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园林城市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96.00 KB
- 文档页数:5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
根据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结合本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
建设。
保护和监督管理。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
以人为本,统一规划。
因地制宜,政府主导。
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
县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
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鼓励开展星级公园和园林式单位。
小区。
街道等创建活动。
积极推行立体绿化和复层绿化。
提高园林绿化建设质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履行城市园林绿化的义务。
爱护园林绿化成果。
对破坏城市园林绿化和园林绿化设施的行为有权劝阻。
投诉和举报。
鼓励单位和个人以投资。
捐资。
认养等形式。
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
捐资。
认养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享受绿地。
树木一定期限的冠名权。
城市人民政府对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
奖励。
第二章规划与建设。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设区的市。
县级市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经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应当经设区的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
调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河北省园林城市标准附件1:河北省园林城市标准一、组织领导(一)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创建园林城市指导思想明确,实施方案完备,组织措施得力,政策资金落实,建立了领导任期工作目标责任制。
(二)认真执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有关法规、规章、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
(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健全,职能明确,行业管理到位。
(五)城市园林绿化投入不断加大,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经费能得到较好保障,并随绿地增加逐年增长。
(六)建立并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并向社会公示,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七)注重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宣传发动工作,城市居民绿化意识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八)城市园林绿化科研队伍和资金落实,科研成效明显。
二、规划设计(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严格实施,符合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二)因地制宜地规划各类绿地,规划指标先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城乡一体”的原则。
(三)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形成乔、灌、花、草有机配置,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城区和郊区相结合的城乡一体的园林绿化体系。
三、景观建设(一)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保护措施有力,效果明显;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当地特有的城市街区、历史遗存得到有效保护。
(二)城市特色目标和环境建设主体明确,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地貌和历史文化条件,借鉴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的先进经验,形成城市独特的风貌与特色。
(三)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和重要建筑物体现匠心,凸显以人为本和现代化,建成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地段2个以上;沿主干道两侧绿化带、街头绿地、公园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雕塑小品或标志物。
(四)主要街道编制了城市景观整治规划,实施了拆墙透绿,完成了景观整治任务,户外广告管理规范,制度健全完善,效果明显,建成一条以上体现地域性特色的标志性景观街道。
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附件1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三、国家园林县城标准四、国家园林城镇标准五、相关指标解释1.园林绿化管理机构指由城市(县、镇)人民政府设置的指导、管理本行政区域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园林和城市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
2.城市绿线管理城市绿线是城市中各类绿地范围的管理控制界线。
城市绿线管理是指城市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和《城市绿线划定技术规范》(GB/T51163-2016)要求划定并严格控制管理。
3.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指在城市政府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等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与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养相关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等。
纳入考评的园林绿化制度主要包括绿线管理、绿地建设及养护管理、城市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保护、义务植树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4.城市数字化管理指城市园林绿化、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包含地面及地下设施)实施数字化管理的状况及效果,包括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运行管理及效果评估等。
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指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及监管平台等,利用遥感或其他动态信息对城市各类绿地进行实时监管。
5.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本考核指标是针对市民群众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与管养的满意程度进行抽查评估。
抽查方式为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一。
计算方法: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度(%)=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总分(M)大于等于8分的公众人数(人)/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调查被抽查公众的总人数(人)×100%。
注:满意度总分为10分。
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1)城市建成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配套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界线的划定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不能突破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且形态相对完整。
附件3河北省生态园林县城标准(90分)河北省生态园林县城调查问卷(10分)尊敬的市民朋友:您好!为建设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你县人民政府正在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
