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对听力教学的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5.03.07•【文号】教高厅[2005]1号•【施行日期】2005.03.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新疆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于2004年3月正式启动。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项目组,在进行充分调研、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的制定工作,现印发给你们。
望各校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实现新旧考试的平稳过渡,积极推进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
附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教育部办公厅二○○五年三月七日附件: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教育部组织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下简称四、六级考试)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以下简称考委会)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项目组在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和论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制定本方案。
一、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四、六级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
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保持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即:通过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更合理地使用四、六级考试,使考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角度,阐述当前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明确其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提高东南亚汉语教学水平,优化东南亚汉语教学效果,为推动国际汉语广泛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一带一路”中的东南亚地区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市场,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汉语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需求。
东南亚地区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如华人、马来人、泰国人、菲律宾人等。
因此,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推广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对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其教学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也有助于提高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效率,实现国际汉语的广泛传播,让不同地区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1 “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现状1.1 教学政策在历史文化背景、教育制度、语言政策以及区域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也有其极为显著的特征。
从教学政策方面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关系也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其汉语教学政策也不断调整优化,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老挝以及柬埔寨等在内的东南亚各国都开始陆续推出有助于汉语推广教试。
泰国政府也密切关注汉语言教学的成果,并且将汉语列为第二外语,此外,泰国政府所推广的汉语语言考试认证主要包含HSK、YCT、BCT等。
总之,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政策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汉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并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1.2 教学主体对象就目前形势来看,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对象主要包含华裔和非华裔,近年来,非华裔汉语学生比例更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现阶段,华文学校依然是东南亚各国家汉语教学的最重要主体,相比于大学的汉语教学来说,中小学华文教育拥有更为深厚的根基,其教学规模更为庞大,教学主体数量也更多。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进一步提升九小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英语学科的教学研究,特此举办本次九小英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英语教学研讨,共筑九小英语教育新篇章”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九小英语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活动背景1.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英语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2. 教育改革需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3. 九小英语教育现状:九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三、活动目标1. 提高九小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探索适合九小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3. 促进九小英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增强九小英语教育的实效性。
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1)领导致辞: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专家讲座:邀请知名英语教育专家作专题讲座,分享英语教学经验。
2. 分组研讨(1)教学理念研讨:探讨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融入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研讨: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合九小英语教学的方法。
(3)教学评价研讨:研究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3. 课堂教学观摩(1)观摩优秀英语教师课堂: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技巧和课堂管理经验。
(2)同课异构:邀请教师展示不同教学风格和方法的英语课,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
4. 教学实践与反思(1)教师教学实践: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如课堂游戏、小组合作等。
(2)教学反思:教师针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5. 闭幕式(1)总结发言:回顾活动成果,肯定教师们的努力。
(2)颁发荣誉证书: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特殊教育政策复习要点一、选择判断1.绪论:美国《残疾人教育法》的六大支柱家长参与、零拒绝、非歧视性评估、个性化教育计划、最少限制的环境、程序性正当法律程序.2.《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我国残疾人种类:7+1(视力障碍、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其他)3.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4.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
特殊教育教师和手语翻译,享有特殊教育津贴。
5.残疾儿童、青少年特教班应进行文化、身心补偿、思想教育、劳动技能、个别教学、分类教学。
必要时听取父母意见。
6.残疾人专家委员会构成:县级人民政府7.残疾人通过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的方式接受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8.残疾人家长依法保证残疾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9.特教的总体结构(P109):以《宪法》为根本性的指导性依据,以《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义务教育法》为核心,以《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为总体性专门安排的总政策体系。
