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阿莱西与情感化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59.47 KB
- 文档页数:3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田宇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摘要:随着产品进入工业4.0的时代,各种产品都在追求个性、新奇。
但在各种形势下,通常忽略了其实用性,忽视了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型,是否和使用者建立长久的情感关系。
情感化设计在于产品设计本身能够起到挖掘用户情感的作用,并且让用户将自己的情感寄予到产品中。
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产品的各个方面,并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设计,做出更多更好的人性化设计。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产品设计;情感纽带人性化设计人作为高等生物与其他物种的区分,就是是因为情感与思考,人是有情感与思考能力的社会群体。
产品作为使用工具是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就是将设计的情感因素融入到产品之中,以互通的设计语言来满足使用者心理上对这件产品的需求,从而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体现深刻的人文关怀,增加产品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1产品设计中情感化设计元素的研究背景产品设计领域中情感化设计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主要是现代主义时期,后现代主义时期和至今的多元化时期。
现代主义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物资匮乏。
机械化大生产兴起,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社会变成了人的一种独活方式,个体的人感到孤独于无助。
此时期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在西方各国得以发展,现代主义时代以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和密斯提出的“少则是多”为设计原则,所有的产品都把功能放到首位,形式与造型被简化到极致,此时期的产品设计对人的情感需求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关注。
后现代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思潮的解放,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个性化的产品以及个人情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功能单一化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追求新事物需求的变化。
人们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在原有的实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强调审美和情感方面的诉求,情感化设计开始逐渐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关注。
收稿日期:2006O 07O 03作者简介:张焘(1960-),男,安徽蚌埠市人,江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设计与艺术的典范)))再读ALESS I 的设计张焘(江南大学,无锡214064)摘要:通过对阿莱西的产品设计分析,针对目前现代产品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强调设计/以人为本0的今天,缺乏人性化、情感的设计让人们对产品产生厌倦。
同时由于一些产品质量低下使得人们即用即弃,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不利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阿莱西的一系列产品以艺术和技术的有机融合为目的,追求产品品质的极高、形式的情趣和设计的高度原创性,使得他的每一件产品都令人们赏心悦目,成为人们爱不释手的设计精品。
关键词:阿莱西;设计;艺术;工艺技术中图分类号:J5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63(2007)07-0140-03Pattern of D esi g n and A r:t R eread the Design o fA lessiZ HANG Tao(Sout hern Y ang tze U niversity ,W ux i 214064,China)A bstract :Through ana l ysis o f A l essi c s products ,a i m i ng at t he m any proble m s of m odern product des i gn ,it was put f o r w ard that w ith the e mphas i s o f the "desi gn for the hu m an be i ng",products w hich are l ack o f hu -m aniza tion and hu m an fee li ngs m ake people tired ;m ean w hil e ,poor quality m ake peop l e d i sca rd them soon a-f te r use t he m,and cause huge wasti ng of source ,f urther m ore ,it c s no t he l pful for susta i nab le deve l op m ent .K ey w ords :A less;i desi gn ;a rt ;techn ical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上海看到了真正的阿莱西公司的产品,过去只是在书本和杂志上了解其作品,当看到实物的时候才真正知道他的产品为什么那么具有魅力,也不得不诱发本人购买几件,事实上,所有产品都不是为了使用,只是感觉他的产品不仅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设计,犹如一件现代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产品给人有一个趣味性,犹如玩具一样,使人有一种互动的感觉,并且在使用中有一种玩味的乐趣。
浅析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作者:黄融融施蓓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2期摘要:为产品注入丰富情感、利用情感化手段进行产品设计越来越成为左右一个产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料是产品的情感化的三个要素,设计师主要是通过这些要素来传达其设计思想,并带给用户美感享受。
关键词:产品;设计;情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今的产品设计正面对着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矛盾,一方面现今市场上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消费者逐渐开始排斥传统或统一的产品外观,追求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信息传达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
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1产品情感化设计定义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产品的情感就是在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心里感受。
情感化设计则是将设计的情感因素融入产品之中,突出产品个性,增强产品亲和力,使产品更容易和消费者进行情感交流,也更加易于被消费者接受与使用。
让使用者在与产品的交互中得到的一种情感的体验。
