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西甜瓜制种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甜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国内外甜瓜生产概况甜瓜是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水果。
特别是品质优良的厚皮甜瓜 (厚皮甜瓜),现在巳是国内外市场的高档果品,各国竞相发展。
甜瓜营养丰官,以鲜食为主,还可制瓜汁、瓜脯、瓜干和瓜条罐头等。
在医学上对治疗贪血。
肾病、便秘、结石等有一定疗效。
我国的甜瓜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栽培甜瓜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甜瓜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田家。
随着世界甜瓜栽培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生产国,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栽培面积日益扩大,栽培制度和栽培技术不断革新,新品种层出不穷;新兴的生产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泰国、非律宾等,以及台湾等也迅速崛起,国内外市场对我国甜瓜栽培事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的甜瓜品种资源丰富,栽培方式多种多样。
在栽培甜瓜中,由于起源地不同,有厚皮甜瓜和薄皮甜瓜两大生态类型。
厚皮甜瓜诸如哈密瓜、白兰瓜、网纹甜瓜等,它们起源于非洲、中亚 (包括我国新疆)等大陆性气候地区,生长发育要求温暖、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等条件。
因此历来只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甘肃等地种植。
厚皮甜瓜果实大,产量高,一般单瓜重1~3kg,最大可达10kg以上,品质优良,折光糖含量10~15%,甚至高达20%以上,风味美,香气浓郁,果皮较韧,耐贮运。
薄皮甜瓜起源于印度和我国温暖湿润地区,又称香瓜。
喜温暖,较耐湿抗病,适应性强,在我国除无霜期短、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外,南北各地广泛种植。
薄皮甜瓜果实较小,一般单瓜重0.3~1kg,折光糖含量8~12%;果肉脆而多汁或面而少汁,皮薄,可连皮瓤食用,不耐贮藏运输,适宜就近销售,我国东北、华北是主要产区。
过去,我国甜瓜栽培比较落后。
厚皮甜瓜只能在西北生产,产地少,成熟晚(多在8月份以后)且集中,运输线长,远远不能满足内销外贸的需要,急需开辟新产区,提早上市,增加产量,延长供应期。
以往,薄皮甜瓜也多零星栽培,以自产自销的方式生产。
种甜瓜教案《种甜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甜瓜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2.培养学生对农作物种植的兴趣;3.学会甜瓜的播种、管理和收获;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甜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
三、教学准备:种植工具(锄头、水壶等)、甜瓜种子、肥料、播种盘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甜瓜的种植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5分钟2.知识讲解(介绍甜瓜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10分钟甜瓜是属于藤本植物,生长期为70-110天。
甜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
甜瓜的播种期一般在春末夏初,播种盆的底部放置一些沙子和肥料,然后覆盖一层土壤,再将种子播撒在土壤上,并轻轻覆土1-2厘米。
播种后,每天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但不能过于湿润,避免瓜苗发生病害。
瓜苗长到2-3片叶子时,可以移植到大田中,并进行浇水和施肥。
在生长期间,要进行定期的除草和病虫害防治,防止甜瓜植株和果实受到伤害。
3.操作演示(教师现场演示播种、管理和收获的过程) 10分钟将播种盘放在台面上,首先在底部放入一些沙子和肥料。
然后轻轻覆盖一层土壤,再将甜瓜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
最后,轻轻覆土1-2厘米,并用水壶轻轻浇水。
播种后每天保持土壤湿润,约7天后瓜苗可以出土了。
随后,可以将瓜苗移植到大田中,并定期浇水和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4.实际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际操作) 20分钟学生们按照教师的示范,一起进行播种、管理和收获的实际操作。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轮流进行实际操作,并注意观察和记录瓜苗的生长情况。
5.总结(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和体会) 10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瓜苗生长情况以及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体会进行点评,并纠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6.达标检测(给学生提供一套选择题和简答题,检测学生对甜瓜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的掌握程度) 15分钟7.拓展延伸(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农作物进行种植,可以在家中进行,定期向教师汇报种植情况) 5分钟五、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甜瓜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幼儿园种甜瓜课文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种甜瓜课文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通过课文学习,让幼儿了解甜瓜的特点、生长过程以及种植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促进幼儿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甜瓜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合作种植甜瓜,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课文《甜瓜的故事》的复印件。
