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内容摘要:美术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学生基础教育学科建设品位决定着其一生的文化追求和专业理想。
文章通过一则新闻分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思考一、一则新闻引发的思考记者郑琳在2010年12月4日《钱江晚报》上刊发了一则新闻――《小学生看画展问讲解员:吴冠中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大意是吴冠中画展在杭州举办,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美术爱好者前往参观,其中也不乏家长带着孩子组成的“亲子”队伍。
然而,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在看完吴冠中画展后,问讲解员:“老师,吴冠中的画中心思想是什么?”她一脸认真地抛给讲解员老师这么一个犀利的问题,然后拿着笔记本和笔准备记录讲解员要讲的每一句话。
这个问题让讲解员彻底傻眼了。
家长们培养孩子艺术细胞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不过孩子们在现场的反应却让美术专家们颇感尴尬,在面对五花八门童言无忌式提问的时候,讲解员更是经常被“雷翻”。
站在吴冠中画的女性裸体画前,害羞的小女孩自动绕道了,嘴快的小男孩脱口而出:“怎么画这种东西,好难看,好恶心!”后面的家长如临大敌,赶紧把孩子拉走,并指着旁边的画转移注意力:“快来看这个草原啊!”但讲解员还来不及开口,家长和孩子的行动已经宣告,裸体画至少不适合给孩子看。
吴冠中有一个著名的教学理念,叫做“眼睛教眼睛”。
他最提倡培养学生对美的感觉,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技法,而是审美的眼睛。
他曾经在媒体面前痛斥中国的美术教育,教出了大群“美盲”。
然而,当家长争先恐后让孩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的时候,他们仍然无法避免花钱买“美盲”的陷阱。
面对三年级女孩的问题,“中心思想是什么”,讲解员在哑口无言后,思考良久,给出了一个答案:“吴冠中画的是美。
”于是,小学生们把“美”记在了笔记本上。
这则新闻让笔者沉思良久,孩子的问题不能从表面上去理解,而要从我们的教育制度层面上去看待,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导言】美术教育在中学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它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学美术教育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与建议,以期为美术教育的改进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困难一:教学资源的匮乏】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困境是教学资源的匮乏。
许多中小学在教学设施、教具等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有限的资源使得教师无法进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制约了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同时,学校往往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这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困难二:功利化的教育环境】当前,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严重,对高考分数的追求导致许多学校将美术教育的重心过分放在应试训练上。
美术教学过于功利化的结果就是强调技巧训练和机械的复制,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
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环境使得中学美术教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与价值。
【困难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挑战】美术教育应当是一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但当前的中学美术教育普遍存在着针对技术训练而非综合能力培养的倾向。
只重视技巧训练,忽视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欠缺。
这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挑战。
【应对之道:优化资源配置】为了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供足够的教学设施和教具。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和聘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
【应对之道: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功利化教育环境的困扰,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引入美术鉴赏、艺术评论等内容,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其对艺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此外,应强调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艺术创作能力。
【应对之道: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为了解决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摘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与“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是相统一的。
然而,在同一个教育体制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由于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农村中学教育的这种不均衡性,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学生素质;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教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又影响教育的发展水平。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在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农村中学在升学率的压力下,完全顾不上素质教育,诸如美术等“副科”课程被排斥甚至丢弃。
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那么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就仍然是流于形式的口号。
一、重新构建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观念部分农村中学由于教育观念陈旧,认为只有学生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才能体现学校的影响力。
殊不知,21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
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上,而不能仅仅考虑学生的分数、升学的要求,甚至教师的名与利。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
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的农村学校应该认真思考:学校的教育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这是当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育观念。
鉴于此,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应当把美术教育重视起来,彻底改变对美术教育的偏见,真正让美术走进学生课堂,完善美育教育,使中学生掌握美术这门实用技术。
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美学是密不可分的。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其性质从来就是审美与实用共存共荣的。
