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江苏专用20练习卷(带解析)J
- 格式:doc
- 大小:10.16 KB
- 文档页数:5
高考语文真题(江苏卷)2014年(总分200, 做题时间150分钟)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_。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的点睛之笔。
SSS_SINGLE_SEL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分值: 3答案:C【解析】用心,指集中注意力;使用心力;专心。
匠心,工巧的心思。
多指文学艺术中创造性的构思。
第一空处是讲“园林艺术家”的,选择“匠心”最为恰当。
别树一帜,树:立;帜:旗帜。
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
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第二空处是表现“少见轩敞”的,所以应当选择“别有洞天”。
浑成,天然生成。
常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等自然,浑然一体,不见雕凿的痕迹。
饱满,指丰满;充实;充足;充满感情的。
与前文“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相照应,当选“浑成”。
【评价】这道题既沿袭了2013年的成语题,但有创新突破,由2013年不同语句成语选填退回到2012年语段成语选填,且只保留一组成语,其它两组改为词语,扩大了考查范围,这个导向将使下届考生不得不牺牲更多的脑细胞了。
另外,将本题作为第一题,挤掉了原来考查语音的第一题,是否意味着今后不再考语音,谁也不能给出明确的回答,苦哉,下届考生!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SSS_SINGLE_SEL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分值: 3答案:A【解析】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2014高考语文二轮选做题专题测试卷(有答案)(5)2014高考语文二轮选做题专题测试卷(有答案)(5) 文章来自:2014高考语文二轮选做题专题测试卷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试题。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遵行的基本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就是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挥能动作用,自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并主动探究相关知识。
作为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思考,给学生进行必要的示范,但应切忌完全替代和空洞说教。
教师应以自身的治学态度和行为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像天道之于四时那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2.阅读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选自《庄子》)子贡学有所倦,问仲尼曰:生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选自《论语》)你认为人生是“生有所息”还是“生无所息”呢?联系自我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生既要生有所息,又要生无所息。
人在面对理想时,总是需要不屈不挠、永不厌倦、永不停息地去追求拼搏;人在面对生活时,又需要张弛有道,该放松的时候要放松,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用歌声装点心灵,用微笑打扮人生。
2014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桑梓/莘莘学子暴戾/风声鹤唳泥淖/风姿绰约B. 藤蔓/不蔓不枝记载/载歌载舞弱冠/沐猴而冠C. 迂回/长吁短叹弓弩/驽马十驾聆听/高屋建瓴D. 辟邪/鞭辟入里咀嚼/咬文嚼字隽秀/隽语箴言2.下列三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老一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敢于▲,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虽然不乏批评之声,但也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②“表叔”才倒下,“房叔”就出来,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还有多少个“表叔”“房叔”?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所有官员应当▲,公布财产,接受公众监督。
③许多中介为促成交易,▲,作出迎合买卖双方交易意向的虚假承诺,使得消费者往往缺乏有效的书面证据,不能依法维权。
A. 标新立异等量齐观口若悬河B. 独树一帜一视同仁口若悬河C. 标新立异一视同仁信口开河D. 独树一帜等量齐观信口开河3.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下列微博语录的四个共性特点。
(4分)面包:渺小时,比较充实;伟大后,觉得空虚。
指南针:立场坚定,东西再好也不被诱惑。
龙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
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
答:▲4. 阅读丰子恺漫画《跌一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5分)(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3分)(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2分)二、文言文阅读(2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厓门①吊古记[明]方良永弘治甲子春二月丙午,予出按海北,取道新会县。
县官属谒既,予进知县罗侨,语之曰:“厓山之事,千古痛愤。
办香敬吊,行与子偕。
”乃具牲帛,僦民舟习海行者以行。
夜二鼓,乘汐出港口,风静波平。
天未明抵岸。
启篷窗,东视厓门甚迩,景色曚曚未辨。
登岸,典祠者逆于道左。