2. 甜瓜的图片或实物。
3. 种植甜瓜所需的土壤、种子、水壶等工具。
4. 幼儿园的室外种植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共同观察甜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描述甜瓜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甜瓜是怎么生长起来的吗?主体活动:3. 朗读课文《甜瓜的故事》,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4. 分组讨论:请幼儿就课文中提到的甜瓜生长过程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
5. 引导幼儿在室外种植区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亲手种植甜瓜。
教师示范如何种植,同时鼓励幼儿合作完成任务。
6. 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每天观察甜瓜的生长情况,记录下变化的过程。
7. 引导幼儿进行甜瓜的浇水和养护,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细心。
结束活动:8. 引导幼儿回到教室,进行小组分享。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种植的甜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体会。
9.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甜瓜的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
反思:这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讨论、实际操作等,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种植甜瓜的活动,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同时,通过小组分享,幼儿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分享自己的体会,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引入活动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甜瓜生产操作规程西甜瓜保护地生产操作规程1.产地环境要求产地选择应符合NY/T391-2000 规定的要求,要求地块地势高燥,要有便利的灌水和排水条件,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土壤。
安排西甜瓜茬口时,注意轮作和倒茬,特别注意避开上年用过高残留农药的地块。
2.品种及种植季节2.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品种。
春季栽培要注重选择耐低温弱光、耐贮运、对病害多抗的品种;夏季栽培要注重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适应性广的品种。
根据适应性与市场情况选择,本基地用蜜天下、西薄洛托、早春红玉、小皇冠等。
2.2.种植季节本基地一般选择春、夏两季保护地种植西甜瓜。
早春栽培播种期主要在12月,营养钵育苗移栽,采收期5~6月。
夏季栽培播种期在4~5月,营养钵育苗移栽,采收期7~8月。
3.播种育苗3.1.播前准备3.1.1.育苗方式西甜瓜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育苗方式,冬季育苗要求在保温条件较好的塑料大棚内,采用营养钵育苗或72孔穴盘,还需在地面铺设电热线保证苗期适宜地温。
夏季可选择营养钵育苗,也可直播育苗,再移栽定植。
3.1.2.营养土配制选用无病虫源的园田细土、腐熟农家肥、砻糠炭、复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
要求孔隙度约60%,pH 6.5~7.5,速效磷20 mg/kg~40mg/kg,速效钾100mg/kg~140 mg/kg,速效氮120mg/kg~150 mg/kg,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
按照种植计划准备足够的播种床或穴盘或营养钵,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或放入穴盘、营养钵中,离口1.5cm~2 cm。
3.1.3.催芽将种子到入55-60℃的温水中,水量为种子的3-4倍,搅动至水温为30℃,保持该温度浸种3-4小时后放入温度约33度左右的恒温箱中,催芽至种子破口露白。
3.2.播种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保持营养土湿润,然后用多菌灵或噁霉灵溶液喷淋杀菌,催芽种子70%以露白时即可播种,基质含水量60%左右,在每个营养钵内放入一粒种子后用营养土覆盖好。
西甜瓜栽培-西瓜讲稿课程简介:一、概况《西甜瓜栽培技术》课程属于专业素质提高课,对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该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西甜瓜类作物的生产概况、栽培特性及栽培技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与《蔬菜栽培学》等课程构成园艺学科完整的教学体系。
共36学时,讲授24学时,实验12学时。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西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国内外西瓜生产概况第二节西瓜的生物学特性第二章普通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二章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一节西瓜的类型与优良品种第二节西瓜育苗技术第三节露地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四节设施西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三章西瓜特殊栽培技术第一节无籽西瓜栽培技术第二节小型西瓜栽培技术第三节二次结果技术第四节西瓜的扦插栽培技术第五章西瓜主要病虫害防治甜瓜部分第一章甜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国内外甜瓜生产概况第二节甜瓜的生物学特性第二章甜瓜的类型及栽培品种第一节甜瓜的分类第二节甜瓜的类型与优良品种第三章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第一节我国甜瓜栽培分区第二节甜瓜的栽培形式与茬口安排第三节薄皮甜瓜露地栽培技术第四节厚皮甜瓜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第五节甜瓜生理障碍及病虫害防治实验部分实验一无籽西瓜种子观察(2学时)实验二无籽西瓜种子破壳快速催芽技术(2学时)实验三无籽西瓜种芽成苗技术(2学时)实验四西甜瓜的嫁接方法与技术(2学时)实验五西瓜、甜瓜的整枝方式(2学时)实验六西甜瓜果实品质指标调查(2学时)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中国西瓜甜瓜》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章西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一节国内外西瓜生产概况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nsfeld; Watermelon)起源于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地区。