在现代社会,美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美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的教育,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形式。
美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教育功能。
但是,在实际情况上,美术教育的实施工程却令人担忧。
本人在农村学校从事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从我长期的观察和调查中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思想观念陈旧,轻视美术教育在传统的人才选拔方式中,通常是“读书——应试——铁饭碗”,“学而优则任”。
所以,在各级政府、校领导、教师、家长及学生思想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认为只要学好几门主要科目,能升学,就完事大吉了。
我们国家虽然早已制定了明确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行了素质教育,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总是认为没事教育不重要,是“小三门”,上不上课没关系。
有的轻视美术教师,认为“美术课有啥上的,谁都会教!”甚至在评先评优时,校领导首先考虑主课老师,美术老师干得再好也要靠边站。
给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应试教育作怪,忽视美术教育学生为了升学,只关心应试科目;教师为了排名,只讲授应试科目;学校为了评比,只评价应试科目。
在他们的心中,美术教育可有可无,无伤大雅。
在一些学校里,尤其是在我所在的农村中小学校中,有的不重视美术课;有的不开美术课;有的干脆不订美术教材;有的美术课在课程表里;有的即便开了美术课,也是为了应付检查。
近几年,随着高一级学校美术生的扩招,有的学校专门组建了美术特长班或美术组,片面强调了部分绘画课的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艺术修养的培养。
即使有些学生升入了高一级的学校,但他们的艺术修养最终不会很高。
三、美术教师艺术修养有待提升高素质,高修养的美术教师,是提高美术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
但是,在美术教师队伍中,这种高素质高修养的美术教师屈指可数,打多数的美术教师是非专业的老师。
浅议当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施行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是否发挥出应有的推动作用,已成为美术教育的关注焦点。
本文分析了目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美术课堂教学发展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术课堂教学发展策略美术课程是一门陶冶人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认知和感受能力的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人们需要美术,需要“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使他们再活跃起来,在赏心悦目的关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
无论从人的本性出发还是从社会现实方面考虑,可以说人人都需要美术,都需要去学习美术,都需要懂得美术。
但是,较之于其他事业,美术教育似乎很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很难满足当前的需要。
最基础的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很多方面还较令人担忧。
一、目前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目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主要是以课堂内的教学形式为主要的授课形式,而很少进行过课堂外授课的形式。
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加强学生对现实生活、艺术环境的美术现象进行了解。
但实际上,当前的美术课堂教学很少进行室外的教学,学生一般没有课外作业,偶尔会有时,学生在课外完成作业的质量极其不好。
同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既然在课外完成作业质量差,也就不再布置课外作业,以为其他科目让步。
(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目前,许多教师认为这一学习领域的课内时间有限,学生的基础较差,所以不能进行口述和文字的学习检测。
但实际上平均每学期学生只能完成一半的课堂作业。
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原因有:(1)教师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不能完成随堂作业;(2)学生进行练习时遇到的困难较多,如工具准备不全、学生对课堂内容不理解等;(3)部分学生对练习不感兴趣或不重视等。
(三)美术课堂教学设备状况目前,从美术课堂的教学使用设备看,比较好的学校一般情况的教学设施较完善。
尽管如此,能够到专门的美术教室去上美术课的学校极少。
试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策略农村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现令人堪忧,尤其在乡村基础教育中整个美术教育是严重缺失的,我发现美术教育在乡村中小学是十分薄弱的,农村学校美术学科还没引起真正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在农村,艺术学科的教育严重滞后。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艺术文化课程,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些都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密不可分的,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经过近几年教改的发展,广大农村中小学虽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教育落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其中我也发现在农村的教育背景、环境、人文等也有城市学校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村学校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各种树叶、农家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
且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对美术课较向往,想钻研、探究的心比城里孩子欲望更强。
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
美术老师只要待孩子去看看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红花绿叶、水中的鱼、空中的鸟、天上的彩虹。
孩子的眼界就会有极大的提高。
这些事物为农村的孩子学习美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美术老师只要引导他们正确写生技法、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即可。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罗丹论艺术》)。
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广大美术教师只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熟悉的家乡吸取题材用在绘画中创造美就很好了。
美术教师直接领着学生身背画夹、手拿画笔,就可把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诞生下来……这样的活动不但学生兴趣盎然,领略了大自然的美,还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二)新课程在编排上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新课程在编排上也选用了较多的民间艺术,就地取材的内容多了。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中国画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在世界美术中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现代摄影摄像技术、新媒体技术、动漫等新事物渐渐淡化了中小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