2产品情感化设计要素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料是产品的情感化的三个要素,设计师主要是通过这些要素来传达其设计思想,并带给用户美感享受。
产品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情感化设计时一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1)形态。
产品形态是指通过设计、制造来满足顾客需求,最终呈现在顾客面前的产品状况。
产品形态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和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
产品只有借助外部形态才能成为人们的认知和使用对象。
通过产品的形态塑造可以让消费者产生拥有感、成就感、亲切感,营造和产生在意识、视觉和应用上的不同的心理感受。
(2)色彩。
在产品的形态、色彩和材料中,色彩对人的感官刺激最强烈也最直接,色彩有着先声夺人的美丽。
它能美化产品、美化环境,色彩深刻的影响着消费者观看和使用产品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状态。
色彩作为产品外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性和象征性,色彩使产品更具生命力,不同的色彩能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情感化设计》读后感。
《情感化设计》是一本由唐纳德·诺曼(Donald A. Norman)所著的心理学著作,它深入探讨了情感与设计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产品、服务和环境的设计,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旨在让设计更加贴近人的情感和需求。
这本书让我对设计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阅读《情感化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情感对设计的影响。
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他提出了“情感化设计三原则”,即情感化设计应该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愉悦的用户体验和激发用户的情感参与。
这些原则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的产品和环境,发现了许多设计中忽视了情感因素的问题。
例如,有些产品虽然在功能上很强大,但却缺乏温暖和人性化的设计,让人感觉冷冰冰的。
而一些环境虽然布局合理,但却缺乏情感交流的氛围,让人感到孤独和压抑。
通过《情感化设计》的阅读,我开始思考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我的设计中,让它更加贴近人的情感和需求。
除了理论和方法,作者还在书中提到了一些成功的情感化设计案例,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以其简洁、优雅的设计著称,而这种设计背后正是情感化设计的体现。
从产品外观到用户界面,苹果都将情感融入到了每一个细节中,让用户感受到了温暖和舒适。
这种情感化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也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喜爱。
通过学习这些成功案例,我开始思考如何运用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提升我的设计水平,让我的作品更加贴近用户的情感和需求。
总的来说,《情感化设计》是一本富有启发性的书籍,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设计的本质,也让我意识到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理论知识,也受益于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本书让我对设计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设计之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
我相信,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我会更加注重情感化设计,让我的作品更加温暖、人性化,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情感交流。
情感化设计知识点归纳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而情感化设计则是其中一种强调情感表达和传递的设计形式。
情感化设计旨在通过作品传递情感,引起观者共鸣,让设计更具有人性化。
本文将对情感化设计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涵盖了设计原则、色彩运用、构图技巧以及文案撰写等方面。
一、设计原则1.简约性:情感化设计注重简洁的视觉表达,尽量避免过于复杂的元素和装饰,以减少干扰,更好地传递设计的情感。
2.一致性:情感化设计追求整体性和一致性,要求各个元素相互协调,以形成整体的和谐感。
3.对比性:通过对比的方式可以突出主题和情感,例如使用对比鲜明的色彩或形状,来表达截然不同的情感。
4.重点突出:情感化设计需要有导向性,通过突出某个元素来引导观者的注意力,实现情感表达的重点。
二、色彩运用1.冷暖色调:情感化设计大多会选择色彩明亮、温暖的调性,以表达积极向上、温情和喜悦的情感。
2.色彩对比:情感化设计常常通过色彩的对比来表达情感,例如,用明亮的颜色和暗淡的颜色形成对比,传递出希望和绝望的情感。
3.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情感化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些常见的搭配包括:激进的红色和稳重的黑色,浪漫的粉色和清新的蓝色等。
三、构图技巧1.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情感化设计的构图方式,它使感受者的目光流动起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能传达出张力与紧迫感。
2.重复与对称:重复与对称的构图方式能够创造出整齐、和谐的氛围,也有助于传达出平凡、稳重等情感。
3.明暗对比:适当运用明暗对比可以突出作品的主题或重点,营造出凝重、神秘等情感。
四、文案撰写1.情感表达:情感化设计中的文案必须能够准确传递设计的情感,使用富有感染力和共鸣力的文字来触动观众的情感。
2.简洁明了:情感化设计的文案应尽量保持简洁明了,让人一目了然,不给读者造成困扰和疑惑。
3.叙事性:情感化设计中的文案有时候需要具备一定的叙事性,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传递一个信息,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情感化设计理念情感化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产品、服务或空间时,注重考虑用户的情感需求,通过设计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情感化设计理念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它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情感化设计理念的核心是情感共鸣。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喜好和情感状态,通过设计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设计家居产品时,设计师可以考虑用户的生活方式、家庭氛围和个人喜好,通过色彩、材质、形状等方面的设计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让用户感受到家居产品的温馨、舒适和个性化。
