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毕业学员军事训练损伤成因与对策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77.06 KB
- 文档页数:2
军事训练伤常见致伤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发表时间:2018-02-06T15:09:54.3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24期作者:张小龙李斌[导读] 我国要加大对军事训练伤的重视程度,利用新型设备和训练方法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提高我国的军事水平。
(69231部队35分队新疆独山子 833600)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军事技术不断提升,促使我国不畏惧其他国家的武力威胁,成为世界上军事强国。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士兵加大训练,不断提升身体素质,依靠单兵作战和多兵种配合完成多项军事训练。
但是士兵在长期的军事训练中,由于训练任务重,训练任务危险,使得士兵经常会出现常见的军事训练伤。
为有效的预防士兵训练伤,我们要从士兵训练中的常见致伤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实际的军事训练任务调整士兵训练中的任务量和动作要领,为预防军事训练伤提供解决对策,促进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常见因素;致伤;对策;分析【前言】军事训练伤主要是指战斗人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一系列的不正当训练任务和动作要领,导致士兵在战斗当中出现软组织和关节性损伤,士兵无法再继续进行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伤是当前训练中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国防力量。
因此,这就需要医学部门依靠运动学,医学原理,为防止军事训练伤提出可靠的实施建议。
现阶段,国家必须要高度重视军事训练伤的常见致伤因素,利用前期预防和后期治疗之间的相互结合减少军事训练伤。
一、军事训练伤常见致伤因素参训人员在进行军事训练过程中的常见致伤因素主要包括参训人员自身规范和军事指挥员的任务分配以及训练场地和环境,这些都是导致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就主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1.参训人员心理因素大多数年轻参训人员进行军事训练活动较少,他们在进行军事训练中的心态极不稳定,从而导致在当训练中发生心理畏惧,恐惧以及自卑等问题,参训人员在训练中缺乏自信以及无法进行团队配合,在训练过程中由于不合理技术要领导致出现严重创伤。
军事训练过程中受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我国军事发展越来越强大,军事在发展过程中,军事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
我国军队的核心任务便是军事训练,在整个军事训练的过程中,会存在着部分官兵防护意识差的情况,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训练方法在组织过程中不具有科学性,训练过程中心理素质差等,使得在军事训练过程中极其容易受伤。
在保证军事训练的效果的同时,提高官兵的防护意识,根据军事训练过程中的特点,分析了军事训练过程中受伤的原因,同时针对受伤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提高了军事的战斗力,同时降低了官兵军事训练过程中的受伤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军事训练过程中受伤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受伤的原因,总结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军事训练;受伤;原因;措施一、引言伴随着我国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倡将年我国军队建设成强大的军事队伍,为强大我国的力量提供基础,我国军队都投身于军事训练中。
在军事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实战化水平和军事训练强度,因此官兵在军事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受伤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影响到看全军的训练水平和全军的战斗力,同时也给我们的国家和军队带来了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影响到了生活和家庭,给家庭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军事训练能否正常进行直接关系到我国军队力量的发展,如何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也是军事训练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军事训练受伤原因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很多官兵受伤的常见情况分类大致如表1所示: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引起受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训练科目:在军事训练过程中,训练的强度、难度和频率都与训练过程中发生受伤的情况有直接关系,而且成正比的关系,如果训练过程中,训练科目太集中、训练强度超出符合等因素,都是直接导致发生训练伤的主要因素。
2、训练环境训练环境是否符合训练要求,是导致训练伤发生的直接因素,如果训练的场地过于硬、过于平滑、训练场地不整洁等,都会增加官兵在训练过程中发生训练伤的概率,训练场地过于硬是造成训练人员颈椎损伤主要原因。
军事训练易致膝关节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在日常的军事训练中,战士的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对膝关节的保护要从基本的预防损伤开始。
了解自身的膝关节构成,分析军事训练中膝关节受伤的主要原因,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能使战士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每一项军事训练。
