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维修》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22.50 KB
- 文档页数:52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导学案一、导学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进修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学内容:1. 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分类;3.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4. 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三、进修重点:1. 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分类;3. 熟悉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4. 学会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技巧。
四、进修方法:1. 仔细阅读教材,理清思路,掌握基本观点;2. 多做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 参与实验和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多与同砚讨论,共同进步,互相进修。
五、进修评估:1. 定期进行教室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2. 参与实验和实践,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后安置作业,稳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积极性;4. 定期进行进修总结和反思,增进学生的自我提高和发展。
六、进修计划:第一周:进修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第二周:进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分类;第三周:进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检测和排除方法;第四周:进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七、进修资源:1. 教材:《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2. 实验设备: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实验设备;3. 网络资源: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相关视频和资料。
八、进修建议:1. 认真进修,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2. 多加练习,提升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多与同砚讨论,共同进步,互相进修;4. 注重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九、进修目标:通过进修《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学生应能够掌握汽车电气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进修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课程代码:0311008学时与学分:80学时 5学分一、课程性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
本课程所设置的职业岗位为:汽车装配工。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为:《汽车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后续课程为:《汽车装配与调试》。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的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是:与本地区的汽车总成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一体、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通过调研,在充分了解行业对学生将从事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以及相应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后,具体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针对行业企业发展需要,以实际的汽车电器维修任务为主线展开学习,以知识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
打破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完成工作岗位关键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要求,对原内容相互关联而又交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若干独立的集知识、技能一体的综合模块式教学模式。
教学项目的载体为汽车电器维修的具体业务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和服务内容,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的工作过程。
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素养,从而更好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灯与显示装置、汽车辅助电器等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调试与检测,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整车电路图的识图方法与故障诊断程序,同时掌握各种工具、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的进行汽车电器的拆装与检修,为今后从事汽车电器维修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电器设备各系统的功用、组成和类型;(2)熟悉汽车电器设备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汽车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掌握汽车电器设备常见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方法。
《汽车(帕萨特)空调电路的检测与维修》教学设计摘要:汽车空调电路系统的检修与维修是汽车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83-011 教学目标根据《汽车电气》教学大纲、《汽车空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汽车电气维修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考虑到中职学生目前的现状和以后实际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以下几方面。
1.1 知识目标(1)能叙述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及功用。
(2)能叙述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常用控制装置的作用及简单原理。
(3)能叙述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常用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 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和使用汽车空调面板各按钮。
(2)认识汽车制冷系统各部件的位置及作用。
(3)通过实践操作,能够初步判断和检测压缩机电磁离合器控制电路、鼓风机控制电路、冷凝器风扇控制电路和发动机怠速控制电路的简单故障。
1.3 情感目标(1)感受空调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和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严谨认真的作风和在检修中认真做好记录的职业习惯。
(4)通过实践操作,严格落实“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7s管理理念。
2 教学过程2.1 教材分析《汽车空调电路的检测与维修》课程选用的教材为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电器》。
