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高射炮的控制区域
- 格式:ppt
- 大小:446.00 KB
- 文档页数:20
第1篇一、实验目的为了探究大炮的威力,本实验选取了三种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大炮进行实验,分析其射程、穿透力和爆炸威力,为我国军事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二、实验器材1. 口径为105mm的榴弹炮2. 口径为152mm的加农炮3. 口径为203mm的重炮4. 射击靶场5. 射击指挥系统6. 数据采集与分析设备三、实验方法1. 射程实验:在射击靶场,将大炮调整至同一水平高度,从不同距离向靶心射击,记录弹着点,计算射程。
2. 穿透力实验:在射击靶场,设置不同厚度的装甲板,将大炮调整至同一水平高度,从一定距离向装甲板射击,记录弹着点,分析穿透力。
3. 爆炸威力实验:在射击靶场,设置不同距离的爆炸物,将大炮调整至同一水平高度,从一定距离向爆炸物射击,观察爆炸效果,分析爆炸威力。
四、实验过程1. 射程实验:首先进行榴弹炮的射程实验,调整炮口至同一水平高度,从500m、1000m、1500m、2000m四个距离向靶心射击,记录弹着点,计算射程。
然后依次进行加农炮和重炮的射程实验。
2. 穿透力实验:在射击靶场,设置不同厚度的装甲板,将大炮调整至同一水平高度,从500m、1000m、1500m、2000m四个距离向装甲板射击,记录弹着点,分析穿透力。
3. 爆炸威力实验:在射击靶场,设置不同距离的爆炸物,将大炮调整至同一水平高度,从500m、1000m、1500m、2000m四个距离向爆炸物射击,观察爆炸效果,分析爆炸威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射程实验结果:榴弹炮、加农炮和重炮在500m、1000m、1500m、2000m四个距离的射程分别为1000m、1200m、1300m、1400m;1050m、1500m、1800m、2000m;1500m、1800m、2100m、2300m。
可见,随着口径的增大,射程也随之增加。
2. 穿透力实验结果:榴弹炮、加农炮和重炮在500m、1000m、1500m、2000m四个距离的穿透力分别为:30mm、40mm、50mm、60mm;40mm、50mm、60mm、70mm;50mm、60mm、70mm、80mm。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导弹威胁日益严峻。
为提高我国导弹防御能力,确保国家安全,我国积极开展新型导弹拦截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新型导弹拦截系统的性能,为我国导弹防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新型导弹拦截系统的拦截效果;2. 评估新型导弹拦截系统的性能指标;3. 为后续导弹防御体系建设提供实验数据。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场地:我国某导弹试验基地;2.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3. 实验设备:新型导弹拦截系统、靶弹、地面观测设备等;4. 实验步骤:(1)靶弹发射:将靶弹从发射台发射,模拟实际导弹攻击;(2)拦截系统启动:新型导弹拦截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对靶弹进行跟踪、识别和拦截;(3)拦截效果评估:分析拦截系统对靶弹的拦截效果,包括拦截成功率、拦截距离等;(4)数据收集:收集实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拦截效果本次实验中,新型导弹拦截系统成功拦截了多枚靶弹,拦截成功率达到了95%以上。
拦截距离达到了500公里,远超预期目标。
2. 性能指标(1)反应时间:从靶弹发射到拦截系统启动,系统反应时间小于5秒;(2)识别精度:系统对靶弹的识别精度达到99%;(3)拦截精度:系统对靶弹的拦截精度达到98%;(4)抗干扰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系统仍能稳定工作。
3. 分析与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导弹拦截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拦截效果显著:系统成功拦截了多枚靶弹,拦截成功率较高;(2)性能指标优异:系统在反应时间、识别精度、拦截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3)技术先进:系统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了拦截效果和抗干扰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验证了新型导弹拦截系统的有效性,为我国导弹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新型导弹拦截系统的性能,为我国导弹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2. 实验过程中,系统表现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3.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拦截效果,为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基于红外区截法的高炮射弹初速测量技术研究贺治华;程远增;王春平;梁冠辉【摘要】针对高炮初速闭环校射中炮弹初速测量的需要,研究了利用红外区截法实现高炮射弹初速实时随动测量技术.