10.特殊教育政策的四重价值:稳定、效率、公平、质量。
(自由)11.国家在教育中的义务:尊重、保护、实现的义务。
12.国家在教育中的最低核心义务:四点.1.国家应禁止在教育机会获得方面的任何歧视。
(2)国家应确保教育符合国际公约确定的教育目的。
(3)国家应为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义务的初等教育。
(4)国家应确保公民享有不受国家或第三方干预的选择教育的自由。
13.到2020年,基本实现地市30万人口以上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14.到2020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队伍(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
15.改革开放后,第一部专门的特殊教育政策:《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16.对于特教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一学时的全员培训17.普通中等、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符合标准残疾学生的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18.我国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5e教学模式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5e教学模式是一种层次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多学科中使用,而在听力教学中也非常适用。
该模式包括五个阶段:导入,探究,解释,拓展和评价。
这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应用这种模式。
1. 导入阶段导入阶段主要是引起学生兴趣,激活背景知识,预测听力材料内容,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话题、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关于旅游的听力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旅游的短视频,让学生对旅游这个话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询问学生对该话题的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背景知识。
2. 探究阶段探究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听力教学中,探究阶段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预测任务、提出问题等活动让学生思考听力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探究旅游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词汇提示等预测听力材料中可能会提到的内容,并引导学生针对这些预测进行问题的提出、计划的制定,例如:余热明显,冷门景点,小众活动等。
3. 解释阶段解释阶段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和掌握听力材料的重要信息和语言知识点。
在听力教学中,解释阶段可以通过给学生听力笔记的技巧、听力理解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中的内容和语言知识点。
例如,在介绍听力笔记技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听力笔记的目的、要素、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练习如何做有用的笔记。
4. 拓展阶段拓展阶段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以及用听力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实际语言运用。
在听力教学中,拓展阶段可以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口语练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应用自己的听力技能去和他人交流,扩大他们的语言知识面。
例如,在介绍听力材料中关于旅游的相关语言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口语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进行实践活动,以此来让学生的听力技能得到提升,并把系统的知识转化为听力技能。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近几年,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加快建设,但与城市相比,教育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英语这门相对而言特殊的学科更是遇到了重重的教学难题。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遇到了教学设施、教育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急需摆脱现状。
本文分析了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
标签: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常见问题;对策引言:英语作为外来语言,不仅学习难度大,对教育者的专业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撑。
而农村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学正是因为缺少有力的支持而陷入了困境。
1.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1缺少有利的语言环境学习语言,学习者所处的语言环境十分重要。
正如我们学习汉语一样,处于汉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能够获得听、说的能力。
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如果能够处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受到熏染,学习效果会更好。
但是在农村地区,学生们平时很少接触到带有英文信息的物品,身边没有能够与之交流的对象,大部分家长都对英语一窍不通,学生们学习英语缺少最基本的支持。
1.2教学设施不完善近几年,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开始推广,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在农村地区,多媒体设备还并未完全实现“班班通”,利用现代化教具教学的机会有限,这导致英语教学效益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1.3师资力量有限农村地区受到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大量高素质的教育人才聚集,现有的师资力量在綜合教育水平上略显不足,教师缺少教学创新的能力,新的教育理念在农村地区落实到实践中的速度缓慢,英语教学还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下,难以取得更高的成果[1]。
2.农村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对策2.1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落实者,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先锋,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善于寻找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找现存的教学问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才能被打破。
学校要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从外部引进经验丰富的名师到本校指导工作,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支教,扩充教育队伍,另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教师队伍进行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经济发展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英语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期英语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经济发展;英语教育;全球化一、经济发展促进英语教育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信息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外语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教育,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地位的影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跨国公司,基本从属英语国家,中国要想挤身世界经济洪流,必须及时与合作者沟通,英语就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另外,全球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树立了教育的国际化概念,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而要真正达到教育的国际化水准,英语教育以及学科的英语教育成为重中之重。