该教材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机电维修专门化方向课程教材。
教材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编写的。
内容分为汽车电源系统、汽车启动系统、汽油机点火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和报警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电动车窗及刮水系统的检测与维护,汽车解码器的基本操作,传感器的检测九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任务组成。
2.2 教材处理为了更好地适应宁夏银川市汽车4s企业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率,我以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所必备的汽车电路维修技能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原则,降低理论教学难度,简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的知识要点的讲述。
高职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设计作者:冯美英来源:《广西教育·C版》2012年第11期【摘要】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利用地方企业及学院拥有的资源,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教学进行了大胆的设计与创新。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不仅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注重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全面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141-02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常见车型的车载电气设备为主要学习对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汽车各种电气设备的组成、结构、原理,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电气设备及其零部件进行检测与修复,提高学生诊断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社会能力。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我校通过对柳州市的汽车制造、维修企业的考察、调研,召开由行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分析会,结合柳州市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状况,针对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
二、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三、实践教学条件设计(一)一体化教室。
配置多媒体设备,实物台架,汽车转向、行驶、制动系统各个部件实物,操作台,常用工量具,检测设备,各代表车型汽车维修手册,数据库维修资料光盘,学习软件等。
(上接第141页)(二)虚拟实训室。
配置50台可以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虚拟实训软件,各代表车型汽车维修手册,数据库维修资料光盘,学习软件等。
(三)电气实训室。
配置电气总成、空调实验台架、全车线路实训台,手持式电子检漏仪、空气压力表、综合诊断仪等检测设备,SRS安全气囊示教板、灯光与仪表系统示教板。
教学设计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清点人数,填写教学薄;介绍成绩评价、课程内容导入新课你的客户询问纯电动汽车需要加冷却液吗?动力电池会像手机电池一样,长时间充电会发烫吗?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人员,你能否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冷却系统出现故障,你能进行检修吗?新授知识1.充电桩充电桩又叫充电栓,充电柜等。
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得你为各种型号的电动车进行充电。
1)充电桩的功用充电桩是能实现即时、计电量、计金额充电的装置,可以作为市民购电终端。
同事,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今后将陆续增加一桩多重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功用。
2)充电装的类型(1)按安装方式分可分为落地式充电桩、挂壁式充电桩落地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不靠近墙体的停车位,挂壁式充电桩适合安装在靠近墙体的停车位。
3)按安装地分按照安装地分,可分为公共充电桩、专用充电桩和自用充电桩。
公共充电桩是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库),结合停车泊位,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冲滴啊发怒五的充电桩。
专用充电桩是建设单位(企业)自有停车场(库),为企业(单位)内部人员使用的充电桩3)按接口分按充电接口数可分为一桩一充一桩多充4)按充电方式分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布置作业1.填空题(1)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机控制器等部件在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______ ,部件的过热会严重影响其______ 。
(2)在低温的环境下需要对动力电池组进行______ ,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
(3)水冷动力电池冷却系统部件包括散热器、膨胀壶、 ______ 、VCU(或HPCM2,混动车型)、冷却液控制阀、加热器和______等。
(4)冷却空气在动力电池模块中的流动有______ 、______通风等几种方式。
(5)荣威E50冷却系统分为2个独立的系统,分别是______冷却系统、 ______冷却系统。
项目二 汽车电气基础教学设计 任务1 《汽车电路基本元件的认识与检修》 授课 项目 汽车电路基本元件的认识与检修 授课 类型 理实一体化 授课 教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时间 授课 地点
授课 学时 教学 设备
桑塔纳整车.各种开关.保护装置.继电器.
中央线路板.点火开关.万用表.灯泡.蓄电池.电烙铁.常用工具.导线等 教学 方法 引导探究.任务驱动.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汽车电器的基本特点。
2.了解汽车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组成.原理和安装位置。 技能目标:能正确检修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1.概述汽车电器的基本特点。
2.了解汽车电路基本元件的作用.组成.原理和安装位置。 难点:能正确检修汽车电路的基本元件。
教学 设计 思路
1.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课程,对书本内容重新整合成一个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2.课堂模式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灌输.示范操作,学生简单模仿的教学模式; 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整个技能的形成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本次课我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课前 准备 根据项目实训需求,布置好理实一体化教室 课前预习,布置实训室 教学资源整合,充分为本项目的开展服务。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为本次课打下了理论基础。
一、6S( 分钟) 1.6S理念 2.分组:4组,每组6---8人,并推选组长。 实训工位设置 学习6S理念(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 实训站位,1-4号位,各司其职。 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强化职业素养,明确任务要求。 分组.工位设置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情景导入( 分钟)