根据省级生态园林县城考查要求,现对你县进行问卷调查。
您被随机抽选为群众代表,请您根据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对以下问题做出回答。
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每道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请在您选定答案后的“□”内打“√”。
我们的问卷调查是不记名的,请您放心。
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县城名称:发放日期:年月日问卷顺序码:□□□调查对象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A.男□ B.女□2、您的年龄:A. 0-18岁□ B.19-44岁□C.45-59岁□D.60岁以上□3、您的身份:A.本市居民□ B.外地户籍在本市工作□C.外地人员临时来本市□4、您的职业:A.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B.事业单位工作人员□C.企业工作人员□D.进城务工人员□E.待业人员□F.离退休人员□G.在校学生□H.其他□(请注明)调查内容1、本县正在开展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活动,您是否知道?A.知道□B.有所了解□C.不知道□D.不关心□如果您知道,请问您最早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A.市政府或有关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B.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宣传□C.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宣传栏□D.同事或朋友的介绍□2、您觉得自本县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以来,城市整体面貌变好了吗?A.有明显改善□B.有一些改善□C.几乎没有变化□D.比以前更差□3、您觉得本县现有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城市绿地足够多吗?A.很多□B.比较多□C.一般□D.很少□4、您出门步行500米(10分钟左右)是否有可供休憩的公园绿地?A.有,不止一处□B.有一处□C.没有□D.不清楚□5、您认为本县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景色是否优美?A.非常美□B.较好□C.一般□D.没什么美感□6、您认为本县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是否具有本地历史、文化特色?A.特色鲜明□B.特色比较明显□C.一般□D.没有体现或没感受到□7、您对本县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的服务设施(座凳、垃圾桶、标志标识等)是否满意?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8、据您所知,本县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以及社区绿地设有科普知识宣传栏吗?A.几乎都有□B.大的公园里有,其它地方很少□C.少数有□D.都没有□9、按照规定,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作为地震、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的临时避难场所,应配备基本的防灾避险设施,并有明显的道路标牌标识。
河北省省级环境优美城镇验收指标河北省省级环境优美城镇标准(试行)说明1、“有省环保局审查并经当地政府或人大批准的城镇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其中,规划编写已经完成并报经省环保局审查(10分);经当地政府或人大批准(5分)共15分。
2、“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绿地率达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以上,且布局合理”其中,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城镇建成区内园林绿地面积与道路绿化覆盖面积之和占建成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达35%以上(5分);绿地率是指建成区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例,达30%以上(5分);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的各类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等,含其中水域。
要求(1)在城区内至少设置一处公园及广场。
(2)在城区内应布置专类和附属绿地,如广场绿地、居住绿地、河流绿地、道路绿地等。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指常住人口平均享有的公共绿地面积,达7平方米以上,且布局合理(5分)共15分。
数据由县城建或统计部门提供。
3、“生活及建筑垃圾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理、处置,城区及周边卫生状况良好,无脏、乱、差现象”。
要求生活及建筑垃圾全部得到无害化或一般处理。
其中无害化处理、处置指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满足环境标准的处理方法;一般处理指垃圾处理场具有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并按设计进行施工。
对垃圾进行了基本处理但尚未完全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
(生活垃圾过程中,经分选、消毒后无害、无污染并予以加工利用的生活垃圾量,也应计入无害化处理量。
)(2分);城区及周边卫生状况良好,无脏、乱、差现象(现场检查,3分);共5分。
数据由县城建部门提供。
4、“城镇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5%以上并建成1—2条园林式道路;城区主干道绿化面积不少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5%;次干道不低于20%。
”其中,城镇主要街道绿化普及率并建成1—2条园林式道路指已经绿化的道路,占城镇道路的比例,达到95%以上。
园林式道路指道路绿化与景观协调、美观,由评审小组现场评定(5分);城区主干道绿化面积指市区内主干道道路红线范围内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5%(3分);次干道不低于20%指城镇内次干道道路红线范围内绿化用地面积,不小于道路用地总面积的20%(2分);共10分。
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评选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位,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省市、县、镇建成区范围内已建成并达到标准要求的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均可申报。
第三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创建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初验及推荐工作。
第二章评选条件和要求第四条单位绿地面积1千平米以上, 居住区(小区)绿地面积1万平米以上,具有两年以上的绿地养护管理基础,达到一定的植物景观效果。
街道必须是整体道路,长度1000米以上,竣工验收两年以上。
在当地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第五条单位、居住区(小区)必须是按规划设计已经全部建设完工(分期建设的不得申报),居住区(小区)入住率达到80%以上,竣工验收后并养护管理两年以上。
第六条申报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已获得市级命名一年以上(附命名材料)。
第七条无随意侵占绿地、私自改变绿地性质,未经批准砍伐树木现象,无移植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现象。
第三章评选内容和程序第八条评选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水平、植物配置、养护管理、卫生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和档案资料管理等。
第九条由设区市(含定州、辛集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达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标准的单位、居住区(小区)、街道进行初验,合格后方可推荐申报。
第十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依据各市上报名单,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考察验收,查阅资料,形成专家意见,审核通过后命名。