所以,中国画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本文针对目前中国画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中国画教育所存在的学生兴趣观念淡薄,家长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中国画的中小学教育寻找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承AbstractChines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i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in the art of the world can not be replaced. However,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dern photography technology, new media technology, animation and other new things gradually dilu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ainting. Therefor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ing of Chinese paint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pass the national spirit.This paper aims at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of art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hopes to present China painting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weak, parent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not perfect and so on a series of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olutions, looking for new the direction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inese painting.Key words: Chinese painting teach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roblem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目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30175 摘要IHYPERLINK \l _Toc24444 Abstract IIHYPERLINK \l _Toc32140 目录IIIHYPERLINK \l _Toc31699 前言1HYPERLINK \l _Toc31753 一、中小学中国画教育的背景2HYPERLINK \l _Toc15601 (一)“多元化”的文化背景2HYPERLINK \l _Toc23951 (二)中国画教学与民族文化精神2HYPERLINK \l _Toc6631 二、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3HYPERLINK \l _Toc29110 (一)现状3HYPERLINK \l _Toc19830 (二)存在的问题3HYPERLINK \l _Toc13217 三、中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合理化建议4HYPERLINK \l _Toc27661 (一)家长从小培养孩子对中国画的兴趣4HYPERLINK \l _Toc15478 (二)改变原有教育体制的弊端5HYPERLINK \l _Toc28389 (三)学校加强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6HYPERLINK \l _Toc1283 (四)增加中国画美术教学的经费,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7 HYPERLINK \l _Toc23259 结语9HYPERLINK \l _Toc16665 参考文献10HYPERLINK \l _Toc13215 谢辞11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所以社会大众的精神追求呈现出多元化。
关于肥城二中的美术教育现状调查报告陈洪文山东省肥城市第二高级中学山东省新课程实验启动后,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重建,要求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呈现新的面貌,教育科研出现新的形势。
认清新形势,驾驭新局面,对推进新课程实验,提高新课程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而美术教育适应于人们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表达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愿望而产生。
中学美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美育以及专业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认为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还是落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后面。
对此,我针对我们学校美术课程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一、教育管理机关对美术教育的支持程度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市美术教师在肥城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及体卫艺、教研室的直接领导下,结合各学校各教师的实际情况,带领全体教师权利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聘请专家到我市进行“新课程专题讲座”、以及多次的“美术课程研讨会”“美术课堂教学大比武”,每学年组织进行的“美术教师新课程培训”等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使我市美术教师从观念意识上有了极大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2012年11月在教育局体卫艺主任、普教科科长谢吉泉同志的带领下,教育局体卫艺一行四人来我校调研高中艺术教学工作。
学校副穆西成室、级部、体卫艺等部门的负责人员陪同调研,并参加了座谈。
二、校长与学校的管理层是否重视美术教育学校加强对在职教师培养和培训。
专业教师每学年必须有自己的新作品,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
对于美术专业课教师,在不断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他们逐步成为“双师型”美术教师。
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渗透在学校的每个课程决策中。
美术课程是集中体现学校对自身课程使命的价值判断。
在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对课程价值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是制订课程规划的基础。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艺术素养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现状、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感官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欣赏和评价艺术品,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美能够更敏感,更有眼力,“观察、欣赏、品味”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习惯。
2.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它能够让学生在创作中寻找自我,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实践,学生的创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3.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了解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艺术素养,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内涵与特点。
