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C30
- 格式:xls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1
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一、相关定义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构成材料的比例,即水泥、砂子、骨料、水等的比例关系,用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2.水灰比: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之比。
二、计算过程1.确定强度等级首先,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以C30为例,表示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为30MPa。
2.确定水灰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
水灰比的选择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因素。
以C30混凝土为例,一般水灰比范围为0.40-0.50。
3.计算水量根据选择的水灰比以及混凝土总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所需的水的质量。
水泥的含水量取决于水泥种类和品牌,一般为10%左右。
4.计算水泥用量由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根据规范计算水泥用量,公式为:水泥用量=混凝土总质量/(1+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水用量系数),其中骨料用量系数、砂子用量系数和水用量系数分别为1.3、0.9和0.65.根据配合比确定骨料用量确定骨料的用量和比例,一般采用最佳配合法,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骨料的粒径和比例。
骨料一般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比值应符合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6.根据配合比确定砂子用量确定砂子的用量和比例,根据工程要求和试验结果确定砂子的粒径和比例。
砂子的粒径要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要求。
7.最后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通过上述步骤计算出水泥用量、骨料用量和砂子用量之后,再根据已知的水、水泥和骨料的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计算过程只是基本的配合比计算,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设计。
三、四舍五入和调整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到计算结果的四舍五入和调整。
根据规范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对于水泥的用量,可以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对于骨料和砂子的用量,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综上所述,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包括确定强度等级、确定水灰比、计算水量、计算水泥用量、确定骨料用量、确定砂子用量和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fcu.k为30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 a f ce/(f cu.o+a a.a b.f ce)a a为0.46a b为0.07f ce为1.13*32.5=36.7MPa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 2.9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
c30混凝土标准配比
c30混凝土配合比是0.38:1:1.11:2.72。
C30混凝土: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
c30混凝土配合比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1立方米商品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一般保证c30混凝土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
1、工艺: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必须要按照相应的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材料: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经检测合格。
3、机械:混凝土搅拌、浇筑、运输机械必须满足实际需要。
4、人员素质:必须有责任心且有相关职业素质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5、环节控制: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下现场检查、旁站,保证每个环节的合格要求。
从强度上讲,C30混凝土应该要求达到34.5MPa才能算合格。
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
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
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
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
00=2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
46,取σb =0。
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
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
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配比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
比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都与配合比有关。
常规混凝土的配合比主要有C10、C15、C20、C25、C30等几种,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种混凝土的配合比。
1. C10混凝土配合比
C10混凝土是指标号为C10的混凝土,它的强度等级为10MPa。
C10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水:砂:石子=1:3:4:5
2. C15混凝土配合比
C15混凝土是指标号为C15的混凝土,它的强度等级为15MPa。
C15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水:砂:石子=1:2:4:6
3. C20混凝土配合比
C20混凝土是指标号为C20的混凝土,它的强度等级为20MPa。
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水:砂:石子=1:2:3:6
4. C25混凝土配合比
C25混凝土是指标号为C25的混凝土,它的强度等级为25MPa。
C25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水:砂:石子=1:1.8:2.6:5.2
5. C30混凝土配合比
C30混凝土是指标号为C30的混凝土,它的强度等级为30MPa。
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如下:
水泥:水:砂:石子=1:1.6:2.4:4.8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合比仅供参考,具体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控制水灰比、砂率等指标,以确保混凝土
的强度和耐久性。
编制说明一、设计说明C30混凝土配合比主要用于立柱、盖梁等部位,坍落度设计为100—130mm。
二、原材料1、水泥——临澧冀东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盾石牌”P.O42.5级2、砂——选用岳阳汩罗生产的中砂3、碎石——常德石板滩石料厂生产的10-20mm、5-10mm两种规格的碎石,碎石比例为10-20mm:5-10mm=60%:40%4、水——饮用水5、外加剂——山西黄腾UNF-3A,用量为水泥的0.8%三、确定试配强度依据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按下式确定:f cu,u= f cu,k+1.645ó(MPa)f cu,u=30+1.645*5=38.2(MPa)式中:f cu,u—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ó—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取值见下表混凝土水灰比宜按下式确定:W/C= a a*f cef cu.o+a a*a b* f ce式中:a a、a b——回归系数,见下表f ce——水泥28天抗压强度实测值(kg)W/C= 0.46*42.538.2+0.46*0.07*42.5=0.49取W/C=0.47五、确定每方混凝土用水量减水剂设计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8%经试拌调整,用水量确定为W=161(kg)六、确定每方混凝土水泥用量:C=160/W/C=342(kg)七、确定每方混凝土砂石用量:依据JGJ55—2000,砂率Sp=38%,假定容重为2400(kg/m3)C+S+G+W=2400Sp= S =0.38S+G得出:S=721(kg/m3)G=1176(kg/m3)则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C=342(kg/m3)S=721(kg/m3)G=1176(kg/m3)W=161(kg/m3)UNF—3A=2.736(kg/m3)C——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S——每方混凝土的砂子用量(kg)G——每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W——每方混凝土的用水量(kg)UNF—3A——每方混凝土的减水剂用量(kg)八、试拌、确定基准配合比:按上述材料用量拌15L,测其坍落度为125mm,满足设计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
C 3 0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eu,0>feu k+1.645 (T其中:(T―― ■昆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
