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楼市年度调研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86 MB
- 文档页数:72
宁波市房地产行业报告一、宁波房地产发展概况宁波房地产起步较晚,迄今仅经历了一个房地产波动的完整周期(1992—1998年),房地产从1992年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1995—1996年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回落,1998年达到底点并开始了新一轮周期。
上一轮周期中,房地产价格一度飞涨并远远脱离当时经济发展状况,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也给金融系统带来深重灾难。
1998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25.42%,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房地产不景气相关。
1999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复苏升温,当年10月房地产投资走出负增长区,宁波的房地产业开始了又一轮大发展。
(一)房地产投资情况自1997年到2004年的9年间,宁波GDP保持年均13.4%的真实增长。
经济基础促进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
过去5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36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95亿元;房地产投资从2000年的59.71亿元增涨到2004年的234.41亿元。
相对宁波经济及投资高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宁波房地产可以用“井喷”二字来形容。
图一:图二:单位:万平方米(二)房价走势情况2000年,宁波市商品房价格从当年1月的2498元/平方米,升到年底的2729元/平方米;2001年,宁波房地产市场步入了加速度飞涨区,平均房价达2867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11.77%。
2002年房地产市场则由于拆迁项目启动、拆迁赔偿标准的提高,房地产需求表现强劲,房价一发而不可收,越涨越快,平均房价高达3543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上涨23.56%;2003年上半年商品住房均价走势平稳,均价维持在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下半年高档高层公寓楼销售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商品住房的房价再次攀升,到2003年9月,房子均价升至4565元/平方米,比年初上涨14.96%,年底时房子均价又升至4884元/平方米;2004年虽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央行房贷新政策的实施及宁波市规范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的出台影响,但从全年来看,宁波市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商品住宅房均价达到5739.8元/平方米;今年6月份统计显示商品房房价达到了6013.83元/平方米,预计宁波房价将保持平稳上升趋势。
宁波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宁波作为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其产业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近年来,宁波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断迈进,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
本篇调研报告将从宁波产业发展的背景、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回答。
一、宁波产业发展的背景宁波地处中国东海沿岸,拥有独特的自然港湾条件。
自古以来,宁波就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贸易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宁波逐渐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落户。
同时,宁波也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快了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二、宁波产业发展的特点1.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宁波以制造业为主导,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制造业集群。
在汽车制造方面,宁波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2.外贸依存度高:由于宁波地理优势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宁波的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
外贸对宁波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对宁波制造业的拉动效应。