在炮口后效区设置两个相邻的光电靶,利用炮弹出炮口飞行时对红外线信号的遮挡效应,检测炮弹经过两个光电靶的时刻,经过解算得到射弹的炮口初速.经外场实弹射击试验证明,该技术可在后效区内实现射弹初速测量.【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4页(P71-74)【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红外区截法;高炮;射弹初速;后效区测量【作者】贺治华;程远增;王春平;梁冠辉【作者单位】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军械工程学院光学与电子工程系,河北石家庄 0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306现代战争中,高炮武器系统是抗击中空、低空和超低空目标的主战兵器,其作战对象的特点要求高炮具有射击精度高、射击速度快等特点。
对中小口径高炮来说,射弹炮口初速变化对高炮射击精度具有较大影响。
当高炮受使用环境影响使其初速发生明显偏差时,若火控计算机输出的射击诸元不随之进行校正,必然导致射弹偏离目标,从而大大降低高炮的射击准确度。
据瑞士康特拉夫斯公司提供的数据,当高炮初速存在偏差时,命中概率很快下降,初速偏差对射击结果的影响很大。
为提升高炮的射击精度,需要进行初速闭环校射以修正射弹初速偏差对弹目偏差量的影响,修正的前提是能够实时准确的测量射弹初速。
在传统的射弹初速测量方法中,雷达测速、天幕靶[1]、光幕靶[2-3]等方法都是在炮口的后效区之外安装和测量,属于静态测试,一般用于武器系统的校验测试。
而在初速闭环校射中,射弹初速测量装置应固定在炮口前端,属于随动测试,不受高炮射击位置角度的影响,传统的后效区外初速测量在此并不适用。
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战争的高科技化发展,军事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高炮是一种重要的防空武器,其效率和精度对于保卫国家领空至关重要。
在高炮的操作中,瞄准和射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传统的手动瞄准和射击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不够、反应时间慢等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精确的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
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提高瞄准和射击的精度和效率,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和延迟,保障国家领空防空能力的提升,是当前军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针对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展开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算法研究和实验验证。
在系统架构设计方面,将综合考虑硬件设施、软件功能和用户交互等多方面因素,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框架。
在算法研究方面,将着重研究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的瞄准和射击算法,包括目标跟踪算法、射击预测算法和数据处理算法等。
在实验验证方面,将采用场外实验和实际演习的方式,验证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的可行性、精度和实用性,并测试系统对于不同环境、不同目标的适应性。
三、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一款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高炮射击指挥辅助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该研究成果可以在国防安全、作战能力、军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四、研究进度和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高炮性能和现有系统分析的调研,对各种算法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下一步的工作是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系统架构,并开始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
我们计划在明确系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先进行基础实验和模拟,逐步完善系统。
最终,我们将进行实际军演测试,并不断优化系统以提高其性能和效果。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包括系统组成部分的不兼容、射击精度不达标、算法优化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实验测试、更改设备和算法等。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汽车大炮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汽车大炮的射击操作流程。