一辆桑塔纳2000csi型轿车行驶到5万km后,出现了前照灯无远光的现象,经技术人员诊断后,可能是远光保险丝和继电器的故障,现在需要检修,我们该如何去做?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创设情境法通过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资讯、( 分钟)
1.明确本节课的工作任务 2.由简单到复杂,讲解节汽车电路基本元件的认识与检修的相关知识。
3.接受学生关于车电路基本元件的案例及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咨询。还有就是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4.讲解本章节的知识点。 1.讲解汽车电器的特点。
1.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解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2.根据老师的咨询相关内容以及自己的课本知识完成任务工单的咨询内容。 3.思考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及任务工单的相关内容完成本节课的实施计划。 4.跟着老师的启发和设疑进行自主学角色扮演,通过师生之 间的情景对话,学生采集信息,协助实际场景。 通过自学.教师讲授. 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 2.讲解汽车元件的分类。 例如:导线.线束.熔断器.插接器以及各种开关继电器。 3、通过实物个同学们展示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工作原路及组成。 4.通过实物演示各元件的检修方法。 4、更换各元件。 习。 1)分析其它辅助电器设备的检修的组成? 2)通过实际操作试想其它辅助电器设备的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5.根据老师的讲解及演示思考如何更换其它辅助电器设备主要元件。
四、计划( 分钟) 1.审核学生制定的工作计划。 2.对工作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3.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1.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本次课程的工作计划。 2.将制定的工作计划与教师讨论并定稿。 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相 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到整个修车流程中。
五、决策( 分钟) 1.为学生提供所需检测设备,并提示设备安全注意事项。 2.为学生分配任务并开始工作。 3.接受学生咨询并监控学生的讨论。 1.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相关工具。 2.分组4个工作小组,并再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任务实施。
通过观看视频,教师演示,学生自学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任务的操作要点。
六、实施( 分钟)
1.按照分组的人员进行分工。 2.完成任务工单中第四项(实施)里面所涉及到的项目内容。 1.清点随车的工具和附件是否齐全并领取相关工具。 2.分析典型电路图。 3.填写任务工单中通过工位轮替,小组人人有事 做,人尽其责,提高课堂学习 效率,团队协作能力 3.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关内容。 执行计划,实训操作。 七、检查( 分钟)
1.讲解实施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给学生领取相关工量具。 3.分工要求每一位学生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4.组织学生检查其它元件并更换其它辅助电器设备的检修。 5.监控学生的操作并及时纠正错误。 6.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7.对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检查。 1.准备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料例如:相关维修手册.工量具等。 2.每一位学生各司其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开始检查主要元件。 4.在任务工单中记录相关数据。 5.记录拆装过程中所从在的遗留问题。
通过全程检查,约束学生 言行,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全程性检查.指点. 纠正。
八、评价.总结( 分钟) 1.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2.提出改进意见注意事项。 1.根据任务工单的要求进行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 2.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修改工作计划。
小组讨论评价,查漏补 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演示,教师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九、清理场地( 分钟) 6S 整理实训场地.清点工具。 6S 教学 反思
本次课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1.理实一体化模式与“6S”管理相结合; 2.整合项目,任务驱动; 3. “授之以渔”,以“学生会学”为核心;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场地,设备课前准备要充份 2.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改进方法: 鼓励后进生担任组长.课后予以指导.1对1操作练习。 任务2 《汽车电器设备中常用维修工具与测量仪器的使用》 授课 项目 汽车电器设备中常用维修工具与测量仪器的使用 授课 类型 理实一体化 授课
教师
授课 班级 授课 时间 授课 地点 授课 学时 教学 设备 桑塔纳2000.汽车线束.开关.保险.继电器.插接器.焊接工具.万用表等 教学 方法 引导探究.任务驱动.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各种检测仪器的名称及作用。 2.能够认识常用测量仪器。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学重 点难点 重点:1.掌握各种检测仪器的名称及作用。 2.能够认识常用测量仪器。 难点: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检测仪器和维修工具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学 设计 思路 1 .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计课程,对书本内容重新整合成一个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2 .课堂模式的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灌输.示范操作,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整个技能的形成过程当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本次课我把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策略
课前 准备 根据项目实训需求,布置好理实一体化教室 课前预习,布置实训室 教学资源整合,充分为本项目的开展服务。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为本次课打下了理论基础。 一、6S(分钟) 1.6S理念 2.分组:4组,每组6---8人,并推选组长。 实训工位设置 学习6S理念(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 实训站位,1-4号位,各司其职。 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强化职业素养,明确任务要求。 分组.工位设置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学习效果的提高。 二、情景导入(分钟) 一辆桑塔纳2000型轿车汽车左转向灯不工作,经技术人员检查可能是组合开关的问题需要万用表的检查。 聆听案例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 创设情境法通过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资讯.(分钟) 1.明确本节课的工作任务 2.由简单到复杂,讲解节信号与危险警告系统元件的相关知识。 3.接受学生关于信号系统的案例及实际操作中1.接受教师提出的工作任务,聆听教师关于汽车电器设备中常用维修工具与测量仪器的使用检查和更换的注意事项。 2.通过查阅资料.网角色扮演,通过师生之 间的情景对话,学生采集信息,协助实际场景。 通过自学.教师讲授. 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