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42.07 KB
- 文档页数:7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迟玥;唐玲丽;于庭
【摘 要】目的 测定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CysC)的水平,探讨二者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30例,对照组血清32例.测定两组血清HCY、CysC的水平,并分析代谢综合征组HCY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的血清HCY、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代谢综合征组血清CysC与HCY呈正相关(r=0.652,P<0.01).结论 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为可反映代谢综合征病情的较为敏感、准确、可靠的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在诊断、治疗、病情监测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homocysteine (HCY) and cystatin C ( Cy-sC)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 MS). Methods The plasma of levels of
HCY and CysC in 30 patients with MS and 32 normal controls were
detecte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PSS17.0 software. Results The
plasma levels of HCY and CysC in patients with M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in normal controls (P < 0. 05). The plasma levels of HCY
in MS group were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plasma levels of CysC (r =0.
652,P <0.01). Conclusion The plasma level of HCY and CysC both are
sensitive, accurate and reliable indexes to reflec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of
MS.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HCY and CysC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monitor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MS.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2(019)001
【总页数】3页(P25-27)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作 者】迟玥;唐玲丽;于庭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湖南长沙41001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1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89
代谢综合征是近年来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疾病,以胰岛素抵抗(IR)为中心环节。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存在肥胖(尤其腹型)、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微量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症等,引起糖、脂、蛋白质等多种物质代谢异常为基础的病理生理改变,促发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促使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快速升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已有不少学者证明HCY有可能参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其血清含量的测定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叶酸缺乏及Alzheimer老年痴呆病等的诊断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目前已证实,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密切相关,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测的指标,在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HCY血清水平在代谢综合征中与CysC的关系如何,国内外研究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HCY与CysC水平的检测和比较,探讨此类患者中血清HCY与CysC的相关性,以便进一步研究二者参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在代谢综合征诊断与防治中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患者组 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一区住院治疗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63.0±2.2岁。入选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诊断标准:在存在糖调节受损(IGR)或糖尿病及/或胰岛素抵抗(即指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试验[1]中所测定的葡萄糖摄取率中低于下四分位数)为前提条件下,同时存在下列指征一个以上者,可判断为代谢综合征:①血压等于或高于140/90mmHg;②血浆甘油三酯(TG)等于或高于1.7mmol/L和(或)HDL-C男性低于 0.9 mol/L、女性低于1.0mol/L;③中心型肥胖即腰臀比(WHR)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 0.85 和(或)BMI大于 30kg/m2;④ 尿白蛋白排泄量大于或等于20μg/min,蛋白/肌酐比值等于或大于30mg/g。
1.2 对照组 选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共32名,男13名,女19名,年龄20~61 岁,平均41.0 ±9.8 岁,血糖、血脂、血压均正常,无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史。所有对象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排除在本研究之外:肿瘤、炎症、创伤或手术两周以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器官移植患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服用免疫调节药物者。
2 研究方法
2.1 标本处理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自肘静脉采血3mL,置于普通促凝采血管中,半小时内3000 r/min离心5 min,留取血清,于-20℃保存用于HCY、CysC的测定。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HCY、CysC测定试剂盒(由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提供);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3 血清HCY、CysC含量的测定 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 Scheffe法进行比较。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计算Pearson系数)。P<0.05为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结 果
1 两组间HCY与CysC的比较
两组间HCY与CysC的比较见表。代谢综合征组的血清 HCY、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
2 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血清HCY与CysC相关性分析
表 两组间HCY与CysC的比较(±s)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组别
HCY(μmol/L)CysC(mg/L)代谢综合征组 16.23 ±6.87* 1.46 ±0.94*对照组12.11
±2.07 0.96 ±0.30
代谢综合征组和对照组血清HCY与CysC相关性见图。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组血清HCY 和 CysC 呈显著正相关(r=0.652,R2=0.425,P<0.01),对照组血清HCY和CysC不相关。
图 两组血清HCY与CysC的相关性分析注:1为代谢综合征组,2为对照组
讨 论
1 HCY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代谢综合征包含了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多项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HCY是甲硫氨酸向胱氨酸转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含硫氨基酸。有证据表明,高HCY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3],其机制与高水平HCY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脂蛋白的氧化及引起细胞因子失衡等方面有关[4]。同时,高HCY血症和MS的成分共同作用可大大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5]。高水平的HCY可以使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加,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D)受损,使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6]。国外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高HCY血症可能存在因果关系[7],即在没有糖尿病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肥胖患者中,血清HCY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7-8]。
本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因为MS患者维生素B6(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12(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及叶酸(体内甲基供体)缺乏,使各种甲硫氨酸代谢酶活性降低,导致HCY代谢失调,不能进一步转化,从滞留的细胞内释放入血,导致其血清水平升高。胰岛素是一种促合成激素,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转化。在胰岛素缺乏或抵抗的情况下,其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可能弱化,导致高HCY血症。并且,代谢综合征成分中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凝血系统异常等均可能与血管受损相关。因此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降低血清HCY水平,以推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成分及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对推迟血管病变发生的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控制血清HCY水平也可预防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缺血性脑中风等的发生。
2 CysC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血清胱抑素C(CysC),又称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1984年从血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成员之一。Jarvela等[9]对选择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200名患者(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进行了血清CysC和肌酐(creatinine)的测定,进而计算GFR,发现CysC及根据CysC估算的GFR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轻微急性肾功能不全中较肌酐更为敏感、准确的指标。CysC已成为较为理想且灵敏的反映GFR的内源性标志物。故对于诊断中含有糖尿病成分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其血清CysC水平可能是一个更有利于观察并控制病情进展的指标。
代谢综合征各成分与动脉粥样硬化(AS)有一定联系,AS的发生可能与炎性反应介质刺激从而使CysC在血管中失衡有关。本研究显示,代谢综合征组的Cys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以上机制有关,也可能由于代谢综合征患者由于存在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并发肾功能改变使CysC升高。此指标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疾病初期的预测和延缓进展可能有一定意义。
3 检测HCY与CysC在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有研究结果显示,特殊糖尿病人群(指LADA患者和MS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0],且和胰岛素浓度及敏感指数有关[11],正如本次研究中MS组HCY水平较对照组升高。CysC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评价中有敏感、可靠的意义外,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清肌酐浓度正常的情况下,还能较好地预测空腹血清HCY的水平。定期检测HCY与CysC,既能很好的反映患者当前存在代谢综合征各成分的病情进展程度和肾脏损伤程度,也可以对疾病进行监控并及早干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总而言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较,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CY浓度、CysC浓度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HCY及CysC参与代谢综合征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与代谢综合征各成分有一定的联系,可通过监测这两项指标对这种疾病进行早期预防,辅助诊断并监测疗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