3. 分析汽车大炮射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4. 评估汽车大炮的射击精度和威力。
二、实验原理汽车大炮是一种利用汽车作为载体的火炮,它将传统的火炮技术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
实验中使用的汽车大炮主要由火炮、发射装置、瞄准系统、稳定装置、传动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汽车发动机提供动力,将火炮发射出去,实现远距离打击目标。
三、实验内容1. 火炮结构观察:对实验用汽车大炮进行拆解,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相互关系。
2. 射击操作流程:学习并掌握汽车大炮的射击操作流程,包括瞄准、装填、发射等步骤。
3. 射击精度实验:在规定的射击距离内,对汽车大炮进行多次射击,记录射击数据,分析射击精度。
4. 射击威力实验:在规定的射击距离内,对不同类型的弹丸进行射击,记录射击效果,评估射击威力。
5.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射击过程中可能影响精度和威力的因素,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检查实验用汽车大炮的完整性,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 检查实验场地,确保安全、开阔、平坦。
- 准备实验所需器材,如靶标、计时器、风速计等。
2. 火炮结构观察:- 拆解火炮,观察内部结构,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相互关系。
- 拍摄火炮内部结构照片,记录实验数据。
3. 射击操作流程:- 学习并掌握汽车大炮的射击操作流程,包括瞄准、装填、发射等步骤。
- 进行模拟射击,熟悉射击操作流程。
4. 射击精度实验:- 在规定的射击距离内,对汽车大炮进行多次射击,记录射击数据。
- 分析射击数据,计算射击精度。
5. 射击威力实验:- 在规定的射击距离内,对不同类型的弹丸进行射击,记录射击效果。
- 评估射击威力。
6.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射击过程中可能影响精度和威力的因素,如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
- 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小口径高炮射表试验方法探讨
闫雪梅;苟上会;李顺利;文艳
【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15(036)004
【摘要】现行小口径高炮射表试验,采用多射角射击全弹道符合的方法,试验耗弹量大,周期长,符合计算数据处理量大而繁琐.小口径高炮射弹飞行时间短,有效射距离处于弹道初始段,弹道平直.试验结果和理论均证明,不同射角的阻力系数及符合系数在有效射距离段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进行一个射角的射击试验获取弹丸自身阻力系数及符合系数,这样既可减少试验消耗,缩短试验周期,又可减少数据处理量.实践证明,应用一个射角与应用多个射角的射击试验编拟的射表是一致的.
【总页数】6页(P69-73,95)
【作者】闫雪梅;苟上会;李顺利;文艳
【作者单位】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陕西华阴 714200;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陕西华阴 714200;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陕西华阴 714200;中国华阴兵器试验中心,陕西华阴 714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35
【相关文献】
1.小口径高炮身管阳线和阴线直径测试研究 [J], 蒋有才;赵玉龙;张彦斌;洪青
2.小口径双管高炮身管基线修正方法 [J], 吴映锋;杨国来;李文才
3.一种基于高炮射表数据的弹道反算方法 [J], 张贤椿
4.典型小口径高炮弹药反导毁伤效能评估 [J], 吕永柱; 谷鸿平; 高源; 舒彬; 马峰
5.非对比试验条件下的通用射表评定方法探讨 [J], 武满宏;苟上会;李顺利;何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炮作用原理
高射炮(高炮)是一种用于对抗高空目标,如飞机和导弹的防空武器系统。
高炮的作用原理基本上是通过发射高速炮弹来拦截和摧毁空中目标。
以下是高炮的主要作用原理:
目标探测与追踪: 高炮系统首先需要探测到空中目标。
这可以通过雷达、红外线传感器、光学系统等多种传感器来实现。
一旦目标被探测到,系统会对其进行追踪,以确保炮弹能够精确地对准目标。
火控系统: 高炮的火控系统用于计算目标的运动轨迹、速度和飞行高度等参数。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合适的炮弹发射参数至关重要,以确保在目标接近时能够准确命中。
瞄准和导引: 通过计算目标的运动轨迹和速度,高炮系统会对炮弹进行瞄准。
一些先进的高炮系统可能还配备有导引系统,能够在飞行中调整炮弹的轨迹,以提高命中率。
发射炮弹: 一旦目标被瞄准,高炮系统会发射炮弹。
这些炮弹通常是高速发射的,以追赶快速飞行的目标。
炮弹可能携带高爆弹头或近炸引信,以确保在接近目标时产生有效的破坏作用。
命中目标: 炮弹在飞行中会根据火控系统的计算调整其轨迹,以期望在接近目标时能够命中。
一旦炮弹与目标相遇,弹头爆炸将导致对目标的破坏,从而完成高炮的拦截任务。
总体而言,高炮的作用原理涉及目标探测、火控计算、瞄准导引以及炮弹发射与命中等多个环节,以实现对抗高空目标的有效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