因此,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特别是学科英语的熟练应用就成为个人发展的必须。
为了迎接国际化科技、信息化环境、全球化经济的到来,新世纪人才必须在语言、文化、知识、事业等各方面向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标准迈进。
由此,学校在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上,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改变传统教育体系、确立新的科学教育目标。
二、经济发展对英语教育的影响(一)经济的发展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外语教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沿海地区的外语教学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整体水平不高。
虽然我国教育经费逐年提高,但与国家的人口,幅员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还不相称。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水平、普及程度和运用能力上都较落后,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外交流少,使用外语的机会不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外语教学水平提高较慢。
(二)经济发展对学生的课内外外语环境的影响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的第一大不利因素是缺少自然的英语环境。
特殊教育概论提纲特殊儿童1.定义(1)广义: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包括超常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学生、学习障碍儿童等等。
(2)狭义:特殊儿童是指各类残疾儿童。
2.残疾分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它(共8类)3.学前特殊幼儿的安置形式:残疾儿童康复机构,普通幼儿园,特殊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学前班,在家,在医院,在福利院4.学前特殊幼儿是否应融合?特殊儿童出现的客观性和不可预测性,特殊儿童的安置形式多种多样但是融合教育是大趋势,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学前融合教育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5.融合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幼儿园内的师资力量不足,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家长观念落后,特殊教育政策保障不够完善①智力障碍儿童1.定义: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性行为的障碍2.成因:(1)出生前的致病因素①遗传:染色体异常;先天性代谢异常;其他遗传因素②先天获得性异常:胎儿期感染;吸烟与嗜酒;药物毒性损伤;放射线和化学毒物的损害(2)出生时的致病因素①早产和低体重②新生儿窒息③产伤(3)出生后的致病因素①高烧、抽搐②神经系统疾病③全身麻醉与脑外伤等④中毒⑤严重营养不良⑥社会心理因素3.预防:①原级预防:普及婚前检查,提倡优生优育,防止近亲结婚,产前筛查。
②次级预防:新生儿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③第三级预防:对智力障碍儿童和高危儿童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从而有效地限制障碍带来的功能缺失。
4.特点(感注记思言个动)g智障儿童的感知特征:感知的分化程度差(难以区分相似的物体),感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物体满足于一般的了解)z智障儿童的注意特征:注意的范围狭窄,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j智障儿童的记忆特征:识记的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不会使用分类的方法记忆,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s智障儿童的思维特征:直观具体,概括水平低;思维刻板,缺乏独立性y智障儿童的言语特征:语言发展缓慢,词汇量少;表达简单,发音不准,吐词不清楚g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情感不稳定,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差;行为上主动性不足,易受暗示和脾气固执;缺乏成功期望d智障儿童的动作特征:比较迟钝,准确性差5.学前融合教育相关思考学前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策略(1)根据感知觉特点:刺激强度,慢一点,耐心点,给时间感知。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将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本教学工作计划将遵循以下原则: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 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 听力理解能力有待提高;2. 词汇量不足,影响阅读和写作;3. 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4. 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本学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2. 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3. 系统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2. 学生能阅读简单英语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能书写规范的英语句子,提高写作水平;4. 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1. 听力: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听力材料,包括日常对话、故事、短文等,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2. 词汇:根据教材内容,选取重点词汇,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和运用;3. 阅读与写作: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4. 语法:系统讲解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2. 采取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4.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互动性。
六、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听力、阅读、写作等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3. 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
2012年全国高考模拟参考部分 听力教学 在任务完成中提高听力技巧 —“新闻”的听力技巧训练教学设计 沈溢 背景介绍: “听”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学习英语中,听与读一样,是获取语言信息的技能,它与说、写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手段。国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毕业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能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上海市的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听力培养也提出了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即:高中毕业生必须能听懂外籍人士所做报告的大意;能从广播、电视电影等有声媒体中获取信息。此外,近几年来,听力理解已被纳入高考英语的正式考试项目,这部分的成绩对学生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英语听力课也被列入中学课程。但是,对于中学英语听力课教学,依然有人认为:听力课就是做中考或高考模拟卷中的听力题,就是“放放录音,做做题目,对对答案”,这种纯粹的测试检查课,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感压抑,反应冷漠,教学效果不明显。 那么,开设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师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是否需要为听力课作设计?如需要,应该设计什么?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哪些教学策略?如何处理听力与其他能力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仍然困扰着许多英语教师。 带着这些问题,面对着这些现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听力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以下一堂英语听力课,将整堂课设计成听前活动(Pre-listening)、听时活动(While-listening)、听后活动(Post-listening)三个大活动模块,进行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教学内容为《新世纪高中英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Unit 9 About Newspapers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一些报纸的历史,如,这些报纸发行的时间、发行地点、创办这些报纸的先驱以及这些报纸的特色等等。