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及未来发展之我见

摘要:文章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探索合肥市在其城市发展历程中的空间结构形态,及其空间结构形态下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文章在总结研究的基础上,以构筑和谐、高效的城市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活环境为宗旨提出了合肥市未来发展的模式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空间结构;问题;未来发展

一、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系统。这种适应性系统的重要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1]。其结果是,它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每个组成要素或系统整体内可能产生有意义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以及建筑结构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2]。

总的来说,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一般有三个层面的空间尺度[3]:一是城市内部空间,是以主城区为主包括城市的各功能区,是城市空间中最基本的实体空间,最能反映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及趋势;二是城市的外部空间,包括城市的郊区卫星城、专业镇、各类飞地及其周围的广大乡村腹地,是城市内部空间增长及向外扩展的发生地区;三是城市群体空间,是在区域层面反映了城市所处的区位及其与其他城市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城市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是城市空间演化的主体,它们将城市看成一个“面”,而城镇群体空间是将城市看成一个“点”,探讨城市在城镇网络中的职能、地位、分工,以及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结构形态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是生产力在空间存在的形式和载体[4]。这个载体作为特定的地域经济形式具有相应的特征:(l)聚集性。城市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金,科学技术和劳动力。(2)开放性。城市高密度的经济集聚产生高能量的经济场强,从而形成对周围地区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3)枢纽性。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导致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劳动种类和行业。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5],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沦)、区位学派(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的《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中心地理论)、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将城市视为一个社会——空间系统,分析和解释与城市空间客体相对应的社会现象)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二、合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概述

合肥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历程,可以划分为“团城-风扇-大团城”三个阶段。

1.“团城”

1949年以前,由于没有经济条件的支撑,城市建设基本处于无规划状态。合肥城区形态方整,规模较小,基本在现有环城绿带内发展,对外联系依赖水运,城市处于缓慢的自然发展状态。至1949年解放时,合肥城墙内的老城区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只有

2个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人。

2.“风扇”

20世纪50年代初,合肥市拆除旧城墙,在其基址上修筑环城马路,结合护城河建设环城公园。此时,合肥市的城市建设开始突破城墙限制,沿对外交通线向外发展。到195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9.8平方公里。

“二五”前三年,合肥市建设了东部工业企业、北部工业仓库区、西南部的文教科研区和工业区,城市向东、北、西南发展,同时城市布局基本上为三翼发展的总体思路。至此,以老城为轴心,向东、北、西南郊伸展三翼的“风扇形”城市总体格局雏形基本形成。

“二五”后期,合肥市开始逐步改造老城区。同时,城市严格限制在三翼之间的楔形绿地或农田上进行建设,以保持风扇状的城市形态。合肥市城镇人口从不足5万一跃成为以行政中心为主的中等城市,并很快发展为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市按照总体规划的思路进行建设,形成了东南、北、西南三翼伸展的“风扇”形态。90年代以前,山于城市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规划对建设的引导等因素,合肥市的发展方向一直为向东、北和西南,城市的空间形态为风扇状。此时,老城区为城市建设中心,东北部由于火车轨道的阻隔,发展空间相对来说较小。西南部由于住宅的大量兴建,逐渐取得发展优势。

3.大团城

90年代初期以后,合肥市城市建设迎来了一个大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风扇形的城市形态慢慢被打破。这段时期,经济的发展依然主要靠第二产业的拉动。因此,第二产业的布局成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主导因素。第二产业主要布局在东、北和西南三个开发区内。1995年后,城市东、北部的工业用地基本连为一体,再加上城市东北部的火车轨道的限制,在这两个方向上基本没有发展空间。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使得东、北两个开发区的工业用地部分置换为居住用地。反而,城市向西南方向发展势头日益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更拉动了这一方向的发展。城市防洪能力的提高,以及建筑技术的发展使东南侧留作风道的低洼地成为住宅开发的热点之一。城市西北侧以其良好的环境条件,也成为开发者们的首选目标。这导致城市向东南、西北两个方向延伸,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出对原来风扇状形态的重构趋势。随着新站开发区的建设,东、北两翼逐渐连为一体,西南翼发展迅猛,三翼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随着二、三环路的建设,三翼之间的楔形绿地逐渐被填充,城市原有的风扇形布局形态无法再维持下去。2006年合肥市总体规划提出“141”空间发展战略,标志着大团城时代的到来。

三、合肥市城市发展问题

(一)合肥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

1.人居绿地少。近年来,合肥市虽然加大了环境建设力度,也相继建成了一些公园绿地和广场,但与整个城市的发展速度相比较,这种发展速度还是偏慢[6]。

2.水资源污染严重。合肥地区主要利用地表水,但地表水体除瓦埠湖水质较好,其余河流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存在水质性缺水现象。

3.水土流失加剧。合肥市境内地形复杂、境内水系发达、降雨量分布时空不均,再加上人们对地形、土壤、植被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现象。

4.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畜禽养殖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焚烧秸秆行为时有发生,外来物种的入侵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农业水源污染仍然是合肥市地面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5.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森林总量少,覆盖率低,生态功能脆弱。林业用地被侵占、蚕食,地矿开发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二)交通与城市用地结构存在的问题

1.现状道路布局与城市发展形态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