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解读及样卷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9
2024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长征,是一次举事无双的军事壮举,一部恢宏壮丽的伟大诗篇,一座永不磨灭的巍峨丰碑。
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困难接踵而至,可他们毫不怯懦,勇往直前,不拆不挠。
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人迹罕致的雪山,走过遍布沼泽、荒无人烟的草地。
战士们信念坚定,不改初衷,乐观向上,艰苦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长征点燃了革命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熠熠生辉。
1、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概.(kài)B.怯.懦(qiè)C.初衷.(zōng)D.火种.(zhòng)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举事无双B.勇往直前C.不拆不挠D.人迹罕致3、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B.大约两万五千里左右的征程是艰难的,是极大地考验红军的。
C.大约两万五千里的征程是艰难的,这对红军是极大的考验。
D.两万五千里大约的征程,红军是极大的、艰难的考验。
4、在班级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小明和同学分享阅读《水浒传》的收获。
他认为《水浒传》通过生动曲折、环环相扣的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
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听了他的分享,你想再为他补充一个和武松有关的情节,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误入白虎堂B.大闹飞云浦 C.大闹桃花村D.三打祝家庄5、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午饭后,你和同学小明一起去洗手。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Ⅰ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和细则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A(3分)2.C(3分)3.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4分)评分建议:每答对一点得2分,每超过两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评分细则:第一得分点的关键词为“生长环境”,答成“爱护树木”亦可。
第二个得分点的关键词为“善待自然”。
4.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超过是非的底线。
(5分)评分建议:视概括漫画内容是否准确全面、语意是否连贯,酌情扣分。
评分细则:答出“家长满足孩子要求”得2分,答出“不能超过是非的底线”得3分。
答出“听从孩子的话”“溺爱孩子”亦可得2分,答出“明辨是非”得3分。
漫画提醒的对象为家长。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B(3分)6.D(3分)7.C(3分)8.⑴(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礼”“委”翻译正确各得1分。
⑵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3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1分;每小句翻译正确各得1分。
⑶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秒可以了。
(4分)评分建议:大意对、语句通顺得2分;“逮”、“师”翻译正确各得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⑴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分)评分建议:只答“怅恨之情”得1分。
评分细则:怅恨之情可以理解为惆怅、哀怨、愁怨之情。
思念的对象一定是心上人,回答为对故国、故乡、亲人等的思念不给分。
⑵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4分)评分建议:分析准确得2分,形象概括得当得2分。
评分细则:在分析时,直接解释诗句的给2分。
如果诗句解读不完整,只写了山月或水、花的,只得1分。
人物形象定位为孤独、寂寞、愁苦、哀伤等均可得2分。
⑶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2012年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详解10篇1、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阅读答案(2012曲靖中考)2、春暖花开阅读答案(2012辽宁朝阳市中考)3、变阅读答案(2012龙东地区中考)4、凝望一棵开花的树阅读答案(2012徐州中考)5、走远了再关门阅读答案(2012湖北咸宁中考)6、母亲的心阅读答案(2012哈尔滨)7、花边饺里的母爱阅读答案(2012巴中中考)8、买一个奇迹阅读答案(2012遵义中考)9、燃烧的月亮阅读答案(2012东营中考)10、秋光的涨幅阅读答案(2012镇江中考)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张丽钧①你怎么也不会想到,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怎样的美丽和神奇。
②这是个寻常的午后,满眼是闹嚷嚷、精灵般的花,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一只蝴蝶在脸颊上点了一个吻触。
我不禁一声惊呼,站定了,眼和心遂被那只倏忽飞走的蝴蝶牵引,在花海中载沉载浮……良久,我发现自己的身子竞可笑地朝着蝴蝶翩飞的方向倾斜。
不用说,这是个期待的姿势。
③拿手指抚摩被蝴蝶轻触过的皮肤,分明地感觉出了它的真诚与善意,朴实而又无所求。
这一刻,心头掠过了太多诗意的揣想。
在我之前,这只蝴蝶曾吻过哪朵花儿的哪茎芳蕊?在我之后,这只蝴蝶又将去吻哪条溪流的哪朵浪花?而在芳蕊和浪花之间,我是不是一个不容省略的存在?这样想着,整个人顿时变得鲜丽起来,通透起来。
④生活中有那么多粗糙的事件,这些事件每固不由分说地强行介入我的生活。
它们无一例外地被“重要”命名了。
拼命要在我的心中刻下自己的印痕。
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越来越麻木。
炸雷在头上滚过,我忘记了掩耳,也忘记了惊骇;倒是一声花落的微响,似微风拂过琴弦,入耳动心,让我莫名惊悸。
那么多经历过的事每每赶来提醒我说,那都曾是被我亲自经历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打捞不起它们的踪影了。
⑤今天,来自蝴蝶的一个吻触,是这样深深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轻轻的吻触好似一缕暖阳,温暖了我的心房,给了心灵深刻铭记的理由。
微小的生命,更加微小的一个吻。
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以下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栈桥〔jiàn〕狩猎〔shòu〕毛骨悚然〔sǒnɡ〕B. 抽噎〔yē〕诅咒〔zhǔ〕迥乎不同〔jiǒnɡ〕C. 不逊〔xùn〕行辈〔hánɡ〕千山万壑〔hè〕D. 凫水〔fú〕涟漪〔yī〕风雪载途〔zǎi〕2.(3分)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驻足狡黠芒刺再背B.幅射噩耗藏污纳垢C.能耐制裁变幼多姿D.博学嘹亮五彩斑斓3.(3分)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疑心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根本条件。
C.我,一个芸芸众生,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不服输的心。