3.创新驱动的发展:宁波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宁波加快了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步伐。
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在宁波兴起,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三、宁波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1.加快创新驱动:宁波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一批高成长潜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为宁波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2.优化产业结构:宁波将继续优化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宁波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跨境产业链、跨境合作、跨境投资等多种方式,提升宁波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宁波作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在未来,宁波将进一步加快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宁波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2年宁波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回顾2011年房地产政策(一)宏观房地产调控政策面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旨在让房地产业早日回归理性,尤其是2011年调控的全面、严厉、频繁,给全国楼市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史上最严厉调控年”,如新国八条出台、三次加息、七调存准率、房贷利率上浮……主要宏观房地产调控政策如下:1月21日,国务院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规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等。
1月26日,新国八条正式落地。
明确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已有1套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能够提供当地一定年限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3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
规定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必须明码标价,同时要求对取得预售许可证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5月5日,国土资源部下发《2011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
5月16日,制定了一房一价细则。
再次明确明码标价、一次性公开销售房源、公布楼盘基本信息、房源价格信息、已登记房源信息和收费项目信息等。
6月3日,住建部发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
8月17日,住建部: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建议5条标准。
9月1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叫停地方加名税、除名或收契税。
10月10日,国务院五政策力挺保障房。
(二)宁波本地房地产政策在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宁波实际,宁波相关政府部门对控制房价、加强住房保障、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和规定,主要政策如下:2月20日,甬版国八条细则出台。
宁波城市客户调研报告一、调研说明对宁波客户构成、客户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客户需求。
二、客户构成及对应产品构成1.客户来源构成本地客户约占比80%,外地客户20%2.客户置业目的构成自住客户90%,纯投资10%3.客户置业次数构成(分整个城市及各主要区域分别得出结论)宁波大市:刚需(首置)客户50%,首改客户30%,二改客户10%,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10%。
海曙区:刚需(首置)客户30%,首改客户40%,二改客户20%,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10%。
江北区:刚需(首置)客户40%,首改客户30%,二改客户15%,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15%。
江东区:刚需(首置)客户40%,首改客户30%,二改客户20%,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10%。
鄞州区:刚需(首置)客户55%,首改客户25%,二改客户10%,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10%。
镇海区:刚需(首置)客户60%,首改客户25%,二改客户10%,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5%。
