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救生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8.89 MB
- 文档页数:59
船舶救生设备的配置标准是什么
说起船舶救生设备,直观其意也就是说经过某些技术的应用在航行的船舶上所设置的以为了救助在海上遇到危险的海上工作人员而
特别提供的保证海上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保障和帮助救助的所有船舶
设备的统称。
那么,船舶救生设备的配置标准是什么呢?
对货船:除对长度85米以下的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筏,其总容量为船上人员总数的100%。
如果这类救生筏不能迅速地转移到任何一舷降落下水,则应配备附加救生筏,使每舷可用的总容量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50%。
救生衣的配备数量: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驾驶室和机舱各值班人员每人增设一件。
客船上还应附加配备船上总人数5%的救生衣。
救生圈的配备:是按船舶种类及船体长度配置——不能说按船舶结构配备。
救生浮具的配备:主要在I类航区航行的客船上配置,按船员和旅客总数的3%配置。
根据1974年国际公约83年修正案的新规定,在远洋船舶所配备的救生筏(即甲型筏),其红降落伞火箭应增加为4支,并另增配橙黄烟雾2支。
所有海船均应备有供救生艇、筏用的手提无线电台,平时保存于驾驶室或电台内,在弃船救生时,按部署表规定由专人携带进艇、筏内。
国际航行的客船,如船上总人数超过199人但不足1500人,至少要有一艘机动救生艇设置无线电台,该电台装于艇内的专门舱室内,备有专用电池电源,而且艇的发动机应有供电池再充电的发电机。
救生艇手提电台:是一种手摇供电的小型无线电台,装于玻璃纤
维制的容器内,外壳涂以橙黄色,能自15m高处投入水中不致损坏且能浮于水面,总重量不超过23公斤。
为确保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企业应急预案物资清单。
一、应急通讯设备1. 对讲机:10台2. 无线电话:5台3. 手机:10部4.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1台5. 通讯卫星电话:1台二、应急照明设备1. 手提式应急照明灯:10台2. 固定式应急照明灯:5台3. 消防应急照明灯:5台三、应急防护用品1. 防尘口罩:100个2. 防护眼镜:50副3. 防护手套:50双4. 防护服:50套5. 防毒面具:10套6. 安全帽:50顶7. 消防服:10套8. 防火毯:20块四、应急救生设备1. 救生圈:10个2. 救生衣:10件3. 救生绳:100米4. 救生筏:1个5. 救生艇:1艘五、应急医疗用品1. 急救包:5个2. 普通急救药品:50盒3. 碘伏:10瓶4. 消毒液:10瓶5. 医用纱布:10卷6. 医用绷带:10卷7. 医用剪刀:10把8. 医用镊子:10把9. 医用冰袋:10个六、应急消防设备1. 干粉灭火器:10具2. 水基灭火器:10具3.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10具4. 消防水带:10条5. 消防水枪:10把6. 消防泵:1台7. 消防栓:5个8. 消防灭火器箱:5个七、应急抢修工具1. 钳子:10把2. 螺丝刀:10把3. 锤子:10把4. 剪刀:10把5. 扳手:10把6. 扳手套:10副7. 套筒:10套8. 砂轮机:1台9. 电焊机:1台10. 空压机:1台八、应急交通设备1. 应急车辆:5辆2. 拖车:1辆3. 救护车:1辆4. 消防车:1辆九、应急物资储备1. 食品:100份2. 饮用水:100瓶3. 紧急食品:50份4. 紧急饮用水:50瓶5. 紧急医疗用品:10份6. 紧急防护用品:10份以上为企业应急预案物资清单,请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和储备,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船舶物料分类船舶物料是指用于船舶建造、维修、操作和航行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品。
根据其用途和特性的不同,船舶物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结构材料结构材料是船舶建造中必不可少的物料,主要用于船体的构造和支撑。
常见的结构材料包括钢板、钢材、铝合金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能够保证船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船舶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电力和控制船舶的各种系统和设备。
电气设备包括船用发电机、电动机、开关设备、电缆等。
这些设备需要符合船舶电气标准,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正常工作。
3. 舾装设备舾装设备是用于船舶内部的装饰和设施的物料,包括地板、墙壁、天花板、舱口、门窗等。
舾装设备具有防火、防水、防腐蚀等特性,能够提供舒适和安全的船舶内部环境。
4. 通信导航设备通信导航设备是船舶上的重要装备,用于船舶与外界的通信和导航。
通信设备包括无线电台、卫星通信设备、雷达等,导航设备包括罗经、GPS等。
这些设备能够确保船舶的通信畅通和安全导航。
5. 动力设备动力设备是船舶上的主要动力来源,包括主机、推进器、液压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动力,使船舶能够顺利航行和操纵。
6. 消防设备消防设备是船舶上的重要安全设备,用于预防和控制火灾。
