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映淮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咏秋柳》阅读
- 格式:docx
- 大小:37.55 KB
- 文档页数:2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吴西逸《清江引·秋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不第后赋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杜甫《秋兴八首》)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陶渊明《饮酒·其四》)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
(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刘道著《湘江秋晓》)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唐寅《菊花》)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李白《乌栖曲》)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郑板桥《沁园春·恨》)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中秋月。
月到中秋偏皎洁。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李白《长相思·其一》)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纪映淮《咏秋柳》)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听蜀僧浚弹琴》)一重山,两重山。
歌颂柳树的古代诗歌词句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本店铺在此整理了歌颂柳树的古代诗歌词句,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歌颂柳树的古代诗歌词句11、《兰陵王·柳》周邦彦宋代柳阴直。
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望人在天北。
凄恻。
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2、《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牛峤五代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3、《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和凝五代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4、《冬柳》陆龟蒙唐代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歌颂柳树的古代诗歌词句21、《菀柳》佚名先秦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无自暱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2、《官桥柳色》朱栴明代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3、《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王庭筠宋代衰柳疏疏苔满地。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南去北来人老矣。
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
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
王粲登临寥落际。
雁飞不断天连水。
4、《南歌子·岸柳拖烟绿》张泌五代岸柳拖烟绿,庭花照日红。
数声蜀魄入帘栊。
惊断碧窗残梦,画屏空。
歌颂柳树的古代诗歌词句31、《柳含烟·隋堤柳》毛文锡唐代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
描写柳树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出处】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注】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2.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出处】清•纪映淮《咏秋柳》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译注】秋柳已绾不住离去的行人了,它也不适合人们用以表达情意了。
可是,曾经柳丝吐出的飞絮,不知撩起多少人的情感。
谢女不就是因以柳絮喻雪而得佳句,遂有咏絮才的美称吗?3.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出处】明代•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注】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4.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出处】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译注】渡口上杨柳青青,枝枝叶叶是离情。
5.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出处】唐•李煜《赐宫人庆奴》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译注】杨柳依旧像以前那样垂下长长的枝条,还勉强地垂下像青烟一样的柳穗,轻轻地撩拨着人的发丝。
6.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出处】宋•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
晚秋霜霰莫无情。
纪映淮《咏秋柳》赏析《咏秋柳》译文及鉴赏《咏秋柳》是由纪映淮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咏秋柳》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咏秋柳》清代:纪映淮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咏秋柳》译文枝头栖息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
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
《咏秋柳》注释秦淮:即秦淮河,在南京,是一处游乐胜地。
竹枝:亦称竹枝词,诗的一种形式,本为乐府,出自巴渝,末有和声。
后人以七绝咏土俗琐事,多称竹枝。
萧疏:稀疏。
绾(wǎn):系,这里应意为挽留。
谢女:即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凝之之妻。
《咏秋柳》赏析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秋季的景物,后两句则写柳枝不能留住行人来减少人间别离之苦而柳絮飞舞如雪却使谢道韫咏出佳句。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典贴切而颇具情韵。
这是一首咏秋柳的诗,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句句蕴含着柳树的风韵。
此诗前两句写秦淮河的景物:栖息在枝头的乌鸦,伴着秦淮河的流水,点缀着秋天的风光,它们都深深恋爱着这里的几行萧瑟稀疏的树。
“萧疏”与“秋光”照映,“栖鸦”和“树”关联,使前后句紧密扣合,因而呈现诗人笔端的是一幅深秋萧条凄冷的画图。
其中,前句写柳树的特性:“栖鸦”明写鸟而暗点树,以实带虚的手法点出了薄暮中乌鸦栖宿的树;“流水”看似泛指而特指秦淮河。
“栖鸦流水”,虽不明言柳树,但已写出柳树常生长在河边的特性。
这样写,较之直言“河边柳”来,不仅含蓄,而且静中有动,增加生气。
也正是这些上有栖鸦,下依秦淮的柳树,装点金陵,为秋色增辉。
后句则点染秋柳的萧疏之态:萧疏是秋柳的特征——秋柳既不像春柳那样金碧染两、临风起舞,也不像夏柳那样繁枝拂地、密叶藏莺,而是落叶纷飞、意态萧疏。
但诗人对此并没有精雕细绘,只是以疏荡的笔触,略加点染而已。
带秋字的经典古诗词秋天是庄稼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最喜爱的季节。
高粱涨红了脸,苞米咧开了嘴,黄澄澄的玉米粒,像一颗颗金豆子,谷子笑弯了要,正向我们鞠躬,大豆被风吹得了乐出了声……秋天真好,我喜爱秋天。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带秋字的经典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1、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白居易《南浦别》2、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3、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程颢《秋月》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苏轼《念奴娇·中秋》5、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6、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9、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0、纷纷坠叶飘香砌。
夜寂静,寒声碎。
——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11、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12、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苏武庙》13、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程颢《秋日》14、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纪映淮《咏秋柳》1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6、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17、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曹雪芹《咏白海棠》1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冬景》1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20、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21、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2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柳枝词》原文及赏析《咏柳 / 柳枝词》原文及赏析咏柳/柳枝词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