4.不同类别客户对应的产品构成(本报告中提到的不同类别客户,均指以置业次数分类的客户:包括刚需(首置)客户、首改客户、二改客户、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刚需客户以高层为主,以90平米以下为主,以两房或2+1房为主;首改客户以高层为主,以90-144平米为主,以三房为主;二改客户以洋房、大户型高层为主,以144-180平米为主,以三房、四房为主;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以别墅、大平层为主,180平米以上,以四房、五房为主。
三、客户价值观属性(分不同类别客户)1.客户价值观类别:刚需客户以传统型为主(80%),其余各类价值观占比均较少;首改客户以传统型为主(70%),其余各类价值观占比均较少;二改客户以传统型为主(60%),逍遥型次之(25%),其余各类价值观占比均较少;多改客户以传统型为主(50%),逍遥型次之(30%),其余各类价值观占比均较少。
2.客户价值观关键词:刚需客户:温馨(温暖色调的立面风格、紧凑的户型结构、高附加值);首改客户:舒适(有质感的立面处理,舒适的空间布局、高性价比);二改客户:逍遥、享受(追求的不仅仅是空间布局,还有享受生活,高端楼盘、质感立面、社区地段);多改(三次及以上)客户:奢华、高档(住所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别墅或大平层产品、花园面积、中西厨设计、保姆房面积)。
宁波市楼宇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陆志孟;郇军;徐斌;金戈;虞金洪
【期刊名称】《宁波经济丛刊》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楼宇经济是依托城市的信息流、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等资源优势。
以城区楼宇为载体,以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工业为主体,适宜在中心城市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具有高知识、高集聚、高增值特征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
本调查报告所指的楼宇是海曙、江东、江北区(以下简称老三区)区域范围内,建筑高度11层以上的商务、商住楼,不含住宅(公寓)、酒店、政府部门或机构自建并使用的楼宇。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陆志孟;郇军;徐斌;金戈;虞金洪
【作者单位】宁波市计委;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5
【相关文献】
1.楼宇经济发展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突破建设"瓶颈"的启示r——以苏州工业园区楼宇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例 [J], 余凡
2.打造楼宇品牌提升楼宇效益以楼宇经济的创新发展实现全区经济的提档进位——下城区探索楼宇经济发展模式纪实 [J], ;
3.国内外楼宇经济的实践及对天津楼宇经济发展的启示 [J], 何继新;付杰
4."互联网+":楼宇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空间r——以南通市主城区楼宇经济发展为例[J], 黄鹤群
5.轨道时代楼宇经济发展之契机——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 [J], 居鉴;陈芳;何介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十四届宁波市房地产展示会调查报告摘要:
本报告是对第十四届宁波市房地产展示会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通过现场观察、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对展示会的规模、参展商、展品、观众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为宁波市房地产行业的发
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一、引言
第十四届宁波市房地产展示会是该市房地产行业每年的一次盛会,旨在展示宁波市最新的楼盘项目,吸引购房者和投资者的关注。
本次展示会于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宁波市某展览中心举办。
本报告重点分析展示会的规模、参展商、展品和观众的特
点和趋势。
二、展示会的规模
本次展示会占地面积为XXX平方米,共设有XX个展馆。
参展商数量达XXX家,涵盖了本地及外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中介机构、
建筑材料供应商等。
展示会期间,共计吸引了XX万人次的观众参观,规模较去年明显扩大。
三、参展商概况
1. 房地产开发公司
宁波市本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占据了参展商的绝大多数,其中不乏知名度较高的大型房企。
这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展示了各自最新的楼盘项目,以吸引购房者和投资者的兴趣。
与去年相比,本地房企的展示规模有所增加,说明宁波市房地产市场的活力正在不断提升。
2. 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作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会上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他们主要提供房屋买卖、租赁等服务,并有助于与购房者和投资者建立联系。
参展的中介机构数量较去年有所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导致。