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泵、灭火器、消防栓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扑灭火灾,保护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7. 救生设备救生设备是用于应对紧急情况和保护船员生命安全的设备。
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等。
这些设备能够在意外事件发生时提供逃生和救援的手段。
8. 油料和润滑油油料和润滑油是船舶运行的必需品,用于润滑和保护船舶各种设备的正常工作。
油料包括燃油、润滑油、液压油等。
这些物料需要按照船舶要求进行储存和使用,以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9.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是用于辅助船舶各项工作的设备,包括起重设备、绞车、压载水系统等。
这些设备能够提高船舶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10. 船用耗材船用耗材是船舶日常运营中所需的各种物品,包括清洁用品、维修工具、消耗品等。
应急救援装备清单必备装备1. 急救包:应急救援必备,包括绷带、消毒棉球、止血带、急救药品等。
确保急救包保存完好,并定期检查和补充药品。
急救包:应急救援必备,包括绷带、消毒棉球、止血带、急救药品等。
确保急救包保存完好,并定期检查和补充药品。
2. 安全帽:提供头部保护,在进行遇险人员救援时,确保自身的安全。
安全帽:提供头部保护,在进行遇险人员救援时,确保自身的安全。
3. 手电筒:紧急情况下的照明工具,方便在黑暗或灾害现场进行搜救操作。
手电筒:紧急情况下的照明工具,方便在黑暗或灾害现场进行搜救操作。
4. 通讯设备:例如无线对讲机或手机,确保与队伍成员和其他救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通讯设备:例如无线对讲机或手机,确保与队伍成员和其他救援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5. 救生绳:用于营救或遇险人员救援,可以帮助困在高处或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转移。
救生绳:用于营救或遇险人员救援,可以帮助困在高处或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转移。
6. 口罩和手套:防止感染疾病或接触有害物质,保护自身和其他人的健康。
口罩和手套:防止感染疾病或接触有害物质,保护自身和其他人的健康。
7. 应急食品和水:提供能量和饮用水,在救援工作期间保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应急食品和水:提供能量和饮用水,在救援工作期间保持身体的基本需求。
可选装备1. 搜救犬或搜救机器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搜救犬或搜救机器人可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加快搜救速度。
搜救犬或搜救机器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搜救犬或搜救机器人可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加快搜救速度。
2. 救生艇或救生筏:在水域救援工作中,救生艇或救生筏是必备装备,可以帮助搬运和转移遇险人员。
救生艇或救生筏:在水域救援工作中,救生艇或救生筏是必备装备,可以帮助搬运和转移遇险人员。
3. 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用于防止接触有害物质或病原体,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防护服和防护面具:用于防止接触有害物质或病原体,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4. 大功率扬声器:在紧急情况下,用于广播指示、警告或传递重要信息,有效组织和引导人员。
船舶劳动防护用品清单船舶劳动防护用品清单船舶劳动防护用品是为了保护船员在船舶工作期间免受意外伤害而配备的必要装备。
以下是一份船舶劳动防护用品的清单,以确保船员的安全和健康:1. 头部防护用品:- 安全帽:为了保护头部免受物体的打击和碰撞,船员应配备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
- 防护眼镜或面具:用于防止颗粒物、尘土和化学物质进入眼睛。
2. 身体防护用品:- 工作服:船员应穿戴符合航海标准的船舶工作服,以保护身体免受损害。
- 船舶工作手套:用于保护船员的手部免受划伤、化学物质和高温的烫伤。
- 防滑鞋:船员应穿戴具有防滑功能的船舶工作鞋,以防止滑倒和摔伤。
3. 呼吸防护用品:- 面罩或口鼻罩:用于防护船员吸入有害气体、烟尘和化学物质。
4. 安全带和安全绳索:- 安全带和绳索用于固定船员,防止他们在高处跌落或滑落。
5. 救生设备:- 救生衣:船员应具备符合航海标准的救生衣,以保护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 救生圈或救生筏:在船舶紧急情况下的救援和逃生使用。
6. 紧急救援用品:- 急救箱:设有基本急救用品,如绷带、透气胶带、止血带等,以在受伤或生病时提供即时的帮助。
- 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衣等,以预防和扑灭火灾。
7. 船舶环境监测设备:-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探测器:用于检测船舶内的空气质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除了上述船舶劳动防护用品之外,船员还应接受相关培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这些设备。
