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特点.ppt.Convertor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局部战争介绍(一)英阿马岛战争(1982.4.2——6.14)大西洋南美洲阿根廷马岛非洲南乔治亚岛北美洲欧洲好望角阿希松岛英国一、马岛概况:由346个岛礁组成,面积12800平方公里,2000人,英移民后裔。
岛上矿产丰富,(煤、铅、银、铁、铝等),仅石油藏量60亿桶,相当英北海油田数倍,有人称“未来的科威特”。
战略位置重要,扼守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赴南极的前进基地和物资中转站。
距阿本土500公里,距南极2000公里,距英13000公里,英国人把它比喻为 “女皇头上的一颗明珠”,始终看成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4 二、马岛争端的由来1、谁先发现该岛?英国人说:1)1592年,约翰.戴维斯航海避风发现该岛;2)1594年,理查.豪金斯到该岛,称“豪金斯的处女地”。
阿根廷人说:1520年,比英早72年,萄麦哲伦发现该岛。
还有人说1600年,荷兰人发现的;还有人说是斐济人发现的。
以上均无历史记载。
2、谁先拥有主权?1764年,法国德布甘维尔探险队在东岛定居。
1765年,英国约翰.拜托探险队在西岛定居。
1767年,西班牙帝国宣布马岛为西班牙所有。
法国首先承认并主动交出东岛,作为感谢,西班牙赔偿60万英磅给法国。
1770年,西班牙以武力赶走了英国人,占领了西岛。
继承了马岛主权。
1829年,英国人认为有机可乘,宣布马岛为英国人所有,而且以武力分别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占领了东西两岛,并长期统治至1982年马岛战争时150多年。
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从西班牙人手中寻求通过和平谈判不懈努力,谈了150年阿根廷从未放弃对马岛主权要求,一直为无结果。
三、战争起因及大致经过:1、起因:1982年2月,英阿在纽约的谈判不欢而散,阿对政治解决深感无望,开始寻求政治以外的解决途径。
国内原因:1)阿政治上的需要,加尔铁里总统军人政权企图通过收复马岛主权,激发国人情绪,巩固统治。
2)阿经济上的需要,1981年与苏签定5亿美元石油协定。
现代战争的特点:混合战争的突出特点来源:现代防御技术编译:鲍里斯作者:A.M.卡巴琴科近来,“战争”这个术语被许多专家用得不是地方,导致其本质被曲解。
人们还认为,“现代的”这个形容词在使用时可以向其中贯注任何东西。
现在是时候明确“战争”本义,恢复其在科技术语中的“原义”了。
因此本文将研究以下问题:现代战争及其特征和特点、战争分类;混合战争本质及其特点和实施方法。
现代战争及其特征和特点、战争分类:在形成新世界秩序的现代条件下,国际舞台上的斗争重心转到了信息-通信空间,这明显改变了武装对抗的性质,也对现行的兵法术语更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对以前使用过的和现代的“战争”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它同时属于哲学、军事-政治范畴和兵法范畴。
从哲学角度来看,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论述最为贴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列宁将“通过另一种手段”改为“通过暴力方法”,恰当地对战争定义进行了明确,这与克劳塞维茨的另一句话非常一致:“战争就其本身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笔。
”从此之后,几乎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因为这些定义与现象本质是相符的。
从军事-政治角度来看,战争是为了达成彻底性政治目的,使用强烈的武装暴力以及其他对抗方式(政治、经济、技术、信息、心理、特种作战部队对抗),以解决国家之间、国家联盟之间、国内政治力量和民众社会团体之间具体矛盾的最高形式。
这一定义有何新颖之处呢?首先,其他各种形式的对抗被认定为战争的组成部分,种类数量在不断增加。
其次,非常公正地断定:任何战争的政治目的都是彻底性的(也就是说与重新划分地缘政治空间、敌国政权更迭、改变敌国关键经济成份的所有权形式和所有者有关),并且只受到武装暴力使用规模和地理因素的制约。
第三,最终恢复了“国内战争”(或称'内战’)概念,这一概念之前完全不应该从俄罗斯国家安全相关文件中消失。
谈到任何一场战争政治目的的彻底性,则必须指出,战争不可能是“小”战争,否则这将是军事冲突的另一种形式。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现代化战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刻影响着全球安全格局。
智能化、信息化、精确化、多域化成为现代化战争的主要特征,而未来战争将更加依赖高科技手段,强调体系对抗与综合力量的运用。
现代化战争的主要特点智能化和无人化作战指挥向智能化、人机协同方向发展:在现代化战争中,智能系统开始辅助人类指挥员进行决策,人类指挥员则主要负责战略决策和监督。
这种人机协同的作战模式,既发挥了人类的战略思维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智能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决策能力。
以美国为例,其军队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指挥系统来优化战术决策,这种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数据,提供最佳行动方案,从而提高作战效率。
物联网成为无人作战的重要保障: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武器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分布式作战和跨域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物联网技术,无人系统能够实时共享战场信息,协同完成作战任务。
物联网的应用使得各类无人装备能够在战场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强了作战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例如,在某些军事演习中,物联网技术被用于连接无人机、地面机器人和指挥中心,实现了实时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