取c =5.00( N/mm2 );feu , 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eu , k ----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取feu , k=20(N/mm2 );经过计算得:feu , 0=20+1.645X5.00=28.23 (N/mm2 )。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ca, c 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c a=0.46,取cb =0.07;fe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 (N/mm2 );经过计算得:W/C=0.46X 48.00/ (28.23+0.46 X0.07 X48.00 ) =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 )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 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 )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 )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 ------ 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 ----- 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B ――卜加剂的减水率,取B =500%。
C30配合比设计C30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比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C30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和应用。
C30配合比设计是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C30(抗压强度为30MPa)进行的。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水灰比、水胶比和掺合材料来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和粉料含量,从而实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目标。
1.确定设计要求:包括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使用环境要求(如冻融、耐久性等)和施工工艺要求等。
2.选择水灰比和水胶比:水灰比和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灰比和水胶比。
3.计算粉料含量:粉料含量包括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等掺合材料的含量。
根据设计强度等级、水灰比和水胶比计算粉料的标准用量。
4.选择掺合材料:掺合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掺合材料及其用量。
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上述参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包括分散度试验、坍落度试验、压实度试验等。
6.优化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和质量要求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设计要求。
1.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通过合理选择水灰比和水胶比,以及加入合适的掺合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
2.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掺合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提高耐久性、抗化学侵蚀性等。
此外,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3.节约原材料: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减少水泥等原材料的用量,降低工程成本和环境污染。
4.提高施工效率: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挠性,有利于施工。
总之,C30配合比设计是一种有效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水灰比、掺合材料等参数,可以实现混凝土的优化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那么c30混凝土配合比应该为:水:175kg水泥:461kg砂:512kg石子:1252kg配合比:0.38:1:1.11:2.72c3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设计(图片来自设计本@台湾法兰德室内设计)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fcu.k为30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afce/(fcu.o+aa.ab.fce)aa为0.46,ab为0.07,fce为1.13*32.5=36.7MPa由此,W/C=0.43。
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
3-4、用水量选择(m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用185kg。
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
C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一、试配要求和引用标准1、砼配制强度为,用于桥梁护栏;2、坍落度140mm ~160mm;3、《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1-2005);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7、根据业主要求,在咨询单位共同参与下,按高性能混凝土要求,设计该配合比如下。
二、原材料1、水泥:河南孟电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级水泥;2、砂:信阳中砂,细度模数;3、碎石:贾峪石料厂,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采用5-20mm连续级配碎石,其中10-20mm碎石占70%,5-10mm碎石占30%;4、粉煤灰:Ⅰ级粉煤灰;5、水:饮用水;6、外加剂:北京市罗拉化学科技有限公司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32%,掺量为%。
三、计算初步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 cu,o)设计强度标准值f cu,k=30Mpa,保证率系数t=,标准差ó=5MPaf cu,o =f cu,k + ×ó=30+×5= Mpa2、计算水胶比(W/(C+K))W/(C+K)=(f cu,o+ a a a b. f ce)式中回归系数a a为,a b为,f ce根据水泥强度等级选为,f cu,o为混凝土配制强度值 Mpa。
W/(C+K)=×(+××)=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根据经验采用W/(C+K)值为。
3、根据相关要求和经验选取用水量m wo为235Kg /m3,掺加北京罗拉PC-J100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减水率ß为32%,则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用水量m wa为:m wa=m wo(1-ß)=235×=160 Kg /m3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m co= m wa/ W/(C+K)=160/=421Kg /m3最后经调整确定m co=420 Kg /m3,为了能得到和易性优良、耐久性良好的、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根据以往的经验,将该配合比中加入部分粉煤灰来满足这几方面的要求。
C30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30。
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fcu.k+1.645&Fcu.k为30MPa,&为5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afce/(fcu.o+aa.ab.fce)aa为0.46ab为0.07fce为1.13*32.5=36.7mpa由此,W/C=0.43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 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3-4,用水量选择(M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择用185kg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³混凝土拌和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536kg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碎石429: 185: 536: 12501: 0.43:1.25:2.91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0.40,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进行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429:185:536:1250=1:0.43:1.25:2.91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463:185:526:1226=1:0.40:1.136:2.65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0.6:4.24:12.04:28.09kg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材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11.2:4.48:12.04:28.09kg 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I组,即:水泥:水:砂:碎石10:4.3:12.5:29.1kg1:0.43:1.25:2.91429:185:536:1250kg/m³。
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时所必须遵守的指导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将水泥、骨料、砂浆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的混凝土。