船舶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健是确保船员在工作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船员和船舶管理者都有责任确保这些用品的有效使用和维护。
建筑施工企业新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附件材料核准条件建筑施工企业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附件材料核准条件一、申报依据: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1.13)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2004.7.5)3、《关于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建设部建质[2006]18号(2006.1.25)4、《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3号(1991.7.9)5、《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暂行实施细则》苏建管质[2004]39号(2004.10.22)6、建质安函[2006]136号(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7、《关于严格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若干补充规定》建质[2006]18号(2006.1.26)8、《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实施意见》建质[2004]148号(2004.8.27)9、建设部建建[2001]82号、苏建管质〔2009〕2号10、《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建质[2007]255号)11、《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12、《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二、申报对象:以下建筑业企业必须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1)施工总承包企业;(2)专业承包企业;(3)劳务分包企业。
以下企业不需要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1)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2)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3)园林绿化企业;(4)电梯安装企业。
三、申报程序建筑业企业在“江苏建筑业网”的“行业监管平台”中填报申请信息,下载填好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表》。
将《申请表》(一式三份)与附件资料一份经当地主管部门核对、汇总后报省厅审批中心:1、申请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在县(市)的,由注册地县(市)建设(建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对、初审、汇总后(盖当地行政章),由主管部门(或申请企业)报送厅审批中心;2、申请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在省辖市的,由注册地建设(建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对、初审、汇总后,由主管部门(或申请企业)报送厅审批中心;3、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分别从南京市建委、南京市建工局、南京市装饰办、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局、张家港保税区建设局申请的,由其建设(建筑)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对、初审、汇总,报送厅审批中心;4、交通、水利等专业施工企业,可由交通、水利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核对、汇总后报送厅审批中心;5、中央部属企业、省直有关单位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电力、通信、信息产业等专业施工企业由省建筑业协会负责核对、初审、汇总后报送厅审批中心。
第二章消防救生装备消防救生装备是消防员在各种灾害、事故现场营救被困人员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消防救生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功能化和专业化。
主要有常规救生装备、搜寻设备、现场救护装备和水上救生装备等。
第一节常规救生装备常规救生装备主要有:救生绳、救生软梯、救生气垫、救援起重气垫、救生抛投器、救援三角架、救生照明线和导向绳等。
一、救生绳救生绳是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抢险救灾中用于救人和自救的绳索,或用于日常训练。
救生绳采用外包保护层的夹心绳结构,如图4-2-1所示。
1.主要技术性能要求①纤维材料:应为原纤维并且为长纤维。
②绳索直径:12.5mm~16.0mm。
③最小破断强度:≥40000N。
④延伸率:承重达到最小破断强度的10%时,应≥1%且≤10%。
⑤耐高温性能:在204℃±5℃的环境条件下5min,不应出现融熔、焦化现象。
图 4-2-1 救生绳结构2.安全检查和报废准则使用前后应细检查整根绳索外层有无明显破损、高温灼伤,有无被化学品浸蚀,如出现上述问题,或救生绳已发生剧烈坠落冲击,该救生绳应立即报废。