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描写秋天自然风景的古诗词泉水日夜不息地从山缝中淅出,涓涓滴滴,汇成细小的清流,从乱石丛中穿过,从山崖上跌落,曲曲弯弯,流淌在杂草和荆棘丛生的坎坷的山岩之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描写秋天自然风景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景色的诗句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2、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郑獬《田家》3、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徐矶《新凉》4、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许浑《村舍》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6、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王建《雨过山村》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9、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10、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王驾《社日》1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12、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13、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王维《归嵩山作》14、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1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村居即事》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描写柳树的古诗词描写柳树的古诗词《杨柳》——(唐)汪遵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西桥柳色》——(清)许德溥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
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
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
《咏秋柳》——(清)纪映淮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中洲株柳》——(清)俞益谟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华清宫前柳》——(唐)王建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五月水边柳》——(唐)崔护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青门柳》——(唐)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唐)陈光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唐)崔橹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唐)崔橹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唐)狄焕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唐)杜牧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新柳》和《咏柳》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新柳》和《咏柳》的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篇一」柳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柳是传统意象之一。
两首诗同为咏柳诗,但画面风格迥异,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请分别分析。
(4分)(2)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两首诗不同的艺术手法。
(4分)答案:(1)郑诗:描写了一幅江畔桥边柳丝轻拂,依依袅袅、柔美而富有生机的春景图;表达了离人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
曾诗:描绘了一幅杨柳借东风之势,柳条狂舞柳絮纷飞的画面;讽刺了得势猖狂的恶势力。
(2)郑诗:衬托。
以春风骀荡,杨柳妖媚之美景,衬托离人眷恋之情。
曾诗:比拟。
以借东风之势狂舞之柳比拟得势猖狂的.小人。
托物言志(象征)。
借对杨柳的贬抑,讽刺(小人)邪恶势力。
郑诗赏析:题目只一柳字,柳即留。
古人折柳赠别,有挽留,依依不舍之意。
古典诗歌中,柳这一意象与离愁别绪、思乡怀远紧密相连。
所以,题目虽只有一字,但却主题鲜明。
然而,描写对象为柳,诗中却无一个柳字。
其实,诗歌句句写柳,句句含情。
试看:首句半烟半雨江桥畔,写柳树在烟雨中摇曳多姿。
江桥畔是离别的地点,而柳却偏偏生长于此,不免触动离人的满怀愁绪。
半烟半雨表明送别是在春季的一个阴雨天。
四周烟雾飘渺笼罩,给人一种朦胧之感。
此处诗人用意精妙:一是朦胧的烟雾就像是离人朦胧的眼泪,就像是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
纵观一、二句,写景清新自然,但又愁绪绵绵。
用语复沓回环,节奏舒缓,平仄声调起伏,与离人步伐缓慢、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态十分吻合。
如此愁绪,恰似一江春水,蓄势待发。
第三句会得离人无限泪,一语点破离情,奔涌而至,并迅速弥漫,令人窒息。
会作领会,体会解,连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可见这愁非常具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说有我之境,此句正是把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秋天的古诗大全小学生四年级四年级的学生适合背诵哪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秋天的古诗大全小学生四年级,希望喜欢!1、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
——龚自珍《金缕曲·*酉秋出都述怀有赋》2、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朱庭玉《天净沙·秋》3、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4、梧桐落尽西风恶。
——黄机《忆秦娥·秋萧索》5、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6、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叶梦得《水调歌头·秋*渐将晚》7、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8、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刘基《眼儿媚·秋思》9、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10、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11、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谭用之《秋宿湘*遇雨》12、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13、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
——吴文英《望*南·三月暮》14、池上凭阑愁无侣。
——柳永《甘草子·秋暮》15、春日酿成秋日雨。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16、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王勃《*亭夜月送别二首》17、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米芾《水调歌头·中秋》18、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
——林逋《咏秋*》19、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20、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潘希白《大有·九日》21、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
——汪遵《咏北海》23、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纪映淮描写柳树的古诗词《咏秋柳》阅读
咏秋柳
清代:纪映淮
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
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
注释
这首诗题一作《秦淮竹枝词》。
绾(wǎn):系,盘结。
谢女:晋谢安侄女名道韫,乃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赏析
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
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微泛波光,这些风物,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
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
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婀娜多姿了。
随着树叶黄落,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
“萧疏”二字,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这不但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
了内心的情思。
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
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
别友的游子行人了,不过,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
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
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道韫以
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世遂用“咏絮才、咏雪才、柳絮才、谢女才”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或指其才华。
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以
雪比飞絮,“飞香”二字,又点化了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
落春风香”之句,显得更为凝练优美,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
时节的清香。
显然,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
无怪乎王士
祯闻此诗,因作《秦淮杂诗》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
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盖赏其风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