本文根据军事训练的特点,分析在具体的训练中半月板损伤以及交叉韧带撕裂的原因,提出预防膝关节损伤的有效对策,为今后的军事训练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军事训练;膝关节损伤;原因;对策为了提高军事人员的体能以及军事技能、备战能力、军事理论等而进行的军事训练活动被称为军事训练[1]。
军事训练具有日常性的特点,在具体的时间内,要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获得某些方面的技能提升。
然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会给战士们带来严重损伤,特别是膝关节部位的损伤较为严重。
主要以半月板损伤以及交叉韧带撕裂的损伤为主,严重影响了战士们的健康,降低了军事训练的效率。
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了解膝关节的结构及功能,认真分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积极预防膝关节受伤显得尤为重要。
一、膝关节构造及其功能简述人体的膝关节是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交叉韧带和半月板、侧副韧带、滑膜等组成的。
髌骨关节由股骨滑车和髌骨组成,内侧副韧带能维持关节内侧的稳定性,前交叉韧带能防止胫骨向前脱位以及膝关节的过度伸直和旋转,而后交叉韧带是防止股骨向后脱位,以及膝关节的过度屈曲[2]。
半月板增加关节内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软骨的负荷,也是关节稳定性的保障。
滑膜分泌滑液,营养关节软骨,减少运动时的摩擦。
膝关节是一个滑膜关节,也是一个不够完全的绞链式的关节。
正常的膝关节可以有100多度的屈曲和5度到10度的过伸活动范围。
一旦在运动中,力不平衡以及合力的方向发生改变都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
二、军事训练中导致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在军事训练中,大量的跑、跳、爬、攀、匍匐等动作很容易导致膝关节损伤,尤其是交叉韧带以及半月板的损伤。
军校学员训练伤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军校学员训练伤因素分析及对策。
方法:选取军校10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所有军校学员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而从加强教育锻炼、改良方法、注重防护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观察实施预防措施前后学员训练伤发生率。
结果:在实施防护对策后训练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防护对策前(P<0.05)。
结论:军校学员实施防护对策,能够有效降低军校学员训练伤发生率,提高部队战斗力。
【关键词】军校学员;训练伤;因素;对策野外训练是对军校学员意志的磨练,是增强军校学员的体质及提高战斗力的一种锻炼,在军校学员的训练过程中,训练伤的发生比例较大。
为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究其发生因素,对其找准防治对策具有重要作用[1]。
为此,本文特探讨军校学员训练伤因素及对策,具体内容见下文。
1基线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选取军校10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年限为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年龄跨度为20~30岁,平均年龄(25.25±0.21)岁。
1.2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分,回收率为100%,分析军校学员训练伤的主要因素。
防护对策:(1)加强领导教育工作:各学员队应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对学员的理论教育,使新学员学会各动作要领,并熟练掌握各种训练伤的防护要点;根据新学员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学教育,提高新学员的心理应激能力,使学员在训练中保持稳定的情绪,从而减少损伤的发生。
(2)合理施训:在训练过程中,训练项目应由少到多,由弱到强,训练科目应从简单到繁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在训练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劳逸结合,每天应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防止出现过度疲劳。
(3)全面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熟练掌握训练动作要领是预防训练伤的关键。
通过对学员进行综合的、多层次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学员的身体素质,提高训练水平。
浅析军事训练伤病原因及预控措施摘要:随着我国部队的建设走向现代化、正规化,随着对我国部队战斗力要求日益增高,越来越多的军事专家注重战士训练的质量的提高。
为提高战士综合军事素质,就必须保障士兵军事训练切实到位。
但在如今的军事训练中,士兵军事训练伤病却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士兵的生命健康,影响了部队建设。
本文就军事训练伤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及控制措施,为我国军事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病;预控措施近几年来,为建设现代化部队,我国加大了对部队医疗资源的投入,开始系统的关注官兵军事训练伤病的治疗,提高战士身体、心理健康水平。
官兵产生军事训练伤病的原因有很多,虽有意外偶然性,但大体还是教育、管理、监督没有做到位。
官兵的身心健康是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基础保障,因此在做好医疗工作同时,也要对军事训练伤病进行预控措施[1]。
1军事训练伤病原因1.1官兵自我安全意识较差发生军事训练伤病最大的主观因素是官兵自我安全意识较差,对自身身体状况掌控不足。
而在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后,官兵由于身心的疲惫难以有精力、有时间去做善后身体恢复处理,长期下来,容易导致疾病慢慢形成。
此外,由于长期定时、定量的训练,官兵没有足够的时间对自身做较为全面的身体检测,对身体各状况没有清楚认知,自我安全意识较差。
1.2训练不够科学在基层军事训练中,为锻炼官兵应战反应能力及军事各素质,教官常常会想出各种不够科学的训练方法,如在天气恶劣、环境较为复杂、时间不定的条件下进行训练,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以期在短时间内提高官兵综合军事能力,而忽略了官兵的承受能力,导致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2]。
