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的儒家精神

  • 格式:docx
  • 大小:18.73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的儒家精神

一、儒家的“中和”哲学

“中和”是儒家的一个极重要的思想,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庸》第一章解释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揭示了“中”与“和”的内在本质及其关系。“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朱熹《中庸章句》注释:“中者,不

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此中之“庸”言之平常,

却难以真正落实。但它是中国人的人生大道。

孔子甚至把中庸作为一种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把这种作为君子修身立命的宗旨。所

谓中庸之道其实质用马克思主义三大基本理论中的质变与量变的关

系来说就是“适度原则”。稳中求进,不急不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指的都是对中庸之度的把握。可见,从“喜怒哀乐之未发”

的“中”,到“发而皆中节”的“和”,此中的情与理,代表着中

国精神的一种处事为人之道。

“和”字一“禾”一“口”代表一种自然规律。据郭沫若考证,“和”之本义为乐器,系一种古乐器的形象,后引申为和声之义,

和古“乐”字的演化相似。这无疑使“和”字之义由标示具体之物

变成一种具有精神意义的审美认识。“中和”作为美学观念,它也

是阴阳五行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孔子及其后儒,把“中和”思想推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儒家提出的礼序人伦,乐移风俗,也就

是音和—心和—政和的逻辑。

二、中华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精神

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1]我们在这里用

的是狭义的概念。中华茶文化源于先秦的儒家思想,它以道德修养

为中心,以茶的高雅优美物性为基础,以传统的茶艺为表现形式,

融茶、道德、艺术于一体,具有真善美的文化品性。唐朝的柳宗元、白居易,宋朝的朱熹等儒士们常能使人超然物外,远离世俗功赋诗

谈论茶与修身养性的关系。使人达到一种“清静和乐”的感觉。如

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自古文人墨客皆爱饮茶。白居易诗云: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陆羽已对饮茶者提出品

德要求,喝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茶文化中

的“中和”精神在陆羽《茶经》中体现了这一点,如《茶经》中强

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

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

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

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可

以将刘贞亮提出的茶德视为以唐代诗僧、茶人皎然在《饮茶歌·诮

崔石使君》诗“三饮便得道”和“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之“道”

和“茶道”的诠释和充实。

对应于日本茶道之“和、敬、清、寂”(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

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但要

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与朝鲜茶礼之“清、敬、和、乐”(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自古关系密切,中国儒家的礼

制思想对朝鲜影响很大。儒家的中庸思想被引入朝鲜茶礼之中,形

成“中正”精神),已故的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中

国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日本茶道、朝鲜茶礼还是中国茶德,其基本精神中都有一个“和”字。由此可见,“和”乃茶道精神的核心。[2]

茶道精神之“和”,亦源于茶叶的自然品性。裴汶《茶述》指出,茶叶“其性精清,其味浩浩,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良品而不混,越从饮而独高。”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谈到茶之功效时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袪襟涤滞,致清

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

之时可得而好尚矣。”“致清导和”、“韵高致静”也是对中国茶

道基本精神的高度概括,揭示出中国茶道的本质特征。

赖功欧先生首从哲学的角度将茶道分为茶格、茶境、茶蕴三大范畴。并就此问题,分别从学术层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茶格:以茶论道与茶中见道的结合。一是“友”道意识——孔子亦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友道意识,为儒家所持重,

此中大可见出茶道实为人生之滋润剂;二是“信”道意识——诚信之道,首为人所重视,“人无信不立”。茶性至真至信,正应了儒释

道均主之诚信之道;三是“协”道意识——以茶通情,至为平常,由

协而变,由协而和。茶道之和本通协道之和,亦是儒家倡导之和;四

是“品”道意识——茶之品,特为儒释道三家所重。茶品在质地上

的精神取向即为茶格之基本内涵。

茶境:境中有人,人中有境。儒释道三家都极重茶之境界。一为简淡之境;二为雅静之境;三为虚灵之境;四为清醇之境;五为隽永之境;六为闲适之境;七为禅悦之境。

茶蕴:“蕴”者,有其内涵也。蕴之所得即为内涵之德也;“德”者,“得”也,得道于心谓之德。所以茶所蕴之德,又可视为茶自

身本有的功能,茶作为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化形态,对儒家而言,

其所内蕴的种种茶德,首在陶冶,次在礼让,终在天人合一。

另外,丁以寿老师认为: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国茶道是以养生修心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茶礼、茶境、茶修四要素。

茶书是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茶书中可以寻绎中国茶道演变的轨迹。

三、我国茶书中“中和”思想

《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