信息化和系统化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要素:在现代化战争中,信息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各国军队纷纷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输能力,以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网络战,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来削弱其作战能力。
近年来,网络攻击事件频发,显示出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战场空间扩大:现代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陆海空领域,而是向太空、网络、认知等新领域延伸。
这些新领域的开辟,为战争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太空战的概念已经不再是科幻,多个国家正在研发和部署太空武器,以确保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优势。
网络空间的争夺也日益激烈,网络攻击和防御成为各国军队的重要任务。
现代化战争的发展趋势精确化和高效化精确制导武器成为主要打击手段:随着导弹、炸弹等精确制导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远程精确打击已成为现代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现代战争是指使用高技术武器和使用与高技术武器相适应的作战工具、作战方法所进行的战争。
它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化:现代战争中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手段被广泛应用,战争的实施和作战指挥主要通
过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网络进行。
2.高技术化:现代战争中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广泛应用,如无人机、导弹、激光武器等,这
些武器具有高精度、远程作战、多功能等特点。
3.非对称化:现代战争中各国军队的实力不平等,使得战争往往呈现出非对称性的特征。
一些国家或武装力量可能采用非传统战争方式,如恐怖主义、游击战争等。
4.空地一体、海空一体:现代战争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空地一体”、“海空一
体”的特征。
同时,作战部队机动速度的加快,作战部队的任务纵深和立体空间大大增加,使得现代战争前线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淡化,远战将多于近战。
5.远战体系的完善:现代战争的远战体系将会逐步降低短兵相接下的作战强度。
可以预见,
未来战争将会在现代战争的基础上呈现出高速度、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现代战争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网络化、高技术化、非对称化的战争形态,具有空地一体、海空一体、远战完善等特点。
现代化战争的特点现代化战争的特点交通运输类(汽车运用工程)44090106郭晋君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战争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美伊战争,这几场现代战争表明,我们正在跨入现代化战争时代!据中国国防报报道,1991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参战国之多、战况之激烈、作战进程之迅猛以及双方损失之悬殊为世人所瞩目,更因其大量使用了当代尖端武器装备,使战场条件、作战手段以及对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揭开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序幕。
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对南联盟发动的代号为“联盟力量”的科索沃战争是一场以远程和高空精确打击为主的“非接触性战争”。
这场战争自始至终表现为一场大规模空袭与反空袭战役,以完全独立的空中战役达成了战略目的,标志着空中作战的地位空前上升。
2001年10月,美国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则全面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强大威力,是一场典型的“不对称作战”。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充分发挥各种作战手段的系统效应,使信息系统与作战系统实现了高度一体化。
……这些局部战争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条件下现代化战争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现代化战争是大量使用现代先进武器和技术装备进行的战争。
它以武器装备的技术水平为主要标志,是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和地理等条件下进行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现代化的内容日益丰富,现代化标准逐步提高,现代化战争不断发展。
一、战场区域虽然至今发生的现代化战争仅有区域战争(局部战争),但是我们不等不承认,现代化战争的战场已经有了多维化的特点,即战场立体化、电磁化、网络化多维并存。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与以往战争相比,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逐步缩小,而战争的相关空间在不断扩大;战争的战役空间在缩小,而战略空间在扩大。
此外,随着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综合运用,陆、海、空、天、电磁等各种复杂的战场空间相互联结、照应、重叠,形成了全方位、高立体、全领域、多层次的战场空间,军事行动扩展到整个地面、海洋战场乃至外层空间。
现代战争特点
一、概念:
(一)什么是现代战争?