D.面对公安机关的审问,这个刚毅不屈,拒不成认自己人室抢劫的罪行。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诸葛亮——七擒孟获 (《三国演义》)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C.格列佛——游历飞岛国(《格列佛游记》) D.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5.(3分)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入、美妙。
B.积累是创造的根底,创造是积累的飞跃。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才能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翻开诗人卷著,我们处处听得雨景,看得雨声,品得雨味。
6.(3分)下面情境下,女儿的答复最得体的一项为哪一项( )【情境】妈妈对经常与笔友通信的女儿说:“你不要再与笔友通信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也怕你分散精力,耽误学习。
”A.通信自由是我的权利,您不让我与笔友通信是违法的。
B.我求您别唠叨了,我以后不与笔友通信就是了。
2012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解析2刘心武【作者简介】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被视为伤痕文学代表作。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中考试题】(一)甘肃兰州卷--《心灵百叶窗》心灵百叶窗刘心武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
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
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
你取得了某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静自持。
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
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构成
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一、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共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阅读材料包括三篇,每篇文章后设计5个小题,共30个小题。
二、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包括两篇,每篇文章10个空格,共20个小题。
三、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部分包括单项选择、句子改错和短文填空三部分,每部分各有20个小题。
四、写作
写作部分共有两个命题,一个是作文,一个是看图作文。
作文要求根据提示或者材料进行写作,看图作文要求考生根据图片进行描述和分析。
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其中,阅读理解占40分,完
形填空和语言运用各占30分,写作共占50分。
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及综合表达能力。
哈尔滨中考五科中考说明解读其中语文学科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与2016年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没有变化。
数学学科在试卷结构和能力要求上与2016年考试说明大体一致。
2017年中考数学命题“计算器”不作要求。
英语学科在保持命题依据、命题原则、试题难易程度及试题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在试卷分值及命题范围作了细微调整,英语试卷调整27个单词,增加12个短语,下面为大家分享萧红中学各科名师为大家解析的详细内容。
语文语文:文言文阅读有删减难度降低教师简介:许伟华萧红中学高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
2017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延续了2016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在命题原则、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方面基本不变。
其中名著阅读11部,古诗文默写38首与2016年保持一致,没有变化。
变化:精减文言文1.课内文言文阅读篇目由去年的20篇调整为18篇,删去了《鱼我所欲也》和《隆中对》,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
2.恢复以往的试题样例,不再像2016年的考试说明以“一套试卷引领中考”。
3.在命题原则中,对考试目的、考查目标、考查要求,做了更具体的说明。
特点:恢复以往的试题样例在“参考题型示例”中收录了积累与运用试题18道,每道题后都有对考点的细致解读;文言文阅读2篇,说明文阅读2篇,记叙文阅读2篇,议论文阅读2篇,共计8篇,每个阅读后都有对考点的解说;写作2组题,共4道,每、组题后都有对考点的说明。
样例的多样化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复习策略: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语文复习没有捷径,一定要稳扎稳打,统筹规划。
字音字形部分:整理书中的重点字词,尤其是“注释”和“读一读写一写”中出现的字词,并圈画出自己容易读错的读音或容易写错的字词;古诗文默写部分:在复习时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动笔写,对照原文,圈画出错字和书写不规范的字;修改病句、语言运用等:可以进行专项训练,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文言文阅读部分:逐字逐句逐篇的翻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课归纳重要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等,同时还要梳理各篇文章的段意、中心,能理解文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现代文阅读部分:不能盲目地做阅读,要精选精练,树立“原文意识”和“整体意识”,坚信大部分阅读试题的答案都能在原文找到依据和理由,并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答题,同时要加强语言表述的训练;作文训练:注重素材的积累,在反复的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还要提高审题能力,能根据不同的题目恰当地选材,切忌生搬硬套。
2012年中考语文学业水平模拟测试题12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屏障(zhànɡ)鞠躬尽瘁(cuì) B. 狡黠(xié) 颔(hàn)首低眉C. 剽(piāo)悍义愤填膺(yīnɡ)D.诘(jié)责根深蒂 (dì)固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无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毋庸________的。
②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________它。
③第四轮六方会谈美韩首次双边________,就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交换看法。
A、质疑款待协商B、置疑款待磋商C、置疑招待磋商D、质疑招待协商3、下列语段中的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念:考虑 B.书:字条C. 以:通“已”,已经D.怪:以……为怪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盛夏时节的太湖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
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5、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哈尔滨市中考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指导思想学业考试命题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设置偏题、怪题,减少繁琐复杂的计算题。
试题难度应适当。
