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肾内科患者健康宣教
1、规律作息:肾病患者日常要有规律的作息,定时定点休息,每天
固定就寝时间,每天固定起床时间,以及每天固定休息时间,保持充足的
睡眠,使身体素质可以通过休息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更好的抵抗病变的病
原体。
2、营养饮食:肾病患者要在饮食中控制少量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充足的营养可以改善肾脏的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减少病情
的发作。
同时要戒烟限酒,少服滥用药物,并适当避免流行病变。
3、遵医嘱:肾脏病患者应注意,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要按照医嘱
科学用药,定期复查,密切跟踪病情变化。
一旦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向
医生反映,按治疗方案执行,以病情控制为主,确保患者的健康。
4、调整心态:健康的心态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积极面对生活,
放松心情,分散精力,远离焦虑和抑郁情绪,把注意力放在健康的生活方
式上。
5、及时规划步骤:肾病患者最好给自己定下一些恰当的工作计划,
有条理的控制自己的时间,及时规划每天要完成的计划,以便早日康复。
二、具体措施
1、规律作息
(1)定时定点休息。
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肾内科疾病是指影响肾脏功能的一类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石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肾内科常见疾病,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每天喝足够的水对于肾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2升之间,具体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2. 控制盐的摄入: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发生。
尽量减少食物中盐的使用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3.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
4. 规律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有助于肾脏健康。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
5. 避免滥用药物:某些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如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
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遵循医嘱使用药物,不
滥用药物。
6. 定期体检:肾内科疾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进行
体检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尤其对于高血压、
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更应定期检查肾脏功能。
7.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肾脏功能,酒精摄入过
量也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要尽量戒烟限酒,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以上是关于肾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对大
家有所帮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咨询医生
或专业人士。
肾内科(病房宣传册)肾病内科尿液检查是诊断肾脏和尿路疾病最经常使用、最重要的检查方式,它可对疾病的性质及发病部位进行初步诊断及筛查。
你明白如何搜集尿液标本吗?留取尿标本前应幸免污染,留尿前应洗净外阴,男性应将包皮掀开用清水或香皂水洗净;女性应躲开月经期,幸免经血污染,留取中段尿,将尿盛于清洁容器中。
留尿前患者应至少禁水14小时,通常以早晨第一次尿为最好,应在留取后1-2小时内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须将尿液置于4℃冰箱冷藏避免细菌生长。
你会观看尿液的颜色和外观吗?正常新鲜尿液澄清透明,颜色从无色至琥珀色。
肾脏病常见的病症有哪些?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尿量的改变(少尿、无尿、多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增加、尿色异样、腰痛、肾脏大小异样等。
什么是少尿、无尿、多尿?成人24小时尿量平均1500-2000ml,全天尿量少于400ml 或每小时少于17ml,称为少尿;全天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全天尿量持续多于2500ml,称为多尿。
什么是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正常者,称为尿频。
正常人排尿白天3-5次,夜间睡眠不排尿或仅一次,每次尿量约300-500ml。
尿急是指有尿意时迫不及待需要当即排尿,常伴有尿频。
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内疼痛感觉,多为挛缩样疼痛或烧灼痛。
尿频、尿急、尿痛均属尿路刺激病症,常归并显现。
什么叫肾活检?肾活检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肾活检是一种创伤性的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最靠得住的方式,它不仅能提供诊断、判定预后,还能指导临床医治,经皮肾穿刺活检是最经常使用、最平安的方式。
一样咱们会在B超引导下定位和活检,如此能够大大的提高定位的准确性,B超还能精准地测得肾表面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幸免损害。
您需要做的是:如有月经来潮、发烧、高血压、咳嗽、便秘等不适情形及时告知医生采取镇咳、通便、操纵高血压等处置;学会在床上大小便;手术中会听医生的口令,按医生的要求配合医生。
肾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第二册·疾病知识省立医院肾科2011目录肾病综合征03 急性肾衰竭04 慢性肾衰竭06 糖尿病肾病09 高血压肾病12 狼疮性肾炎15 紫癫性肾炎17 急进性肾炎20 蛋白尿待查22 尿路感染25 慢性肾小球肾炎28 小血管炎31肾病综合征1、什么是肾病综合征?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严重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3.5g/d),常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
2、肾病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有感染、血栓、营养不良、肾损伤等。