这是一篇供学生阅读的文章。经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以及有关“报纸”方面知识的拓展学习,学生对“报纸”这一媒体形式有了较深的了解。 本单元课文后的补充阅读是两则消息,是两篇新闻体裁的文章,这使我想到把这两则供学生阅读的消息设计成听力材料,把听力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同时,通过这种设计,我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英语“新闻”的技巧,因为近年来,上海的英语高考试卷的“短文”听力部分都有听“新闻”的要求,这可能也是高考听力发展的趋势。 教学目标: 1. 由课文内容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收听英语“新闻”的技能与策略 2. 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I. Pre-listening 1. Raising several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learned previously 1) According to the text we’ve learned,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a newspaper plays? ( provide news ) 2) What can we do in order to keep ourselves informed of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world? ( read newspapers, listen to news … ) 3) What kind of news are you interested in? ( entertainment news, sports news … ) 4) News material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kinds of materials. What principles should we follow if we want to succeed in understanding the news we hear? 2. Explaining to the students some of the listening techniques which will help them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ws they will hear 1) 掌握新闻报道的结构 ---- “倒金字塔体”。即按新闻事实重要的程度由要点到细节逐步扩展,安排全文。把最重要的事实置于全文的第一个句子中,这个句子被称为新闻导语(the news lead)。它告知听众最关心的重要事实,即事件(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以及原因和方式(why, how)等等。 2) 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上下文以及依靠背景知识来猜测词意。 3) 密切注意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4) 学会边听边记,可记下一些关键词、一些数据、人名和地名等。 3. Asking the students a question to get them ready and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are going to hear and assigning them a task by asking them to pick out the news lead in what they hear Q: Where were the last Olympic Games held? II. While-listening 1. Asking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news and then raising two questions 1) How many pieces of news did you hear? 2) What were they about? 2. Second listening and T or F statements ( ) 1) The news came from Moscow. ( ) 2) Samaranch is the most famous person in the world. ( ) 3) After the vote, a contract was signed. ( ) 4) When the people in Beijing got the news, they were wild with joy. ( ) 5) A lot of people cried because they didn’t believe the news was true. ( ) 6) The good news spread quickly in China. 3. Asking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news again and then answer some detailed questions 1) What does“Great victory ends years of waiting”mean? 2) With how many votes did Beijing win in the second round ballot? 3) How did the people in Beijing celebrate the victory? 4) What was the commonest means of conveying one’s feelings in Beijing? III. Post-listening 1. Letting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wo pieces of news again and asking them to get ready to retell the second piece of news by giving them some key words Key words: gather; squares, shopping malls, streets and homes; applaud buildings and streets the ancient capital; burst into the China Millenium Monument; senior leaders, university students Tiananmen Square; chanting, the commonest means; car drivers; messages 2. Dividing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and assigning them a task : Do group work. Talk about the topic: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 heard the good news? As a student, what do you think you can do fo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设计思路: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扎实的听力基本功。 从这两条消息的文字材料来看,里面有相当一部分的单词,所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一个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此外,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训练,应经常对学生传授诸如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积极拓宽学生的词法、句法、语篇知识,也需要补充一些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注意听力材料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英语听力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应对考试,所以作为常规教学,教师不应把试题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把本单元的补充阅读作为听力材料,真是因为这是两条真实的消息,这是真实的语言材料,因而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去听,他们会产生听的强烈的愿望。 3、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由易到难。 本节课的听力内容是有关“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背景知识。而且,在预听这一环节,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上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办?”这个问题,暗示学生他们将听到的内容会与奥运会有关,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在听的时候可以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减少他们的焦急心理,也可以让他们明确听力目的,这些准备活动能帮助学生决定重点听什么,从而在听的过程中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听懂重点内容上。此外,在听的过程中,第一次的听后活动我给学生的问题很简单,让他们说出听到的大概内容;第二次听后活动我所设计的练习是T or F 练习,这个练习只是比前一个练习稍难,基本上也是那些事实性的对或错的辨别;但在第三次听力活动后,我给学生设计的问题是比较细节性的了,目的是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有了前面两次听后活动做铺垫,学生完成这个任务不会感到很困难的。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听力训练与其他能力训练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