情感化设计理念还可以通过情感体验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情感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愉悦、满足、感动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来创造出愉悦、舒适、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例如,在设计酒店空间时,设计师可以通过灯光、音乐、香气等方面的设计来创造出舒适、浪漫、奢华的情感体验,让用户感受到酒店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情感化设计理念还可以通过品牌情感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品牌情感是指品牌所传递的情感价值和情感形象,包括品牌的文化、价值观、形象等。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来塑造品牌情感,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例如,在设计品牌标志时,设计师可以通过色彩、形状、字体等方面的设计来传递品牌的情感价值和情感形象,让用户感受到品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总之,情感化设计理念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它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喜好和情感状态,通过设计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情感化设计的目标。
浅析产品用户体验与情感设计
什么是产品用户体验
产品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为UX)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期间所产生的感觉、印象和态度。
UX 是在产品使用时,用户遇到的所有体验,包括产品的质量、效能、可靠性、易用性、操作性、外观等各方面,从而形成的用户主观感受。
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促进产品的口碑推广和销售增长。
产品用户体验围绕用户的需求、要求和期望展开,并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有用性
产品能够解决用户所面临的问题,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易用性
产品应该是可理解、易学,用户可以轻松地完成各项任务。
3. 可靠性
产品应该合乎用户的预期,并保持稳定性、可靠性和正确性。
4. 高效性
产品应该提供高效的交互方式,让用户能够快速地完成任务。
5. 愉悦性
产品应该让用户感到愉悦,并为用户带来快乐的使用体验。
什么是情感设计
情感设计(Emotional Design)是指产品设计中注重用户情感需求,通过产品的外表、形状、颜色等各种元素传达情感,以增强用户对产
品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情感设计通过设计出让人愉悦、感性、引人入
胜的产品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粘性。
情感设计应围绕特定的情感需求来展开,其中较常见的情感需求包括:
1. 信任
信任是情感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需求之一。
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设计、交互反馈、安全稳定性等方面代表性的情感元素,来创造让用户感到
信任的产品。
例如,某些银行APP为了增加用户的信赖感,常在APP
的一些重要功能界面上提供实时专业的数据支持,向用户传达。
情感化设计读后感•相关推荐情感化设计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情感化设计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过去,人们往往站在技术的立场去看待这种关系,见物不见人。
当设计人员设计一个产品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产品的功能、而不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体会用户的感受。
简而言之,就是在人与技术之间,人们只注重技术,而忽略了用户的心理和情感(也就是情绪),以及其所起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人类自身。
于是,就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本”的口号!作者Don Norman就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去思考人与技术的先行者。
在书中,Don Norman一直在向我们透漏一个潮流:情感化、艺术化、美观化,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娱乐休闲产品,而是在更广泛的商务领域得到重视。
Don Norman的`《情绪化设计》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吧设计和设计的目标简明的划分为三个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也是三个设计必须考虑的水平。
本能水平的设计只注重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操作,反思水平的注重形象和印象。
我们国家近几年在物质方面发展十分快,各种产品、无论家居还是商务,都要求洋气、新颖和奢华,但是在奢华的表面下,往往忽略了其实用性,忽视其能不能长期于用户建立长久的感情纽带,也就是在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做的还不到位。
Don Norman的书带给了中国设计师很多思考和想法,这将会有力的改善我们的设计。
单纯运用良好的产品或许并不能得到用户的喜欢。
因为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对待事和物,出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知的因素。
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作出决定的影响更大,以此足以证明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Don Norman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设计者,必须在重视场频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的同时,还要强调产品对用户产生的情感影响。
情感化设计《情感化设计》读后感杭电唐⼦璋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考虑过设计⼀件产品还要考虑情感,我只是简单地认为,产品就是⽤来解决某些事情的,只要能将问题事情解决完,不就OK了吗,读完这本书后,我对此观点产⽣了很⼤的改变。
书中讲到,⼀个产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三点:可⽤性,美观性和实⽤性,这三点包括了产品的情感成分和实⽤成分。
作者指出,在⼀个产品的设计⾥⾯,往往包含的情感成分⽐实⽤成分更重要。
在外观上让⼈感觉快乐的东西会使⼈更好的⼯作,⽐如说电脑吧,原始的电脑是⿊⽩⾊的,要是让我们现在⽤⿊⽩⾊的的电脑来⼯作学习,和⽤彩⾊显⽰屏的电脑来⼯作和学习,我想肯定是后者的效率⾼,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美感,以此来带给你快乐,然后促使你更加努⼒的⼯作。
除了外形的美观,还有就是产品的使⽤带给你的感觉也可以促使产品受到欢迎,即使有的时候产品实⽤性并不⾼。
⽐如过⼭车,过⼭车虽然给⼈们带来了许多的恐惧,⽽且并没有什么作⽤,但是它却受到了很多⼈的欢迎,其有两个原因:⼀是可能有⼈喜欢害怕的感觉,喜欢伴随着危险产⽣的⾼度⽣理唤醒;⼆是喜欢坐过⼭车后的感觉,战胜⾃⼰的那份喜悦。
这两点都不是产品的实⽤性带来的,⽽是由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带来的,所以让⼀个产品受到欢迎,不仅仅是产品带给使⽤者的使⽤价值,还有产品带给使⽤者⼼理上的某种满⾜感。
书中还讲到了认知和情感系统的三个⽔平:本能的、⾏为的和反思的——在运⾏中,他们之间会相互对抗。
⽂中的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点:传统的⼯具外观是漂亮的,但是它们效⽤的回忆是消极的,这就说明,认知的本能和情感的反思是相互冲突相互抵抗的。
⽽在设计中,这种冲突时常有的,甚⾄是⽆法避免的:真实的产品提供了⼀连串的冲突⼈在多种⽔平上解释⼀次经历,但是吸引这个⼈的东西并不⼀定吸引那个⼈。
在上述的三个⽔平中,本能⽔平的设计与产品的最初效果有关,涉及到了产品的外观,质地和⼿感,⽽⾏为⽔平与产品的效⽤以及使⽤产品的感觉(功能,性能,实⽤性)有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