由陆路从西亚经波斯(伊朗)、西城、超越帕米尔高原,沿古代“丝绸之路”传入新疆。
西瓜在我国北方经新疆传入辽、金等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然后经河北传入河南、陕西等中原地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种甜瓜简介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课程,主要内容为通过种植甜瓜来学习相关的语言知识及技能,包括读写甜瓜相关文字、认识甜瓜的特点和生长过程等。
时间:1课时(约30分钟)教学目标1.能认识甜瓜的特点、形态及名称,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2.能听懂、识别甜瓜相关的文字,并学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3.能了解甜瓜的生长过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种植甜瓜的过程。
4.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同伴共同完成种植甜瓜的任务。
教材准备1.PPT幻灯片或其他教学辅助材料。
2.一些甜瓜的图片及植物生长的图片。
3.甜瓜播种土、甜瓜种子、小锄头、喷壶等种植用具。
4.完整的甜瓜生长过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关于甜瓜生长的短小视频来激发学生对甜瓜的兴趣,然后老师向学生引入本次课程的内容,即如何在幼儿园里种甜瓜。
2. 认知老师通过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甜瓜的特点、形态及名称,并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引,一起念读相关字汇。
然后老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辨认、描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听写能力。
3. 种植老师向学生介绍甜瓜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甜瓜生长的各个阶段。
然后老师向学生讲述如何种植甜瓜,带领学生学习用小锄头挖坑、放入播种土、撒种子,并用喷壶喷水等种植技巧。
学生们可以亲手操作,体会种植的过程。
4. 灌溉老师向学生介绍甜瓜的生长需要水分,需要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甜瓜生长。
带领学生学习使用喷壶进行灌溉,并告诉学生每天适量浇水就可以。
5. 教学总结教学结束前,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向学生宣布下节课将要继续完成种植甜瓜的任务。
教学评估1.班级口头交流展示2.每位幼儿完成一份反思及总结作业3.考勤记录及教学实际效果评估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甜瓜,还能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中。
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西甜瓜的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颗粒饱满的西甜瓜种子浸泡于饱和食盐水溶液中,在真空度为0.08MPa~0.085MPa下浸泡44.2小时,将西甜瓜种子捞出,冲洗干净;取连作25年西甜瓜的园土作为育苗基质,将西甜瓜种子撒播于育苗基质中,撒播结束后,同时灌水灌透;自接种球腔菌3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瓜类尖孢镰刀菌,接种1011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蓝花葱浸提液,本技术培育而出的西甜瓜整体抗病效果好,后期维护撒药频率大大降低,降低了农药对果实的危害,因此健康度更好。
权利要求书1.一种西甜瓜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颗粒饱满的西甜瓜种子浸泡于饱和食盐水溶液中,在真空度为-0.08MPa~-0.085MPa 下浸泡4-4.2小时,将西甜瓜种子捞出,冲洗干净;S2、取连作2-5年西甜瓜的园土作为育苗基质,将西甜瓜种子撒播于育苗基质中,撒播结束后,同时灌水灌透;S3、自接种球腔菌3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瓜类尖孢镰刀菌,接种10-11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蓝花葱浸提液;S4、自接种瓜类尖孢镰刀菌4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瓜类疫霉菌,接种6-7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山豆根浸提液;S5、自接种瓜类疫霉菌3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炭疽杆菌,接种2-2.5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挂金灯浸提液;S6、自接种炭疽杆菌3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单丝壳白粉菌,接种2-2.5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5%芒硝水溶液;S7、自接种单丝壳白粉菌2天后,采用针刺法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接种烟草环斑病毒,接种2-2.5小时后,立即向西甜瓜幼茎及叶片全面雾喷0.2%硫酸新霉素水溶液;S9、保留经步骤S3-S7处理后仍然健康的西甜瓜苗;S10,嫁接,嫁接采用斜插接法,用刀片先削去砧木茎尖和针叶,留下5~8毫米高的茎茬,并用竹签在茎茬上插孔;将西甜瓜苗拔出,在子叶下部,用另外的刀片在西甜瓜苗两侧面斜向下切削出楔形,然后将西甜瓜苗插入砧木孔内,接好后尽快将嫁接苗放入拱棚内,浇水、保湿;S11,嫁接苗嫁接后进行遮荫、拱棚密封处理,拱棚内控制白天室温20~25℃,夜间17~20℃,相对湿度保持在95%以上;嫁接3~4天后逐渐减少遮荫时间,增加光照;嫁接7天后撤去拱棚;嫁接10天后去掉砧木萌生的真叶,在叶面喷洒1000倍甲基托布津防病,同时每隔10天喷一次糖醋液;嫁接20天后,控制大棚内白天室温27~28℃,夜间14~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当嫁接苗有3~4片真叶时,保持大棚内温度稳定在18℃,即完成了甜瓜嫁接苗的培育。
