品种外貌特征、生长发育良好、乳头数在7数以上,并且排列整齐的仔猪留为种用。
在4月龄时再进行一次种猪选留,淘汰那些有缺陷、发育不良或者患病的个体,将健康无病、发育良好的育成猪留为种用。
待母猪达到7~8月龄时,应具备以下体型外貌体征,体型长、腹部大但不下垂、后躯较大、乳头发育以及排列良好,无瞎乳头。
后备母猪的发情排卵正常,无异常发情的现象,对于长期不发情,或者发情不明显的母猪要及时的淘汰。
在后备母猪分娩后,同样要做好选留工作,通常母猪在产后掉膘严重,但是怀孕时复膘快,这样的母猪所产的仔猪通常食欲旺盛,且消化吸收良好,适合留为种用。
在后备母猪的选育过程中要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保证种源的安全性,加强检疫,做好免疫状态的检验以及疾病感染的检查工作,以确保后备母猪的健康。
2后备母猪的营养需求适宜的营养水平可以促进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维持良好的体况,保持最佳的生产性能。
营养水平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后备母猪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果营养水平过高会导致母猪的体况过肥,影响繁殖性能,导致发情周期异常、配种受胎率降低。
如果营养水平过低时,则会导致母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推迟,繁殖率下降。
因此为了使后备母猪维持较高的繁殖性能,正常的生长发育,需满足其对营养的需求。
PIC后备母猪饲养标准1、对于没有饲养猪的猪场确定一栋消毒干净的猪舍饲养新引进PIC后备母猪。
2、对于有猪的猪场,引进PIC后备母猪,必须进行隔离和适应。
3、隔离:引进PIC母猪应该在远离原有猪群至少两公里的单独的隔离舍内隔离2-4个星期,以便每天都可观察引进的母猪感染疾病的症状。
在此期间,还应观察原猪群的健康状况及传染病症状。
但实际上很少有商品猪场能够提供健康安全的隔离设施,鉴于这种情况,新引进的猪应尽可能地远离原有猪群,远离其它猪舍并有独立的彻底消毒的猪舍内隔离观察。
同时在新引进的后备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金霉素或土霉素400克/吨,饲喂两周。
更多养猪资料请访问/4、适应:在隔离舍内进行,适应期4-6周。
将原有猪场的4-6周龄的仔猪与新引进的后备猪混养,新引进的种猪与原由的猪只比例从10︰1逐渐增加到5︰1;或通过免疫、药物添加和原场的粪便及木乃伊等接触,但猪场有痢疾等疾病不得用粪便来接触。
5、饲养温度:温度是环境气候的组成部分,对生产力有很大影响,温度需求取决于猪体重、采食量、猪群密度、地板类型和空气流速。
后备母猪饲喂在水泥地面时的最低临界温度是14摄氏度,最适温度为18摄氏度。
6、饮水:随时保证供应清洁新鲜的饮水,饮水器应定位于活动和排粪区域,以保证睡卧区域的干燥。
碗式和槽式饮水应保证猪能快速饮水,但必须加强管理以保持清洁和适当流量。
鸦嘴式饮水器应保证最低流量为1升/分钟,每只饮水器最多只能供应8头猪。
饮水器应安在排粪的过道或漏缝地板上方,高度为0.7米。
7、光照:白天室内光照无论自然光或人工光都应以让猪能看清楚为准。
在配种间,能够很清楚地观察发情即可。
实际中光照强度为50Lux即能满足要求。
应尽可能地用日光。
光照时间为每天16小时,不足部分可可通过人工光获得。
8、诱情:PIC后备母猪初情期一般在165日龄,建议让后备猪160日龄时开始每天两次与成熟公猪嘴对嘴的接触,每次接触15分钟,刺激发情,记录第一次发情的时间,注意防止偷。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对降低种猪的饲养成本显得尤为重要,种猪在后备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其一胎的生产成绩,其延续效应很长,乃至影响其一生的生产力。
一、工作目标1、确保膘情合理,使之正常发情、正常排卵;使用前合格率90%以上。
2、根据种源和疾病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药物净化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转入基础群。
