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试题C卷

  • 格式:doc
  • 大小:701.00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考语文试题C卷

一、基础积累 (共3题;共15分)

1. (11分)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__(yáng)②晶________(yíng)剔透

③蜕________(A.duì B.tuì)变④污垢________(A.gōu B.hòu)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A . 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 .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3)不改变原意,把“不除糟粕,何来精华?”改成陈述句,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B . 阳光明媚、四季花香的攀枝花,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C . “世界园艺博览会”5月在中国北京举行,每天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D . 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二、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49分)

4. (19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田子为相① ,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②奉其母。母曰:“子安③得此金?”对④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⑤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⑥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⑦。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⑧之。”田子愧惭走出,造⑨朝还金,退请就狱⑩。王贤⑪其母,说⑫其义,即舍⑬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⑭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①为相:做宰相。②镒:二十两。③安:怎么。④对:回答。⑤治官:做官。⑥事亲:侍奉父母。⑦馆:这里指家。⑧去:送还。⑨造:到……去。⑩就狱:接受处分。⑪贤:以……为贤。⑫说:通“悦”,为……感到高兴。⑬舍:通“赦”,赦免。⑭《诗》:这里指《诗经》。承承:谨慎小心。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下车引之________

③三年归休________

④非吾所欲也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3)【甲】文中的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乙】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4)【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5.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①书山家屋壁

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睛。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注】①春晚,即晚春,此时正是山家农忙春耕季节。

(1)贯休的诗善用叠词,请你说说第三句“蒙蒙”、“泠泠”两个叠词妙在哪里。

(2)结合注释和诗句,说说这首诗写出了雨后山民怎样的心情。

6. (9分)阅读诗歌,回答小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下面对诗句的解释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头两句交代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 . 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指各种杂草。

C . 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 . 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劳作为了获得好的收成。

(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语,前后相互衬托,完美和谐。

B .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十分自然恬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

C . 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

D . 以“衣沾”代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3)填空。

将《饮酒》与《归园田居》比较可知,前者说明________的道理,表现归隐之后悠闲恬静的欢快心情;后者写________的乐趣和________的心情。

(4)本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

7. (11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学校正在开展“和谐校园”活动,为了营造气氛,请你围绕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2)下边是班长王慧收集的一幅宣传画。请你在横线上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宣传画的说明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