3、为什么需要进行肾穿刺?由于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不同的临床-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所组成,各种疾病的治疗用药、病程均不一样,必须根据不同疾病遵循不同的治疗方案,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澄清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
4、怎样治疗肾病综合征?①降尿蛋白,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免疫抑制剂;②卧床休息为主,有利利尿,减少感染,但应保持适度床上及床旁活动,疾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防止血栓形成;③应进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摄入优质蛋白1g/(kg·d),低脂饮食,可摄入鱼油、燕麦、米糠等降脂,水肿时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食碱,每日摄取食盐2~3g,切忌急骤利尿,应缓慢减轻水肿;④控制血压<140/90mmHg,减少并发症,保护肾功能;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需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疾病;⑥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加减药量、停药、延长用药时间。
5、肾病综合征的预后怎样?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预后差别较大,早期体检发现、早期规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保护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肾衰竭1、什么是急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是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机体环境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性酸中毒等。
2、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是什么?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肾前性如失血、休克、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急性循环衰竭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大面积挤压伤等,肾后性如完全性尿路梗阻等。
肾内科健康教育肾病综合征健康教育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严重水肿伴有胸腔积液、腹水,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病情缓解者逐渐增加活动量,高血压限制活动量,老年病人体位改变时动作缓慢。
2、加强营养的摄入,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为主。
有氮质血症的水肿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低蛋白饮食者应提供足够热量。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3、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4、每日监测体重、尿量的变化。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口腔黏膜的清洁,避免搔抓的导致的损伤。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适宜温湿度,定时开窗通风,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寒冷外出时注意保暖。
慢性肾小球肾炎健康教育1、给予优质优质适量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有氮质血症的患者,应限制蛋白的摄入。
一般为0.5-0.8g/kg.d.血压高者限制盐的摄入,水肿时限制水的摄入。
2、使用糖皮质激素者宜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利尿药时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
抗凝药时刷牙动作轻柔,各种注射结束多按压片刻。
观察有无出血现象。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防备感染,加强锻炼,制止加重肾损伤的因素。
4、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
5、注意个人卫生,定期门诊复查。
1、卧床休息,制止劳累,病情较重、心力衰竭者绝对卧床休息。
2、限定蛋白质的摄入量,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优良低蛋白饮食,透析患者高蛋白饮食。
限定水钠的摄入。
保证出入平衡,水的摄入从前一天尿量+500ml为宜。
少量多餐。
常见食物中蛋白含量:一个鸡65克牛奶220毫升6.6克50克面粉4.5克50克肉9克50克牛肉10克50克黄豆18克50克青鱼10克50克带鱼9克50克米3.5克含磷高的食物:紫菜710鸡蛋黄532香菇414团鱼430蟹616奶粉883牛奶195花生399青鱼246瘦肉177鸡189含磷低的食物:鳗鱼97河鳗97大黄鱼25河虾23海参12鸡蛋白16草鱼303、积极控制,防备感染,病室通风,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精选.)本文介绍了肾内科患者常见的两种治疗方式:肾穿刺和腹膜透析。
在肾穿刺方面,需要注意保持身体和环境清洁,避免咳嗽、发热,女性要避开月经期,练俯卧位呼吸和大小便等。
肾穿刺过程需要局部麻醉,憋住气保持肾脏不移动,整个过程约15分钟,在病区穿刺室完成。
在腹膜透析方面,需要注意术后的卧床或床边适度活动,按时换药和拆线等。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更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在进行这些治疗时,消除疑虑和恐惧,保持身体和环境清洁,以及与医生及时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
透析液的有效期、浓度和渗漏情况需要进行检查,加热至37℃后,熟练掌握腹透方法,操作时应戴口罩、洗净双手,避免污染管路接头处。
同时需要注意置管处是否有渗血、渗液,观察流出液的色泽和澄清度,记录透析液输入和流出量,若流出量减少,应暂停透析寻找原因。
当出现腹痛、发热等腹膜炎迹象时,应立即就诊。
在饮食方面,需要减少糖分摄入,补充鱼、肉、蛋、奶、水果、蔬菜,蛋白质摄入量为1.2~1.5g/(kg.d),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水的摄入量根据每日出量决定,如出量1500ml以上,无明显高血压、水肿,可正常饮水。
进行腹膜透析前,医生需要经过检查与评估,确定患者适合腹膜透析,然后进行腹透置管术。
目前使用的腹透液是一次性“双联双袋”的连接管路,每次只需更换一袋即可。
通常患者在家中每日透析四次,每3~4小时更换1次,夜间1次可留置腹腔内10~12小时,腹透时患者不需卧床,可自由活动。
在腹透置管方面,需要注意定期更换短管,进行门诊复查,进行腹膜平衡试验。
同时要避免剪刀等锐器靠近腹部使用,怀疑或确定管路接头有污染时,应立即旋上新的碘伏帽消毒半小时以上。
适当运动,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保持家庭和睦、心情愉快。