救生绳达到使用年限后应立即报废。
二、牵引绳牵引绳(俗称小抛绳)是消防员个人携带的工具引绳,如图4-2-2所示。
主要用于运送消防施救器材或在火情侦察时作为标绳使用。
当绳索采用绳芯外包裹保护层的夹心绳结构时,也可作为消防员自救绳使用。
牵引绳多由合成纤维制成,直径6mm~8mm,长度15m~20m。
图4-2-2 牵引绳1.维护保养使用后应进行卷叠。
遇水后,应在通风处阴干。
2.注意事项①如绳索为三股或多股绞结绳结构,不宜承载人员。
紧急情况下必须使用时,应使用绳索护套、墙角护轮或衣物等保护绳索,以避免绳体与墙角、窗框、建筑外沿等建筑构件直接接触。
②不能承受超负荷的冲击载荷,否则会出现断股,甚至断绳。
③平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以防霉变。
④使用后刷洗。
湿水后应及时放在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晒干,切忌长时间曝晒。
⑤应避免与尖利物体接触,如沾有酸、碱物质应立即冲洗干净并晾干。
消防应急物资清单1.灭火器和灭火器柜:-灭火器:应配备多种类型的灭火器,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以应对不同种类的火灾。
-灭火器柜:安装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确保灭火器的易于取用和可见性。
2.消防栓:-消防栓: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用于供应大量水源,以便灭火人员使用。
-消防栓钥匙:提供给消防人员,确保他们能够操作和使用消防栓。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关键位置,可以自动释放水源以扑灭火灾。
-阀门和水管:连接喷头的关键部件,确保水源的稳定供应。
-控制面板:用于监控和控制喷水灭火系统的运行。
4.防烟面罩和呼吸器:-防烟面罩:用于在火灾现场提供透明的阻挡烟雾和有毒气体的保护。
-呼吸器:用于提供干净的空气,以供消防人员在火灾现场呼吸。
5.消防逃生绳和救生设备:-消防逃生绳:用于协助人员从高楼逃生,特别是在火灾导致楼梯间不可通行的情况下。
-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救生圈等,用于帮助人员逃生或营救落水者。
6.消防喇叭和报警器:-消防喇叭:用于传达紧急情况,包括火灾警报和疏散指示。
-报警器:用于自动检测火灾并触发警报,以提醒人们火灾的发生。
7.灭火水带和喷水枪:-灭火水带:用于将水源引至火灾现场,并将水喷洒到火灾中进行扑灭。
-喷水枪:带有喷嘴和控制手柄,用于控制水流的方向和强度。
8.急救箱和药品:-急救箱:装有常用的急救工具,如消毒棉花、创可贴、包扎带等。
-药品:如止血药、消炎药等,用于处理轻伤和应对紧急情况。
9.紧急照明设备:-手电筒:用于提供临时照明,使人们能够看清周围环境,特别是在停电或黑暗中。
-破窗器:用于突破有玻璃门窗的逃生出口,以便人员顺利逃生。
10.定位器和通讯设备:-定位器:用于在火灾现场迅速定位人员位置,以便救援工作。
11.监控设备和烟雾探测器:-监控设备:用于监测建筑物内部的火情和烟雾产生,以提前发现火灾。
-烟雾探测器:安装在关键位置,一旦探测到烟雾,将自动触发警报,并通知消防部门。
地震避难场所的设备要求与内部布局规范地震是一种突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地震灾害,地震避难场所的设备要求与内部布局规范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震避难场所的设备要求和内部布局规范,以确保公共安全和人员逃生。
一、地震避难场所设备要求1. 应急通信设备:地震发生时,通信设备是救援工作的重要支持手段。
地震避难场所应配备无线电通信设备、收音机等,以便与外界取得联系,获取救援指示和提供紧急救援信息。
2. 紧急照明设备:地震时通常会导致电力中断,因此地震避难场所需要配备紧急照明设备,如手持式闪光灯、应急灯、手电筒等。
这些设备可以为避难者提供足够的光线,方便逃生和处理紧急情况。
3. 应急供水设备:地震灾害常常伴随着水源中断或水质受到污染的情况。
因此,地震避难场所应配备储备的饮用水和清洁用水。
可以使用储水桶、饮水机等设备储备足够的水源,确保避难者的基本生活需求。
4. 救生设备:地震避难场所应配备救生设备,如救生器材、救生圈、救生衣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地震发生时提供避难者的个人安全保护,进行紧急救援行动。
5. 灭火设备: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引发火灾,因此地震避难场所应配备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具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避难者进行初期火灾扑灭,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二、地震避难场所内部布局规范1. 安全出口指示标识:地震避难场所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指示标识,方便避难者快速找到安全出口。
标识应具备明确的文字和图标,高度可见,易于辨认。
2. 紧急避难指示标识:地震避难场所应设置紧急避难指示标识,指示各种紧急情况下避难的具体位置。
标识应与避难点接近,标识位置明显,方便避难者快速找到。
3. 避难空间分区:地震避难场所内部应按照逃生和避难的需要进行合理分区。
不同的区域可设为安全区、避难区、休息区等,方便避难者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区域。
4. 应急救护区:地震避难场所内应设有应急救护区,用于提供简单的急救和医疗服务。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救援作业中使用的救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医疗、地震、山岳等救援行动。
