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50.50 KB
- 文档页数:14
经济师考试题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的稀缺性B. 资源的配置C. 资源的利用D. 资源的分配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表现?A. 外部性B. 公共物品C. 信息不对称D. 完全竞争答案:D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垄断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经济增长D. 企业利润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支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产品价格D. 消费者偏好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影响需求的因素?A. 消费者收入B. 产品价格C. 消费者偏好D. 替代品价格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货币政策D. 转移支付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通货膨胀的类型?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 预期型通货膨胀D. 结构型通货膨胀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A. 资本积累B. 技术进步C. 人口增长D. 资源配置效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
(对)2. 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是价格接受者,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对)3.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过政府收入的部分。
(对)4.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
(对)5.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长期趋势中的波动。
(对)四、简答题1. 简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
答:边际成本是指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平均成本是指生产所有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
经济常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A. 如何生产B. 如何分配C. 如何消费D. 如何获取资源答案:D2.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A. 政府规定B. 消费者需求C. 市场供需关系D. 生产成本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企业利润最大化答案:D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了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逐渐降低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逐渐增加C. 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与消费量无关D. 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度始终不变答案:A5. 什么是通货膨胀?A. 货币供应量减少B. 货币供应量增加C.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D. 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A. 收入水平B. 商品价格C. 个人偏好D. 替代品价格答案:ABCD7.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可能考虑哪些因素?A. 成本B. 竞争对手的价格C. 市场需求D. 政府规定答案:ABC8. 以下哪些属于货币政策工具?A. 利率调节B. 公开市场操作C. 存款准备金率D. 税收政策答案:ABC9. 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贸易自由化B. 资本流动加速C. 文化交流加强D. 技术传播加速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属于经济周期的阶段?A. 复苏B. 繁荣C. 衰退D. 萧条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答案:正确1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相互独立的,没有联系。
()答案:错误13.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没有交易成本的市场。
()答案:正确14. 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增加税收以减少财政赤字。
()答案:错误15. 垄断市场通常会导致价格上升和产量减少。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什么是机会成本?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进行某种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经济学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 资源总量有限B. 资源分布不均C. 资源不可再生D. 资源使用效率低答案:A2.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
A. 垂直B. 水平C. 下降D. 上升答案:C3.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
A.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保持不变D. 随着消费数量的减少,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感逐渐减少答案:A4.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
A. 价格制定者B. 价格接受者C. 垄断者D. 寡头答案:B5.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指标,其中GDP代表()。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国民生产总值D. 国民生产净值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供给曲线的移动?()A. 生产成本B. 消费者偏好C. 技术水平D. 政府政策答案:ACD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
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3. 货币的职能包括()。
A. 价值尺度B. 交换媒介C. 价值储藏D. 世界货币答案:ABCD4. 下列哪些属于公共物品的特征?()A. 非竞争性B. 非排他性C. 可分割性D. 可交易性答案:AB5.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包括()。
A. 货币供应过多B. 需求过剩C. 成本推动D. 供给不足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等于平均成本。
()答案:对2.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答案:对3.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答案:对4. 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只适用于商品消费。
()答案:错5.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经济师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是()。
A. 价格效应B. 收入效应C. 替代效应D. 互补效应答案:A2.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经济利润为()。
A. 零B. 正C. 负D. 不确定答案:A3. 货币需求的交易动机是指()。
A. 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货币B. 为了投机而持有货币C. 为了交易而持有货币D. 为了贮藏财富而持有货币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A. 充分就业B. 价格稳定C. 经济增长D. 收入再分配答案:D5. 根据IS-LM模型,当货币市场出现超额供给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 利率下降,收入增加B.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C. 利率下降,收入减少D.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答案:A6.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供给的因素()。
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预期价格答案:C7.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感()。
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8.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征()。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可分割性D. 非营利性答案:C9.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关D. 正相关但有滞后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汇率的因素()。
A. 贸易余额B. 利率差异C. 政治稳定性D. 人口增长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曲线的位置()。
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收入C. 相关商品的价格D. 商品自身的价格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A. 产品同质化B. 买卖双方众多C. 完全信息D. 价格接受者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是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A. 利率水平B. 收入水平C. 价格水平D. 货币流通速度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