C30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一个代表,代表着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为30MPa。
它的配合比规范将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适当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
以下是对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的深入探讨:1. 混凝土组成c30混凝土的配合比中主要包含水泥、骨料、砂浆和水。
水泥起到胶结剂的作用,骨料提供混凝土的强度,砂浆提供流动性,而水则使混凝土成型。
配合比的目标是确定每种成分的比例,以使混凝土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2. 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对水泥含量的比例,它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中,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45至0.55的范围内。
较低的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可能降低其流动性。
需要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3. 骨料比例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强度来源,其选择和比例在配合比中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
粗骨料用于提供强度和稳定性,而细骨料用于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
在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中,骨料比例的选择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要求。
4. 砂浆比例砂浆是混凝土中起连接作用的材料,它可以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
在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中,砂浆比例的选取应确保混凝土均匀且流动性良好。
砂浆中的水泥含量和砂浆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也需要在配合比中综合考虑。
5. 混凝土配制过程在确定了配合比后,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混凝土性能。
而且,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固化时间和养护方法也需要仔细控制,以保证混凝土能够达到预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我看来,c30混凝土配合比规范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所需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C30 之青柳念文创作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其中:σ——混凝土强度尺度差(N/mm2).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尺度值(N/mm2),取fcu,k=20(N/mm2);颠末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颠末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取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活动性和大活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调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3)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195kg.四、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颠末计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五.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根据水灰比为0.70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取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或重量比为: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C30混凝土配合比1、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国内公路招标文件范本》之第二卷技术规范(1)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2-1.设计要求C30.2-2.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δ为5MPa为30 MPa由fcu.o≥30+1.645×5≥38.2(MPa)3、配合比基本参数的选择3-1.水灰比(W/C)根据JGJ/T55-96及图纸和技术规范(1)W/C=a a f ce/(f+a a.a b.f ce) a a为a b为f ce为由此,W/C=.3-2.坍落度的选择根据该C30配合比使用部位,查表,坍落度选为55~70mm.3-3.砂率的选择根据坍落度查表,砂率选为30%.3-4.用水量选择(m wo):根据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 wo选用185kg.3-5.水泥用量(Mco):Mco=185/0.43=429kg3-6.砂用量(Mso):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用砂量Mso=(Mcp-Mwo-Mco)*0.30 =536kg 3-7.碎石用量(Mgo):Mgo=Mcp-Mwo-Mco-Mso =1250kg3-8.配合比:根据上面计算得水泥:水:砂 : 碎石429 :185 :536 : 12504、调整水灰比:调整水灰比为,用水量为185kg,水泥用量为Mco=185/0.40=463kg,按重量法计算砂、石用量分别为:Mso==526kg,Mgo=1226kg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试用配合比1和2,分别停止试拌:配合比1:水泥:水:砂:碎石;试拌资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10:4.3:12.5:29.1kg;拌和后,坍落度为50mm,达到设计要求;配合比2:水泥:水:砂:碎石试拌资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 10.6:4.24:12.04:28.09kg;拌和后,坍落度仅35mm,达不到设计要求,故坚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600g,增加拌和用水240g,再拌和后,坍落度达到65mm,符合设计要求.此时,实际各资料用量为:水泥:水:砂:碎石.6、经强度检测(数据见试表),第1、2组配合比强度均达到试配强度要求,综合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配合比为第1组,即:水泥:水:砂:碎石10 : 4.3 : 12.5 : 29.1 kg1 : 0.43 :429 :185 :536 :1250 kg/m3。
c30混凝土配合比标准一、前言C30混凝土是一种高强度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根据混凝土所需要的强度等要求,确定混凝土中各组分的配合比例。
C30混凝土配合比标准是指在满足C30混凝土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各组分的配合比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二、C30混凝土的强度要求C30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是指该混凝土在28天龄期下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
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在受压作用下发生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荷载。
三、C30混凝土的组成C30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组成。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骨料,水则是混凝土的调节剂。
1.水泥C30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或复合水泥等。
2.骨料C30混凝土中的砂和石子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砂的粒径应控制在0.15~4.75mm之间,石子的粒径应控制在5~40mm之间。
3.水C30混凝土所使用的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一般采用清洁、无色、无味、无毒的自来水或淡水。
四、C30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C30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需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灰比C30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45~0.55之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用量C30混凝土的骨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骨料的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砂和石子的配合比应控制在2:3左右。
3.水泥用量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水泥的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水泥的用量应控制在350~400kg/m3之间。
4.掺合料用量C30混凝土中的掺合料一般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和掺合料的特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掺合料的用量应控制在80~120kg/m3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