所有参与救援作业的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高效。
二、救援设备分类及使用要求1. 消防救援设备(1)空气呼吸器:佩戴前检查设备完好,确保气瓶压力充足。
操作时,先进行预充气,然后佩戴面罩,调整好头带和颈带,确保舒适且密封良好。
(2)水带、水枪:连接水带时,注意接口正确,避免漏水。
操作水枪时,保持与水源的适当距离,控制水流大小,确保救援行动安全。
(3)救援梯:使用前检查梯子结构,确保稳固。
操作时,保持梯子与地面垂直,梯子与救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2. 医疗救援设备(1)担架:使用前检查担架结构,确保完好。
操作时,将患者平稳放置于担架上,固定好患者,避免移动。
(2)急救包: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急救用品。
操作时,确保动作轻柔,避免二次伤害。
3. 地震、山岳救援设备(1)生命探测仪:操作前检查设备性能,确保正常。
操作时,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探测区域和探测模式。
(2)救援绳索:连接绳索时,注意接口正确,避免打结。
操作时,根据救援需求,选择合适的绳索长度和直径。
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 检查设备:使用前,仔细检查设备外观、功能,确保设备完好,性能正常。
2. 安全操作:操作救援设备时,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伤害。
3. 熟悉设备:使用前,熟悉设备操作方法、性能特点,确保操作熟练。
4. 互帮互助:救援行动中,互相配合,确保救援任务顺利完成。
5. 通信联络:救援行动中,保持与指挥中心的通信联络,确保救援行动有序进行。
6. 遵守纪律:遵守救援纪律,服从指挥,确保救援行动安全、高效。
四、应急救援预案1.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2. 根据事故情况,选择合适的救援设备,制定救援方案。
3. 救援行动中,密切关注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4. 救援结束后,对救援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下次救援行动顺利开展。
船舶救生艇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船舶救生艇和筏是船舶上必备的救生设备,用于应对船舶遭遇意外情况时的紧急撤离。
下面将介绍船舶救生艇和筏的种类及操纵要点。
船舶救生艇广义上分为救生艇和应急艇两大类。
救生艇是常规的救生设备,用于船舶撤离时搭载乘客和船员。
它们经过严格的设计和检验,并符合国际救生艇规范。
应急艇则是一种小型救生艇,主要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快速逃生。
救生艇的操纵要点如下:1.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穿上救生衣和头盔,并确保救生艇上的其他生命救助装备都已妥善装备。
2. 船员应熟悉救生艇的位置和数量,注意不要堵塞救生艇的出口,保持艇体通畅。
3. 操纵救生艇之前,要仔细检查艇体是否完好无损,确保救生艇能够正常下水。
4. 按照指定的方法和顺序操作救生艇的下水装置,确保救生艇能够从船舷平稳下水。
5. 在救生艇下水之后,船员应根据指令迅速进入艇内,并尽快拉起艇外的固定绳索,避免因浪高或风力而使救生艇失去控制。
6. 船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位置就座,保持平衡,避免救生艇倾覆。
7. 在救生艇进入水中后,船员应掌握舵柄,根据海况和风力,灵活操纵救生艇,确保船艇的方向和稳定性。
船舶救生筏是一种充气式的救生设备,具有轻便、易于储存和操作的特点。
它们通常在船舶的甲板上预置,并可以手动或自动充气。
救生筏的操纵要点如下:1. 在准备下水救生筏时,船员应先穿上救生衣,并确保救生筏上的其他设备齐全。
2. 检查救生筏是否完好无损,特别注意充气装置是否正常。
3. 拉开救生筏的急救气瓶销,将救生筏拉离船舷并投入水中。
根据具体情况,有时需要通过设备将救生筏拉离船舶。
4. 在救生筏进入水中后,快速进入救生筏,并迅速将筏帆展开以增加稳定性。
5. 船员应紧紧抓住筏帆的绳索,并根据海况和风力调整筏帆的角度,以保持救生筏的方向和稳定性。
6. 在救生筏上,船员应保持平衡,避免集中在一侧,防止救生筏因失去平衡而翻覆。
7. 船员应定期检查救生筏的气压和充气装置,并确保船上的食品、水源和其他物资足够支持生存。
航海装备介绍:必备装备及选购技巧航海装备是指在进行航海活动时所必需的工具、设备和装置。
这些装备的选购和使用对于航海活动的安全和成功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航海活动中的一些必备装备以及选购技巧。
一、必备装备1. 航海导航仪器:航海导航仪器包括罗盘、GPS导航系统和海图等。
导航仪器能够帮助船舶确定当前位置、航向和航速,提供关键的导航信息,是航海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装备。
2. 通信设备:航海通信设备包括船用无线电、卫星电话和航海用手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航行中与其他船只和海上救援中心进行有效的通信,确保船舶安全。
3. 救生设备: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救生筏等。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救生设备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救援,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