在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和科学技术条件下进行的战争。
(二)现代战争的规模、类型:
规模——全面战争(世界大战)、局部战争。
类型——核战争、核威慑下的常规战争、常规战争。
(三)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是高技术条件下的
局部战争。
1、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
(1)第三世界力量增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2)第二世界摆脱第一世界控制;
(3)第一世界国家经济上也难以承受大战的消耗,人民反对战争,策略上已改为经济文化渗透,和平演变。
2、局部战争连绵不断的原因:
(1)战争根源存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
(2)战争诱发因素增多,领土(海)争端,民族矛盾、阶级、宗教矛盾、权利斗争、资源争夺等。
(3)大小霸借助低强度战争,妄图实现控制别国目的(低强度特点:消耗低、效益高、风波小、用途广)(4)帝国主义惯用打代理人战争的手段。
(5)有阶级、民族压迫、人民革命战争不会中止。
二、现代战争主要特点:
(一)战争突然性增大,初期地位提高
1、出奇不意、攻其无备,所有战争发者都把它作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
2、扩张主义者,都把突袭作为战争指导的战略原则。
3、高科技武器的发展,为突袭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4、战争的突然性,使战争初期的地位显著提高。
(二)战争立体化程度提高,战场范围扩大
1、从以地面为主,海空配合的低强度立体化转到陆海空交叉协同的高强度立体化。
2、海空力量从辅助性到相对独立性,海空对抗已成为一种基本作战样式。
3、随着航天和深海武器的发展,立体化将向高层次、多维化方向延伸。
地面(水面)水下——深海战场空中外层空间——太空战场
4、战场扩大的因素:
(1)武器射程,威力的提高;
(2)军队机动能力的提高;
(3)战场多维化;
(4)作战指导上更灵活,力争主动。
(三)武器命中率,杀伤力提高,战争破坏性增大
1、常规武器插上现代化的翅膀
(1)射(航)程增大,杀伤覆盖面扩大;
(2)射速提高,弹着点密度大,连续杀伤和破坏。
(3)精确制导,武器命中精度提高;
(4)武器灵敏度提高,缩短了从发射准备到命中目标时间,射击目标的机会增多;
(5)武器的威力增大。
2、核、化学、中子武器的出现,使战争的破坏杀伤力产生质的飞跃。
3、电子技术崛起,成为软硬兼施的杀伤手段。
4、地球物理战武器的发展,将增大战争的破坏力。
(四)战争消耗大,保障更艰巨
1、现代战争是高消耗的战争
2、现代战争是高投入的战争
3、现代战争是高伤亡率的战争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伤亡20万人,朝鲜战争39.8万人。
二战欧洲战场2700万人。
4、现代战争高消耗,高破坏,高投入,高伤亡的特点,决定了战争保障更艰巨。
(1)物资消耗量大,补给量就大
(2)武器装备损坏率提高,技术保障更加重要
(3)人员伤亡率增大,伤情复杂,救治任务艰巨。
(4)后勤保障设施和供应线的袭击和反袭击斗争更加激烈。
(五)战争更加严酷,军队质量建设更加重要
1、战争的严酷性,对兵员的精神素质要求更高;
2、战争的高技术性,对兵员的军政、科技、文体等素质要求更高;
3、对军队五种能力的要求更高。
(六)战情多变,节奏加快,更需要高超的组
织指挥艺术
1、战情瞬息万变,进程加快,组织指挥要提高时效性。
(1)武器装备机动性加强,缩短了战场转换时间。
(2)高技术武器,加快了战争进程准备时间缩短,战斗间隙变小,战机稍纵即逝
2、作战样式,手段多,转换频繁,组织指挥要有高度灵活性。
(1)多维战场交融一体,多种样式交错协同。
(2)战略战役态势复杂,组织指挥要随机应变,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前后方界限模糊。
3、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技术准备复杂,组织指挥要有科学性,统筹性。
熟知各军兵种特点,善于协同总体行动。
4、电子对抗加剧,要求善布对抗措施,完善自动化指挥系统。
归纳:
战争突发性——快速反应
战争立体性——协同作战
战争严酷性——野战生存
战争高消耗性——后勤保障
战争高投入性——综合国力
战争高技术性——兵员质量
战争多维交错性——指挥艺术
战争的组织指挥要求:
谋略高——军事思想先进
方法活——战略战术正确
争主动——把握时机,扬长避短
善决断——审时度势,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