为了尽快做出成绩,部分教官及士兵刻意加强训练量及难度,疲劳训练,身体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训练后身体恢复没有跟上,导致身体拖垮。
1.3准备活动不充分军事训练是运动较为剧烈的的活动,因此准备活动不充分可能会导致训练伤病的发生,部分官兵在对自我的保护意识不足,在训练前没有按规定动作进行准备工作,导致身体标准包括伸展性、协调性等没有达到适应的运动水平,容易发生军事训练伤[3]。
院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病的原因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11-24T01:34:32.75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9期作者:杨红玲[导读]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完成执勤、“应急”、“反恐”任务的根本保证。
杨红玲空军第九八六医院第一门诊部 710108摘要: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完成执勤、“应急”、“反恐”任务的根本保证。
为了提高军事训练质量,预防训练损伤,处理训练后损伤,有必要了解院校学员军事训练中损伤类型以及产生伤病的原因,从而为训练部门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和更加合理的军事训练管理方案。
关键词:军事训练;院校学员;科学训练军事训练作为部队平时的中心任务,是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但目前军事训练伤已成为学员军事训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何扎实有效的搞好军事训练伤的防治已经成为广大学员十分关注的问题,这对确保军事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并保持广大学员的健康,提高军事训练水平以及巩固院校学员的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1训练常见伤病的表现1.1膝关节损伤膝关节是最复杂、损伤概率最高的关节,主要损伤有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积液、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髌骨肌腱炎、鹅足肌腱炎。
较多出现在军训中,如跑步、扭摆、下蹲等训练动作较多,以及从高度重心不稳定,造成关节稳定结构关节损伤,膝关节损伤也存在较大比例,主要是半月板损伤。
1.2腰椎损伤腰椎在人体结构中起着中心支撑作用,任何训练动作都离不开腰椎作为有力的支撑。
主要是由于训练战术动作,腰背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导致应变,然后出现腰椎小关节紊乱,或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学生坐很长一段时间,腰椎关节突出也是常见的损伤。
1.3胫骨骨膜急性损伤过度疲劳,正常情况下,小腿胫骨中部负荷应力大,容易损伤。
在武装越野和400米障碍训练中,下肢负荷增加,容易造成小腿肌肉过度疲劳。
一旦胫骨失去了肌肉的保护,超负荷的外力直接作用在骨上就会造成骨膜损伤,并可能导致应力性骨折。
52军事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训练损伤探析井晓光 航天工程大学摘要:我国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会开展相应的运动训练,而且主要的目的在于是学员所拥有的身体素质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在当前军事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展过程中,其自身所具有的训练强度相对较高。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会由于诸多情况而致使相应的学员在训练中出现训练损伤,或者使其自身所拥有的伤痛予以复发,而为了进一步使学员所拥有的训练损伤情况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并且使相应的损伤率得有效的降低。
需要正确的使学员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保障,使其自身所有的损伤程度能够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基于上述角度,文章对军事体育训练在运动训练中所存在的训练损伤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希望能够使我国军事体育运动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损伤率得以有效的降低,使当前训练学员所拥有的健康能够获得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军事体育;运动训练;训练损伤军事体育运动训练所产生的损伤主要是指肌肉及骨骼在相应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损伤,而相应的体育运动训练在构建过程中,如果出现相应的损伤,将直接对受训者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使部队所有的战斗力大幅度的降低,使整体训练质量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而相应的问题是整体军事训练所面临的现实难题。
由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相应的军事体育运动训练损伤予以正确的看待,找出病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探究。
一、对军事体育运动训练产生训练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一)由身体原因所产生的损伤就身体层面而言,其产生损伤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相应的受训者其自身的身体素质相对薄弱,在进行军事训练过程中,部分受训者会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并且在训练过程中整体训练会过多的强调技术动作的训练,而忽略对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体育运动训练过程当中,受训者无法对相应的训练予以充分的完成,使整体运动超出其机体的负荷,而对其运动组织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坏。