4. 定位和避碰设备:定位和避碰设备包括雷达和AIS自动识别系统等。
这些设备可以在航行中帮助船舶进行避碰操作,避免与其他船只发生碰撞。
5. 航海安全设备:航海安全设备包括火警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浮标等。
这些设备可以预警和处理各类船舶安全事故,确保航海活动的安全性。
二、选购技巧1. 知道自己的需求:在选购航海装备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航海需求。
不同类型的航海活动需要不同的装备,比如长途航行可能需要更先进的导航仪器和通信设备,而近海航海则可能更注重救生设备和定位避碰设备。
2. 了解产品性能:在购买航海装备时,需要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参考其他航海人士的评价和经验,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装备。
3. 关注质量和耐用性:航海活动对装备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在选购装备时,需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耐用性。
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和可靠的供应商,可以降低装备出现故障和失效的风险。
4. 考虑成本效益:航海装备的价格参差不齐,因此在选购时需要考虑成本效益。
不一定选择最贵的装备就是最好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装备的性能和价格,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装备。
5. 考虑后续维护和服务:航海装备的后续维护和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附件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目录前言第I 章通则1.1 定义1.2 救生设备的一般要求第II 章个人救生设备2.1 救生圈2.2 救生衣2.3 救生服2.4 抗暴露服2.5 保温用具第III 章视觉信号3.1 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3.2 手持火焰信号3.3 漂浮烟雾信号第IV 章救生艇筏4.1 救生筏的一般要求4.2 气胀式救生筏4.3 刚性救生筏4.4 救生艇的一般要求4.5 部分封闭救生艇4.6 全封闭救生筏4.7 自由降落救生艇4.8 具有空气维持系统的救生艇4.9 耐火救生艇第V 章救肋艇5.1 救肋艇第VI 章降落与登乘设备6.1 降落与登乘设备6.2 海上撤离系统第VII 其他救生设备7.1 抛绳设备7.2 通用应急报警和有线广播系统1国际救生设备规则前言1 本规则的目的是为《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 III章所要求的救生设备提供了国际标准。
2 1998 年7 月1 日或之后,按经修正的《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本规则的要求将是强制性的。
任何对本规则的进一步修正都将根据该公约第 VIII 条的程序规定予以通过并生效。
2第I 章通则1.1 定义1.1.1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 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1.2 有效离开船舶:系指自由降落救生艇在自由降落后,不用其发动机而离开船舶的能力。
1.1.3 自由降落加速度:系指在自由降落救生艇降放期间登乘者所经受的速度变化率。
1.1.4 自由降落的核准高度:系指救生艇被批准的最大降落高度,从静水表面量至救生艇处在降放状态时救生艇最低一点。
1.1.5 降落滑道角度:系指船舶处于正浮时,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
1.1.6 降落滑道长度:系指救生艇尾部至降落滑道低端的距离。
1.1.7 规则:系指包含在公约附则中的条款。
1.1.8 要求的自由降落高度:系指船舶处在其最轻航行状态从静水表面量至救生艇处在降放状态时的救生艇最低一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内河客船救生设备规范篇一:船友在线_内河客船应急知识第三章内河客船应急知识第一节内河客船安全基础知识一、船舶消防火灾:是一种陷害性很大的事故,尤其是因为船舶在水上独立活动,加上结构特殊、地方狭小、设备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全船生命将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所以每艘船舶必须具有良好的消防设备,每个船员必须有丰富的消防知识和熟练的防火救火的技能。
(一)燃烧的一般知识(一般指物质与氧化合的化学反应)。
1、物质燃烧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可燃烧的物质、一定的温度、空气(或氧气)三个要素。
它是燃烧形成的必要条件。
燃烧的类型包括:点燃、闪燃、自燃、爆炸几种。
2、火的种类及适用的灭火剂:火的种类为四类:A类火、B类火、C类火、D类火。
(1)A类火[甲类火]:由普通可燃固体燃烧产生的火。
如木材、棉花、纸张、绳索、煤炭等。
特点:不仅在物质表现燃烧,而且能深入物质内部燃烧,火被扑灭后经常有余烬或火种。
适用灭火剂:水、CO2、泡沫。
其中用水施救效果最佳。
(2)B类火[乙类火]:由可燃液体或可溶的固体燃烧所产生的火。
如油类、油漆、酒精、动植物油脂等火灾。
特点:只限生表面燃烧,有爆炸危险。
适用灭火剂:卤化物、CO2、泡沫、干粉等。
其中用泡沫扑灭最为有效。