第十一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每年评选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小区)、园林式街道每三年复查一次,复查合格的保留命名;复查不合格的,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撤销命名并向社会公布;对侵占、毁坏绿地的,经核实属实的撤销命名。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环首都县(市)创建国家园林城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冀建城[2015]21号【发布部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2015.05.07【实施日期】2015.05.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环首都县(市)创建国家园林城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建城〔2015〕21号)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市人民政府: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抓好环首都县(市)国家园林县城(城市)创建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环首都县(市)创建国家园林城专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研究,抓好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5年5月7日环首都县(市)创建国家园林城专项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指示,加快推进环首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特色明显,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环境清新舒适、安全宜人的人居环境,提升环首都县(市)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园林城创建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县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理念、完善措施,全面推进环首都县(市)“国家园林城创建专项”行动,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资源有效保护,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为改善环首都区域生态环境,承接产业转移、首都功能疏解提供重要保障。
(二)工作目标在环首都14个县(市)创建成省级以上园林城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创建力度,到2017年全部创建成或达到国家园林县城标准。
年度目标2015年,滦平、固安创建成国家园林县城,怀来县启动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其他11个县(市)全面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城市)创建工作。
2016年,涿州、三河、涿鹿、大厂、承德等5县(市)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县城)标准,经省住建厅初评达到国家园林县城(城市)标准。
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23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20•【字号】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3〕第1号•【施行日期】2023.01.20•【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1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1〕第23号公布根据2014年1月1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4〕第2号第一次修正根据2016年6月14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6〕第1号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2月3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7〕第6号第三次修正根据2018年10月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18〕第4号第四次修正根据2022年1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2〕第1号第五次修正根据2023年1月2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3〕第1号第六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规划区内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园林绿化实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业绿化和社会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统称城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做好园林绿化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保障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养护费用,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标准对园林城市进行评定及复查管理。
景观园林技术标准与要求一、项目概况1.1、工程名称:。
.。
.1。
2、工程建设地点:。
.。
二、承包范围及工期要求2。
2、工期要求2。
2。
1、工期:施工总工期为日历天,具体进度计划及进场施工安排以招标人正式书面通知为主,计划施工开始时间为年月日,计划完成时间为年月日。
中标人需按照采购人进度计划进行施工,不得因劳动力、材料等延误工程进度。
2.2.2、中标人在正式施工之前应根据招标人的要求提前进场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勘察现场、做好配合准备等)。
三、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3。
1基本要求3.1.1本工程景观工程质量要求合格标准。
3.1。
2所有材料、配件以及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质检部门的有关规定。
3。
1.3承包人如发现图纸中存在不合理或不符合规范规定的问题,在开工前须以书面方式提出。
3。
1。
4本技术文件与施工图纸的要求不一致时,以本技术要求为准。
本技术要求未明确的部分,按施工图纸或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执行。
3。
2规范标准3.2.1承包人必须承诺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全部达到以下现行的国家及地方行业的一切有关法规的要求,如下述标准及规范要求与标书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
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13(J)55-2005)《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04-01)《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2-2012《园林绿化养护技术等级标准》DG/TJ 08-702—2005《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19-2011《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 34-1991《河北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13(J)6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2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2《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43.2.2国内没有相应标准、规范的,发包人向承包人提出施工技术要求,承包人应按发包人要求的时间和要求提出施工工艺,经发包人组织有关专家论证认可后执行。
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是针对河北地区园林绿化工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套综合性技术标准。
其重点关注河北地区的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土壤条件以及植物资源等因素,从而合理设计园林绿化工程,实现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首先,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地域和场地特点,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良好的植物种类和品种。
同时,要注意选择本地特色植物,提高园林的地域性和景观性。
在选择植物材料时,要考虑植株的高度、叶片形态、花期和色彩等因素,以达到美化景观、调节气候的功能。
其次,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土壤改良和保护工作。