同时,学生还能在艺术实践中学会欣赏、总结、评价,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社会生活。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虽然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美术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个学校良莠不齐,更何况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
许多学校匮乏美术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教学质量低下,让学生的美术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们列出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多媒体教学、艺术游戏教学、艺术行动教学等。
1. 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注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去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总结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的质量而不是结果。
教师透过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2. 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充分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得到真正的应用。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强化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也相应得到发展。
但很多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原因,被称为“杂科”的美术课程改革仍不乐观,新课改的理念无法渗透到教学当中,阻碍了素质教育步伐。
对美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本人在工作中思考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现代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新课改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动摇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但农村美术课程受各方面的影响改革仍不乐观,进展缓慢。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识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也将是形式。
根据当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农村中学美术课堂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思考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专职教师缺少,中国传统的填鸭子教学方法和美术设备缺乏以及经费不足等,直接使农村美术基础教育打着新课程改革口号却没有起色,由于农村旧思想旧观念使得应试教育偏面重视中英数,长期以来美术学科成为被遗弃的学科,可上可不上的课程。
所以在各种美术竞赛中,农村学生获奖甚少。
使学生失去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机,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针对上述现象,当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农村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学校重视中英数忽视美育,多数人认为有“主科”、“副科”之分,注重升学考试,使得美术课是可有可无的学科,大部分农村中学毕业班没有开设美术课。
临近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美术课就给让位于其它科任教师。
学生课余时间画画、练字,也被家长斥责为“不务正业”。
学生很难正常地接受美术基础知识教育,更不能通过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策,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
中学美术的基础教育已经在某些程度上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
问题阻碍了美术教育进一步地发展,而我作为一名美术师范的学生,经过这两个月的美术实
习,来谈一谈我对中学美术教育的看法。
正文:
美术教育的本身决定了它是一门集教育,欣赏于一体的学科,然而认识美是人心理的一
种本能,一种人人都理所当然掌握的基本技能,打个比方,我们学习语文数学,并不是为了
以后成为作家或者大数学家,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语言和逻辑能力,是必要的尝试,美术也
是一样。在如今这个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和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很
大的提高,更懂得了提升自己的江上能力和品位,以前的观念早就不适合当今的观念,美术
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社会的必需品,素质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
要手段,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人们接受各种新人新观念新事物,对待美育应该一样。
在这个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视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受欢迎
的话题,当今社会提倡的素质教育更加看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修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而美术教育是中学教育实施这一教育体系最直接的课程,但是
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注重内容形式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多教师观
念陈腐,这使得中学美术教育依然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停滞不前,其具体表现是:
一:教学方法还处在传统阶段停滞不前
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的仍然把追求更多技法训练作为主要方法,只为应付差事或者应付检
查,大多数人,对美术课的理解就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学生照着画,学习方法机械、呆板,
靠临摹、摹仿完成作业,“依样画葫芦”。好像是有了绘画技法,会画,画的好,美术教育
就等同于成功了,这种观念是非常荒谬的。另外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的城市更为严重,他们以教师为主要教学地点,用画得像不像来作为判断学生学得好坏的标
准,临摹作品成为只要的教学模式,这样导致了学生对美术的误解进入了一个误区,可有可
无,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只会模仿,根本没有自助判断事物美丑的能农光里,学生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被一点点的抹杀,而一位出色的美术老师。是应该具备领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
能力,应该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美学知识而并非简单的美术工作者,传美术技法是美
术课中最基本的教育,而我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授美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
了解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不美。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就不设置美术课,上级如果临时检
查就赶紧找一些来临时表演一下,哗众取宠,摆在我们面前的根本就是一副假象,怎能让人
不寒心?