肾衰竭早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等治疗,当肾衰竭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其方式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肾内科健康教育一、肾脏的基本功能和常见疾病1. 肾脏的基本功能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主要功能包括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激素等。
肾脏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作用,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如尿素、肌酐等以及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排出体外,同时保留对身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肾脏还能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 D 等激素,参与调节血压、红细胞生成和钙磷代谢等生理过程。
2. 常见的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由感染引起,起病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逐渐进展,可导致肾功能损害。
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主要表现。
急性肾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慢性肾衰竭:肾脏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二、饮食与营养1. 饮食原则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每天不超过 6 克。
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肾功能情况,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
低脂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
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 B 族等。
适量饮水:根据病情和尿量情况,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饮水。
2. 不同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急性肾小球肾炎:在水肿和高血压期间,应限制水和盐的摄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
慢性肾小球肾炎:应长期坚持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
肾病综合征:在大量蛋白尿期间,应给予高蛋白饮食,但当肾功能受损时,应改为优质低蛋白饮食。
同时,应注意低脂、低盐饮食,避免水肿和高脂血症的加重。
急性肾损伤:在少尿或无尿期间,应严格限制水、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高钾食物的摄入。
医院肾内科病人健康教育第一节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相关知识】1.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进行性、严重的代谢紊乱及其他损害所组成的临床症候群。
常见病因为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及梗阻性肾病。
此外,多囊肾、遗传性肾脏疾病、狼疮性肾炎、镰状细胞病等也较常见。
少见病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未恢复、多发性骨髓瘤性肾病、肾淀粉样变、麻风、肾结核、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内肉芽肿、肾钙质沉着症等。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缓慢的进行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但并非不治之症。
随着透析、移植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患者存活超过10年,有些可长期存活。
2.注意避免诱发因素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可加重肾衰的进程,这些因素通过正确、及时的处理,可以得到纠正,使肾功能得到相应的改善,我们将这些因素称之为可逆因素。
临床上常见的可逆因素有:(1)感染。
以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最常见。
(2)泌尿道梗阻。
以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为最常见。
(3)血压增高。
这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症状,但持续过高的血压会影响肾功能。
降压治疗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肾功能。
(4)不恰当的使用肾毒性药物。
如氮基糖昔类抗生素、非类固醇性抗炎药等。
(5)细胞外液丢失。
如恶心呕吐、腹泻、过度利尿及水分摄人不足等。
(6)饮食不当。
如进食过量蛋白质。
(7)过度劳累.(8)电解质紊乱。
如低钙、低钾或高钾。
(9)原发病。
如狼疮性肾炎经过适当治疗,肾功能可以改善或逆转。
(10)药物过敏。
3.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怎样早期发现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对以下肾衰早期预警信号应高度重视并仔细观察:(1)困倦、乏力、面色泛黄、食欲缺乏。
(2)高血压。
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储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
(3)夜尿增多。
肾衰早期的表现,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表现为夜间小便频数、尿量多,并伴有口渴的表现。
肾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第一册·专科技术
山东省立医院肾内科
2011-2-21
目录
肾穿刺 3
腹膜透析 4
血液透析 7动静脉内瘘 9
肾穿刺
、为什么需要肾穿刺?
主要是为了明确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结合临床作出疾病的最终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判断患者的预后。
、肾穿刺安全吗?
肾穿刺是一种有创伤的检查,主要的并发症是出血,随着穿刺技术的广泛开展和不断改进,成功率和安全性越来越高。
、肾穿刺过程是怎样的?
患者俯卧位,腹下垫一硬枕,局部麻醉,憋住气保持肾脏不移动,B超引导下穿刺,按压止血,整个过程约15分钟,在病区穿刺室即可完成。
、肾穿刺前准备什么?
保持身体和环境清洁,防止感染;避免咳嗽、发热,女性避开月经期;分别练习俯卧位吸气末、呼气末和吸气中憋气20秒;
练习床上平卧位大小便;
进食易消化食物并减量,穿刺前排空大小便;
消除疑虑和恐惧,防止血压升高。
5、肾穿刺后注意什么?