幼儿园小班种植活动“种瓜啦”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种瓜的过程,培养幼儿对植物种植的兴趣。
2.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瓜类,增长幼儿的植物知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植物,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瓜类种子、花盆、铲子、水壶等种植工具。
2. 有关瓜类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种植基地或户外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了解瓜类的特点和种植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种瓜的步骤,包括挖坑、播种、覆土、浇水等。
3. 实践:带领幼儿到种植基地或户外活动场地,分组进行种瓜实践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幼儿安全。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引导幼儿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种植基地,营造温馨的种植环境。
3. 主题探究:开展“植物成长记”主题活动,持续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五、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尖锐物品、水坑等危险因素。
2. 教师全程关注幼儿,确保幼儿在活动中不受伤害。
3. 教育幼儿正确使用种植工具,避免发生意外。
4. 注意防晒、防虫等,保障幼儿的健康。
六、活动教具:1. 瓜类种子、花盆、铲子、水壶等种植工具的实际操作物品。
2. 有关瓜类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的展示物品。
3. 种植基地或户外活动场地的标识牌。
七、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种植基地,观察已经种植的瓜类植物,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邀请农业专家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瓜类的种植知识。
3. 开展种植比赛,激发幼儿的种植热情,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种植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搜集幼儿的种植作品,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种瓜》教案设计与实践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瓜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条件。
学习种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1.2 教学内容瓜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条件介绍。
种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
观察瓜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
第二章: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瓜类植物种子。
种植工具(铲子、水壶等)。
观察记录本。
2.2 教学环境准备一个适合种植瓜类植物的户外或室内环境。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出瓜类植物的话题。
提问学生对瓜类植物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讲解讲解瓜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种植条件。
分步骤讲解种瓜的技巧,包括种子处理、种植深度、间距等。
3.3 实践学生分组或独立进行种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根据种瓜步骤进行操作,遇到问题可以请教教师。
3.4 观察与记录学生观察瓜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变化,如发芽、开花、结果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种植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种植的瓜类植物,分享种植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4.2 观察记录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观察细致程度和思考深度。
4.3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种植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种植过程中的表现和改进空间。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植物研究学生可以选择一种瓜类植物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生长习性、果实特点等。
5.2 环境保护引导学生思考种植过程中如何保护环境,如合理施肥、节约用水等。
5.3 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种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环保意识。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对瓜类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6.2 教学活动内容小组合作种植瓜类植物。
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
6.3 教学活动步骤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瓜类植物进行种植。
每组制定种植计划,包括种植时间、浇水频率、施肥方案等。
学生按照计划进行种植,期间可以进行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