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产业背景和必要性课件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背景和必要性

第一节产业背景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进入21 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普及应用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2007年,商务部在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明确表示,坚持对外开放,保持外商投资政策的相对连续性、稳定性,依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等政策,因地制宜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外商投资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索利用外资促进创新新模式;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研发机构及企业开展研发合作,扩大外商投资技术溢出效应;鼓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创业投资,健全创业投资退出机制。

在招商引资方面,意见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指出应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投资促进战略,创新投资促进方式。并特别强调,要建立健全全国投资促进工作体系,研究确定吸收外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杜绝招商工作中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的行为。

泰州市IT产业区的主导产业为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中,被列为鼓励类项目。

第二节区域发展规划

一、泰州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十一五”专项规划

1、产业结构调整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技术创新和技改投入为着力点,对产业结构进行“加减乘除”,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沿江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新兴制造业高地。

(1)加快发展机电、化工、医药、船舶四大优势产业,形成重点突出、技术先进、成长性强、优势互补、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大、具有竞争优势的四大产业基地,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2)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有市场竞争力、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

(3)大力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的技术层次和整体水平,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产业将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解决产业上档次、上规模的问题。

(4)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限制并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行业、企业,大力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

2、工业区域布局调整

按照“突出比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布局原则,统筹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以沿江产业带为核心区,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支撑,以县域产业集群为特色,以企业主题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为配套区,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1)加快发展省级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泰州、靖江、泰兴、姜堰、兴化、海陵、高港以及江阴开发区靖江工业园等8个省级开发区的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引进关联度大、外向度高、

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大项目,引进知名跨国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进入。积极发展外向型的机电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船舶修造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冶金、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形成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区,实现工业经济的跳跃式发展。

(2)积极提升沿江产业带的开发水平。以现有产业为基础,以信息化、集群化、国际化、集约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放大岸线资源优势,提高岸线使用强度和纵深开发程度,坚持优势特色发展、跟进主流发展、联动合作发展、产业延伸发展、区域集群发展,形成以滨江工业园、永安洲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园、江阴开发区靖江园、新港工业园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园区群,侧重发展大运输量、大用水量的机电、化工、医药、船舶、冶金、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建设泰州现代物流中心,全面提升沿江产业带的集中度与竞争力,成为全省沿江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和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产基地。

(3)培育县域经济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围绕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特色市场,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规范竞争秩序,积极发展一批关联企业、配套企业、服务企业和分工协作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4)大力发展企业主题园和乡镇工业集中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联动开发、滚动发展,进一步增强园区的集聚、创新和产出功能,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基地,营造区域性产业新特点、新优势。

3、企业结构调整

(1)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和企业特点,选择一批发展快、质态好、后劲足的企业,通过加快主题园区建设、实施资本运作、培育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等途径培育一批“资本运营能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经营管理能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2)加快发展一批成长性企业。积极扶持现有销售收入过3000万元的企业,鼓励其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及高新技术产业化

项目的实施力度,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小巨人”企业群体以及产业相互配套、竞相发展的板块经济格局。

(3)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型、就业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社会服务型等中小企业,通过重点扶持和有序竞争,继续推进其经营方式由传统的生产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企业布局由星罗棋布向相对集中的集群化方向转变,产品结构由工艺粗糙、大路货、低质量向高技术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生产结构由“小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及分工协作方向转变,管理制度由家庭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转变,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小企业。

4、产品结构调整。

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由过去一般适应性调整转为战略性调整,由对单一产品的结构调整,转变为围绕骨干产品、上溯下及,实施产品链的调整,强化品牌建设,突显名牌效应,突出调整的主动性、先导性、创新性。

本项目位于泰州经济开发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泰州市“十一五”期间重点的发展区域和重点发展的产业。

二、泰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通过5~8年的发展,争取在泰州经济开发区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空间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以及新兴产业项目引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优化泰州经济开发区内产业层次,使得全区产业规模带动性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在全省开发区中综合竞争力得以快速提升。

近期(2008~2010年)。立足传统优势机电、车件产业,加快推进石化产业的规模化上下游带动发展,引导发展新兴潜力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完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体系完整、配套完善的开发区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如机电、车件等产品门类技术创新和装备水平的提升;实现工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新能源(光伏、绿色电池等)、新材料(化工新材料)、船舶机械等产品门类的初步培育形成。

远期(2011~2015年)。完善开发区生产配套体系,建成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