少顷至祠下,达观殿宇碑亭,考其营建颠末。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①②④⑤③B. ①④⑤③②C. ④①③②⑤D. ④②⑤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 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 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 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 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 分)A. 水面风回聚落花B. 数峰无语立斜阳C. 楼上春容带雨来D. 蝉曳残声过别枝3.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A. ①②④⑤③B. ①④⑤③②C. ④①③②⑤D. ④②⑤①③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 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 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1.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小题1】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小题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小题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小题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小题5】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题6】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小题7】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小题8】不畏浮云遮望眼,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小题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远人欢聚的情景,表达渴望与远人早日相见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词积累(7分)【小题1】《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__________,。
”【小题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孟浩然委婉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想法的佳句是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小题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小题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1.文学作品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大唐柳色⑴渭城在哪儿?唐代的柳色是否还那么清新?⑵每次送别时,总想陪伴着友人走进客含,像唐代诗人那样叫上一壶酒,点上几碟菜,在四周绿色中间“一杯一杯复一杯,二人对酌山花开”。
可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总也无法如愿以偿。
同唐人相比,我们总是少了一份旷达,一份恬淡,一份缠绵。
⑶唐人的神韵,唐人的风范,犹如他们所歌颂的柳色一样,永远那么潇洒,那么清新,那么多情,也永远在唐诗里“依旧烟笼十里堤”,让我们这些后来人向往,又让我们无法企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又名《渭城曲》)⑷今夜,月色宜人,独坐在客舍里,看黄昏的月光给窗户镶上一道金边,一直伸向山的那一边。
我的思绪又一次踏着遍地月光,沿着《渭城曲》所铺设的意境,走上了去阳关的古道。
⑸去阳关的道路上,多了驼铃狼烟,多了孤独、寂寞与苍凉。
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唐人哒哒的马蹄。
不就是沙漠吗?他们就是为了沙漠而来,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而来;为了“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奇异而来;为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信而来。
⑹于是,唐诗中出现了离别,出现了折柳。
⑺客含对饮,灞桥折柳,这种习俗不知是否起于唐代,然而却被唐人挥洒得淋漓尽致,情意万千。
当他们拉着马缰绳,立柱斜阳下的驿道边,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时,风吹动着他们青色的长衫,飘飘欲飞。
⑻唐代国势强盛,读书士子人人奋袂而起,走出书斋,离家别子,仗剑远游,去河朔,去塞上,去长安,以求博取功名利禄,入世之心极重。
可一旦他们发现追求必须以人格付出为筹码时,他们却惶惑了,他们沉默了,他们爆发了,最终选择义无反顾地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揖而去,拂袖归山;然后再去寻找新的起点。
⑼他们重视功名,但更重视人格;人世之心不死,道德之树常青。
唐代文人的腰杆同笔杆一样,铁硬。
因而,唐诗就显得洒脱,富有个性;而唐代的诗人们漂泊南北,沦落天涯,受够了颠沛流离之苦。
⑽别,是经常的;聚,是短暂的。
可唐人的感情从没被滚滚红尘所消磨。
相反,由于长期漂泊在外,他们更需要友情慰藉。
于是,他们更看重友情。
倾盖如故,一见倾心,彼此从不因身份、地位与政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也不因生死而隔离。
⑾唐人,真是太多情了。
在南来北往的路上,送人的,折柳相赠;离去的,接枝挥别。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然而,柳条一年一青,岁月却慢慢老去,唐人衣袂飘飘,迈着潇洒的步子,一步步走入历史的深处,成为一处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
⑿隔着岁月,仿佛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长河,“野渡无人舟自横”,让我们无论如何也渡不过去,无法进入那种境界。
⒀。
(作者:余显斌选自《时文选粹》第6辑有改动)【小题1】作者在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小题2】第⑷段之前,作者引用王维的诗《渭城曲》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3】请看第⑺段画线处,按照“飘飘欲飞”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短语,可以是。