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1、以市场机制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A、需求B、供给C、价格D、均衡价格答案:C2、为什么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A、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B、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车”D、以上都是答案:D3、如果(),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A、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变化B、价格变化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化百分比C、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D、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答案:C4、形成垄断竞争的最基本条件是()A、对技术的控制B、厂商的数量相当多C、产品有差别D、企业利用国家赋予的特权答案:C5、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是A、不等B、无关C、相等D、都有可能答案:C6、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C、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少。
D、劳动的供给量变化无定数答案:C7、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A、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B、它们价格的高低C、它们是否有用D、它们的效用高低答案:A8、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因为()A、收入有时高,有时低B、商品的数量是无限的C、消费者人数是无限的D、欲望是无限的答案:D9、使用5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一个厂商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 ( )A、3B、30C、36D、35答案:B10、边际产量是 ( )A、生产函数的斜率B、不变成本曲线的斜率C、平均产量曲线的斜率D、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答案:A11、一种投人生产的要素的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
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B、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答案:A12、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财产的法定所有权的分配就不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率,这种观点称为A、有效市场理论B、科斯定理C、看不见的手D、逆向选择答案:B13、在下列条件中,只有一种不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你认为它是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自身价格变化C、消费者偏好变化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答案:B14、生产函数的斜率是 ( )A、总产量B、平均成本C、平均产量D、边际产量答案:D15、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管理企业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属A、隐成本B、经济利润C、显成本D、正常利润答案:A16、需求定理是指A、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B、影响商品价格的其它因素发生变化,引起需求增加或减少C、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D、一种商品的需求和其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答案:C17、当政府实行限制价时,()A、保护价格大于均衡价格B、保护价格小于均衡价格C、保护价格等于均衡价格D、都有可能答案:B18、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个体行为B、市场经济C、失业和通货膨胀等D、总体经济活动答案:A19、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总收益曲线是()A、以不变的斜率向下倾斜B、以不变的斜率向上倾斜C、水平曲线D、垂直曲线答案:B20、在哪种情况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A、P=ACB、P=MCC、AVC=MCD、AC=MC答案:B21、下面哪一项经济活动可能引起负的外部性()。
经济生活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项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答案:D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信息全球化答案:D3.市场经济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调节生产规模B.提高产品质量C.增加产品种类D.降低生产成本答案:A4.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A.制定经济政策B.保障社会公平C.直接干预企业经营D.提供公共服务答案:C5.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社会责任B.利润最大化C.市场份额D.技术创新答案:B6.以下哪项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A.有限责任B.股份制C.合伙制D.法人治理结构答案:C7.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消费的因素?A.收入水平B.价格水平C.个人偏好D.政府政策答案:D8.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A.价格竞争B.质量竞争C.垄断竞争D.服务竞争答案:C9.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主要机制?A.供求关系B.成本加成C.政府定价D.市场竞争答案:C10.以下哪项不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主要风险?A.市场风险B.财务风险C.法律风险D.技术风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A.劳动力数量B.资本积累C.技术进步D.政府政策答案:ABCD2.以下哪些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特点?A.自主经营B.自负盈亏C.政府干预D.市场导向答案:ABD3.以下哪些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A.个人收入B.商品价格C.社会文化D.个人心理答案:ABCD4.以下哪些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A.利润最大化B.市场份额C.社会责任D.技术创新答案:ABD5.以下哪些是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主要机制?A.供求关系B.成本加成C.市场竞争D.政府定价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参与经济活动。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增强综合国力C.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 完善市场体系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自主性B. 竞争性C. 计划性D. 法制性答案:C3.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主要由什么决定?A. 政府定价B. 市场需求和供给C. 生产成本D. 消费者偏好答案:B4.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 商品价格下降B. 消费者收入增加C. 替代品价格下降D. 互补品价格上升答案:B6.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低于其均衡价格时,通常会出现:A. 供不应求B. 供过于求C. 供需平衡D. 无法判断答案:A7. 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指:A. 购买商品时支付的价格B. 选择一种行动所放弃的最优选的其他行动的收益C. 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D. 消费商品时的满足感答案:B8. 以下哪项政策不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部分?A. 增加公共支出B. 减少税收C. 发行国债D. 提高利率答案:D9. 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这主要是为了:A. 减少货币供应量B. 增加货币供应量C. 稳定汇率D. 控制通货膨胀答案:B10. 如果当前GDP构成中投资占比重大,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A. 消费支出B. 净出口C. 投资D. 政府支出答案:C11. 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通常会采取什么措施刺激经济?A. 增税B. 削减开支C. 减少货币供应量D. 降低利率答案:D12. 通货膨胀是指:A. 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B. 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C. 货币贬值D. 货币升值答案:A13. 下列哪一项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 失业率D. 国际收支差额答案:B14.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A. 充分就业B. 物价稳定C. 国际收支平衡D. 企业利润最大化答案:D15. 下列关于失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不足B.