学业考试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科学性、公平性、公正性的原则。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规定,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反映九年义务教育的本质。
三、基本要求导向性要求。
学业考试要有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和形成。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
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课改的深入实施。
科学性要求。
学业考试要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既便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选拔,又便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整体监测和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内容的呈现要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答。
学业考试成绩要具有可比性,以利于不同学校之间和同一学校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
公平性要求。
学业考试要充分考虑城乡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差异,在考试内容中增加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题目,在试卷中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努力使不同地域的初中学校的学生都能公平地参与考试。
要重视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的考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
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考试环境和条件。
规范性要求。
学业考试的科目、内容、时间安排和试卷格式要规范。
2012年北京中考全科考试说明解读——景名教育目录2012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3)2012年中考考试说明英语的解读 (6)2012年北京中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 (7)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8)2012北京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解读 (10)2012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一.制定中考物理说明的意义指导初中物理教学,引领物理教育发展方向,结合其他智能教育,塑造合格人才,配合素质教育要求标准二.2012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说明包括的内容1考试范围2考试内容和要求3试卷结构4题型示例5题型示例参考答案近年来北京中考说明的变化:1.07年以前两个考试说明,08年后统一2.各区县教材版本:《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物理》北师大出版社昌平、宣武、大兴、密云、平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北师大出版社海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东城崇文延庆朝阳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标准为考试范围,适当坚固北京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3.2012年采用: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分区县网上阅卷4.近年试题得分对比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0471.20566.2770.310.90667.0676.8150769.2070.716.40872.3579.826.90974.0983.3730.071070.3880.014.91171.5982.5321.445.近年考试说明内容对比:12年考试说明内容:考试范围考试内容和要求试卷结构题型试例题型示例参考答案11年前包括以下内容:考试范围考试目标试卷结构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基本技能题型示例题型答案6.一些具体变化:能力要求:07年:了解认识理解会07年后:了解理解具体内容:08年删去了: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用刻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08年新增加细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细目:平面镜成像特点细目:运用二力平衡解决有关问题09年新增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09年取消简答题10年新增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11年新增光的色散7.近年易中难题型分值对比:难中易041121680525156006252055072025550817315209年182656分低于40% 40~59%60~79%80%以上10161985711年16161355四、 2012年北京市中考说明的变化本次修订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调整了考试说明的体系,修订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中4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更换了题型示例中的5个题目。
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解读及样卷
从2012哈尔滨中考《考试说明》来看,今年语文考试的内容将和往年一样分为三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考试说明》给出了作文的三种形式: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考生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古诗文分析讲解订成册反复看 古诗文填空占10分。今年的古诗文填空题涉及到的篇目共有35篇,其中8篇是古文填空考查,27篇是古诗考查。27篇古诗中有18篇是古诗阅读理解背诵考查。古诗文的复习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记熟记准原文,考生可以用简易随身本的形式做好积累,把易错字标注清楚,经常翻看;有18篇是理解性默写,考生应把诗文分析讲解印下来,装订成册,反复看;可按诗句内容归类复习,如:理想壮志的、杀敌报国的、四季景象的、富含生活哲理的等,便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文言文要逐篇逐句翻译查找漏点 文言文10分题中有8分是翻译内容,只有2分是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因此,考生要关注对课文文意的疏通。疏通12篇文言文文意的方法是:首先,将12篇文言文的原文整理在卷面上,不看任何注释,逐篇逐句翻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临考时再反复浏览12篇文言文的书下注释,达到过目不忘。其次,梳理考查要点,可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各篇文言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词类活用词和一些特殊句式。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所以复习的阅读题要有全文整体性,并能体现作者的态度、观点。 阅读要得高分须培养四种能力 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试题强化了对整体阅读能力的考查,考生只有具备了整体阅读意识,才有可能答好每道阅读题。