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模块化教学法在动态网站开发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摘要 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是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基于.net技术web程序员的主要支撑课程。
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围绕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将该课程分为若干个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个阶段的教学我们采用相应的模块化教学方法,注重挖掘模块感性化知识,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项目内容与要求,切实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应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 ;模块化;工作过程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30-0061-020 引言动态网站开发技术是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总学时108学时。
该课程是培养基于.net 技术web程序员的主要支撑课程,本课程的建设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符合本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有效围绕培养目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围绕软件项目开发的工作过程将该课程分为5个阶段,详见图1。
1模块化教学内涵及教学思路1.1模块化教学内涵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指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明确劳动力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以及劳动力需求的种类和数量,然后依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确定对应的专业操作技能;根据岗位职业操作技能的需要,进行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块;再根据各教学模块的实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采用相应的考核方式组织教学。
课程模块式教学是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然后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对本门课程教学要求选择所必需的教学模块。
高职《动态网页技术》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初探摘要: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分析,在教学、评价机制上提出《动态网页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同时也探讨了该课程在“教学做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应当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给出具体实施方案和预期目标。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necessity of teaching reform on dynamic web technology course in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and give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target.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施方案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tegr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doing;implementation plan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265-02————————————作者简介:汪贤锋(1973-),男,安徽寿县人,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1 现状分析就目前我院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成绩较差。
导致在学习《动态网页技术》方面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应以“理论够用,强化实践”为原则开设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通过项目来进行教学,想办法让学生对《动态网页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效性得到提高,逐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ASP动态网页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运算机网络专业、运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是实践性很强且面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专业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了解交互式网站的原理和作用;把握交互式WEB系统的设计方式;能运用ASP编写一些简单的交互式系统;能读懂较复杂的交互式系统原代码,而且能做适当修改,使之运用到自己的网站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网页的能力。
从另一方面说,它又是衡量学生运算机水平和查验学生是不是真正把握有关运算机有效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环节,使学生具有从事动态网页工作的高素养劳动者和中高级查验专门人材所必需的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大体理论和大体技术,并实施思想教育,慢慢培育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慢慢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就业爱岗精神。
(一)大体知识目标本课程包括:ASP的运行环境与配置、HTML标记语言基础、VBScript、ASP内建对象的运用、可安装组件和脚本对象、SQL操作基础、利用ADO实现数据库的存取、ASP应用实例——留言本等大体内容。
《ASP动态网页设计》属于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运算机类专业职业技术课。
学生必需要具有必然的编程能力,要充分利用已经把握的运算机基础知识(运算机网络基础、Html静态网页设计、VisualBasic、Java语言、SQL数据库等),通过实战做几个成功案例以后才能精通把握。
(二)能力目标《ASP动态网页设计》是运算机网络专业、运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其理论和实践并重,既要认真把握其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把握Web程序设计和实践编程能力、调试能力和编程技术,并能对Web交互式系统的系统性的设计和移植。
为了达到那个目的,要对实践教学进程、教学方式和实训作品、上机考试等进行认真和有技术性的设计,采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系列化的实践教学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并严格按实训教学打算认真贯彻实施每一个时期的实训内容。
《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传统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的弊端,并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对asp 动态网站开发这门课程提出了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asp 教学方法考试模式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岗位能力培养,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
为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应更多地为学生开设简单易学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
动态网站开发类课程实践性较强,且难易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常用的动态网站开发语言主要有4种:jsp、php、 和asp,这4种技术各自有自己的优缺点[1]。
其中,由microsoft 于1996年在其web服务器iis 3.0中引入的asp技术开发简单、功能强大,它使用的脚本语言是我们熟悉的vbscript和javascript,易于学习,更是高职高专类学生掌握动态网站开发的敲门砖。
《asp 动态网站开发》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无法适应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根据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探索动态网站开发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计算机实践类课程教学过程是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
授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课内实验教学内容,并书写实验报告。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时间与空间上严重脱节,不能突出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岗位实践技能。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2],打破课程原有的授课模式,以实际项目来驱动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
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问题的要求搜集资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完成任务。
项目教学法一般是与其他相关的教学方法同时实施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将学生划分成多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分工协作,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制定并实施计划,完成任务。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因此这一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而且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工作是项目的开发,而项目选题又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项目选题是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依照学生相应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所选择的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项目作业。
项目进行选题时应当遵
守一定的原则,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来设置题目,注意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相连;题目本身应当涵盖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知识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目标;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与特长自主选题,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指导。
确定实训的项目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特长和物力财力等,选择切实可行项目。
决不可好高骛远,盲目选择高、精、尖的项目,可以注意技术难度不大、应用面广的小项目,因为这些小项目最容易成功。
为学生确定项目时,大部分是选择一些小程序。
如开发一个小论坛程序、搞一个投票程序、建一个展示学校或公司的网站、做一个简单的网上图书馆、网上书店等等。
组织实施项目采用合作学习的策略。
教学开始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
分组时要注意每组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能力,以进行合理的搭配。
在这种分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和经验是零碎的、具体的,不利于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用规律的掌握。
这种授课方式难以提供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不能代替课堂讲授和教材阅读,因此,教师还应当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
这就要求开展项目教学的教师对课程要有系统的把握,而且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要有广阔的专业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极大的应变能力。
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在相互协作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也扎实地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丰收。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很明显,它实现了3
个中心的转变,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
通过实践发现,以项目形式展现给学生的知识点更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更为灵活,与此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考试方式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采用传统考试方式, 该考核办法具有方式陈旧、形式单一以及作弊现象严重等缺点。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构成,考试形式过于死板,理论性知识较多,实践操作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期末试卷成绩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把学生圈定在一个范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过分注重卷面成绩也会滋长作弊现象。
考试只是一种形式和工具,不仅仅只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更大程度上是希望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知识转换为具体实践能力。
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型的教育方式,也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因此,我们应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所授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考试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asp动态网站开发》这门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应结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考核。
比如,按教学的进程,实行分阶段考试[3],即在授课的不同阶段安排相应的考核,
第一阶段,考核学生基本的网站开发环境的建立;第二阶段,考核学生脚本语言的运用;第三阶段,考核asp内置对象、文件处理;第四阶段考核数据库的访问、asp组件技术。
每一阶段的考核成绩都是期末成绩的一部分。
这种考核的模式,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避免出现学生平日闲散、期末忙碌的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学生不爱学习的习惯。
此外,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可以采用项目考核的考核方式。
动态网站开发课程一般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机房的授课条件,采取项目教学法,把每一次的案例模块作为对学生的平时测评,这样学生不但有机会接触实际问题,又能真正学到知识,从本质上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与特色。
为防止学生作弊,可以采用学生讲授法对学生作品的真实性进行考评。
有针对性的抽查学生,让她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这种考评的方式还能够让其他学生参与评价,从另一角度来讲,又保证了考核的公平性。
最后,在学期期末组织上机测试。
改变一味的笔试,通过上机操作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
四、总结
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asp动态网站开发》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的束缚,探索全新的教学思路。
以项目驱动教学的授课方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采用分阶段考试、项目考核以及学生讲授等方式进行考核更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改革的过程还很漫长,需
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以培养出更优秀的网站开发人员。
参考文献
[1] 李文才,田中雨、刘跃军.asp动态网站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2] 林建.项目教学法在asp动态网页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编程与维护,2011年06期.
[3] 熊丽,张娟.探讨《asp动态网站开发》课程考试方式的改革[j] .教学实践与管理,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