二:依然被作为副科不受重视
在上个世纪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中国这个大多
数人只重视升学率,用分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的环境下,美学教育在学校里一直被置于
一个尴尬的地位,因为他不能像语数外主课那样受到重视,虽然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实
行了义务教育,中学的教育管理部门也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一部分人对
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理解,还没有走出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认为音体美这些学科只是副科
而不和高考分数挂钩,是可有可无的。大多数家长认为美术是一门副科,认为孩子不用做画
家,不考专业艺术院校,所以根本不需要花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只有把文化课学好才是唯
一的出路。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值青春年少,对世界充满了幻想和好奇,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
偏偏给学生灌输只有考高分才能得到成功的人生这一观点,那些即使对美术有着天分和兴趣
的孩子们,也被扼杀在摇篮里了。中学时期的孩子容易受大人观念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
更是把这门课当成电影课,自习课,美术课形同虚设。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习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高消费,笔墨颜料等工具对于一个普
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高中学习美术想考专业艺术院校,上课和买材料的费用
对于许多平民阶级的家庭来说就更难以承担了。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也得不到精神和经济
上的支持,只能作罢。
三:学校和教师观念的误区
在升学率决定一切的大风气下,学校只抓主课教学,教师方面,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
和教学设备的匮乏,美术课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体育老师都能教美术
课,他们的专业水平可想而知。“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形容一个好的老师对学
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术教师专业水平的匮乏会使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学生提出
的问题难以解惑,从而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上课内容单一,枯燥,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或者干脆播放电影,让学生自习或者活动,有的班级班主任权利比较大就干脆被迫改上其他
主课,把学生原本用来陶冶情操的时间来提高文化课成绩。
四:艺考热
在大部分学校猛抓文化课,冷落美术教育的同时,有的学校却搞起了旁门左道,学校领
导抓住了美术升学需要的文化分比较低这一特点,搞起了特色升学教育,试图避开普通高考
文化课的独木桥。拿淮安来说,我所知道的一所中学就强迫除了成绩排名年级前两百名以外
的学生学习艺术,认为他们只有走艺术之路才能考上大学。在这些学校,美术教育收到了前
所未有的重视,成为校领导提高升学率的制胜法宝,他们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完全不顾学
生自己的想法和教育发展的规律,这是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苦果,完全是另一种形式的应
试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一些高校收到利益或者经济的驱使,盲目开设了扩招艺术生的现象,这种现象使得当今
中学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短期内骤增,学生们蜂拥而起,离开了学校,奔走各地进行所谓的
美术集训,话费一笔相当不小的费用不说,还荒废了文化课的学习,集训之后紧接着的是专
业考试,专业考试紧接着就是外省的美术单招,学生们南征北战,时间长达两三个月,在家
长的陪同下,加上报名费(一所单招学校的报名费用是100到300不等),住宿费,材料费,
交通费,生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的省统考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一个月之内可能参加
几十所学校的单招,劳神伤财。有资料显示江苏省报考美术专业的学生每年花费在集训和考
试的费用就高达十亿元之多。美术教育成为高校敛财的手段,完全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本质,
文化课差的学生获取高校文凭的途径。
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早就应该被取代,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变这种教育
模式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鲜明的个性,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
展创造力和鉴赏美的能力,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以下
措施是可行的:
1.重视美学教育,给孩子一个良好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都乐于积极地投入到这种环境
中去,当前美术教育的开展急需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所以我们要
即及时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反思和纠正,从各个方面进行高效的综合管理,
形成一套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2.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
前面提到,一些学校对美术教师的安排很不合理,出现一些其他科目老师代课的现象,
这是非常不合理也很不负责任的行为。学校应该招收一些更有能力有思想的美术老师,适当
提高美术老师的地位和待遇,调整以前的工资方案,搞好校园的艺术特色。多多搞一些活动
课,组织老师学习和观摩,学习回来后再把这些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
在这个重视素质教育的社会,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素质教育的转型
工作仍然十分艰巨,它等待着我们去改革,探索,创新,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