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03.36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调查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6-08T08:25:00.46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5月5期作者:李静梅[导读] 在院内护理服务属于无形资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积极对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是增强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也是院内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存在较多问题,有碍在职培训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讲一讲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调查及对策,供有关人士参考。
李静梅岳池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 638300在院内护理服务属于无形资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积极对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是增强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也是院内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存在较多问题,有碍在职培训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讲一讲护理人员在职培训现存问题调查及对策,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护士在职培训现存问题(1)工作负荷重无时间参加在职培训:院内护士存在缺编现象,导致护理人员任务重、人手紧、工作繁重,且随着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也在不断增加,导致护士过于疲惫,而不愿意主动参加在职培训,或者没有时间参加在职培训,严重制约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专业能力的提高。
(2)师资力量缺乏:有些医院,院内护理人员学历低,且人才少,导致护理队伍不稳定,无法形成人才梯队,进而导致专业培训水准比较低,仅停留在技能培训、基础理论培训上,且依旧沿用经验式培训,即师傅带徒弟,无法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提升护理团队科研水平也有一定的影响。
(3)培训经费不足:院内培训经费不足,导致护理人员无法去先进医院接受培训。
此外,院内管理者对人才进行培养时,不重视护士的在职培训,存在轻培养、重使用的现象,仅有少部分护士被纳入院内培训计划中,得到去往先进医院学习的机会,而其他大部分护士则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其参加在职培训,而自费培训又会增加护理人员的经济负担,导致其不得不放弃深造机会。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应对措施论文: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情况分析与应对措施【关键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应对措施进入21世纪后,人类对自身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使护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与变革阶段[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知识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护理专业的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及临床实践的经验式的传教已无法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2]。
有a研究显示,连续5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50%,8年不学习,知识陈旧率达75%[3]。
在职护理人员只有通过继续教育活动来补充和更新自身知识,才能为人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才能促进医院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4,5]。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技能更新、补充、拓展与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6]。
护理人员要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能、获取新信息以不断全面发展自我能力,优化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服务技能,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强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7]。
现就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综述如下。
1 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1.1 管理者支持力度不够,存在认识偏差1.1.1加强继续教育的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速护理人才的培养是振兴护理事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必要要求[8]。
但是目前医院各级主管部门对护理工作认识存在问题,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继续教育不能占用工作时间、不完全负责继续教育的费用等。
这就使得继续护理教育工作缺少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继续护理教育的顺利开展。
1.1.2 医院领导对护理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大多医院领导认为护理工作附属于医疗工作,对知识水平要求不高,只需要医生就能保障医疗安全,护士只需执行医嘱就行,不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
1.1.3护理人员自身认识存在问题。
认为护理工作没有创新的价值,安于现状,原地踏步,不思进取。
临床护士在职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临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对临床护士进行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临床护士在职培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分析和解决。
二、临床护士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1.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培训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护士的实际需求。
2.培训方式单一:目前,临床护士在职培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缺乏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3.培训时间不足: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参加培训,导致培训时间不足,影响培训效果。
4.培训师资力量不足:部分培训讲师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影响培训质量。
5.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培训效果。
三、临床护士在职培训对策1.完善培训体系:建立完善的临床护士在职培训体系,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创新培训方式: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操演练等,提高临床护士的参与度和培训效果。
3.优化培训时间安排:根据临床护士的工作特点,合理调整培训时间,确保培训时间充足,提高培训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护士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
5.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估培训效果,为临床护士在职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论临床护士在职培训是提高临床护士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当前临床护士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培训体系、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师资队伍和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临床护士在职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国护理教育现状:
护理人才培养数量不足:尽管近年来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有所增加,但是护理人才的供给仍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护理专业发展较晚,各高校的护理教学资源相对不足,尤其是临床实践环节存在一定难度。
护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的护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护理人才培养质量较差。
教学内容不适应实际需要:护理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践性、前沿性的内容。
护理继续教育的发展:
政策支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护理继续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鼓励护士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课程设置:护理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实际需要,更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加专业前沿和创新内容。
机制建设:建立全国性的护理继续教育管理机制和认证体系,明确教育目标和标准,提高护理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教育模式创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教育手段,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提高护理继续教育的覆盖面和灵活性。
总之,针对我国护理教育现状及其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护理人才的素质。
护理人员院内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汪琼;周洪梅;陈娇【摘要】目的调查护理人员院内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学习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就职的20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院内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学习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85.50%的护理人员接受过内科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中专业知识占91.00%;考核方式中小组讨论占55.00%,考试占61.00%;有65%的护理人员1年参加6~20次培训.护理人员\"改良学习态度问卷表\"评分中,认识水平(4.21±0.56)分,情感体验(3.81±0.53)分,行为倾向(3.39±0.52)分,总得分(11.55±1.25)分.经分析发现,不同工作年限、职称、考核成绩、付费方式的护理人员学习态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年限<2年、主管护师及以上、优秀、完全自费在同组中得分均最高(P<0.05).结论我院护理人员院内继续教育培训现状学习态度较好,对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较高,但行为倾向较低,工作年限、职称、考核成绩及付费方式均与其学习态度相关.【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9(016)014【总页数】3页(P22-24)【关键词】护理人员;院内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态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作者】汪琼;周洪梅;陈娇【作者单位】222300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22300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护理部;222300 连云港市东海县人民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院内继续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在职护理工作人员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更新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继续教育培训质量是保障我国医疗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前提[1]。
我国医疗系统缺乏对临床护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国内继续教育培训多存在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等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