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C.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资率过低造成的D. 周期性失业与经济周期无关答案:B16. 在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指的是:A. 政府的宏观调控B. 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C. 企业的创新能力D. 消费者的选择权答案:B17.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A. 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B. 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C.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差额之间的关系答案:A18. 下列哪一种情况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 货币供应量增加B. 货币供应量减少C. 货币流通速度减慢D. 货币价值上升答案:A19. 下列关于货币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A.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B.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调整等C. 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利率水平D.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答案:D20. 如果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从1:7变为1:6,这意味着:A. 人民币升值了B. 美元升值了C. 人民币贬值了D. 无法判断答案:A。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失业率D. 企业利润答案:D3.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将:A. 增加B. 减少C. 保持不变D. 先增加后减少答案:B4.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在短期内可能获得的经济利润是:A. 零B. 正的C. 负的D. 无法确定答案:B5.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供给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技术水平C. 消费者偏好D. 预期价格答案:C6.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指:A.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B.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C.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D. 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货币政策工具?A. 调整利率B. 公开市场操作C.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D. 调整个人所得税答案:D8. 以下哪项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原因?A. 货币供给过多B. 成本上升C.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D. 预期通货膨胀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A. 外部性B. 公共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A. 国际贸易的增长B. 跨国公司的扩张C. 国际资本流动D. 国家间的经济隔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A. 消费者偏好C. 相关商品的价格D. 商品自身的价格答案:A、B、C12. 以下哪些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A. 产品同质化B. 完全信息C. 无进入和退出壁垒D. 单个企业对市场价格有影响力答案:A、B、C13. 以下哪些是影响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生产技术C. 预期价格答案:A、B、C14.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工具?A. 调整税率B. 改变政府支出C. 调整货币供给D. 发行国债答案:A、B、D15. 以下哪些是市场失灵的表现?A. 外部性B. 公共品C. 完全竞争D. 信息不对称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宏观经济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能计入GDP帐户中的是( )。
A、农民生产自己消费的那部分农产品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C、家政公司提供的家务劳动D、二手车的售价正确答案:C2.当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可能会发生:( )A、实际利率水平降低B、汇率贬值C、经常账户赤字增加D、以上全对正确答案:D3.哈罗德的分析之所以是一种长期分析,是因为他( )。
A、从连续的各个时期来分析经济增长B、根据投资和储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经济增长C、根据有效需求来分析经济增长D、在技术、人口、资本均可变化的时期内分析经济增长正确答案:D4.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体现在( )。
A、延缓经济衰退B、刺激经济增长C、减缓经济波动D、促使经济达到均衡正确答案:C5.下列各项中,( )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A、就业人口的增加B、人才的合理流动C、投资的增加D、发展教育事业正确答案:B6.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在金融市场上( )。
A、买进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B、卖出政府债券,降低再贴现率C、买进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D、卖出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正确答案:D7.因为最近股票市场爆发了一轮大行情,王五将其全部存款都购买了股票。
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因为货币资产的名义利率提高而增加了其货币需求B、因为非货币资产的利率变化而改变了其货币需求C、因为非货币资产的预期收益升高而减少了其货币需求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8.经济增长的最佳定义是( )。
A、投资和资本量的增加B、因要素供给增加或生产率提高使潜在的国民收入有所提高C、实际国民收入在现有水平上有所提高D、人均货币收入的增加正确答案:B9.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
A、税收B、消费C、转移支付D、政府支出正确答案:C10.如果一国经济处于萧条和衰退时期,政府应采取( )。
A、财政预算赤字B、财政预算盈余或赤字C、财政预算盈余D、财政预算平衡正确答案:A11.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A、国民收入减少B、利率下降C、国民收入增加D、利率上升正确答案:B1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 )的变化。
高中政经济试题及答案高中政治经济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A. 公有制经济B. 非公有制经济C. 混合所有制经济D. 国有经济答案:A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答案:A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A. 基础性作用B. 决定性作用C. 辅助性作用D. 补充性作用答案:B4.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目的是()A. 促进效率B. 促进公平C. 促进效率和公平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5. 我国现阶段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其根本目的是()A. 扩大对外贸易B. 引进外资C. 吸收国外先进技术D.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D6. 我国对外开放要坚持的基本战略是()A. “走出去”战略B. “引进来”战略C. “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D.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案:C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道德手段答案:A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B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表现在()A. 市场决定价格B. 市场决定供求C. 市场决定竞争D. 市场决定分配答案:A、B、C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包括()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政手段D. 道德手段答案:A、B、C1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1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2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促进经济增长B. 增加就业C. 稳定物价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1 - 经济生活综合测试 (90分钟,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60分) 1.“换享生活,低碳环保”是某换物网站的口号,这种观念如今被很多年轻人认可。催生了时尚的“换客”一族。他们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换客”这种流行方式( )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③是一种绿色消费行为 ④属于租赁消费的类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换客之间并不以货币为媒介,故排除①;租赁消费是在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商品使用权的暂时转让,而换客之间交换商品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同时变更,排除④;②③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 答案:B 2.高中生小王非常想了解乔布斯的一生和事迹,特意在新华书店购买了标价为68元人民币的一本《史蒂夫·乔布斯传》。上述材料中“标价为68元”( ) ①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体现了流通手段职能 ③是现实的货币 ④体现了价值尺度职能 A.②③ B.①④ - 2 -