原油、重油可以用水雾扑灭。
(3)C类火(丙类火):可燃气体引起的火灾。
如液化汽、天然气及其他可燃气体等着火。
特点:燃烧速度快、温度高,易发生爆炸。
适用灭火剂:卤化烃及干粉。
(4)D类火[丁类火]: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
如钾、钠、镁、钛、铝、锂等着火。
特点:燃烧温度高、火焰低,并常常和水产生强烈的反应而导致火势的蔓延或爆炸。
适用灭火剂:砂土、7150干粉,注不能水扑灭。
关于电设备引起的火灾,教材没有单独作为一类火,灭火的原则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可按A类火来扑灭;无法切断电源时,应采不导电的卤化烃、干粉等灭火。
(二)灭火的基本知识 1、灭火的方法:一般有四种: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化学中断法四种。
1、救生设备:Life-Saving Appliances救生/救助艇:Lifeboat/Rescue Boat救生/救助艇架:Lifeboat/Rescue Davit救生/救助艇、筏收放绞车:Lifeboat/Rescue Davit Winche救生衣:Life Raft Jacket气胀式救生筏:Inflatable Life Raft浸水保温救生服:Immersion Suit静水压力释放器:Automatic Hydrostatic Releases Unit救生圈:life buoy抛绳器:line-throwing appliance降落伞、火箭信号:parachute flare手持红火号:hand flare漂浮烟雾信号:buoyant smoke light singal救生圈自亮浮灯:life buoy self-igniting light海上撤离系统:marine eracuation system抗暴露服:anti-exposure suits保温用具:thermal protective救生衣灯:lifejacket light2、消防:Fire-Fighting And Protecting Installation And Appliance固定式灭火系统:Fixed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Protable And Non-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手提式泡沫枪装置:Protable Foam Applicator Unit水带:Fire Hoses消防栓、水枪:Fire Hydrants,Nozzles感温、感烟式探火报警系统:Smoke Detector,Heat Detector,Fire Detection And Alarm System货舱烟雾探测系统:Cargo Hold Smoke Detection System消防员装备:Fireman’S Outfits国际通岸接头:International Shore Connection自给式呼吸器: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liance消防泵、应急消防泵:Fire Pump,Emergency Fire Pump惰气系统(含惰性气体发生器、洗涤塔、甲板水封、系统用管及压力真空阀):Inert Gas System (Include Inert Gas Generator,Scrubber,Deck WaterSeal,Pipes And P/V Valves)3、轮机设备:Machinery主机(柴油机,燃汽油机,电力推进等):Main Engine (DieselEngine,Turbines,Electric Propulsion Etc.)主机扫气箱固定式灭火系统:Main Engine Fixed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地脚螺栓:Foundation Bolts And Nuts For Main Engine树脂垫块材料:Cast Resin Chocks For Main Engine齿轮箱:Gear Box风机:Fans锅炉及附属装置:Boiler And Device锅炉:Boiler燃烧器:Burning Unit For Boiler控制箱:Control Pannel锅炉供水泵:Boiler Feed Watetr Pump锅炉循环水泵:Boiler Circulating Pump主辅机冷凝泵:Condenser Pump蒸汽冷凝器:Condenser蒸汽管,给水管,凝水管,法兰(仅一、二级管及法兰):Steaming/Feeding,Water/Condenser Pipes,Flanges(For CCSclassⅠ、Ⅱ)And Valves压缩空气系统:Compressed Air System空压机(启动用):Compressor空气瓶:Air Receiver滑油及燃油系统:L.O. And F.O. System燃油分油机:F.O. Purifier滑油分油机:L.O. Purifier燃油,滑油自清式滤器:L.O. / F.O. Filter燃油,滑油加热器:L.O. / F.O. Heater滑油泵:L.O. Pump燃油泵:F.O. Pump冷却系统:Cooling System海水,淡水冷却水泵:S.W. /F.W. Cooling Pump热交换器:Heat Exchangers压载系统:Ballast System遥控系统:Remote Control System4、电力,电器设备:Electrical Installation发电机组(辅机):Electric Generator Set应急发电机组:Emergency Generator Set应急配电板:Emergency Switchboard主配电板:Main Switchboard机舱集控台:Engine Room Centralized Control Pannel主变压器:Transformer驾驶室集中控制台:ridge Centralized Control Pannel蓄电池:Accumulator Battery防爆开关和灯具:Explosion-Proof Switches And