二、操作规程(一)引种管理1、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消毒水选用烧碱、过氧乙酸、消毒威等。
2、进猪时要在出猪台对未下车的猪只进行严格消毒,严禁应付式消毒。
3、进猪后的当餐不喂料,也不能马上冲水,第二餐喂1斤料,第三餐可自由采食。
4、刚引进的后备母猪要在饲猜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Vc、多维、开食补盐等,同时根据引入猪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中草药(如鱼腥草、清肺散、穿心莲、三珍散等)保健以提升后备母猪的抗病力、免疫力。
5、视引入猪的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调节,生长迟缓、皮毛粗乱的可在313猜中加入适当的312料或加一些营养性添加剂,如鱼肝油、胺基维他、鱼粉等。
(二)后备母猪饲养管理:1、按进猪日龄和疾病情况,分批次做好免疫计划、驱虫健胃计划和药物净化计划。
2、6月龄前自由采食,6~7月龄适当限饲,控制在1.8~2.2KG/头/天。
3、在大栏饲养的后备母猪要经常性地进行大小、强弱分群,最好每周2次以上,以免残弱猪的发生。
4、5.5~7月龄时要做好发情记录,逐步划分发情区和非发情区,以便于及早地对不发情区的后备母猪进行特别处置。
5、6至7月龄的发情猪,以周为单位,进行分批按发情日期归类管理,并根据膘情情况做好合理的限饲、优饲计划,配种前10至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比正常料量多1/3,到下情期发情即配。
6、后备母猪配种的月龄须达到7.5月龄,体重要达到110Kg以上,在第2或第3次发情时及时配种。
7、冬季要对刚引入猪进行特别护理,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证其体能快速恢复,以防应激状态下各种疾病的发生。
新农村2023.91.后备母猪的选择选择后备母猪,要选3~4胎次母猪的后代,因这些后代母猪抗衰老、抗病能力强,产仔较多,泌乳量大,母性较好,仔猪成活率高。
(1)自繁自留后备母猪如果是自繁自留后备母猪,选留后备母猪时,可根据以下条件选留:一是根据体型外貌。
应选体型大小适中、皮毛光泽度好、背部宽长、四肢大小适中、后躯宽大、肢蹄正常、行走有力的后备母猪。
二是根据乳头数目。
应选乳头分布均匀、间距一致、排列整齐、无副乳头和瞎乳头,瘦肉型猪乳头应超过6对,其他品种应超过7对;阴户大而下垂,发育良好。
三是根据体重。
刚出生的仔猪,体重应为1.5千克/头;30日龄断乳猪,应为8千克/头;70日龄猪,应为30千克/头;150日龄猪,应为100千克/头;同时,倒数3~4肋骨距离背心线6厘米处,肥膘不超过2厘米。
四是根据亲代生产性能。
应选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快、抗病能力强、性成熟适中、瘦肉率高、无遗传病、肉质良好的亲代留种。
五是根据发情情况。
应选经过初次配种淘汰后的剩下母猪;淘汰发情不规律、性器官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的个体。
(2)外购后备母猪如果是外购后备母猪,一是要到证照齐全、经验丰富、技术完善、管理良好、防疫严格、建场时间长的种猪场选购;二是不能同时选购两家生产的后备母猪,只能选购一家种猪场生产的后备母猪;三是要选购体貌端正、体重40~70千克/头的后备母猪;四是选购后要隔离饲养30天,确认无疫病后,才可并圈混养。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精心饲养在饲养过程中,饲料营养要保持中等,不要求长得过快或过慢。
长得过快或过慢,就会影响母猪发情和卵泡发育。
前期投喂的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为18%~20%、能量为12.6兆焦/千克;后期投喂的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为16%~18%、能量为11.76~12.18兆焦/千克。
加快后备母猪骨骼生长,饲料中要添加钙10毫克/千克、磷8毫克/千克、叶酸5毫克/千克、复合维生素70国际单位/千克、铜170毫克/千克、锌85毫克/千克、硒0.4毫克/千克、铬0.2毫克/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