可以运用“三读法”:粗读,即整体阅读,快速浏览,了解文章的内容梗概和整体思路,领会文章“写什么”;细读,了解文章各段(各层次)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怎样写”;精读,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审查题目,定位阅读,筛选信息,对照比较,去伪存真,确定答案。 现代文阅读想得高分须培养四种能力: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逐字逐句品读文章语言、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准确表述答案的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能力。 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多扣题 在考场上写作文时最忌讳的是无米下锅,这主要是积累不够。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考生应坚持每天读读报纸,了解本埠或国际国内大事;每天上网十分钟,浏览时事新闻;有恒心者可以坚持写日记;还可以读一读感动中国的名人故事;翻翻《上下五千年》读本;做一些名言警句、成语、诗句的积累;看看自己以往的作文,查找不足;收集常见命题素材,精心备考。 考场作文要拟好题目、写好第一段、写一组排比句、引用一句名言名句、写一个好结尾,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议论文要尽早提出观点且观点鲜明,行文中要有意识地多扣题,关键词要不断出现 哈尔滨市2012年初中升学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内。 3. 考生作答时,请按题号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试题纸、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5. 保证卡片清洁,不要折叠、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挂纸刀。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6题每题3分,7题每空1分,共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 A ) A.镐头(gǎo) 倔强(jué) 色厉内荏(rěn) B.妍丽(yàn) 剽悍(piāo) 谆谆告诫(zūn) C.果脯(fǔ) 挫折(cuō) 弄巧成拙(zhúo) D.船舶(bǒ) 召见(zhāo) 莘莘学子(xīn) 2.下列词语中错误的一项是 ( B ) A.清冽 针灸 引颈长吼 B.烦躁 箬蓬 铤而走险 C.癖好 磐石 重峦迭嶂 D.一抔 震撼 无源无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世博。 B.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场同学会。 C.故宫博物院内的文物巧夺天工,喜迎了无数中外友人鉴赏。 D.日本九级大地震使日本东海岸失去了原面貌,从卫星图片上看灾区的沧海桑田,让人震惊。 4.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A.刘琦—降曹献荆州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C.猪八戒—高老庄相亲 D.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 A. .回首2008年,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中国成功的应对了金融危机。 B.这次惨痛的经历,终于使他大彻大悟,痛改前非了。 C.任何一届世博会的成功,不仅记录了人类文明的一个个脚印,而且表达着人类对未来对时代的思考. D.关外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案件,警方称,是因为由于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引起的。 6.根据句子实例,通过你的描写,使句式一致,句意连贯。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荒漠中,干渴的行者遇上了一股甘醇的泉水; , ;幸福是在灾难中,痛苦的灾民遇上了一片美味的面包。(略,句式优美1分,句式一致1分,句意连贯1分) 7.古诗词填空(略)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2) ,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 (4)在《饮酒》中,若有 , 的思想,即使身处人境,也无喧嚣之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在《小石潭记》中,表达作者中心思想的语句 , 。(凄神寒谷,悄怆幽邃) 得分 二.阅读(共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共8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支: (2)臭:(略) 9.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我住在客栈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或主人每天只提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逆旅”“日”“再”1分;语义连贯1分)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们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博览群书。(“以是”、“以”、“假”1分,语义连贯1分)。 10.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每个0.5分,语言不简洁扣1分,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地震与海啸的关系》,回答13-16题(10分)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张家伟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 ②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 ④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⑤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⑥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⑦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⑧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⑨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内容有改动) 11.请简要概括说明内容。(2分) 文章介绍了海啸(1分)的特征(0.5分)与发生原因(0.5分)
12.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2分) (1)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 (列数字) (2)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 (作比较) 13.请简要概括海啸的形成原因。(3分) 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1分)当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1分)(若不简练【多于80字】扣1分)
14.“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中“可能”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0.5分)可能表示“或许,不确定”(0.5分)有一定的局限性删去与事实不符,过于绝对,(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1分) (三)阅读文章《男人的战争》,回答15-19题(15分) 男人的战争 周海亮 ①他们一直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平房里。房子紧靠铁路,简陋,背阴,更像个随便搭起的窝棚。 ②他费了很大的劲儿,在寒冷的冬天终于搞来一个煤球炉。煤球炉晚上需要封火,这成了他的工作。封火后的煤球炉不再滚烫和热烈,更像个打着盹的暖暖的太阳。每天晚上他都要起来,两次,或者三次,查看他的煤球炉,抽上一支烟,再看一眼旁边熟睡的妻子,然后继续