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动遥感

2.被动遥感

3.热惯性

4.像点位移

5.立体相对

6.岩层三角面遥感影像特征

7.各个电磁波是由什么激发的

8.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

9.彩色三要素

10.构造解译基本原则

11.岩性解译特征

12.水系特征:山区,平原

13.山区水系中不同水系的特征

14.河流三角洲水系有什么形状

15.遥感目前特点及发展趋势

16. SPERE LAND卫星有几个传感器

17.多普勒效应及特征,

18.阴影有几种P86本影,落影

19.不同岩层(水平,直立)在影像上的解译标志

20.岩层三角面可测岩层倾向,倾角,倾角不准确受什么影响

21.了解地质构造解译中“入”用来解释什么断层

22.影响处理步骤(校正包括哪几种)

23.岩石反射波谱特征

24.不同岩石为什么会有不同波谱特征,受什么影响

25.断层,褶皱构造解译一般有哪几种标志(结合经历)

第一章

1. 遥感(狭义):

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体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2. 遥感地质学:以遥感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地球表面影像特征的获取、处理、分析和

解译,来探测研究地质现象、地质资源和地质环境的技术学科。

3. 遥感地质学的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学的电磁辐射与地质体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基础之上的。

4.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电磁辐射的各种特性。

5. 遥感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

①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特性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②遥感数据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③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④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估。

6. 遥感技术的特点:

第一、大面积同步观测。

第二、时效性--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观测。

第三、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可以通过不同分辨率的影像,综合反映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等丰富的地表信息。

第四、经济性。

第五、对信息的获取只局限在有限的电磁波波段内,信息量和代表性不受到限制。

第二章

7. 电磁辐射:是电磁波通过空间或媒质传递能量的物理现象,即电磁能量以波的形式发射的过程。包括发射、发射、折射、投射等。

8. 电磁波的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两方面的特征。

波动性就是它的时空周期性,可以用波长、速度周期和频率来表征,它主要表现为电磁波有干涉、衍射、偏振、散射等现象。粒子性是指电磁波是由密集的光子微粒流组成的。电磁波实质上是光子微粒流的有规律运动,主要表现为电磁辐射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波长短粒子性明显,波长长波动性明显。

9. 遥感技术主要应用的波段: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

10. 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画成的图表,称

这个图表为电磁波谱。

11. 电磁波谱各波段波长范围:

紫外线:0.01-0.38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0.38-0.76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0.76-1000μm(监测热污染、火山、森林火灾)

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具有穿透力,发展潜力大)

12. 热辐射:由物体内部粒子的热运动所引起的电磁辐射叫做热辐射。

13. 物体按其发射辐射的特性分为:黑体、灰体、选择性辐射体。

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任何波长的入射辐射的吸收系数恒等于 1 的物体。

灰体:其发射率与波长无关,但它的发射辐射比黑体小。

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改变,这是原子和分子的辐射吸收效果都比较强

的物体(如水银灯)。

14. 热惯量:是物体对环境温度变化的热反灵敏性的一种量度,热惯量越大,对环境温

度变化的热反应越迟钝。

15. 大气窗口:指地球大气对电磁波传输不产生强烈吸收作用的一些特定的电磁波段,

即大气吸收相对弱的波段。

16. 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用一曲线来表示,此曲线即为该

物体的反射波谱。

17. 发射波谱:是某物体的辐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用一曲线来表示,主要应用

于热红外波段。地物波谱的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时间效应:由于时间推移而导致的地物电磁波谱特征的变化,称为地物波谱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由于空间位置不同导致同类地物之间波谱特征的变化,叫做地物波谱特征的

空间效应。

18. 反射辐射:地物体太阳电磁波的反射辐射。

发射辐射:地球作为辐射源、人工辐射。

19. 颜色:消色(黑白)(消色体、彩色体)、彩色(三要素:色调、饱和度、明亮度)。

20. 消色体:对入射光各种波长的单色光都是非选择性吸收与反射的物体称消色体。

21. 彩色体:对入射光进行选择性吸收与反射的物体称彩色体。

22. 灰度(灰阶):地物电磁波辐射强度表现在黑白影像上的色调深浅的等级。

23. 三基色:红蓝绿三色为三基色,任何一种颜色均可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

称为三原色。

24. 三间色:红(R)绿(G)蓝(B)色光两两相加即可合成三间色,R+G=Y(黄色)G+B=C (青)B+R=M(品红)。

25. 热辐射三大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书P8)。

第三章

26. 遥感器是远距离收集检测和记录电磁波信息的工具。

遥感器的组成:1.收集系统;2.探测系统;3.信号转换系统;4.记录系统。

27. 遥感器的特性参数:

空间分辨率:表示按地物几何特征(尺寸和形状)和空间分布,即在形态学基础上识别

目标的能力。

波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即遥感

器的工作波段数目、波长及波长间隔(波带宽度)。

辐射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指遥感器探测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

辐射度差。

时间分辨率:为分析、识别目标所必须具有的最小时间间隔,称时间分辨率。

28. 遥感图像的基本属性:

波谱特性:波谱特性差异在遥感图像上即为影像灰度或色彩的差异。各种遥感图像

的灰度或色彩都是其响应波段内电磁辐射能量大小的反映:

对应不同的波段灰度和彩色的含义:

黑白全色像片天然彩色像片反映地物对可见光(0.38—0.76um)的反射能量。

黑白红外像片彩色红外像片反映的是地物在部分可见光和摄影红外波段(0.38—

1.3um)的反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