Lights电力和控制、通讯电缆、电线:Power/Instrumentation/Communication Cable 电动机(50kw以上或重要设备套用):Electric Motor防爆电机:Explosion-Proof Electric Motor电加热器:Electric Heater电气控制箱(主要设备套用):Electric Control Pannel充放电板:Battery Charging/Discharging Pannel主机遥控系统:M.E. Remote Control System安全和警报系统:Safety&Alarm System车钟:Telegraph自动记录仪:automatic Recording Device船令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er System液位测量系统:Level Gauging System货舱温度监控系统:cargo Hold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固定/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仪:Fixed/Portable Gas Detector电工仪表:Electric Appearance/Meter.安电箱:Connecting Box For Land-Use Power5、轴系:Shafting推力轴:Thrust Shaft And Bearing中间轴及轴承:Intermediate Shaft And Bearing艉轴,螺旋桨轴:Stern Shaft,Screw Shaft艉轴管:Stern Tube艉轴承:Stern Shaft Bearing螺旋桨:Propeller联轴节:Shaft Couplings轴系连接螺栓:Coupling Bolts For Shaft特殊推进装置(可调桨、艏侧推、Z推、喷水推进器):Special Propulsion (CPP. ,“Thruster, “Z” Propeller,Water Jet)艉轴密封装置:Stern Shaft Seal导流罩:Kort Nozzle△6、防污设备(须具IMO格式的认可证书复印件):Pollution Prevention Equipment油水分离器:Oil Water Separator生活污水处理装置:Sewage Treatment Plant油份浓度计:Oil Content Meyer For 15ppm. Bigle Alarm焚烧炉:Incinerator油水界面探测仪:Oil/Water Interface Detectors原油洗舱机:Crude Oil Washing Machine排油监控系统及油份计:ODMS And Oil Content Meters7、专用设备:Special Equipment货油透气装置(Pv阀等):Cargo Oil Tank Ventilation System货油泵:Cargo Oil Pump货油泵用原动机:Primer Mover For Cargo Oil Pump扫舱泵:Cargo Oil Stripping Pump水力风机:water Driving Fans洗舱海水加热器:washing Water Heater应急拖带装置:emergency Towing Unit液压蝶阀及遥控装置:hydraulic Blade Valve And Remote Control Units拖拽装置:Towing Appliances液化气罐:Lpg. Container冷藏装置:Refrigeration Installation液货舱液位系统:cargo Level Indicator System8、其他:Others装载仪:Loading Computer阴极保护:Cathodie Protection System 液位计:Liquidometer膨胀接头:Expansion Bellows木材系固索:Timber Lashings。
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1996年6月4日以MSC.48(66)号决议通过)目录前言第I章通则1.1 定义1.2 救生设备的一般要求第II章个人救生设备2.1 救生圈2.2 救生衣2.3 浸水服2.4 抗暴露服2.5 保温用具第III章视觉信号3.1 火箭降落伞火焰信号3.2 手持火焰信号3.3 漂浮烟雾信号第IV章救生艇筏4.1 救生筏的一般要求4.2 气胀式救生筏4.3 刚性救生筏4.4 救生艇的一般要求4.5 部分封闭救生艇4.6 全封闭救生艇4.7 自由降落救生艇4.8 具有自备空气维持系统的救生艇4.9 耐火救生艇第V章救助艇5.1 救助艇第VI章降落与登乘设备6.1 降落与登乘设备6.2 海上撤离系统第VII章其他救生设备7.1 抛绳设备7.2 通用报警和公共广播系统前言1 本规则的目的是为《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第III章所要求的救生设备提供国际标准。
2 l 998年7月1日及之后,根据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本规则的要求将是强制性要求。
任何对本规则的进一步修正都将根据该公约第VIII条的程序规定予以通过和生效。
第I章通则1.1 定义1.1.1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1.2 有效脱离船舶系指自由降落救生艇在自由降落后,不用其发动机而脱离船舶的能力。
1.1.3 自由降落加速度系指在自由降落救生艇降放期间,登乘者所经受的速度变化率。
1.1.4 自由降落的核准高度系指救生艇被批准的最大降落高度,即从静水表面量至救生艇处在降放状态时救生艇外形最低点。
1.1.5 降落滑道角度系指船舶处于正浮时,救生艇滑道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
1.1.6 降落滑道长度系指救生艇尾部至降落滑道下端的距离。
1.1.7 条款系指包含在公约附则中的条款。
1.1.8 要求的自由降落高度系指船舶处在其最轻航行状态从静水表面量至救生艇处在降放状态时的救生艇最低一点之间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