C.③④ D.②④ 解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题中“标价”说明书籍的价格,是观念上的货币,故选①④。舍去②③。 答案:B 3.2013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4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0%,货币在买主和卖主间转手的次数减少12%,物价水平上涨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 ) A.减少13% B.增加13% C.减少30% D.增加30%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发行规律。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间转手的次数)。依据题干信息,假设2013年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1,则与2013年相比,2014年需要的货币量增加(1+10%)×(1+4%)÷(1-12%)-1=30%,故选D。 答案:D 4.(2013·安徽卷)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居民消费以享受型为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汇率变动对出国留学的影响和价格变动对生活消 - 3 -
费的影响等知识点。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意味着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到更多的美元,赴美国留学费用一般会降低,①正确;水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②错误;高铁与飞机是可以互为替代的交通运输工具,合肥至北京航班的客流量可能下降,③正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与居民消费是否以享受型为主无必然关系,排除④。 答案:B 5.2013年初,受H7N9禽流感影响,我国禽类市场疲软,家禽业损失严重。对此,专家呼吁政府采取种禽生产补贴和定点保护收购政策,保障家禽业与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用反证法解读专家的建议,其依据在于( ) A.价格迅速下降—行业严重亏损—供给减少—价高伤民 B.需求迅速下降—市场失衡—替代品价格下降—市场均衡 C.价格迅速下降—需求迅速增加—供给短缺—价高伤民 D.需求迅速增加—互补品价格上涨—供给增加—市场活跃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与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政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保护,禽类商品需求减少会引发价格持续降低,导致行业亏损严重,生产萎缩,供给减少。最终供不应求会导致禽类商品价格上升,影响需求的满足,故选A。B的错误在于禽类商品需求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品需求增加,价格上升。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若甲、乙是两种同档次服装品牌。甲品牌服装价格为P,需求为Q,该服装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变化。现在乙品牌服装的价格提高,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正确描述该条件下甲品牌服装需求变化的是( ) - 4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变 - 5 -
化会引起需求的反方向变化,二者呈反相关,故排除A、B。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乙品牌服装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则甲品牌服装需求会增加,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7.(2013·河南联考)电子商务正在迅速改变着商业的格局。去年宝洁在传统媒体上的投入增长了23%,但是由此带来的交易增长还不到7%,在近1 600人的裁员大名单中,大部分是营销人员。而与此同时,奥克斯空调在去年的一次团购中,通过在线订制,38小时内卖出了10 000台个性化空调,相当于整个奥克斯中国零售店一天的销售量。这说明( ) ①企业的科技创新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②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 ③消费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④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推动着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宝洁和奥克斯空调不同的经营战略,带来不同的交易量,说明了②。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方式,故选出④。①③在题意中未说明,舍去。 答案:C 8.漫画《铸就》说明( ) - 6 -
①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②税收是国家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国家的兴旺发达与公民依法纳税息息相关 ④公司依法纳税是爱国的具体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及税收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故①不符合题意。漫画显示了税收对国家的重要作用以及公司依法纳税的重要性,②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B 9.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我国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立工资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 ②保持物价的增幅始终低于收入增幅 ③取消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别 ④深化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允许收入存在差别,但不是取消差别,排除③。物价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需要稳定物价,排除②。①④属于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措施。 答案:C 10.(2013·广东卷)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 7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解析: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家对经济建设支出增加,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张,生产性需求不断增加,其中对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不断增加。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口成本上升,生产成本增加,引起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给国内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故C项传导路径正确,应选。 答案:C 11.2012年12月1日天津市第一张现代物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天津港开出,标志着天津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式上线启动,也意味着经国务院批准的9省(市)“营改增”试点地区新旧税制转换工作全部展开。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利于( ) ①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②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 ③调节个人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④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②④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有利影响。①③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无关。故选B项。 - 8 -
答案:B 12.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业是市场经济中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征信服务既可为防范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创造条件,又可使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用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得较多的交易机会。该《条例》的出台( ) ①说明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市场经济中的弄虚作假现象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弊端,《条例》的出台,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但不是从根本上消除市场调节的弊端,做排除③,选出①②④。 答案:B 13.(2013·广东卷)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 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