(2分)【小题4】《伟大的力量》和《大唐柳色》都采用设问开头,既有共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妙处。
请就这两个方面分别简要回答。
(3分)(1)相同:(2)不同:【小题5】第⒀段画线处省去了原文结尾。
请你拟写一个符合本文风格意蕴的结尾(不超过30个字)。
(3分)2.议论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伟大的力量⑴伟大究竟是怎样成就的,决定伟大的力量究竟在哪里?⑵决定伟大的是两个最基本的力量。
一个是时间,即伟大的时间函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事的价值就显现了。
例如,我端杯子喝水是正常行为,连喝50个小时叫行为艺术。
如果我这个动作保持5000个小时,我就成了雕塑。
⑶实际上一件事是不是伟大要靠时间去证明。
当你做一件你希望它伟大的事情时,首先要考虑你准备花多少时间。
如果是1年,绝对不可能伟大,20年就可能有机会了。
在大足石窟,一个人坐着小板凳,敲了70多年,于是他也就成了塑像。
而敲20年的都不见了。
⑷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在互相转化。
当所有的聪明人都急于去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就成为一个愚蠢的决策。
反过来,一个愚蠢的人做了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愚蠢的决定,然后,每天都倒腾一点,虽然很慢,但到第18年时他的竞争对手都不见了,到第20年他就成功了。
时间使愚蠢的人变成聪明人,而聪明人想偷懒节省时间,却使自己做了愚蠢的事。
所以,伟大的人一开始做的决定常常被认为是愚蠢的,但他往往用十足的耐心,靠时间去颠覆世俗观念,成就伟大。
⑸另一个决定伟大的力量就是跟谁一起做。
你花了很长时间,但不是和伟大的人一起做,这件事就会沦为平凡,你就会和英雄无关。
⑹我在纽约做世贸项目的时候有一个极深的印象:所谓创造历史,就是在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地点和一群伟大的人做一件平凡的事。
具体行为都很凡庸,如讨价还价等等,只是时间、场合、人物是伟大的,结果这些平凡的事改变了历史。
相反,普通人是在平凡的时间、平凡的地点和平凡的人做着看似伟大的事情,其结果没有改变任何社会现状,也不会改变任何人。
所以,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要选择伟大的时机、伟大的伙伴。
⑺你选择了好的伙伴,然后以足够的时间做一件常人还看不到结果的所谓不正确的事,你就有机会成为非常伟大的人。
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伟大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敢于坚持原则,而且要敢于坚持“错误”的原则。
错误到头了,真理就出现了。
讲的就是敢于坚持一个别人看不到结果的事,靠时间把这件事坚持下来,同时团结一些伟大的人来共同完成。
(作者:冯仑选自《读者》2008年第7期《怎样成就伟大》一文,有改动)【小题1】通读全文,你认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小题2】第⑹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3】请分析第⑺段画线句中“错误”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小题4】“聪明人”和“愚蠢人”常常相互转化。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请选取一例,加以简要评析。
(3分)1.阅读下文,完成下题不见长安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①洛下:洛阳,西晋京都所在地,当时被匈奴占领。
②东渡意: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小题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更重问之()(2)异昨日之言()【小题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你认为长安像太阳一样远吗?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C.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远,怎么样?D.你认为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小题3】明帝认为“日远”的理由是;认为“日近”的理由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小题4】从晋元帝的处境考虑,他从晋明帝的第二次回答中感受到什么?2.阅读文言文,完成第下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①而啜其醨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③,受物之汶汶④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⑤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注释:①糟:酒渣。
②醨(lí):薄酒。
③察察:洁白的样子。
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
⑤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被发行吟泽畔()(2)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屈原既死之后()(4)其后楚日以削()【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渔父见而问之曰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B.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C.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3)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捕蛇者说》)【小题4】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用原句回答)。
屈原投江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1】这首诗表达诗人的心情。
(2分)【小题2】发挥想象,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的画面。
(3分)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5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