3. 建筑材料供应商。
宁波楼市年度调研报告2006年宁波楼市调研报告(转载)(2007-03-12 16:39:21)目录一、2006年宁波房地产市场总体状况1、房地产投资继续稳步增长2、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成交价格稳中有升3、二手房市场价格稳定,成交量起伏较大二、土地市场分析三、各个版块市场分述1、市中心板块、城中板块大户型为主2、东部新城催熟江南版块3、鄞州逐渐成为宁波的城市副中心4、江北居住氛围后发而上5、城西等待拓展延伸四、2007年市场展望1、2007年政策调控执行力度将加大。
2、土地增量供应控制更严,土地成本将提高3、2007年中小户型将唱主角。
4、房价格依然会稳步上涨,销售量会平缓上升5、写字楼市场则是走向两极分化五、附表(2006年土地出让成交一览等)一2006年宁波房地产市场总体概况2006年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年,宁波的房地产市场则是总体表现良好,房产投资稳步增长,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二手房市场并未大起大落。
宏观调控,尤其是“国六条”及细则政策的出台,对继续稳定宁波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房地产投资继续稳步增长宁波楼市在2006年的宏观未出现大起大落,从宁波市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情况来看,今年宁波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截止11月份已达255.34亿,接近2005年整年的水平。
全年的增幅在10%左右,说明在宏观调控后,整个宁波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经历了2003年、2004年的房地产行业投资非理性增长后,宁波的房地产行业投资在2006年开始凸现理性一面。
2、新建商品房销售良好,成交价格稳中有升由于消费者对房价大幅下降的预期,宏观调控在抑制了投资性需求的同时,一定时间内也抑制了自住性需求。
从2006年的情况来看,购房者的心态逐渐趋于稳定,一些较好的楼盘,价格显稳中有升的趋势,从成交量上看,今年宁波房地产市场已恢复较平稳状态。
1-11月宁波市四区商品房住宅成交面积一览根据房产交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截止11月宁波四区成交的商品房面积在221万平方(其中住宅部分164万平方,去年整年成交商品房140余万方),成交规模与去年宏观调控前已相差无几。
亲亲家园,日湖花园等逆市开盘的楼盘也销售火爆。
据宁波市城调队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宁波的住宅销售八成以上是本地人在购买,以本地人自住型需要为主,基础相对扎实,因此在面临宏观调控的时候,市场并没有出现恶化情况。
在成交均价上,除了因4月份江北区阳光清晨均价为4370元的楼盘大量成交,拉低了4月份商品住房均价而出现较大波动外,其余则保持平稳状态,处于小幅度稳步上涨过程中。
但也有个别项目涨幅较大,如水岸心境二期均价以6018元成交,比一期成交均价5400元超出不少,亲亲家园一期成交均价为4187元,后期成交均价则在4800元左右。
1-11月宁波四区(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商品房住宅价格宏观调控不是调控房价下跌,而是让房价稳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使价格能够体现价值,同时让整个房地产业更稳定,更健康。
事实上,宁波自去年新政的“组合拳”调控以来,房价并未如部分消费者所预期的下跌,而是稳中有升,只不过涨幅减缓。
今年5月最新一轮宏观调控在短时间内也未对宁波市房价产生大的波动,市场供需双方也没有出现去年“国八条”出台后共同观望的现象,充分说明宁波楼市已开始步入理性发展的时期。
3、二手房市场价格稳定,成交量起伏较大1-11月份宁波市四区二手房(住宅)成交价一览1-11月份宁波四区二手房(住宅)成交量一览(万平方)1-11月份宁波市四区二手房(住宅)交易均价为5444元/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上涨2%。
5月29日“九部委意见”出台,从6月1日起将实施“征收全额营业税的时间从2年延长到5年”的新政,造成5月份的最后2天,二手房交易放量成交的现象,对宁波市二手房交易价格变动带来一定的影响;5月份的最后2天,受九部委《意见》的影响,江东、江北、海曙三区二手住房日均成交高达234.5件。
6月份宁波市四区二手住房平均价格并未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反而是继续保持平稳上升走势主要原因过了这个大限后,手里有房的客户又不急着出手。
随着“国六条”及“九部委意见”的出台,部分购房者开始持币观望,但是成交的数量明显下降,为5月份的一半左右,交易量有所萎缩,。
8月1日后,二手房开征20%的个人所得税,对二手房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9月份市三区二手房交易持续走低,市场反映冷淡直到11月二手房市场才有回复到原先正常水平。
小结:今年宁波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归功于市场对国家调控政策适应程度进一步提高。
同时真正有购房需求的群体,纷纷放弃等待观望,变潜在需求为有效需求,说明居民对房价的承受能力也有所增强。
由于去年受宏观调控影响而推迟预售的楼盘,在今年纷纷登场,市场供应量加大,居民因市场观望而推迟的需求开始激发,使得市场重新进入正轨,并在今年达到一个高潮。
二土地市场分析土地市场是商品房市场的风向标,和商品房市场稳中有升相比,宁波2006年的土地市场则明显要敏感得多。
2006年1-12月(12月15日截止数据,土地市场部分下同)宁波四区共出让成交土地97幅,共计7466亩(497公顷),其中9月到12月成交土地3967亩(264公顷),占到全年的一半多。