平卧位,可枕枕头,身体偏瘦的患者可将清洁干燥的毛巾折叠置于穿刺点和床铺之间;
用吸管饮温水至解小便,待护士观察尿色后方可弃掉,解小便时应用尿壶或尿盆,床上垫尿垫;
6小时后可轻轻翻身,尿色正常者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尿色红者延长卧床时间;
卧床期间进食易消化食物并减量;
2~3天敷贴自行脱落不必处理,3天内不要化验24小时尿蛋白,需血液透析者选择无肝素血透;
1周内不要用力活动,1月内不要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
腹膜透析
、什么是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使腹膜两侧存在溶质的浓度梯度差,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弥散作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
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更换,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怎样做腹膜透析?
医生经过检查与评估,确定患者适合腹膜透析,即可进行腹透置管术;目前使用的腹透液是一次性“双联双袋”的连接管路,每次只需更换一袋即可,通常患者在家中每日透析四次,每3~4小时更换1次,夜间1次可留置腹腔内10~12小时,腹透时患者不需卧床,可自由活动。
、腹透置管有哪些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床单元及环境清洁;
避免咳嗽、发热,女性避开月经期;准备一个白色塑料脸盆和弹簧秤;
练习床上大小便;
进食易消化食物并减量,术前排空大小便,更换清洁病员服;
消除疑虑和恐惧,防止血压升高;
术中如寒战、疼痛及时与医生沟通;术后根据恢复情况卧床或床边适度活动;
术后按时换药,10~14 天拆线。
、腹膜透析有哪些注意事项?
检查腹透液有效期、浓度、有无渗漏,干加热至37℃,,熟练掌握腹透方法,操作时戴口罩、彻底洗净双手,避免污染管路接头处;
注意置管处有无渗血、渗液;
观察流出液的色泽及澄清度;
记录透析液输入及流出量,若流出量减少,应暂停透析寻找原因;
遇有腹痛、发热等腹膜炎迹象时立即就诊;
减少糖分摄取,补充鱼、肉、蛋、奶、水果、蔬菜,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d),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水的摄入量根据每日出量决定,如出量1500ml以上,无明显高血压、水肿,可正常饮水;
2~3个月更换短管,定期门诊复查,进行腹膜平衡试验;
避免剪刀等锐器靠近腹部使用;
怀疑或确定管路接头有污染,应立即旋上新的碘伏帽消毒半小时以上。
适当运动,力所能及的工作、劳动,保持家庭和睦、心情愉快。
血液透析
、什么是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
它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弥散现象(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将体内各种代谢废物和多余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目的。
、怎样进行血液透析?
应用血液透析设备和药品,通过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血透。
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和永久性,临时性血管通路是指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永久性血管通路是指动静脉内瘘、永久性深静脉置管、人造血管。
血液透析分为急症血透和维持性血透,急症血透是暂时性的,维持性血透则是长期的。
维持性血透每周2~3次,每次4~5小时。
、肾衰竭必须做血液透析吗?
肾脏的基本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和水分,当肾衰竭时,代谢废物和水分潴留导致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危及患者的生命。
肾衰竭早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等治疗,当肾衰竭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其方式主要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适当的肾脏替代治疗可以协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能使患者充满信心的回归社会。
、如何护理血液透析患者?
消除疑虑和恐惧,减少心理压力,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做好血液透析的准备;
保持身体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尤其
是血管通路的干燥、清洁,防止感染;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不要过度活动颈部,股静脉置管患者下床活动时尽量伸直术肢,避免管路弯曲、打折、滑脱,如有疼痛、肿胀、烦躁等不适或敷料有渗血、渗液,及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造瘘患者请参考动静脉内瘘的日常护理;
长时间卧床患者避免压疮;
血透中或血透后出现低血压、头痛、心律失常、精神改变等并发症时,不要恐慌,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
补充鱼、肉、蛋、奶、水果、蔬菜,蛋白质摄入量1.0~1.2g/(kg.d),其中50%以上为优质蛋白,控制摄入水量,透析间期患者的体重增长不能超过2.5公斤。
动静脉内瘘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通过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
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缝
合,使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形成动静脉
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
血管通路。
、为什么要做动静脉内瘘?
血透时易于穿刺;
血流量充分;
安全,感染机会少;
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维持时间长,一般可使用数年以上。
、术后多久可以使用内瘘?
内瘘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肥厚而动脉化,能为血透提供充分血流量,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经过3~4个月再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缩短使用寿命。
、日常如何护理内瘘?
衣袖松大,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
术后适当抬高术肢,应用喜疗妥软膏按摩手背和手指,减少水肿;
术肢不要佩带饰物,不可负重,避免碰撞,防止受伤;
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
保持术肢清洁,预防感染;
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吹风样血管杂音;
术后按时换药,10~14 天拆线,开始做健瘘操;
避免在术肢测血压、输液、输血或抽血化验。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