土壤的质量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因此要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保水性和保肥性,同时要注意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气性,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还要求合理布局景观元素,包括草坪、花坛、假山、水景等。
要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大小,合理安排景观元素的位置和数量,避免过度布局和拥挤。
在景观元素的选择上,要符合景观的整体风格和主题,同时考虑与周边建筑、道路、设施的协调性,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另外,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还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景的设置,改善景观环境。
水景可以有效降低气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并且提供观赏价值。
在设计水景时,要考虑到水源的稳定和供应、水池的深浅、湖面的面积以及水质的净化和保护等因素,以达到良好的水景效果。
最后,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还要求合理设置照明设施,提高夜间景观的观赏性。
照明设施可以突出园林的特色和物体的形状,通过光线的照射和投射,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同时,要注意照明设施的能耗和环保性,选择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浪费。
综上所述,河北新型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标准是按照当地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要求制定的一套技术标准,要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加强土壤改良和保护,同时合理布局景观元素、利用水资源和设置照明设施,以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河北省城市绿地设计导则附件3河北省城市绿地设计导则发布机关: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日期:二〇一〇年三月前言实现我省城镇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河北实际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提高我省城镇化建设水平、打造新的增长极、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宏伟目标的重要战略部署。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容貌整治与景观环境建设的意见》,推进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深入开展,大力实施城市容貌和景观环境建设攻坚行动,切实提高城市容貌综合整治和景观环境建设水平,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城区水系专项整治取得实效,并指导好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管理和整治工作,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河北省城市绿地设计导则》。
本导则共7章,主要内容有:总则、一般规定、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公园绿地设计、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设计、防护绿地设计等。
本导则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次1 总则2 一般规定3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的内容和程序4 公园绿地设计5 道路绿地设计6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7 防护绿地设计1 总则1.0.1 为进一步提高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地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园林绿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的功能,建设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绿地,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河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
1.0.3 各类绿地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一般规定2.1 2.1.1 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必须以创造优美宜人的绿色环境为宗旨,并根据绿地类型确定其特有的内容。
绿地设计要符合市民的需求和审美趋向。
2.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综合考虑绿地设计中的各类要素,统筹设计、合理实施。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重要指标内容一、背景介绍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对城市园林建设的评价指标,旨在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规范化和提升城市园林质量。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指导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文件,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中,充分运用《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二、评选标准概述《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包括了城市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园林绿化质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园林绿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考评了城市园林的建设成果。
其中,我认为城市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是评选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1. 城市绿地面积城市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它对改善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增进市民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关于城市绿地面积的指标,要求城市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城市拥有足够的绿地供市民休闲和游憩。
2.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率是评价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指城市绿化植物在地面上的投影面积与该地面总面积之比,是反映城市绿化状况的重要参数。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对保障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
3. 园林绿化质量园林绿化质量是指城市园林的建设和管理质量,包括植物配置、景观设计、绿化养护等方面。
园林绿化质量不仅关乎城市形象,也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质量的要求十分重视。
4.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指城市园林建设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包括水质净化、空气净化、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这些指标的达标与否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也是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
5. 园林绿化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是指城市园林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城市园林的品质。
评选标准中对园林绿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为城市园林的规范化和提升质量提供了指引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