1、住宅用地“一地难求”据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的统计,2004年宁波出让普通住宅用地为404公顷;2005年普通住宅用地供应212公顷,2006年截止12月15日,累计已供应普通住宅用地247公顷。
2005年由于宏观调控,住宅用地放量较少,2006年与2004年的土地放量供应情况相比,住宅用地对开发商来说可谓“一地难求”。
因此2006年出让的住宅用地实际成交价格要远远高于出让前公布的底价。
如洪塘3#地块从120万/亩竞价到202万/亩,七家公司进行激烈竞争便是很好的一个缩影。
由于宁波老城区腹地较小,可供推出的住宅项目用地已日渐稀少,大宗土地更是难觅踪影。
2006年出让的住宅用地里,维科以2560元/平方拿下的水上公园三期地块(168亩)是比较大的土地。
另一块成交的住宅用地则较小,位于江东中兴路以东、灰沙厂以北的33亩住宅用地,被宁波通程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2860元/平方的楼面价取得。
2、百亩以上住宅地块较多,成交均为实力企业除去经济适用房地块以外,2006年成交的住宅用地里,超过100亩的地块共计7块,总出让面积接近2000亩,占到住宅用地的一半左右。
对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一次性出让大规模的土地,通过总额较高的土地款作为一道进入门槛,可以保证参与竞争的开发商都是有相当的资金实力,可以在开发的同时保证该地块开发的完整性,不会因为开发商的不同,导致难得一块好地被开发成素质参差不齐的项目。
从拿地的企业来看,这些百亩以上的大地一半以上是被初次进入宁波市场的外来地产大鳄取得,对这些企业来说,也正必须要拿较大的土地才能符合他们在宁波的战略布局。
百亩地块摘牌的本地几家企业,都是在宁波拥有丰富开发经验以及相当资金实力的老牌开发商。
在宁波市场上手中的土地基本消化,早两年通过公开市场拿的项目也已基本进入尾盘阶段,现在进入公开市场获得土地,使企业能够继续发展。
3、鄞州、江北是住宅用地热点供应地区。
江北的住宅用地供应主要集中在洪塘及附近区域,今年共成交9幅地块,计1099亩,其中经济适用房占到一半左右。
江北及洪塘居住氛围将会在这些项目建成后逐渐形成。
鄞州区近两年的土地出让及住宅推出量一直是遥遥领先其他区域。
今年共成交住宅用地13幅,共计1066亩。
4、市中心还是俏,楼面地价突破上万元市中心板块的土地,不论是住宅用地还是商业用地,一直都是物以稀为贵。
今年成交的土地,在市区里以商业地块为显眼:江东七里垫地块以3800元/平方米楼面价成交;江北桃渡路1#地块和渔轮厂地块分别被宁波银鑫房产和百隆房产以4400元/平方和4500元/平方的楼面价拿下;和义路2#地块更是以19176元/平方的楼面价格创下宁波第一地价。
5、东钱湖区成为新的开发热土。
东钱湖区域以其良好的山水环境和人文景观一直被众多发展商看好,经过几年的基础性投资建设,今年该区域土地出让开始逐渐启动,土地推出呈现规模化和体量化趋势,雅戈尔、华润置业、宁波华龙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该区域竞得地块。
三幅土地共638亩,出让楼面价在2300元/平方上下。
今年的雅戈尔推出钱湖.比华利别墅,销售情况良好,成为该区域开始启动的先锋,预计今后该区域土地推出和开发将快速上升,继续呈现规模化和体量化趋势。
6、国内一线开发商继续进军宁波市场继金地、中海之后、绿城之后,国内房产领军企业万科、华润、合生创展也在宁波拿下土地。
万科在中心区拿下了288亩的住宅用地用于开发金色家园系列,华润则以7.2亿的总价在东钱湖取得东钱湖寨基地块458亩,容积率为1.0,合生创展用7.25亿取得450亩庄市的土地。
国内一线开发开发商在资金实力上明显高于本地企业,这对宁波土地市场价格上涨推波助澜起了一定的作用。
7、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命运迥异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住宅市场从开发到消费的一系列大力调控,不少原先以开发住宅为主的企业都萌生开发商业地产的意识,许多城市的商业地块也因此悄悄地热起来,而宁波似乎是个例外:住宅市场依旧受热,商业地产市场却不总是尽如人意。
纵观一年来的土地出让,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出让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
当然也有例外,位于江东的七里垫地块的出让算是商业地产扬眉吐气的一次,经过103轮次现场竞价,最后以高出底价1.88亿元(总价6.8亿元)的价格成交。
该地块处在江东有开元酒店、欧尚超市、石浦酒店等围绕,这一区域的配套齐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环境配套,出现激烈的竞价场面也是情理之中。
8、今年土地市场肖像图:头轻脚重2006年1-8月宁波四区总共成交土地3499亩(233公顷),而9月到12月不到三个月时间却成交了土地3967亩(264公顷),相形之下稍显突兀,有些头轻脚重。
宁波的开发商经过将近两年处于缺地状态后,对住宅土地都颇有“饿”态,临近年底,不少企业都有大笔的回收资金无处可去,土地价格自然会被抬高;同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也和2007年1月1号起实施的对国有出让土地款项重新分配原则有关。
从9月份开始,宁波的土地市场再次出现热情澎湃局面,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一再上升。
9、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和中央之间再次有微妙关系出现。
在合升创展拿下庄市地块前,中央开始表态要对大幅出让的土地进行调控,以防止开发商囤积土地取得利益。
合升创展拿下的庄市的450亩土地则是一共分成了6块,被同一家公司取得。
这样的做法很可能使中央政府在限制地方大幅出让土地方面收效甚微。
小结:当前市场中,已出让尚未形成有效房源供给的存量土地总量不多。
考虑到征地拆迁等客观问题影响土地的开发进度,预计这些存量用地要形成有效房源供给需要2-3年的时间,短时间内市场中不太可能出现大批量集中放量供给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