第二,由于身体疲劳所产生的损伤,相应的受训者在肌肉疲劳时,其整体肌力会大幅度的下降,其收缩放松时间会得到延长,由此使得其自身运动速度相对缓慢。
军事体育训练伤病易发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摘要:军事体育训练是军人增强自身机体能力、耐力及团队意识的重要训练方式,但在实际军事体育训练中常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军事体育训练伤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正常训练过程,也直接影响着军人的军事素质培育。
本文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军事体育训练伤的预防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因素;预防军事体育训练伤是指军人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受训练内容、强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病变或障碍的一系列损伤疾病。
军事体育训练伤在军事体育训练中较为多发,但军人军事体育训练伤直接影响着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提升,是当前军事体育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军事体育训练伤常见类型包括骨关节损伤、下腰部损伤、软组织损伤及炎症。
以下对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进行总结,并归纳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军事体育训练伤发生率,保证参训官兵正常参训。
1 军事体育训练伤的易发因素1.1 身心素质不佳当前诸多受训人员在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时,对于军事体育训练伤的认识不足,常常认为军事体育训练伤仅局限在腿伤、脚伤、腰伤等,这种认识不清的状况直接使得参训官兵在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时,重视不够,在伤病未完全恢复时就开始进行训练,这种带伤训练的行为是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易发的最为常见因素。
一些受训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常过分依赖现场保护人员,而现场保护人员精力有限,常常难以顾及所有军事体育训练人员,进而使得一些官兵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易出现军事体育训练伤。
部分官兵虽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在实践时方法不当,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出现。
如官兵在障碍训练时,多追求速度,导致从高板跳下时,忽略了屈膝缓冲,导致膝盖出现疲劳性损伤。
此外,一些官兵在训练时,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导致精力不集中,身体协调能力下降,导致军事体育训练伤。
1.2 训练方式不当在实际军事体育训练中,准备过程在训练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一些官兵在实际训练时,常常忽略准备活动,进而使得官兵在训练开始时直接进行高强度训练,机体不耐受致伤[1]。
浅谈军校学员训练肌肉拉伤问题的研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从肌肉拉伤的原因出发,并其采取相应的肌肉拉伤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关键词:肌肉拉伤;训练;军校学员引言军事训练作为军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训练大纲的必考项目。
但是由于学员的运用损伤知识的匮乏、运用动作的不协调、准备活动不充分等原因,在实际训练中,往往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
因此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尤为必要。
1.肌肉拉伤的原因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导致学员出现肌肉拉伤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学员的运动损伤知识缺乏。
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员对于运动损伤知识知之甚少,只明白如何有效的完成训练任务,不注重运动损伤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
第二点,准备活动不到位。
一些学员不注重准备活动,导致肌肉没有很好地活动开来从而导致肌肉拉伤的产生。
第三点,训练强度过大。
对于部分学员而言,某些运动项目是超出学员自身的身体承受能力,极易导致肌肉拉伤。
同时,某训练项目注重动作的技巧,若是动作技巧不到位,也会导致肌肉拉伤。
2.军校学员肌肉拉伤的预防措施2.1注重伤病预防教育,加强医务监督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军校各个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注重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强对健康知识、防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保证新学员都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使新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1]。
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协调医务工作,加大学员的身体机能监控力度,注重医务监督,减少新学员在训练中出现伤病的情况。
首先,在开展每项训练工作的时候,应该注重从实际出发,为训练场地安排合适的医务人员,若是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可能危害学员身体健康,应该及时加以提醒。
在训练的过程中,只要医务人员的存在,还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新学员受伤的情况,减少伤病的发生。
其次,应该为每个训练连队发一个药箱,保证常用药物的存在。
同时,从实际出发,加大急性和慢性患者的观察力度,并提出相应的的康复性训练指导意见,保证学员的身心健康。
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易发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摘要:军校的军事训练不可缺少,学员在进行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受伤是难免的事。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训练时受伤现象的发生,教官应当对诱发军事训练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预防。
因此本文特此展开探究,首先简单地阐述了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的种类,然后分析了诱发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军校;军事训练;受伤因素;预防措施引言何为军事训练伤?所谓军事训练伤指的是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受到的伤,这种伤一般严重性不是特别高,主要是一些外部伤,但是发生的频率却比较高。
作为军校学员日常必须进行的项目内容,军事训练对学员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旦训练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将会对正产的训练造成很大的影响。
要想保证军事训练的正常进行,就必须控制好军事训练伤的出现,因而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1.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伤的种类从当前军校学员军事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分别是骨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下腰部损伤以及炎症[1]。
骨关节损伤如骨折、关节扭伤等,软组织损伤如挫伤、撕裂等,下腰部损伤如腰扭伤等,炎症如肌腱炎、肌纤维组织炎。
2.诱发军事训练伤的主要原因2.1身心素质因素身心素质方面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对训练伤缺乏认识,另一个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
对于绝大部分的军校学员来讲,对训练上的认识总是停留在腿伤、肩伤、腰伤等层面,对于具体性的受伤类型并不是非常清楚,这就直接导致在训练的过程中的不够重视。
另一方面,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认为保护是教官或者军校的事,受伤出现后有军校负责,同时在训练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成绩,导致过于追求成绩的情况出现,忽视了训练伤的预防工作。
2.2训练组织因素训练组织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准备活动不足、训练强度太大、训练安排不合理以及疲劳训练。
197当代体育军事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吴松松虽然我国的军事体能训练体系已经得到了完善,但实际体能训练中依然避免不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则会影响学员们的身体素质,严重者还会打击学员积极性和意志力。
对此,本文对军事体能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1 运动损伤的类型及其原因1.1肌肉拉伤、擦伤及原因主要发生在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及长跑等训练中,肌肉拉伤后会出现局部剧痛,肌肉还会因为紧张形成索条状硬块,其原因包括训练场地地面过硬、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较大、自身体质较差、准备活动不充分、跑步等姿势不正确等。
擦伤包括表皮剥脱、翻卷等擦伤类型,其原因包括钝器摩擦、障碍物擦伤。
1.2关节韧带扭伤及原因实质上就是人体四肢的不同关节、躯体部软组织出现损伤,但未出现脱臼和骨折等情况,主要发生在手腕、脚腕及膝关节等部位,其原因包括地面过硬和不平整、下肢承的受应力增加等。
1.3挫伤及原因通常情况下,挫伤是钝性物体造成的软组织损伤。
军事体能训练中,摔跤和击打是非常常见的训练项目,在多元化的体育运动中,学员们或多或少都要参加一些强度较大的身体对抗训练项目,这一过程中因为不可避免会出现碰撞、踢打抑或是身体部位与训练器材发生摩擦等等都容易发生挫伤。
当挫伤发生后,一般都会出现皮下淤血、皮肤发绀等症状,偶尔会出现骨折以及脑震荡。
学生在参加剧烈运动时,极易发生挫伤。
特别是在参加周期性培训项目时,受训人员的地方组织结构很容易出现过度挤压、摩擦、长期拉长等现象,继而出现微损伤,长时间后造成挫伤。
1.4脱臼或骨折及原因在训练过程中,脱臼是一种很常见的关节脱位,主要由直接或间接的严重外力引起。
在许多军事体能训练中,训练强度都很高。
如果严重的外力对身体局部关节造成严重压力,就很容易造成关节面偏离正常位置的现象。
骨折是指骨结构在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出现完全或者部分骨折。
一般军事体能训练强度都很大,一定程度上会对关节局部造成严重的冲击。
军校毕业学员军事训练损伤成因与对策分析作者:王新泽黄少罗王海民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7期摘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军校毕业学员的军事训练损伤发生状况、成因及对策做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毕业学员发生军事训练损伤率较高,损伤部位及症状较为集中,且和训练项目有明显联系;损伤成因主要是训练因素与身体状态机能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应针对主体因素和潜在因素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军校学员军事训练损伤成因对策学员刻苦训练基础上的科学组训,是尽快提高其军事训练成绩的基本途径。
然而学员在军事训练中产生的各种损伤,已成为制约其军事素质提高和任职能力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为有效避免和减少训练损伤的发生,本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员的军事训练损伤状况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为有效预防训练损伤,降低训练风险,进一步促进学员军事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学员军事训练伤调查的基本情况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某所学历教育院校的毕业学员,均为男性。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制定的《学员军事训练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以队为单位,由教员、队干部共同组织实施调查。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5. 0 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
在毕业学员中,曾发生过运动损伤的比例高达91.5%,仅有8.5%的学员从未受过伤。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曾有损伤经历的学员中,轻度损伤占总受伤人数的82.6%,则其他中度以上损伤学员占被调查学员总人数的17.4%,从军事训练损伤发生的时间看,中度以上损伤发生的比例为,大一5.2%,大二6%、大三6.8,大四为11.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学员在大四时,各种损伤程度发生的比例明显上升,达到35.4%,明显高于其它年级的受伤比例(大一:18.2%,大二21.6%,大三20.8%)这和学员为迎接“任职院校军事素质联考”加大运动训练强度和负荷有密切关系。
因为损伤而不能参加或推迟毕业军事基础考核的占总人数的0.9%,且每年都有个别学员因损伤严重失去培养价值遭到退学处理。
1、预防和减少部队军事训练伤的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是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伤教育的根本目的。
2、部队军事训练伤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体本身的内因,也有训练场环境和气候的外因,因而制定预防措施,进行科学的训练和组织实施,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和教育,保证健全的心理健康等显得尤为重要。
一、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和影响因素训练伤的概念: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它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简称训练伤。
(一)、训练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1)骨与关节损伤。
(2)软组织损伤。
(3)下腰部损伤:如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肌筋膜炎、腰椎问盘脱出症等。
(4)其它:肌腱炎、腱鞘炎、肌纤维织炎、滑囊及滑膜炎等损伤性炎症。
按损伤病程分:(1)急性损伤:短时间内遭受暴力所致的损伤。
(2)慢性损伤:多由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来。
按损伤程度分:(1)轻度损伤:有较轻功能障碍,需暂时减少患部活动。
(2)中度损伤:有明显功能障碍,需停止患部练习。
(3)重度损伤:完全不能参训需住院治疗(二)、军事训练伤发生的原因(1)心理素质因素:心理问题一直是困扰战士并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新兵集训期。
由于新兵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生活环境变化大,思乡情绪较重,缺乏训练基础,部分人员容易产生畏惧、紧张、焦虑、厌烦等不良情绪,在训练时精力难于集中,动作僵硬变形,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都会降低,导致训练中受伤。
(2)身体素质和解剖结构因素:身体素质是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技术操作的保证。
入伍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士兵,其训练伤的发生率低,身体耐力相对较强。
一些骨关节的结构因素也是造成训练伤的原因,如先天髋过度外旋、足过度旋前等。
身高与身体质量的比值越大,损伤的机会越多。
一般认为,身材矮小的人易发生训练伤;肥胖也被公认为是训练损伤的危险因素,其显著增加下肢在运动中的负荷,增加损伤机会。
此外,吸烟、食物摄入限制都是危险因素。
分析军事院校常见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军事训练伤是指参与军事训练的人员由于进行军事训练,致使自身出现了运动系统急慢性损伤。
军事训练伤不仅仅会影响到训练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还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训练,减少军事训练伤出现的概率十分重要。
我从自身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如下。
关键词:军事训练伤;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致使军事训练伤出现的原因1.1训练人员的心理素质较为欠缺训练人员自身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其是否会出现军事训练伤,也影响着其自身的训练成绩等。
训练人员的心理素质较为欠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新兵在入伍后,无法完全适应高强度的训练等,致使其出现了焦虑等负面情绪;二、我院的心理卫生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训练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同时对新兵的心理疏导等存在不及时等现象。
训练人员自身心理出现问题后,会使其难以将精力集中于训练当中,使其自身的身体协调性降低,最终可能会致使其出现军事训练伤[1]。
1.2训练人员自身缺乏防护意识在进行军事训练时,一些训练人员对此缺乏防护意识,训练前的准备工作进行的并不充分,防护器材的准备也并不到位,自身缺乏防护意识。
另外,一部分训练人员在进行训练时,注意力并不集中,也不按照动作的要领来进行合理训练;还有一部分训练人员在结束训练后,不及时休息等。
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致使训练人员自身出现军事训练伤,不利于其自身健康状况。
1.3我院的部分训练场地并不规范训练场地的状况会影响训练人员是否出现军事训练伤。
学校的部分训练场存在训练设施安防不稳固、训练器材的一些部位存在松脱等情况,这些不良情况的存在,会使训练人员更容易出现军事训练伤。
1.4我院采取的部分训练方式等存在问题学校的部分连队采用的训练方式、训练内容等存在问题,如部分连队存在单纯追求训练形式并不看作训练效率、训练并不循序渐进、在准备方式并不充分就进行训练等情况,这些训练存在较大问题,从而致使训练人员更容易出现军事训练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